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一
1.1、特別重大輻射事故
指i、il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射線裝置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或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的:
1.2、再大輻射事故
1.3、較大輻射事故
1.4、一般輻射事故
指lv、v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量的照射;
2、應急救援組織與職責
2.l、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宣炎明(企業法人)聯絡方式:l3806293166
副總指揮張建平(公司主要負責人)聯絡方式:13951312998
觀察員張智斌(管理部門負責人)聯絡方式:13962809419
成員各部門、車間負責人
輻射事故發生后,所在部門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由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按事故嚴重度啟動全部或部分應急救援計劃,并立即報告省、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安全、公安、衛生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輻射事故報告,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人員疏散,設置警示區域標志,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造成損失。
2.2、應急救援外部聯絡;
發生輻射事故,應保護現場,積極組織救護,在緊急狀況下向外部救援:
消防救護(聯絡方式:0513-l19)
內部24小時聯絡生產安技部
3、應急準備
3.l、質控部現場安全防護責任人曹佳云
為放射源、同位素射線和射線裝置日常使用、儲存、管理職能部門,必須嚴格執行放射源、同位素射線和射線裝置有關艦定,做好各項防范措施的落實。一旦發現放射源丟失、脫落、被盜或射線裝置失控事故,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
3.2、生產安技部安全管理責任人彭熾
為放射源、同位素射線和射線裝置日常安全監督檢查,協助上級部門做好法律法艦宣傳貫徹,過程評估安全管理職能部門。必須對使用、儲存、轉讓過程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備案,接到事故報告,應在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入指揮下及時做好應急預案的組織實施和善后處理工作。
3.3、事務部安全保負責人張耀新
為放射源、同位素射線和射線裝置防盜監督職能管理部門。必須經常性組織對放射源、射線裝置儲存狀態的安全保衛。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備案,一旦發生輻射事故,立即迅速將誤照人員送往市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醫學檢查和治療,并做好放射人員病史檔案記錄。
3.4、其他相關責任人
3.4.1、工位防護責任人俞劍釗
按有關放射源、同位素射線和射線裝置安全規程,對作業場所做好安全劑量檢測,檢查作業崗位人員正確佩帶個人計量儀狀況。一日發生誤照事故,應立即采取收源措施,迅速報告事故情況。
3.4.2、儲存保管責任人 呂斌
對每班次使用放射源、同位素射線和射線裝置工作完畢,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誤后收回保管儲存。一旦發生放射源、射線裝置丟失、被盜事故,應保護好現場,并立即向部門負責人或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3.4.3、門衛巡查負責人邵曉斌
組織門衛值班人員做好放射源、射線裝置存在無人操作狀況下的夜間、節假口、廠休期間的安全保衛檢查。發現被盜、丟失應立即向本地公安部門報告。做好對特殊場所或區域人員進出詢查,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重要場所。
3.4.4、職業危害防護人顧照明
定期做好放射件作業人員健康體檢,建立職業衛生健康檔案。一旦發生職業健康危害因素或職業衛生措施未落實,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和公司負責人報告。
3.4.5、1]常檢查責任人朱曉軍
定期對射線裝置,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檢修,保障設備設施,安全防護裝置靈敏、可靠、運行是好,并做好記錄。對從事射線裝置檢修、保養人員監督做好自我保護。
4、 培訓與演練
4.l、管理部應建立員工教育培訓制度,按規定做好從事放射性探傷作業人員的取證、復證工作。
4.2、定期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應急預案演習,并以觀察員身份參與應急預案演習的實踐評估,校正應急預案準確性、適用性。
5、應急響應
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程序分為三級:
5.1、一級應急預案(省、市級)
發生較大以一卜輻射事故,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向省、市有關部門報告后,由省、市根據事故性質啟動一級預案程序。
5.2、二級應急預案(公司級)
發生一般輻射事故或火警事故,需要公司有關部門共同配合、統一協調,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根據事故性質、特點啟動二級預案程序。
5。3、三級應急預案(部門級)
指放射源脫落,射線裝置發生故障而引發的事故,由部門采取操作措施和防護技術,及時排除故障,控制事故影響的應急預案。
6、應急響應程序
6.l、安全連鎖失靈或人員誤照射
6.l.2、迅速安排受照人員接受醫學檢查和救治,建立并保存相應的醫療檔案;
6.1.3、放射事故發生后,積極配合環保、公安等管理機火做好事故檢查和善后處理;
6.2、射線裝置失控
6.2.1、立即收元源,停止探傷作業;
6.2.3、在安全管理人員監控下:
a、操作人員如實反映放射源失控前后的操作細節情況,分析原因;
b、確認故障原因,擬訂排除方案;
e、進行模擬實驗,逐個方案比較;
d、選擇切實可行方案進行實施,排除故障操作;
e、確認探傷設備已進入安全狀態后,人員方可進入暴光室;
6.2.4、若上述實施方案失敗;
a、封閉暴光室,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控制室,并立即向公司主要負責人報告;
b、向環保等管理部門報告,主動接受業務監督指導;
