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讀后感篇一
大家都說孫悟空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那我想問問大家,孫悟空是從哪個石頭里蹦出來的呢?孫悟空為什么會在石頭里呢?
我來告訴大家,女媧用了五彩石補了天以后,就化身成了一個晶亮晶亮的寶石,孫悟空就是從那個晶亮晶亮的寶石里出來的。
孫悟空和二郎神都讓牛魔王給騙了。牛魔王說:“你的花果山已經讓天庭里的天兵天將,毀的寸草不生,處處都有黑氣。”孫悟空眼睛一瞪,一邊騰云駕霧一邊說:“孩兒們,我給你們來報仇了!”孫悟空沖進天庭,一口氣把四個天王給打了。天王知道這件事后,立刻召集十萬天兵天將,圍成了五個長方體,只見孫悟空手揮金箍棒,不一會兒,就把天兵天將打的落花流水。牛魔王手揮大刀,和天王打了起來,天王看自己打不過了,就讓孫悟空來助戰,他們打的不可開交,最終孫悟空贏了,但是,他卻讓如來佛壓在了五指山下。
通過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大家,凡事要調查清楚,不要盲目的采取行動,聽信他人讒言。做事要謹慎小心,分析以后才能做出決斷,不要情緒過激,做出不合常理的事情。這樣,你不僅會傷害到別人,也有可能傷害到自己。當自己醒悟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做錯了,可這時已經追悔莫及,只能后悔了,這樣又有什么用,只是損人不利己而已。
這部影片讓我有不少了領悟。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讀后感篇二
最近比較有空,翻了翻網上不知誰寫的解謎西游記,振振有詞的說,紅孩兒是太上老君和鐵扇公主的私生子,金蟬子十世轉世就是為了給神仙們增加壽命……有些很扯淡,有些卻也不無道理,比如佛家道家的博弈,比如明寫宗教實寫官場,比如孫悟空這個聰明少年的成長經歷,實際上是我們大多數人,直到今天都頗有認同感的一種自我寫照。
很小就開始看西游記的書,看的明白的是打妖怪的精彩,看不明白的是那些粗話與隱晦的色情。電視劇無疑是通俗易懂的,卻也yan割了原著中最為現實主義的部分,但這樣一部電視劇,卻足以讓小時候的我將孫悟空作為人生中第一個偶像。他本領高強,心思細密,膽大無畏,大鬧天宮幾乎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雖然這種光芒,在隨后的漫漫取經路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當很多年之后,現在的我重溫那部60年代出品的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的時候,不能否認感情是非常復雜的。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部大鬧天宮產生于那個極端的年代的初期,造反和革命是需要的,于是孫悟空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的代表,敢于藐視統治階級,不畏強權。這樣的思想即使在當下都非常有市場,我們都樂于看到英雄的勝利,在他身上寄托我們遙不可及的夢想和對現世的不滿。所以現在雖然我不愿意承認,但還是要說我無法抵抗這種價值觀的巨大吸引力。而動畫片在原著中截取了這么一個部分,用這樣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重塑孫悟空,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原著里面頗有心機又不知天高地厚的猴頭,只和天庭的中等戰斗力人員pk就打不過,變成了單純可愛藝高膽大的草根英雄,直打上靈霄寶殿去,威脅著最高地位的人。這一改變徹底成就了孫悟空有些悲情的英雄形象,也讓后來他的湮滅更巨有悲劇性。試想一個如此有才華的孫悟空,在取經路上被磨平了棱角,顯然比一個有些鉆營的小有才情的孫悟空熟悉官場規則變得游刃有余,更加令人扼腕嘆息。
所以我承認我對孫悟空的感情很復雜,因為我心中的偶像,是一個受了電視劇和原著雙重影響的再塑的形象,而電視劇中的孫悟空,基本上就是這部60年代的動畫片定下的調子。
以今天的眼光看來,這部動畫片并沒有很大的缺陷。人物形象靈動可愛,畫工精致,特別是天庭的祥云,和孫悟空騰云駕霧的時候,非常的寫意,有點敦煌飛天壁畫的感覺。難得的是畫面并不單薄,很多時候一個畫面里有很多人物同時在動,但是仔細看來,每個都很精致且神態各異,在花果山的部分,這點表現尤為明顯。本片整體畫風非常大氣華麗,如果說氣質類比,可以類比埃及艷后之類的影片。作為一部本土動畫片,有著現在不多見的中國風味(不過那個時候想有外國風味也是不太現實的),亭臺樓閣,酒杯提籃,玉帝宮女,大處磅礴小處精致,不得不佩服工作人員瑰麗的想象力。看得出造型上還是借鑒了一下京劇造型的,但是顯然更可愛更卡通。音樂也是,基本上打斗的時候都是京劇鼓點,聽起來有些聒噪,但是想想2000年的時候,臥虎藏龍也引入了京劇鼓點,于是得了奧斯卡獎,頓時覺得時尚這個東西很有些意思。
想象60年代的中國和國外的電影,再看看這部動畫片,頓時會有一種超現實感。但是也不得不承認,80年代的天書奇譚對比這部60年代的大鬧天宮,并沒有本質上的飛躍,也許是同一撥人做的吧。不過在60年代就能達到這樣的高度,確實令人驚嘆。據說日本某動畫片大師受此片影響很大,而上很多國家的人們,都在童年時期看到過大鬧天宮,并念念不忘了很多年。
然而我并不認為當今可以重現當年的輝煌,當時的體制,可以集中最優秀的人員,不計市場效益的進行藝術創作,在當下肯定是行不通的。就算不是這個浮躁的氣氛,恐怕也沒有哪家公司能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來做這樣的事情,于是,我們就只有在故紙堆中,默默緬懷當年曇花一現的大鬧天宮了。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讀后感篇三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們來到了位于登云路的金象影城,我們要觀看一部古裝魔幻動作大戲——《大鬧天宮》,還是3d的哦!萬歲,萬歲!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講述的是孫悟空和菩提祖師修成七十二變,決心要成為一位神仙,學會起死回生術,但是因為好友九尾狐——白雪被殺害和誤交了牛魔王這種自私自利朋友而視天庭為敵人,牛魔王便煽動孫悟空一起聯手大鬧天宮,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仙魔大戰,最終,孫悟空明白了牛魔王的陰謀,將它打回原形后自愿被壓在了五指山下等候唐僧的到來。
這本戲的內容十分精彩,我對孫悟空和九尾狐白雪的印象十分的深刻。
戲中的孫悟空十分的善良,十分不想看到自己的好友、猴子猴孫們死去,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它們,為它們去找武器,為它們的壽命而擔心去天庭學習起死回生術。如果看到好伙伴們被欺負會奮不顧身的去保護他們。要不是牛魔王故意把殺害猴子猴孫和白雪的罪名誣陷給天庭,孫悟空也不會發如此大的脾氣,其實孫悟空真的沒有惡意,只是因為傷心過度才會去大鬧天宮的。
白雪雖然是牛魔王的寵物,但是從來沒有做過壞事,還送食物給別的動物們吃。牛魔王讓白雪去花果山監視孫悟空,但是白雪本性善良,并沒有傷害過孫悟空。牛魔王只好殺害了花果山上所有的生物,包括自己的寵物白雪來刺激孫悟空內心邪惡的一面。白雪在臨死前還懇求牛魔王不要傷害孫悟空。可見白雪和孫悟空是多么的深情厚誼啊!
雖然電影改編了原著的內容,但是真的特別好看,3天票房過了6億呢!你們可以去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