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把握各類作文題型的要求,提高解題能力。通過閱讀范文范本,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題材和文體的寫作風格。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一
1、通過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2、運用多種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內數的含義,培養(yǎng)幼兒概括數的能力。
3、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考及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fā)展。
4、尋求分類計數的不同方法,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1、數字卡片18,六種游戲的標識。
3、數物朋友、分類計數游戲的作業(yè)單若干,鉛筆若干。
4、六種獎品若干。
一、師:今天我們要到數的王國去玩,國王要先看看你們認不認識它的孩子們。(出示18數字卡片)你們用動作學學它們的樣子吧。(指數字8)這個數字你們認識嗎?8像什么?我們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寫個8。
二、介紹游戲內容及規(guī)則教師邊介紹游戲內容邊出示游戲標識。
按數夾物根據數字或點子卡片夾相應的物體放入碗中。
數物朋友天上或劃掉物體,使物體的數目和數字一樣多。
拼數字8。
數物拼板根據物體的個數找相應的數字拼起來。
聽音摸物一個幼兒拍手,另一個幼兒按拍手的次數摸出相應的物體。
分類計數這個游戲是以前沒有玩過的,要你數數三角形有幾個,正方形有幾個把數字分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提問:怎樣才能得到最多的獎品呢?(幼兒討論)你認為那些游戲比較難?當你玩游戲遇到困難時應該怎么辦?能干的小朋友玩完六個游戲后應該怎么做?請小朋友和數字娃娃玩游戲去吧!
三、幼兒分組操作,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游戲,老師巡回指導。
對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幾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進行跟蹤觀察。觀察幼兒玩分類計數游戲的各種方法、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二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溫度計上的-2,0,3分別表示是么意義?
二、自主探究。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三
情感與態(tài)度:在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負數的引入和意義。
創(chuàng)設情景,生活實例引入,觀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學生答后,教師指出:小學里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于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為了表示一個人、兩只手、,我們用到整數1,2。
為了表示半小時、四元八角七分、,我們需用到分數1/2和小數4.87。
為了表示沒有人、沒有羊、我們要用到0。
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表示。
(二)、師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負數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qū)別清楚。
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相反意義的量還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義是相反的。
又如,某倉庫昨天運進貨物噸,今天運出貨物噸,運進和運出,其意義是相反的。
同學們能舉例子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出:怎樣區(qū)別相反意義的量才好呢?
現在,數學中采用符號來區(qū)分,規(guī)定零上5℃記作+5℃(讀作正5℃)或5℃,把零下5℃記作-5℃(讀作負5℃).這樣,只要在小學里學過的數前面加上+或-號,就把兩個相反意義的量筒明地表示出來了。
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記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記作-155米;
運進綱物噸,記作+;運出貨物噸,記作-。
教師講解:什么叫做正數?什么叫做負數。
(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所有的正數組成正數集合,所有的負數組成負數集合把下列各數中的正數和負數分別填在表示正數集合和負數集合的圈里:
-11,4,8,+73,-2,7,-8,12,-;
課堂練習。
任意寫出6個正數與6個負數,并分別把它們填入相應的大括號里:
正數集合:{}。
負數集合:{}。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四
正數、負數什惡魔學習不可少的一門課,下面就是相關的練習題,請看:
一、填空題。
1.如果+5c表示比零度高+5c,那么比零度低7c記作_______c.
2.如果-60元表示支出60元,那么+1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數-0.05-+120-4.10-8。
5.-(+6)是_______的相反數,-(-7)是_______的相反數.[。
6.按規(guī)律填數1,-2,3,-4,5,____,_____,...。
二、選擇題。
7.把向東記作“-”,向西記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米表示向西10米b.+10米表示向東10米。
c.向西行10米表示向東行-10米d.向東行10米也可以記作+10米。
8.溫度上升6c,再上升-3c的意義是().
