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內容必須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觀實踐,其材料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允許東拼西湊,要真實、客觀地分析情況、總結經驗。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一
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好好地珍惜、愛護這些資源。所以我們要進行垃圾分類,再次利用可回收的資源。
目前,我國垃圾管理的大多方法還是混合收集,集中運輸,或焚燒或填埋。這種方法不僅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還會占用大面積的土地,甚至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氣,嚴重地影響人類的健康和農業發展等。
垃圾分類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也應該從自身做起。
在家里,我們要提醒家人進行垃圾分類,把礦泉水瓶、玻璃瓶、易拉罐、廢銅廢鐵、廢紙箱、舊衣服等可回收的裝在一起,賣給收廢品的,既資源回收了,又賺了錢;把廢電池、廢燈管、舊墨盒、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放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讓專業人士進行特殊處理;把剩菜剩飯、菜根菜葉、過期食品等食品類垃圾的也另外裝在一起,方便填埋。
在學校,我們要把廢舊報紙、書籍、作業本、廢塑料皮、廢文具等整理到一起,作為可回收垃圾。
在室外,我們要用不同的袋子把撿到的垃圾進行分類,分別投放在相應的垃圾桶內。
垃圾分類,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家做起,徹底改變以往的垃圾混合收集情況,杜絕垃圾亂扔亂倒的現象,努力將我們的家園建設成為環境優雅、衛生優良的美麗家園!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二
以區教育局、學校董事會、集團總部工作要求、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抓好安全工作為重,嚴格落實各項工作內容,做好服務工作,注重學生的環境教育,重點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在校言行,進一步做好對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全校師生充分認識垃圾分類的目的、意義和基本方法,使更多的資源從源頭上分離出來,減少垃圾的產生量,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減輕處理垃圾的社會負擔。在工作中要抓常規,重在管理創特色、求實效不斷優化教育內容、方法和途徑,開創我校管理新局面。
1.在前面的工作的基礎上,加強教育力度,繼續抓好學生在校的各項常規管理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紀律、衛生、進餐習慣。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培訓、經驗介紹或反思中不斷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能力。
3.進一步加大班級常規工作的`檢查考核力度,重點是衛生.兩操、路隊和工作,并確保獎懲兌現。
4、引導全校師生充分認識垃圾分類的目的、意義和基本方法,使更多的資源從源頭上分離出來,減少垃圾的產生量,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減輕處理垃圾的社會負擔。
(一)做好開學初的各項培訓工作。以學生為主體,進一步加大學生養成教育力度,強化學生的行為規范。
1、做好學期初學生干部的培訓工作。學期初各班級要對學生開展扎扎實實的整頓教育,班主任帶領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流動紅旗評分細則》并做到反復訓練逐層提高。要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提升,班主任要做好新生的入學管理。
2、加強學生干部的監管力度,做到日檢查,周公布,月評比,把學生的養成教育落到實處。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培訓、經驗介紹或反思中不斷提升教師管理水平和能力。
1、學校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培訓,提供高班主任的業務水平;加強班主任工作研討,針對思想工作和班級管理方面新的先進典型,實時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
2、學校政教處特制定了政教常規工作考核方案與每月浮動獎金掛鉤,考核內容包括:政教及少先隊會議出勤、上交資料、參加活動、家訪、電訪、安全、早、中餐紀律及組織、加獎。
3、加強家訪、電訪工作的管理。通過家訪、電訪、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加大家校往來的密度。增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提高育兒質量,與學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合力。
(三)進一步加大班級常規工作的檢查考核力度,重點是衛生、兩操和路隊工作,并確保獎懲兌現。
1、加強宣傳,利用集體班會課、學校黑板報、升旗儀式等宣傳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的事跡,調動師生的積極性。
2、加大早中餐、午休紀律管理,規定每天組織學生干部查中餐、午休,把每天檢查的情況作好記錄,結果與班級考核直接掛鉤。
3、抓好衛生環境教育。分好衛生包干區,劃分責任界限,包干到班,責任到人。政教少先隊成立衛生檢查小組,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查,結果全校公示,與班級考核掛鉤。每天的值日干部時時、處處抓。不斷提高全校學生素質。
(四)為提高師生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對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進行廣泛宣傳和發動。
(1)國旗下講話:結合學校環境現狀,向學生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明確我們做到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學校設宣傳欄,利用廣播、教學網絡播放有關知識及錄像,采取橫幅、櫥窗、發放宣傳資料、現場咨詢等宣傳形式,教會學生正確科學地扔垃圾,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提高環境意識和文明程度,倡導綠色生活行動,使更多的資源從源頭分離出來,正確、科學地收集、處理垃圾,使其盡可能地成為可循環利用的資源保護環境,從而節約能源,減少污染。(責任人:田海蓉)
(2)通過垃圾分類知識講座、垃圾分類小競賽、可再生廢品回收行動,學生學會垃圾分類和回收的方法,增強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環保的意識,提高參與環保活動的熱情。學校增設分類垃圾桶,逐漸增強師生垃圾分類意識和環保意識。各班召開主題班會,黑板報開辟宣傳專欄。(責任人:羅鳳群)
(3)教師利用晨會、思品課等教育陣地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綜合實踐課堂上進行區別、分辨,并進行模擬練習,防止學生混淆。(責任人:王小梅)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三
你瞧,雨過天晴的宏聲廣場上出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群身穿志愿者服裝的孩童們。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為什么我們會穿著志愿者服裝出現在這里呢?因為我們要在這里開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實踐活動。
