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景東縣衛生工作報告公示 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婦幼保健工作報告篇一
我們縣的婚前保健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民政局等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的有關規定,我縣于1996年5月在全市率先全面開展了婚前查體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六年來,隨著我們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婚前保健工作逐步發展,逐漸被群眾認識、理解和接受。自94年縣直單位試點到97年5月全面展開婚前查體工作至今應查49216對,實查27520對,婚前醫學檢查率達到55.92%,查出各種各類疾病共2516人,患病率為4.57%,其中傳染病1690例,占所檢出疾病的67.17%;嚴重遺傳病12例,占所檢出疾病的4.76‰;精神病5例,占所檢出疾病的1.9‰;生殖系統疾病654例,占所檢出疾病的25.99%;內科系統疾病64例,占所檢出疾病的2.54%。對影響婚育的疾病提出醫學指導意見率達100%,其中暫緩結婚15例;可以結婚不宜生育的21例。接受婚前衛生指導率達98%,接受婚前衛生咨詢率高達98.80%。通過婚前檢查工作的深入開展,提高了我縣出生人口的素質,促進了家庭生活和諧,同時也有效地實現了調節生育的計劃。
1994年衛生局分別下發了《郯城縣孕產婦系統管理辦法》和《郯城縣兒童系統管理辦法》,根據局文件精神,自實施初級衛生保健以來,連續推行婦幼保健的程序化、正規化管理,有力的推動了《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的實施。我縣的婦幼保健工作正逐步向系統化、規范化邁進,使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得到了有效的的保障。
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我們加強機構建設,鞏固和完善了縣、鄉、村三級婦幼保健網,認真細致的做好了孕產婦的系統管理工作。孕產婦系統管理包括孕產期的建卡、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住院分娩、實行科學接生、進行產后訪視和產后42天查體等多項工作。自開展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以來,對孕產婦管理建卡51418人次,系統管理率達95.86%,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0.66/10萬以下。為維持孕產婦妊娠的生理性,防治妊娠并發癥以及產時的安全分娩和產褥期的順利康復打下良好基礎。
加強兒童系統化管理工作。為確保全縣實現初級衛生保健目標要求,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對危害兒童健康的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0-7歲的兒童進行了系統化管理。其具體做法是:根據年齡特點,進行定期體格檢查,1周歲內每三個月查體一次,1-3歲每半年查體一次,3-7歲每年查體一次,對于查出的各種疾病及時進行治療,對發現的體弱進行專案管理,并使用小兒生長發育監測圖監測小兒生長發育趨勢。通過連續幾年的不懈努力,兒童系統管理325044人,系統管理率達82.73%,其中3歲以下兒童152377人,系統管理率達92.14%。
1998年我們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創建愛嬰醫院”的活動。為此,我們通過制定計劃、熟悉評估標準,大力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全力推動母乳喂養,全面強化了醫院的各項建設,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通過我院的努力推動,經評估,我縣有4個縣級衛生單位和6處鄉鎮衛生院被批準為“愛嬰醫院”。努力為我縣廣大兒童的健康成長做出巨大貢獻。
新生兒的疾病篩查工作是有效降低殘疾兒童發生率,提高人口素質。我院自1999年開展這項工作以來,共對19816例新生兒進行了疾病篩查,截止目前,我縣的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到了98%以上。共查出苯丙酮尿癥6例,現全部在接受免費治療,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減輕了他們的家庭負擔,同時也減輕了社會負擔。
2、婚檢率有待于提高。目前我們縣的婚檢率僅為55.92%據《母嬰保健法》第七條的規定的農村婚檢率應達到70%以上,城鎮達90%以上的要求還差的很遠,可望下一步政府部門能夠給予政策性支持和積極協調,使我們縣的婚檢率達到并超過《母嬰保健法》所規定的標準。
3、提高婚檢服務質量。首先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增設婚檢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范圍,盡快開展對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的檢查,預防和控制此類疾病的傳播。
婦女兒童的系統化管理工作由于涉及的人群較多,且分布較廣,婦幼保健的醫務人員相對不足,因此造成部分婦女、兒童的漏管。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對縣、鄉、村三級網絡建設的進一步加強,使我們縣的兩個系統化管理率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要求的目標。
1、加大婚檢工作在農村的宣傳力度,增強對婚檢工作的認識,提高農村未婚青年對婚檢工作的認識,提高農村的婚檢率。
2、完善婦幼保健網絡建設,本著以農村為重點、鄉鎮為橋梁、縣城為龍頭的方針,加大對農村工作的工作力度,加強對衛生院及鄉村醫生的業務培訓,提高其服務水平。
景東縣衛生工作報告公示 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婦幼保健工作報告篇二
1、加強重點排污企業的監管,做到達標排放,重點是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揚塵和餐飲單位油煙的監控和治理,保證城區空氣良好。
2、加大與公安部門的協作配合,切實解決建筑施工噪聲,廠礦企業生產噪聲擾民問題,特別是中高考期間,加強夜間巡查,為廣大市民和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和休息環境。
3、嚴格控制污染源,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把入口關,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的產生。
4、加大城市衛生整治和衛生責任區清掃工作力度,夯實責任,抓好落實,確保我局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工作順利完成。