a.溫度先上升6c,再上升3cb.溫度先上升-6c,再上升-3c。
c.溫度先上升6c,再下降3cd.無法確定。
9.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
a.媽媽的月工資收入是1000元,每月生活所用500元。
b.5000個產品中有20個不合格產品。
c.x疆白天氣溫零上25c,晚上的氣溫零下2c。
d.商場運進雪碧100箱,賣出80箱。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一對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和等于其中一個數的兩倍。
c.符號不同的兩個數都是互為相反數d.任何數都有相反數。
11.下面兩個數互為相反數的是().
a.和0.2b.和-0.333c.-2.75和d.9和-(-9)。
12.-不是負數,那么().
a.是正數b.不是負數c.是負數d.不是正數。
綜合訓練。
三、解答題。
13.下列是非典時期10個同學的體溫測量結果,以36.9為標準體溫,請用正負數的形式表示這些同學的體溫與標準體溫之間的關系。(高出標準體溫的部分用正數表示,低于標準體溫的部分用負數表示。)。
李明36.5張華36.8李麗37.3劉芳38.5魏紅36。
張力37.2張偉36.7楊明37肖燕38孫芳36.6。
姓名李明張華李麗劉芳魏紅張力張偉楊明肖燕孫芳。
是否標準-0.4。
14.下面是光明小學和紅光小學環(huán)保知識競賽得分情況。(答對了加分,答錯了扣分。)。
得分情況題目。
學校第一題(20分)第二題(20分)第三題(30分)第四題(15分)第五題(15分)。
(1).-20表示________________;+15表示______________。
(2).從上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參考答案。
1.-7。
2.收入100元。
3.
5.6;-7;
6.-6;7;
14.(1)光明小學第二題答錯了;.光明小學第五題答對了,紅光小學第四題答錯了。
(2)略。
15.答案不唯一。
16.948085918284。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五
進一步鞏固正數、負數的概念;理解在同一個問題中,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義.
經歷舉一反三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發(fā)現它們的共同特征.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1.重點: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能應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正數、負數概念的綜合運用.
3.關鍵: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正負數可以用來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投影儀。
1.什么叫正數?什么叫負數?舉例說明,有沒有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
2.如果用正數表示盈利5萬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01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分析: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與原數具有意義相反的數.負與正是相對的,增長-1,就是減少1;增長-6.4%就是減少6.4%,那么什么情況下增長率是0?當與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減時增長率是0.
解:1.這個月小明體重增長2kg,小華體重增長-1kg,小強體重增長0kg.
2.六個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分別為:
美國-6.4%,德國1.3%,法國-2.4%,英國-3.5%,意大利0.2%,中國7.5%.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如盈利-2千元,就是虧本2千元;前進-3米,就是后退3米;浪費-14元,就是節(jié)約14元;向南走-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與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義.
1.課本第5頁的第8題.
點撥:增長-3.4%,就是減少3.4%,所以這一年里這六國中中國、意大利的服務出口額增長了,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的服務出口額都減少了,意大利增長最多,日本減少最多.
2.補充練習.
解:向西走10米,記作-10米,那么這人走12米,則表示向東走12米,再走-15米,表示向西走了15米,即這個人從a地先向東走12米,接著再向西走15米,此人這時應該在a地的西方3米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正數、負數的概念是否有了進一步理解?請你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數的量.