為了這次活動,我們早早準備好了宣傳資料、工具和卡片。活動開始的時候宏聲廣場的人不多,我們便先每人拿一把夾子去尋找自己的獵物。因為剛下過雨,草地上都是掉落的枯樹葉,我們把枯樹葉用夾子撿起來,放到相應的垃圾桶廚余垃圾(枯樹葉是可腐爛的垃圾,所以屬于廚余垃圾)。之后,我們又撿了煙頭、紙巾、宣傳紙都分類放進了垃圾桶。
慢慢的人多了,我們拿出卡片和大家玩起了腦力大作戰垃圾分類的游戲。我們把印有各種垃圾的卡片發給大家,讓他們把卡片進行分類,再放入對應的垃圾桶,沒有放正確的,我們便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分類,加入活動的人越來越多,有個胖嘟嘟的小弟弟拿著花生殼的卡片正準備放入廚余垃圾,我笑著對小弟弟說:花生殼因為不容易降解和生化處理,所以不屬于廚余垃圾而應該是其他垃圾。小弟弟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我,說:姐姐,你懂得可真多,我要向你學習。
天漸漸暗下來,我們的活動也結束了,大家都對我們的這次活動豎起了大拇指。
希望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讓大家知道垃圾分類、了解垃圾分類、重視垃圾分類,時時處處進行垃圾分類。為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四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1、每天早上6:30至8:30,晚上17:30至19:30兩個時間段內,物業分別安排一名垃圾分揀員在江南新村、金鳳凰小區垃圾分類點,并放置4個垃圾桶進行接收垃圾并指導小區居民分揀。網格長每天巡查工作。
2、垃圾分揀員在進行垃圾分類之后,需要進行垃圾桶清洗工作,對4個垃圾桶進行消毒清洗,并裝好垃圾袋及時運回垃圾桶存放點。
3、垃圾分類之后由垃圾清運車(2種)集中托運處理。
4、每天對垃圾分類進行數據總結,(1)江南新村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87桶,其他垃圾355桶,可回收垃圾79桶,少量有害垃圾。(2)金鳳凰小區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61桶,其他垃圾230桶,可回收垃圾61桶,少量有害垃圾。(3)曬谷場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70桶,其他垃圾309桶,可回收垃圾45桶,少量有害垃圾。(4)周廳弄小區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45桶,其他垃圾109桶,可回收垃圾29桶,少量有害垃圾。(5)奧林苑一期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 ?桶,其他垃圾 ?桶,可回收垃圾 ?桶,少量有害垃圾。(6)奧林苑二期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 ?桶,其他垃圾 ?桶,可回收垃圾 ?桶,少量有害垃圾。(7)集街東村5月份垃圾分類易腐垃圾共 ?桶,其他垃圾 ?桶,可回收垃圾 ?桶,少量有害垃圾。
6、因為白天無垃圾桶出現的垃圾隨處丟棄現象稍有緩解,居民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意識開始。
我們將持續垃圾分類的工作,繼續指導居民自身的垃圾分類的意識,增強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從而不斷提高社區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五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近十幾年來,我們的生活環境不斷遭受破壞,全球氣溫升高,白色垃圾,水資源被污染……這些問題的始作俑者還是我們人類。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您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里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后再送去填埋。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被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不復為耕地,也無法建成生活小區。因此,垃圾分類勢在必行。我校在前段時間開展了垃圾分類系列活動。以下為活動總結。
通過校園廣播、櫥窗校園網絡等形式,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吁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教會學生垃圾分類的知識,使學生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學生上網查資料、圖片,或進行調查、采訪等搜集資料,然后利用校會、午間等時間,在班里進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讓學生學會分類垃圾;養成在室內分類的習慣;對分類工作做得好的班級進行表揚獎勵,樹立典型,介紹經驗,強化推廣。
我校各班和少先隊部共同配合,開展了有關垃圾分類的班隊主題教育活動。全班的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以不同的主題來進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類的日常常識。例如班隊的題目新穎獨特,如“舉手之勞,改變世界”,“小小環保袋,還我美好心愿”等。主題的班隊內容十分豐富,有的同學還做了幻燈片,配了音樂,十分精彩。通過活動,讓全校學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類知識,更深層次的體會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學校成立教師垃圾分類宣傳志愿隊及學生垃圾分類宣傳志愿隊。師生志愿隊在師生團隊中加強不同形式的垃圾分類常識,并時刻督促師生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對垃圾分類的行為養成。學校對表現好的師生垃圾分類宣傳志愿隊員進行評獎,并在全校校會上頒發了獎狀和獎品。以此鼓勵同學們都來了解垃圾分類,都積極參與垃圾分類,使有限的資源能得到重復利用,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能變得更加潔凈。
學校設置分類垃圾筒:垃圾筒上貼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標志,并且通過廣播宣傳,告訴學生在扔垃圾的時候分類投進不同的桶里,學校保潔人員在清理垃圾的時候,再分別進行處置。并且鼓勵各班設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將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類存放,比如我校學生每天喝過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進紙箱內,定期賣給廢品收費站。所得費用可以作為本班班費,為同學們買獎品等。這樣,既做到了環保,又使同學們樹立了節約意識,還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通過在我校開展垃圾分類活動,是同學們明白了:垃圾處理的方法還大多處于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萬畝土地;并且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地污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1)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50%以上。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棄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減少危害性。