做好愛國衛生宣傳工作我局利用衛生宣傳月標語和愛衛條例反復宣傳,激發廣大市民的城市榮譽感,促使群眾愛護城市環境,自覺做到不亂扔、亂倒、亂吐、亂畫、亂張貼,提高全民愛衛意識,從而營造人人愛衛生、講衛生的良好氛圍。并且結合環保宣傳,充分利用世界環境日以及會議、板報、標語、電視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動員、廣泛持久的開展“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改陋習、樹新風”活動,努力提高廣大百姓的公共衛生意識,自覺維護城市環境衛生,鞏固環保模范城市和衛生城市成果。
1、抓環境衛生制度管理。制定了衛生管理制度,落實責任,進行定期檢查,我局在年初制定了愛國衛生工作意見,并成立了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愛衛工作,各科室和下屬環境監察局具體負責各辦公室及門前的衛生工作,專職清潔工負責公共場所等的清潔衛生,并進行了局辦公室組織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保證了全局清潔衛生工作有人管,有具體的人員做,保持局的良好環境。
2、保障愛國衛生活動的經費投入,積極開展區愛衛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我局安排經費投入開展愛國衛生宣傳月健康教育活動,保證了愛國衛生宣傳的效果。
3、開展了辦公區滅鼠、滅蚊、滅蠅活動,有效地預防了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4、認真貫徹《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張貼禁煙標志,開展了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
我局在愛國衛生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在以后的愛衛工作中我局將加大力度,進一步爭干、實干,爭取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上取得更大的成績,更好地宣傳愛衛工作和開展局愛衛工作,為全區的經濟發展服務,為全區人民的身體健康水平做出貢獻。
景東縣衛生工作報告公示 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婦幼保健工作報告篇三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我縣二0xx年上半年愛國衛生工作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作以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今年以來,我縣愛國衛生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和全縣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政府組織,地方負責,部門協調,群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愛國衛生工作方針,以“科學發展從我做起”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為契機,以“講衛生、保健康,除陋習、樹新風,講文明、促和諧”為主線,以整治城鄉“臟、亂、差”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各項制度,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整治力度,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主要做法和成效是:加強領導愛國衛生協調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
(一)加強領導,愛國衛生協調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我縣愛國衛生工作,及時調整充實了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組成人員,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9個鄉鎮均成立了鄉(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并下設辦公室,配備1-3名專(兼)職人員,負責全鄉(鎮)愛國衛生的日常工作。各部門、單位也成立了愛國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為切實加大城區環境衛生的綜合治理力度,縣委、縣政府在了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下設“一辦三隊”,即城管辦、城建監察隊、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大隊和城市園林綠化大隊的基礎上,在城區配備了4050人員80多名,負責城區環境日常衛生保潔工作。同時研究制定了《縣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實施細則》《縣城區建筑垃圾管理辦法》《縣戶外廣告管理辦法》《縣“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縣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意見》、《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等規范性文件,使愛國衛生工作有章可循,從組織和制度上保證了愛國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縣愛衛辦作為縣愛衛會的常設辦事機構,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確保了全縣愛國衛生工作卓有成效的開展。
(二)強化措施,環境衛生治理工作有效開展。
自2月強化措施,環境衛生治理工作有效開展。份開始,縣委辦,政府辦先后下發了《關于在全縣開展春季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的通知》高政辦發()13號、《關于在全縣開展“科學發展從我做起”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的安排意見》縣委辦發()43號,并成立了政府縣長任組長,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集中整治活動領導小組,縣上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宣傳部部長為付組長的整治活動領導小組,下設整治活動督察辦公室,辦公室內設綜合督察、宣傳報道組、城鄉衛生整治督察組、市容市貌督察組、交通序督察組、市政實施建設及綠化亮化督察組,明確了各自工作職責,從對每個階段工作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城區環境衛生整治方面,將城區劃分為若干個條塊,以塊為主,優先面向現有環衛工人公開招標,推行清潔區域承包制、費用包干制、責任追究制,實行周檢查、月評比制度,做到了每周有檢查、月月有評比、半年一總結、年年有考核。