課本第5頁習題1.1第4、5、6、7題.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六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用正負數表示互為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通過正負數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訓練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歸納,讓學生體會思維的一般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使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探索精神,通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會判斷正數、負數,運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義。
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會判斷正數、負數及理解對數0表示量的意義,能為下一節(jié)課講述有理數的分類,大小的比較等打下基礎,因此成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由于用負數表示實際問題對學生來說很不習慣,因此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本節(jié)課是在小學所學算術數之后數的范圍的第一次擴充,是算術數到有理數的銜接,而且是以后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本節(jié)課從學生熟悉的實例出發(fā),通過一系列探索和討論過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分析、總結和歸納,使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融為一體,使學生不僅學到科學探究的方法,而且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愉快和進步,同時培養(yǎng)他們愛國主義精神。
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法。
一課時。
投影儀(電腦)。
啟發(fā)學生舉出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教師針對學生列舉的例子給予適當點評,鼓勵。
判斷一些量是否具有相反意義:(出示幻燈片一)。
例1、判斷下面各對量是不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溫度是零上25℃和零下18℃;
(2)某條河的水位上升0.7米和下降1.2米。
(3)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和吐魯番盆地最低點低于海平面155米。
教師針對學生的答題情況給予評價。
教師綜上進行引導:
一般地,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可以把其中一種意義的量規(guī)定為正,并在表示這量的前面放上一個“+”(讀作“正”)來表示;把與它意義相反的量規(guī)定為負的,并在表示這個量的前面放上一個“-”(讀作“負”)來表示(零除外)。
鼓勵學生任意結組,舉例說明,鞏固練習。
做一做:(出示幻燈片二)。
1、請你仿照天氣預報中對氣溫的表示方法,完成下表:略。
2、請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數表示出來。
(1)一輛公共汽車在一個停車站下去10個乘客。
(2)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和吐魯番盆地最低點低于海平面155米。
(3)商品價格上漲10%和下降15%.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性評價,最后板書答案。
議一議:(出示幻燈片三)。
觀察由前面的問題得到的數: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總結,同時板書課題及正、負數的概念。
在已學過的數(0除外)的前面添上“-”得到的這樣的數叫做負數;在已學過的數(0除外)的前面添上一個“+”得到的,這樣的數叫做正數。
教師強調兩點:
1、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正數中的“+”可以省略不寫。
1、下面哪對量是具有相反意義的?
(1)在知識競賽中,加20分和扣10分。
(2)一座水庫水量增加10000立方米和減少12000立方米。
(3)某汽車站開進汽車28輛和開出汽車24輛。
(4)長方形的周長是24厘米和面積是27平方厘米。
2、寫出與下列各量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飛機上升200米,____________________。
(2)鉛球的質量低于標準質量2克,_________。
(3)木材公司購進木材2000立方米,________。
3、判斷下列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3,19,+0.4,0,3.14,+,-,-0.01。
(出示幻燈片五)。
第81個數是_______,第2006個數是_______.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并適當鼓勵。
(1)本周小張一共用掉了多少錢?存進了多少錢?
(2)儲蓄罐中的錢與原來的相比多了還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負數的方法記賬,你還可以怎樣記帳?比較各種記帳方法的優(yōu)劣。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體會?
教師簡要點評,同時對學生的總結給予適當的評價和鼓勵,最后告訴學生,負數最早記載于中國的《九章算術》中,比國外早一千多年,借此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七
1、通過和操作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2、復習5以內數與量的對應,學習一一對應比較5以內多少,并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比較力和思維的邏輯性。
活動準備。
1、t課件。
2、霹靂貓數學幼兒用書、數字卡。
3、實物卡,畫有1——5個動物的胸牌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互動:看書舉卡練習5以內數與量的對應。
1、引導幼兒看書:書上畫的是在哪里?數數每種動物有幾個,把數量記在心里。
2、請幼兒根據小書上畫面動物的數量舉相應的數字卡,老師按幼兒卡片上的數字在課件中添上相應數量的動物。
二、學習與操作:多還是少學習比較多少。
1、提問:動物園里哪種動物最多?(用課件一一對應驗證)。
2、馬的數量是多少?你認為馬多還是少?為什么?