e、確認無法排除故障時,立即要求探傷設備生產廠家業技術人員前來處理:
6.3、放射源丟失、被盜;
6.3.1、保護被盜現場,禁止任何人員進入:
6.3.2、立即報告公司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部門:
6.3.4、主動配合環保、公安、衛生等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工作作:
6.4、現場救護;
發生輻射事故后,應急救援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公司各相關部門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救援人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到召之即來,快速反映,盡一切力量防止事故擴大,不能延誤補救和救援時間。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二
為提高本單位對突發輻射事故的處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輻射事故的損害,保護環境,保障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凡單位內發生的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人員超劑量照射等所致輻射事故均適用本應急預案。
輻射事故多數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嚴格放射防護管理,做好預防工作,是防止輻射事故發生的關鍵環節。
(一)健全放射防護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實到人,紀律要嚴肅,獎懲要分明。
(二)組織放射防護知識培訓,不準無證上崗,嚴格操作規程。
(三)定期檢查放射防護設施,發現問題,及時檢修。
1、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2、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1)組織制定醫院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負責組織協調輻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3、應急辦公室(設在醫教科)的職責
(1)按照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要求,落實應急處理的各項日常工作;
(2)組織輻射事故應急人員的培訓;
(3)負責與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保、公安等相關部門的聯絡、報告應急處理工作;
(4)負責輻射事故應急處理期間的后勤保障工作;
(5)完成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發生或者發現輻射事故的科室和個人,必須立即向醫教科(或總值班)報告。醫務科(或總值班)應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并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處理情況向縣環保局、縣衛生局、縣公安局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同時,醫教科需在24小時內報出《輻射事故報告卡》。
1.立即撤離有關工作人員,封鎖現場,控制事故源,切斷一切可能擴大污染范圍的環節,防止事故擴大和蔓延。放射源丟失,要全力追回,對放射源脫出,要將源迅速轉移至容器內。
2.對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損傷的人員,立即采取暫時隔離和應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個人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徹底清除污染并根據需要實施醫學檢查和醫學處理。
3.對受照人員要及時估算受照劑量。
4.污染現場未達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鎖,將事故的后果和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三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安部、衛生部《關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輻射事故分級處理和報告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強對醫院內放射源與射線裝置的安全監管,減少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輻射安全事故,控制和減輕事故后果,在輻射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本事故應急方案,采取防范措施,盡全能降低事故危害,同時按要求報告當地環保、公安和衛生行政部門,特制訂本預案。
統一指揮、明確職責、大力協同、及時處理、常備不懈、保護員工、保護環境。
1、放射源應用中發生的事故。
2、放射性物質存放中發生的事故。
3、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事故。
4、其它輻射事故。
1、醫院設立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2、醫院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國家輻射應急的方針政策和輻射應急工作要求;
(2)負責向上級和屬地有關部門報告醫院內發生的輻射應急事故和事件;
(3)組織制訂醫院應急響應方案,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4)應急期間充分調動人力、物力支援,實施統一指揮,統一組織,
統一行動;
(6)組織人員參加輻射應急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
(7)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審定工作。
3、醫院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小組職責分工
組 長:姜永超,全面負責本小組工作
副組長:李素英,具體負責本小組工作及時收集有關工作信息,向分管院長匯報。
成 員:張反巧,分管輻射管理中各科室間的協調工作。肖金飛,負責事發現場安全保衛工作。羅述成、游欣,負責放射科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對放射設備維護人員實施監督管理。