在環衛設施建設方面,縣政府很下決心將垃圾場由黑河邊遷至北部山區,減少了垃圾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打下了基礎。先后投資100多萬元,購置了垃圾清用車、灑水車、澆水車、執法專用車各一輛,并在各主次干道增加垃圾箱和果皮箱等衛生設施,保證了城區日產50多噸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垃圾清運率達到了100%。對縣城旱廁逐步進行水沖式改造,采取多方融資的方式,由出資人負責經營,城關鎮和愛衛辦制定衛生標準和管理辦法加強日常監管。對城區旱廁由城關鎮指定專人進行清掃、滅蠅和掩埋及無害化處理。同時,實施10萬盆(株)鮮花進縣城工程,在城區主干道、中心廣場和沿街單位、學校、商業門店前擺放11000盆,擺放花箱200個,露地栽植60000多株。在長效機制建設方面,聘用100多名“4050”人員充實到“三個大隊”,協助抓好市容、環境衛生和綠化工作。結合開展“迎奧運、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活動,每周由城關鎮組織各社區居民對轄區的環境衛生進行一次整治,每月最后一個星期的周五定為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日,組織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對“門前三包”區和劃分的衛生責任區進行一次大掃除,使城區衛生面貌煥然一新,二是由愛衛辦、文明辦抓總,各鄉鎮人民政府具體負責,切實抓好農村愛國衛生工作。切實建立了每月集中整治,每兩月檢查評比的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機制。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一池三改”國債沼氣建設項目,上半年完成“一池三改”任務戶,使我縣“一池三改”國債沼氣建設項目累計總戶數達到了4400戶。努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廣泛宣傳,努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努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愛國衛生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是搞好環境衛生治理工作的基礎,為了搞好今年工作,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縣上于4月28日召開了由各鄉鎮、各單位主要領導參加的環境衛生整治動員大會,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各單位的整治任務和工作要求,為營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愛護環境的氛圍,縣委宣傳部印發了《全縣“科學發展從我做起”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宣傳方》,縣廣播電視臺開辟了“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專欄,多角度,全方位報到這次全縣開展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情況,城關鎮印制了《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多份,分發的商業門店和城區居民家中:合黎鄉,新壩等鄉鎮統一印發《讓家園更清潔,讓生活更美好》等內容---告廣大父老鄉親的倡議書8000多份,動員全鄉父老鄉親積極爭做環境衛生保潔員,監督員,文明行為宣傳員,各鄉鎮,城區各單位按照《宣傳方案》,精心制作“科學發展,從我做起”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宣傳標語50多條懸掛于城區各街道,鄉鎮主要路口,為全縣開展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在此基礎上,縣衛生局將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納入各醫療衛生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認真進行考核,縣、鄉、村醫療衛生單位均設有健康教育宣傳陣地,根據不同季節和時期更換宣傳內容,據統計,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共出黑板報。櫥窗450期。同時與宣傳、教育、城關鎮等部門配合,開展了以“三下鄉”為載體的衛生進農村、以“小手拉大手”為載體的衛生進校園、以“舉辦講座、建立健康檔案”為載體的衛生進社區等系列健康教育促進活動。
(四)加強食品衛生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加強食品衛生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此,縣衛生監督所與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切實加大食品衛生的監管力度。
一是以“一證二法三警示”為重點,加強宣傳教育和執法監督,將全縣1359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納入監管范圍,食品衛生監督覆蓋率達到了100%。
二是按照“八不許可”的原則,嚴格準入許可,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提高,同有關部門配合,解決了城區56家餐飲單位的上、下水設施。
三是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違法行為。對21起違法案件進行了立案查處,沒收違法所得3800元,行政處罰16100元。
四是大力推進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被省衛生廳命名為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a級單位,家被市衛生局命名為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b級單位,248家被縣衛生局命名為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c級單位。
五是加強餐具消毒管理和監測,全縣56家餐飲單位使用了集中式消毒餐具,65%的餐館使用了消毒柜。抽查餐具1102份,合格率達到81.3%。
六是加強同有關部門合作,實行聯動監督工作機制。今年5月邀請縣政協領導和部分政協委員對農家園食品衛生進行了指導檢查,同工商、質檢等部門配合,對豆制品作坊進行了專項整治,同教育部門配合對學校衛生進行了專項檢查,同商務部門配合對生豬屠宰進行了專項整治,取締城區周圍鄉鎮生豬屠宰場21家,實現了全縣生豬定點屠宰。由于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縣沒有發生重點食品安全事故,用法律的手段較好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上半年我縣愛國衛生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由于千年陋習的影響,農村仍是全縣愛國衛生工作的薄弱環節,存在“整治變樣子、過后老樣子”的現象,農村愛國衛生工作長效機制仍沒有徹底建立。