3、請幼兒用自己的卡片在桌面上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馬和誰比多,為什么?馬和誰比少,為什么?使幼兒了解多少是數量來決定的,且具有相對性。
4、請幼兒對照課件和書上小圖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大象與山羊、鴕鳥與猴,并將結果記錄在書本上。
三、活動:找個朋友比一比鞏固比較多少以及多少的相對性。
1、每名幼兒掛一個畫有1——5個動物的胸牌,邊說說唱唱邊找朋友比多少,找一個朋友比一比,找一個朋友比一比,數量多的站起來,數量少的請蹲下。
2、幼兒交換朋友比較2-3次,然后交換胸牌再。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八
數學活動的內容具有啟蒙性、探索性和生活性。幼兒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較為具體的感知,對圖形有了一個較規(guī)律系統(tǒng)的認識。并且和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既培養(yǎng)了幼兒對圖形的感受力和認識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初步的探索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發(fā)揮排序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fā)展的作用,設計了此活動。
二、說教材。
三、說目標。
首先要對幼兒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因此,我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有二點嘗試。
1、運用游戲教學,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開展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游戲特點,同時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的途徑。
2、讓幼兒通過觀察,自己動手,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說出它們都是圓形寶寶,并能細細地,有順序地操作。
所以該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總結,對此活動起著向導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定以下該活動的目標:
1、能夠按形狀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列。
2、能細細地,有順序地操作。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為第一個目標,幼兒能夠按形狀特征進行分類與排列。
四、說準備。
1、圓形,三角形,方形若干。
2、每組若干幾何圖形。
重點: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難點:按一定順序排序。
五、說教法。
(一)、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學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之外,還從中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游戲法:
以游戲的形式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把幾何圖形按形狀分成三類。
2、示范法。
通過示范把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圓形排成一橫排,引導幼兒觀察說出他們都是怎么排列的。
六、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角,要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更多的探索活動,這不僅提高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七、說過程。
1、游戲“開火車”
在游戲中,讓幼兒觀察說出它們都是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通過觀察,操作等方法鞏固學習三種幾何圖形。
2、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正確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狀,將三種圖形分類并排成三行。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幾何圖形,更能詳細地說出各種圖形的區(qū)別。
八、說延伸。
數學區(qū)中,提供木珠,各種塑料雪花片,圖形片,可供{色、形狀、大小排序。家長在家也可讓孩子將鞋子、衣服、毛巾等按大小、顏色排序。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九
1、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
2、會把已知數在數軸上表示,能說出已知點所表示的數。
3、了解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能畫出數軸。
4、會比較數軸上數的大小。
【知識講解】。
一、本講主要學習內容。
1、負數的意義及表示2、零的位置和地位。
3、有理數的分類4、數軸概念及三要素。
5、數軸上數與點的對應關系6、數軸上數的比較大小。
其中,負數的概念,數軸的概念及其三要素以及數軸上數的比較大小是重點。負數的'意義是難點。
下面概述一下這六點的主要內容。
1、負數的意義及表示。
把大于0的數叫正數如5,3,+3等。在正數前加上“-”號的數叫做負數如-5,-3,-等。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如: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為-155m,虧損50元表示-50元。
2、零的位置和地位。
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但它是自然數。它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在數軸上分隔正數和分數,甚至可以表示始點,表示缺位,這將在下面詳細介紹。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
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體會負數的重要性。
多媒體課件。
1、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有條件的可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fā)現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1)。
教學教材第2頁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3℃表示零下3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3℃表示零上3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3℃,讀作三攝氏度。
(3)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剛剛同學回答得很對,讀法也很正確。
(5)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6)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7)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溫度低。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一
教材第1-2頁的例1、例2,以及練一練,練習一第1-4題。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找一只溫度計,仔細觀察,并將觀察內容與家長交流;或上網搜索,了解有關溫度計知識。
2.學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1.閱讀課本第1頁的例1。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聲地讀一讀,并在下面寫一寫)。
2.閱讀課本第2頁的例2。思考:怎樣表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你對正數和負數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二、交流提升。
1.認識溫度計。
知道測量氣溫要用什么嗎?(出示溫度計)誰能把溫度計向大家介紹一下?(溫度計的結構、計量單位、類型、表示溫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二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了解正數、負數的概念.
(3)會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理解負數的意義.
難點:正確區(qū)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并會用正負數表示.