五、醫院輻射應急處理程序
(一)嚴格遵守放射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和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護管理制度,規范放射源的儲存、保管,嚴格執行放射診療操作規范。
(二)發生射線裝置或電磁波、同位素等放射源泄露、污染等嚴重事件時:
1、立即終止原放射診療操作,關閉操作電源,切斷繼續泄露可能;
2、封鎖現場,切斷一切可能擴大污染范圍的環節;
3、迅速撤離有關人員,對事故受照射人員進行及時的檢查、救治和醫學觀察。
4、實行現場警戒,劃定緊急隔離區。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
5、及時報告醫院輻射應急領導小組,并在2小時內填寫《輻射事故初始報告表》,及時報告環境保護部門、公安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6、根據放射事故的性質,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采取相應的去污染措施。
(三)丟失放射性物質時:
1、保護事故現場。
2、及時報告醫院輻射應急領導小組,上報市衛生行政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及公安部。
3、協助公安及衛生部門迅速查找,追回丟失的放射性物質。
(四)應急預案的啟動:
領導小組接到事故發生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向市環保局(值班電話:12369),縣環保局(值班電話:3238506)報告。
(五)應急預案的解除:
當發生輻射事故的射線裝置或場所修復后, 經環保部門監測安全合格,報請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應急預案尚可解除。要及時收集與事故有關的物品和資料,做好調查研究工作,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盡量減少事故發生,保護國家財產及公眾的安全。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四
1、發現事故人員立即通過電話向選煤廠調度室和礦調度室匯報,詳細匯報事故的地點、范圍、人員情況。
2、礦調度室接到匯報后,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并通知武保科封鎖事故現場;并按照總指揮的指令,通知影響范圍內的人員立即撤離險區,并在指定地點待命;同時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和鐵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4、由總指揮指派一名處理事故的現場管理人員,安排所有可能與影響范圍相接的通道的臨時封閉警戒。并隨時向總指揮匯報和接受指令。
5、鐵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放射源處理專業隊伍,事故搶救及處理工作必須在鐵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
6、放射源的拆除、運輸、存放必須在礦武保科的監督下進行。
7、由鐵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處理后的事故現場進行安全檢測,以確定是否可以恢復生產。
8、武保科負責立即疏散影響范圍內的人員,并設置警戒線,嚴禁與搶險救災無關人員進入。
9、保健站醫務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成立臨時救護站,隨時準備搶救受傷人員。
10、救護車開至指定地點待命,隨時運送傷員至集團公司總醫院。
11、事故單位的干部負責事故現場周圍人數的統計工作。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五
注意事項:
1、每位工作人員應熟悉各樓面及各房間的消防疏散圖,入院宣教時必須講解。
2、每位工作人員能熟練使用各樓層滅火器械和消火栓。
3、撤離時要注意,不可搭乘電梯,應由從安全樓梯進行逃生,最好能沿著墻面,順著消防指引標識,盡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當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
4、做好簡易防護,匍匐前進,不要直立迎風而逃。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防止窒息。為了防止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濕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
5、當身上衣服著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
6、無法逃出室外的躲進有窗戶的洗手間或沖涼房:關門堵縫,潑水并想辦法向外發出求救信息。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六
負責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輻射事故應急方針、政策和關于較大及以上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的指示要求;及時向縣政府和市級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輻射事故信息,配合上級部門開展較大及以上輻射事故應急響應工作。領導全縣輻射事故的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工作;發布和決定縣內一般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的預警、啟動和終止,指揮一般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行動;按照一般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程序組織開展較大及以上輻射事故的先期處置工作。根據受影響地區的放射性水平,決定采取有效防護和恢復正常秩序的措施;審定向上級提交的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處置情況報告;向市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或縣人民政府提出動用其他支援力量的請求。