二是健康教育宣傳工作還不夠深入,部分鄉、村、社對農村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對搞好農村愛國衛生工作缺乏有效的組織領導,由于部分農戶衛生意識陳舊,生活陋習根深蒂固,做好農村愛國衛生工作尚須付出長期艱苦細致的努力。
三是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還存在薄弱地帶,愛國衛生聯同協作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四是由于我縣財力有限,對城區衛生設施、健康教育、農村改水改廁以及“除四害”方面投入不足,給愛國衛生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教育。愛國衛生工作社會性很強,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教育非常重要。為此,我們結合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組織協調愛衛會成員單位和各鄉鎮人民政府共同做好愛國衛生工作,并將愛國衛生工作納入各部門、各鄉鎮“三位一體”責任書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加強宣傳教育,牢固樹立“要想小康,先要健康”的新理念,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陣地,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使各部門、各鄉鎮和社會各界充分認識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引導人民群眾切實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狠抓各項措施落實,切實建立愛國衛生工作長效機制。機制。愛國衛生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任務,需要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要緊緊圍繞全縣開展的“”科學發展從我做起“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活動和“一城十鄉百村萬戶”環境衛生凈化工程,做好整章建制、明確責任、加強檢查評比等工作,切實建立愛國衛生工作長效機制。
三是創建活動為載體,促進城鄉環境衛生面貌的改善。在鞏固現有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衛生鄉鎮”、“衛生模范單位”“衛生社區”“衛生村社”的創建力度,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城鄉環境衛生面貌的改善,推動全縣愛國衛生工作健康發展。
四是突出重點,認真抓好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四是突出重點,認真抓好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改水改廁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我們要將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和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與創建“衛生鄉鎮”“衛生村社”“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結合起來,繼續積極爭取全省農村改廁示范縣項目,與縣能源站、農村人飲工程工作站緊密配合,做好“糞尿分集式”“三聯沼氣式”衛生廁所的建設,提高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和覆蓋面。
五是注重標本兼治,積極開展“除四害”活動。五是注重標本兼治,積極開展“除四害”活動。繼續堅持“思想不松、組織不散、工作力度不減、環境治理與藥物相輔”的“除四害”工作原則,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標本兼治,將“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以危害的程度,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景東縣衛生工作報告公示 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婦幼保健工作報告篇四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xx年,縣衛生局制定了《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xx——xx年)》,安排全縣在xx年,全縣所有鄉鎮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級衛生組織逐步建成社區衛生站。xx年,龍崗中心衛生院開展創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重慶市社區衛生專家組檢查驗收,并由市衛生局行文命名,xx年該中心繼續創建重慶市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于當年接受市專家組評審驗收。xx年,龍水鎮由縣第二人民醫院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xx年通過市衛生局評審驗收。xx年,龍崗城區原城東衛生院和明星衛生院建成城東和明星社區衛生服務站。xx年11月,中敖和郵亭中心衛生院創建成為社區衛生服務站。xx年底,全縣有社區衛生服務人員82人,取得社區衛生崗位合格證20人,無全科醫師。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個社區衛生站,覆蓋常住人口約20萬人。
(二)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培訓。xx年以來,全縣安排參加市級社區衛生管理人員、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社區護士、社區疾病控制、社區婦幼保健等培訓總計36人次,與重慶社區衛生服務培訓中心合作,舉辦一期為時半年的社區醫學培訓班,培訓人員40人。培訓工作為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積蓄人才力量。
(三)社區衛生服務主要工作。全縣社區衛生服務主要包括兩大內容:一是社區基本醫療。主要開展社區居民常見并多發病的初級治療與轉診,開展合同醫療、社區巡診和開設家庭病床等。二是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工作包括:基線調查、社區診斷,社區預防、社區保艦社區康復、社區健康教育和社區計劃生育服務等。xx年,推出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券三種、社區衛生服務包10個,今后,促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券(包)制度。