2.例、習題的意圖。
通過補充的引例,復習回顧上一學段學習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和分數,然后通過觀察、分析p3的幾幅畫和圖表所列舉出的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通過分析正、負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和分數的區(qū)別與聯系,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例1為p5練習1,設置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正、負數表示形式的理解.讓學生準確的認識和區(qū)分正數與負數。
在學生對正、負數的概念與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礎上,補充例2.例2是明確了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則與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并理解相反意義與數量的含義.進而利用課本p5觀察讓學生認識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的數量的意義和必要性。
補充例3是例2的延續(xù),在不明確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通過例3的學習,訓練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理解、體會正、負意義的相對性,并恰當的用正、負數表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補充例4則是對例3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加強,通過訓練,讓學生說出正、負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正、負數的應用能力,逐步提升正、負數相對性和相反性的理解。
習題的設置是針對例題掌握情況的檢查.教科書p5練習(2)、(3)、(4)是針對例2而設置的。補充練習1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與數量的理解.補充練習2是對例3的掌握情況的檢查。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對于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的理解,以及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注意思維的層次,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數量指的是具體事物的多少.再分析是否是同一類事物,在是同類事物的基礎上確定是否是相反關系。強化學生分析的層次性.在操作上,通過大量實際生活材料的分析和例2的學習讓學生對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教師及時的給予適當的歸納,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理性認識,最后通過練習1的判斷對錯進一步強化鞏固對概念的理解。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過程中體現的正與負的相對性是另一個難點,通過例3的教學,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多角度認識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讓學生認識正、負的相對性,通過例4的教學強化進一步強化對正、負的相對性的理解。
二、新課引入。
通過回顧小學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強調數學的嚴密性.
教師舉例: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是_________,身高1.71米,體重75.5千克,今年32歲,我們班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占全班總人數的46%,女生26人占總人數的53%.
問題1:老師在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試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分類方法分類.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總結:整數和分數兩類。
問題2: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就夠用了嗎?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以前學的數已經不夠用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需要引進一些新的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示生活實際中數量關系。
三、例題講解。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上例中出現的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數的區(qū)別,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補充例1:(1)下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5,0,-3.14,,120,-1.732。
正數前面的+號通常省略.了解正負數形式上的區(qū)別(符號不同),形成中的聯系(在以前學習的非0整數和分數前加上符號)。
問題3:在整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整數嗎?在分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分數嗎?使學生對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有初步的了解.
(2)指出(1)中的分數、整數.(為有理數的學習做鋪墊)。
問題4:為什么要引出負數?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學生回答問題.(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
補充例2:用正、負數表式下列各量。
(1)若把上升5m記作+5m,那么下降5m記作。
(3)向南走5000米記作-5000米,那么向北走8000米記作。
學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意義相反.如向東的反向是向西,上升與下降,收入與支出.二是他們都是數量.
練習思考書p5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指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例子.(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的數量的理解程度。
補充例3:用適當的數值表示下列實際問題的數量.
(1)某地白天的溫度是30℃,午夜的溫度是零下10℃.
(2)某出租車在東西走向的大街上向東行駛3km,又向西行駛了5km.
(3)一商店在一小時內收入200元,又支出150元。
(4)甲公司本月的銷售額增長13%,乙公司本月的銷售額下降了2.9%。
本例題是一發(fā)散性問題,沒有規(guī)定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所以先要指明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在解題中鼓勵學生的不同思維.比如: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反之,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進一步加深對正、負數相反性及相對性的理解.同時要明確,通常情況下,零上、增長、收入用正數表示,零下、減少、支出用負數表示。
補充例4:解釋下列各語句中表示各數量的數值的實際意義。
(1)七月份的物價比六月份增長了25%,八月份比七月份增長了-2.3%。
(2)經過綠化,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增長-4.5%。
(3)某倉庫上午入庫貨物-3500t。
(4)纜車上升了-78米。
(5)小紅這次考試分數比上次增加了+2分。
(6)盈利-300元.
分析:強調負數表示的是與其具有相反關系的量.(1)降低2.3%,(2)降低4.5%,(3)出庫3500t,(4)下降78米,(5)增加了2分,(6)虧損300元.
四、課堂練習:
1.p5練習(2)、(3)、(4)。
補充練習2:判斷下列說法對錯:
a.向南走-60米表示向西走60米()。
b.節(jié)約50元與浪費-30元是互為相反意義的量()。
c.快與慢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d.+15米就是表示向東走15米()。
e.黑色與白色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f.向北4.5米和向南8米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補充練習3:用正負數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溫度上升3℃和下降5℃.