辦公室設在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崇陽縣分局,負責輻射應急日常工作,是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的綜合協調機構。由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崇陽縣分局分管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成員由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局、縣發改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科經局、縣氣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崇陽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或單位分管領導組成。
負責貫徹執行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的決策和指示;制定和修訂全縣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各有關部門制定本部門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實施程序;組織全縣輻射事故應急綜合演習。監督檢查全縣輻射事故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工作;協調各有關單位對一般及以上級別的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組織開展對全縣應急響應行動和事故處理措施的跟蹤、評價及監督,必要時經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批準后采取干預行動;負責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期間應急信息的匯總;負責向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提交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處置情況報告;建立和管理縣輻射事故應急專家咨詢組。
由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崇陽縣分局牽頭,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氣象局、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或崇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
負責現場維護、輻射事故預測和處置工作,根據情況臨時確定警戒范圍,疏散人員,指導公眾應急防護、展開初步現場調查;負責向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匯報現場情況;負責承擔一般輻射事故的應急監測和影響后評估工作;協助開展較大及以上輻射事故的應急監測和影響后評估工作。
由縣委宣傳部牽頭,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崇陽縣分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局、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或崇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
由縣公安局牽頭,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崇陽縣分局、縣應急管理局、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或崇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
負責丟失和被盜放射源的立案、偵查和追繳。承擔輻射事故現場警戒、交通管制、治安秩序維持、人員疏散轉移、消防等工作。
由縣衛生健康局牽頭。
根據輻射物質的種類、危害特性,指導個體防護,發放所需的藥品;根據情況提出保護公眾和輻射工作人員健康的措施建議;對受輻射事故影響人員實施應急救援,對放射病和受超劑量照射的人員實施現場救護、醫學救治及心理干預;根據需要和指令,協調、調動全縣醫療衛生資源給予指導和援助。
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邀請省內資深的輻射安全專家、輻射醫學救護專家和相關專家組成。
負責全縣輻射事故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工作的技術指導;為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全縣有關單位、部門及公眾提供輻射事故處理處置技術支持和技術咨詢;對輻射事故專業救援隊伍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必要時向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提出其他有關部門參與的建議。
縣財政局牽頭,縣發改局、縣民政局、縣住建局和事發當地政府等相關相關單位或機構組成。
負責輻射事故處置的經費及物資保障,受輻射影響區域人員安置和應急生活保障。
根據輻射事故級別和受影響范圍情況,還可根據需要成立和,分別由縣經濟信息化局和縣交通運輸局負責。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縣有關輻射事故應急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應急響應工作的指示;組織制定轄區內的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方案;及時向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情況;了解轄區輻射事故的發生原因、事故狀態和發展趨勢;在發生輻射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輻射事故可能發生時,及時采取臨時控制措施責令停止導致或者可能導致輻射事故的作業、組織控制事故現場;接到輻射事故報告后,按照屬地為主的原則,組織有關部門立即控制事故現場、開展事故責任的初步調查以及被照射人員的救護工作,并為參與輻射事故應急響應隊伍和人員提供工作條件;完成國家、省、市、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下達的其他應急任務。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七
通知醫生 立即停止吸痰
通知醫生 立即停止吸痰
通知醫生 立即停止吸痰
必要時備好搶救儀器 做好解釋工作,安慰病人 及時準確記錄
窒息應急預案(氣管插管患者)發生窒息
使用簡易呼吸器給氧 拔除氣管插管并給氧
生命體征明顯變化 生命體征有明顯變化
使用人工送氣,保證 患者通氣
氧氣突然中斷應急預案 氧氣突然中斷
負壓突然中斷應急預案 負壓突然中斷