(四)社區衛生服務主要困難及問題。一是政府主導不夠,社區衛生投入不足。社區衛生服務經費缺乏,基本沒有政府投入,沒有公共衛生服務補償。二是社區衛生基礎薄弱,體系建設進展緩慢。已建成的社區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設備不足、社區衛生服務技人才嚴重匱乏,社區衛生服務任務落實差,發展緩慢。三是社區衛生服務與預防保健機構、醫院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差,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社區首診制尚未建立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監督管理、隊伍建設急需加強,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存在很大差距;社區預防保艦基本醫療等服務仍難以滿足居民的健康需求。通過社區衛生服務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將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效解決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舉措,作為構建新型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方向,理順社區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全社區重視、關注、支持社區衛生服務的新格局。
(二)堅持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質,注重衛生服務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
(三)堅持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合理配置、立足于調整和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輔以新建和改擴建,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
(四)堅持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并重,中西醫并重,防治結合,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堅持以人為本,質量優先,加強社區衛生隊伍建設,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努力為居民提供低成本、廣覆蓋、高質量的社區衛生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一)到xx年。不斷鞏固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成果,提升內涵和質量,新創建中心鎮社區衛生服務站柜7個,實現街道和區域中心鎮社區衛生機構全覆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總數達到11個。
(二)xx—xx年。11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標準化建設,并實現建設目標;在棠香街道辦事處創建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在龍水鎮新建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縣社區衛生服務中總數達到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12個。全縣基本建成具有較高服務水平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形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優質高效、人民滿意的社區衛生工作新局面。
(三)20××—20××年。在完善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后,高標準推進社區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重點任務是加強內涵和服務能力和運行機制建設。社區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比例占本地區門急診總數的60%以上,95%以上的60歲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檔案;6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評價標準。基本建成醫療衛生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理分工、雙向轉診的兩級新型衛生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施條件和隊伍建設達到城市評定標準。
(一)堅持政府領導,完善政策配套。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規劃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年度工作目標。縣政府建立相應的領導及業務指導組織,由分管副縣長負責,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縣衛生局聯合有關部門及單位成立專業技術指導組,幫助基層開展工作。縣財政部門要落實機構啟動和購買公共衛生服務產品的經費,縣建設部門要將社區衛生服務的設施納入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縣醫保中心要落實醫療保險的醫療定點等政策;縣衛生、人事部門要落實社區衛生人員的職稱晉升、聘用、培訓和吸收優秀衛生人才進社區的有關政策。
(二)運用項目機制,加快體系建設。緊緊抓住“世界銀行貸款重慶市統籌城鄉發展與改革項目社區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子項目”的大好機遇,發揮項目作用和效益,加快推進全縣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同時,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內部運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格局。
(三)嚴格審批把關,強化準入管理。衛生行政部門是社區衛生服務的行業主管部門,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衛生專業技術資格并經過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培訓。各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須按獨立法人醫療機構申報,衛生行政部門在審批過程中,應按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社區衛生服務的“六位一體”要求進行嚴格把關。