(2)盈利5萬元和虧損8千元.
(3)運進50箱與運出100箱.
(4)向東10米與向西6米.
五、課后練習。
1.課本p7第1、2、3.
六、補充練習:
3.如果一個物體沿東西方向運動,若規(guī)定向西為負,向東為正,
(1)向東運動5米和向西運動10米各怎樣表示?
(2)-30米和50米各表示什么?(3)物體原地不動怎樣表示?
4.說出下列每句話的意義.
(1)小明在圍棋比賽中輸了-5盤.(2)今晚的氣溫升高了-3℃.
(3)電梯下降了-4層.(4)李華體重增加了-2公斤。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三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chuàng)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fā)展學生的符號感。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于數學發(fā)展的卓越貢獻,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進一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自主創(chuàng)造,引出新數。
1、水果市場在進貨和出貨,你們瞧?。ㄕn件出示市場進出貨的畫面)。
倉庫管理員小王對水果進出的情況進行登記,你們覺得他記清楚了嗎?為什么?
要區(qū)分相反意義的量,同學們有沒有好辦法呢?
2、怎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呢?歷史上的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也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課件出示數學史)。
1、同桌討論舉出相反意義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來表示。
交流匯報。
2、知識老人介紹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以及正、負數的讀寫法。(課件出示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
3、你們還能再說出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嗎?還有嗎?有多少個?
同學們,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又創(chuàng)造了負數。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進一步認識負數。(揭示課題:認識負數)。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1、教學例1。
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來測氣溫的嗎?(課件出示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上數字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
(課件突出兩個刻度10)這兩個10表示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數、負數分別表示這兩個刻度所指的溫度嗎?
認識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0℃。
2、教學例2。
在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天當中溫差很大。吐魯番這種獨特的氣候特點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課件出示吐魯番盆地)?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課件介紹海平面)。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數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它是正數和負數的什么?
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四、鏈結生活,內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
1、羽毛球與負數。
2、神七與負數。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的負數還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課后多留心觀察。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四
1、12月22日最底溫度是零下6攝氏度,記作()0c,最高溫度是零上1攝氏度,記作()0c;黃山的做高峰比海平面越高1800米,記作()米,太平洋的馬里亞納壕溝比海平面底11034米,記作()米;小明向東走800米到達學校,記作+800米,爸爸向西行13080米到達工廠上班,記作()米;媽媽從銀行里取出1600元,存折上記作()元。在一次數學測驗中,某班平均分是86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記作正數,平平得98分,記作(),靈靈得分記作-11分,他實際得分是()。
2、在3、-380、2.6、-0.86、0、0.0065、35、-18中,正數是(),負數是(),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是()。
3、比3.4大而比3.6的小數有()個;兩位小數有()個;三位小數有()個。
4、0.6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再添上()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結果等于1。
5、0.603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6、百分位的計數單位是(),0.35里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7、由5個百,8個一,4個十分之一,1個千分之一組成的數是()。
8、80.8里包含有()個0.1。又有()0.01。
9、整數部分的最小計數單位是(),小數部分的最大計數單位是()。
10、用2、3、4和2個0以及小數點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小數(各寫兩個):
(1)整數部分是0的兩位小數:、()。
(2)讀出兩個零的三位小數:()、()。
11、我國糧食產量達到430670000噸,改寫成以萬噸作單位的數是(),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是()。
12、50個細菌8小時共可繁殖細菌838860000個,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億個,把它精確到十分位大約是()億個。
13、把362500改寫成用萬做單位的數是(),再保留一位小數約是()。把4975000000改寫成用億做單位的數是(),精確到十分位是()。
14、近似值是30.0的兩位小數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5、樂樂最愛吃的薯片包裝袋上標著:凈重(2505)克,那么這種薯片標準的重量是()克,實際每袋最多不超過()克,最少必須不少于()克。
16、一個兩位小數,保留整數是6。這個小數原來最大是()。
17、在8.5、9.6444、0.607、66.6、4.777、1.453這六個數中,循環(huán)小數有(),有限小數有()、無限小數有()。
18、3.50202是循環(huán)小數,用簡便寫法記作(),保留兩位小數約是()。
19、江蘇省人數為76538700人,改寫成用萬作單位是(),再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是()。江蘇建筑業(yè)產值305437000000元,改寫成用億作單位是(),再精確到億位約是()。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五
進一步鞏固正數、負數的概念;理解在同一個問題中,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義。
經歷舉一反三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發(fā)現它們的共同特征。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1.重點: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能應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正數、負數概念的綜合運用。
3.關鍵: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正負數可以用來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投影儀。
復習提問,課堂引入。
1.什么叫正數?什么叫負數?舉例說明,有沒有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
2.如果用正數表示盈利5萬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新授。
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01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分析: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與原數具有意義相反的數。負與正是相對的,增長-1,就是減少1;增長-6.4%就是減少6.4%,那么什么情況下增長率是0?當與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減時增長率是0。
解:1.這個月小明體重增長2kg,小華體重增長-1kg,小強體重增長0kg.