(3)堅持不懈: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系統工作,同學們不僅在學校要做到將垃圾進行分類,同時也要告訴自己的家人及其身邊人做到垃圾分類,使我們生存的空間真正變得潔凈、明亮!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六
成立局機關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由價格綜合科科長任領導小組組長,xxx擔任組員,落實工作責任,共同推進機關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實施工作。
1、樓層內:每層樓梯間各設置1個其它垃圾桶和1個可回收垃圾桶。
2、局機關大院:在值班室后面內空地設置集中投放點,集中放置易腐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可回收物收集桶及其他垃圾桶一套。
3、各辦公室:設置1個其它垃圾桶和1個可回收垃圾桶。
4、可回收物集中堆置點:設置回收紙張書架、回收電池箱、電子類產品回收箱各1個。
(一)有害垃圾
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物品統一投放在一樓值班室后的有害垃圾桶。之后由具備資質的有害垃圾回收機構統一回收。安排專人與回收機構聯系,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約定收運頻率。
(二)可回收垃圾
1、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電視機、空調機等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按照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管理,建立臺賬制度,記錄電器電子類資產數量、去向。電器電子類產品超過規定使用年限或經專業技術部門鑒定無法修復的,履行資產處置程序后,通過報廢資產處置平臺,統一委托具備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行環保回收處理,其中涉密載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公開發行的廢舊報刊圖書、廢棄打印紙等其他可回收垃圾,由各自辦公室臨時整齊堆放,定時委托已簽訂合同具備資質的處理企業上門回收。
(三)其他垃圾
廢棄食品袋(盒)、保鮮膜(袋)、衛生紙、餐巾紙、果皮果殼、灰土等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在每層辦公樓樓梯間的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桶。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科、分局、中心、辦要高度重視,要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意義,把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作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節約型機關的重要抓手,推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有序開展。
(二)加強工作認識。
全體干部職工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進行垃圾分類,自覺在工作、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將生活垃圾分類融入機關日常管理之中,作為日常行為規范。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結做法和經驗篇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與日俱增,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學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廢紙、塑料、廢電池、果皮等,這些垃圾絕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資源。20__年,在縣教育局的領導下下,學校德育處、大隊部和全校同學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在“垃圾的分類”活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將該活動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提高認識 強化落實
1、邀請專家到校進行知識培訓。
2、德育處進行相關信息傳達、專題會議知識培訓。
3、班級開展主題班隊會。
4、學校舉行有關分類回收主題的大型辯論活動。
5、學校少先隊利用升旗儀式、宣傳欄,深化宣傳力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明白垃圾分類回收的`重要性。
6、布置相關活動強化學生家庭的認知率,大隊部舉辦了垃圾分類回收手抄報活動,要求以家庭為單位參與活動,經統計99%的家庭參與了活動,達到活動預期目標。
7、不定時進行班級回收工作檢查,檢查納入文明班隊評比,強化落實。
8、大隊委干部進行問題知識常規檢查,要學生清晰明白的知道分類回收知識。
9、利用家校通,把應知應會的垃圾分類知識發給家長,督促家長與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二、立足課堂 扎實推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時也是環保教育的好場所,教師在各科教學,尤其是班隊、思品、語文、自然、社會等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滲透環保教育;在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班隊會定為環境教育主題會,利用唱歌、小品、相聲、知識競賽、手抄報等形式進行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班級成立了環保科技小組,認真收集信息,整理資料,進行環保知識的研究和探索。
三、利用活動載體 深化環保行為
校園內堅持一日兩掃,并做到衛生無角、無環境污染源,組織學生干部每日進行檢查。在“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不失時機地舉行“保護環境、美化校園”專題講座,號召全體少先隊員行動起來,綠化美化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們走上街頭打掃衛生、清理垃圾,要求隊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鄰里及社會共同創造優美環境,達到良好效果。
棠湖小學在本學期舉行了兩次大型的垃圾分類回收知識宣傳活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舉行關于垃圾分類的班會課活動與垃圾分類的手抄報比賽,全校每個班級都參加活動。活動受到全體師生的歡迎。
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是校園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垃圾分類可大幅度地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污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有利于進行資源再利用。在校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綠色、和諧、美麗、節約型的校園。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棠湖小學將再接再厲,努力使這項活動更加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