(四)加強內涵建設,建立評價機制。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和信息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本標準、基本服務規范和管理辦法,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逐步建立起社區衛生服務的管理信息系統。縣衛生局要嚴格實施日常管理,實行機構年檢制度,對連續兩年年檢不合格的機構,要取消其從業資格,面向社會重新公開招標。
景東縣衛生工作報告公示 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婦幼保健工作報告篇五
一、政治思想方面
今年我認真學習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公報》讓我感到黨和國家對醫務工作重視,鼓舞人心,同時又讓人感到作為一名普通護士肩上的責任,我會盡我所能,通過做好本職工作,去實踐黨的“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二、職業道德方面
我深知,作為一名護士,就要講究自己的職業道德,一句普通的問候,一句簡單的祝福,一句善意的安慰,可能就影響著病人很長一段時間的心情。所以我時刻作到講究文明禮貌,事事遵循職業道德,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增強事業心,給服務對象留下好的印象。
三、工作學習方面
我嚴格履行崗位責任制,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務,全年無差錯事故發生;刻苦鉆研業務,積極參加醫院、科室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特別是在“三級甲等醫院”的創建期間,我認真學習了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比較系統的重溫了護理專業知識,反復練習各項操作流程,妥善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矛盾。回首這段時光,感覺是我工作以來最忙碌的一段日子,卻又感覺充實。
景東縣衛生工作報告公示 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婦幼保健工作報告篇六
在市衛生局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一年來我院婦幼衛生工作圍繞“兩法一例”,努力抓好婦幼兩個系統管理,進一步鞏固愛嬰醫院成果,取得較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一)堅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xx大精神,以醫院管理年活動為契機,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努力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產科質量提高產科工作質量,是保障醫療安全,降低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的重要途徑,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加強業務學習,完善各項業務制度,加強產科各類手術操作規程,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兩次,每月醫護人員寫業務學習文摘卡不少于4篇交院質控辦考評。(三)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依法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在全院范圍學習《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管理條例》,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率100%。并在產科門診和愛嬰區設置母嬰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專欄。四)積極開展婦幼兩個系統管理(1)加強孕、產婦的系統管理。今年前來我院分娩的產婦共460人、系統管理460人、系統管理率100%、產后訪視460人、訪視率100%(“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總結匯報)。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今年共有高危孕產婦62人,全部進行了管理,監測和追蹤,并實行產前產后一次性收費制度。為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保健手冊的合格率,把保健手冊的填寫納入質量檢查,嚴格控制錯漏和不規范現象。(2)繼續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爭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到90%以上。并認真做好新生兒訪視工作,一年來在我院分娩的活嬰有463人,訪視463人,訪視率100%。(3)積極做好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工作。對孕產婦進行耐心宣教,講授孕期,產褥期保健知識及母乳喂養知識,并對孕產婦進行測試。共宣教460人,宣教率100%、測試合格率100%。(4)對來我院產檢的孕產婦發放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宣傳手冊,在門診候診區和病房設有健康宣傳專欄,宣傳婦幼保健知識,每季度換一次,今年共開辦四期。在院內設有母乳喂養熱線電話,在門診設有母乳喂養咨詢門診,正確解答母乳喂養知識的咨詢。(5)建立健全的婦幼各項原始登記和報告制度。認真做好婦幼衛生信息統計工作,按時完成國家,省級報表的上報工作,做到完整、準確、及時。(6)不斷完善愛嬰醫院工作。全院醫務人員經常為孕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并提供母乳喂養的幫助和指導,成功實施我院促進母乳喂養的十點措施。具體做法如下:對全院工作人員實行每年3小時復訓,重點科室人員每年實行兩次3小時強化復訓,新上崗人員實行崗前培訓18小時,并定期組織考核,使愛嬰醫院成果不斷完善和鞏固。(7)以病人為中心,實行全程責任制助產服務,切實做到“一對一”分娩服務,給產婦營造一個溫馨如家的環境。一年來,我院的婦幼衛生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后,我們將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產科質量,繼續完善和鞏固愛嬰醫院的成果,努力促使我院的婦幼衛生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