2.六個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分別為:
美國-6.4%,德國1.3%,法國-2.4%,英國-3.5%,意大利0.2%,中國7.5%。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如盈利-2千元,就是虧本2千元;前進-3米,就是后退3米;浪費-14元,就是節(jié)約14元;向南走-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與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義。
鞏固練習。
1.課本第5頁的第8題。
點撥:增長-3.4%,就是減少3.4%,所以這一年里這六國中中國、意大利的服務出口額增長了,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的服務出口額都減少了,意大利增長最多,日本減少最多。
2.補充練習。
解:向西走10米,記作-10米,那么這人走12米,則表示向東走12米,再走-15米,表示向西走了15米,即這個人從a地先向東走12米,接著再向西走15米,此人這時應該在a地的西方3米處。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正數、負數的概念是否有了進一步理解?請你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數的量。
作業(yè)布置。
課本第5頁習題1.1第4.5.6.7題。
數學教育負數教案(匯總16篇)篇十六
1.《正數和負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數學第一章第一節(jié).
2.“正數與負數”是“有理數”一章的第一節(jié)課,引入負數是實際的需要,也是學好后續(xù)內容的需要.本節(jié)先回顧數的產生和發(fā)展,然后通過引言中溫度、產量增長率、收支情況的實例,引出負數,進而給出正數與負數的描述性定義并進一步介紹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學過了正整數、正分數和零的知識,即正有理數及“0”的知識,還學過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這些都是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基礎.
2.負數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讓學生能比較容易理解負數,要多采用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理解由于知識面的不斷擴大,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認識到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2.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并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
3.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4.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5.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觀察、想象、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6.通過正負數的學習,滲透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1.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
2.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策略。
1.通過師生共同活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展示一些在實際生活中出現“負數”應用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引入“負數”.
2.通過學生主動學習和研討,讓學生自己完成對負數概念的引入.
3.課前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資源。
1.教具:電腦、ppt課件(或相應圖片)、投影儀.
2.學具:地圖冊等.
3.多媒體教室.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能區(qū)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入課題。
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僅供參考.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教材(觀察本節(jié)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
二、分析問題探究新知。
建議教師以本章引言中的實例加以說明.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然后師生交流.也可以讓學生閱讀本章引言中的實例,并思考上面的問題.
明確:上述問題中,表示溫度、產量增長率、收支情況時,既要用到數3,1.8%,3.5等,還要用到數-3,-2.7%,-4.5,-1.2等,它們的實際意義分別是:零下3攝氏度,減少2.7%,支出4.5元,虧空1.2元.
我們知道,像3,1.8%,3.5這樣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像-3,-2.7%,-4.5,-1.2這樣在正數前加符號“-”(負)號的數叫做負數.有時,為了明確表達意義,在正數前面也加上“+”(正)號.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入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
三、舉一反三思維拓展。
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入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四、實例演練深化認識。
教科書第3頁例題.
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