為吸痰患者使檢查負壓吸引將發生故障情
非計劃拔除氣管插管應急預案 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 通知醫生
面罩加壓吸氧或球囊輔助通氣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生命體征明顯變化 生命體征有明顯變化
丟棄透析器及管路內的血液 減慢血流量,給予吸氧,監測血 壓、心率、心律變化
給予吸氧,生命體征監測,觀察 呼吸情況,防止喉頭水腫 對癥治療及護理
根據情況使用腎上腺素、抗組胺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 觀察藥物療效,對癥護理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八
一.演練前的準備:
1、指揮機構:
成立輻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小組由門診主任、護士長、前臺主管等組成。門診主任任總指揮,護士長任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其它崗位協調配合。
2、物件準備:
準備好使用的器材(防護服、鉛衣、鉛帽、鉛圍脖、劑量報警儀、個人劑量計等),現場要設置安全使用的各種標志。
二、演練實施:
假設事故場景:
拍攝過程中x射線機器發生故障導致無法正常工作。
1. 總指揮發出演練命令
2. 演練人員到指定場地集合,監測人員穿好防護服。
3.前臺主管接到報警后,迅速匯報門診主任下達啟動應急預案程序、封閉事故現場的指令,指揮x射線操作人員立即切斷射線裝置電源,同時發出警報。
5. 護士長立即封鎖現場,疏散員工,使所有在場的無關人員迅速撤離:
將原有的警戒區域擴大2倍,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并在危險區域外擔任警戒。
事故處理過程中,事故應急人員佩帶個人劑量計和劑量報警儀。
8、事故得到解決后,總指揮立即成立由醫療、護理、放射人員等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9. 放射事故處理完畢,解除警報和撤銷警戒線。
三、輻射事故原因分析及善后處理:
1、事故檢查及原因分析:
事后對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拍攝人員操作不當,導致機器報警無法正常拍攝。
處理措施
立即停止一切操作,安排患者離開警戒區至安全區域等候,并安撫患者情緒。
立即關閉計算機系統,緊急致電維修人員。
如果長時間不恢復,立即貼出告示,安排未檢查人員。
總指揮負責協調對故障進行排除,并查清發生事故的原因,督促相關責任認真總結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并且要求在事故調查及故障未排除期間不得進行相關無損檢測作業。
事故結案
事故善后工作處理完后由輻射安全管理人員形成總結報告,并提出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實
四、演練現場總結點評:
項目演練結束后,總指揮對演練情況進行點評總結,指出以下幾點問題:
1.主要問題就是操作人員日常工作時操作步驟存在瑕疵,導致機器報警無法正常拍攝。今后要認真開展日常檢修工作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無損作業活動,杜絕類似事件再次出現。
2.現場人員疏散無序,要從思想上提高對應急演練的重視程度,各崗位人員要切實付好管理責任,認真開展演練工作,做好正式演練前的預備工作,扎扎實實的把演練工作做好,這樣才能在真的事故到來時,做好相應的應對工作。
3.操作人員在日常操作時,要細致、嚴謹的開展無損檢測工作,負責人定期對相關人員進培訓,做好日常監督工作,防微杜漸,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保護好自身及同事門人身安全工作。
點評完畢 副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_______東門路口腔門診部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九
應急疏散
安撫救治傷病員及重傷病員轉送
同時撲救火災、疏散病人
安全防護救護組
疏散引導組
滅火行動組
(院義務消防隊)
近火災現場
本層、上下層人員疏散
病員疏散
危險源疏散
火災應急預案流程
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滅火、疏散指揮部)
聯絡組迅速聯絡院消防安全 領導小組、滅火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全院職工發現火災
立即呼救并報119,報院通訊聯絡組(白班報:院辦 夜間報:值班人員)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十
(2)《xxx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3)《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4)《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
(5)《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6)《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7)《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8)《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
(9)《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
(10)《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
(11)《生態環境部(國家核xxx)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1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13)《湖北省突發事件應對辦法》;
(14)《湖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5)《湖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6)《湖北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17)《咸寧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8)《咸寧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19)《崇陽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