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張齊華分數的意義教案篇一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分數的意義
單位”1”的建立
學具袋(圓形紙片1張、長方形紙片1張、一分米棉線1根、水蜜桃圖片5個、火柴棒12根、同一樣式的紐扣8個)
一、單位“1”的意義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數字1。
師:這是幾?表示什么?能具體說說可以表示1個什么嗎?
學生回答(1個蘋果、一張白紙、一根繩子、一群羊、一個學校的全體學生……)
師:對于數字1如此豐富的.意義,老師可以給它加上引號,起名叫作單位“1”。
師:取出學具袋,倒出其中的學具,分一分、說一說,哪些能用單位“1”表示?
【評:開門見山教學單位“1”,突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單刀直入式的導入無疑是本課亮點之一,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其分一分、說一說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p>
師:我們可以把單位“1”怎么分?
師:以前我們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數,研究“分數的意義”。(教師板書課題)
師:用以前所學的分數的知識,分你手中的單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數?
學生操作,組內交流,各組推薦匯報。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對不準確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強調“平均分”,盡量做到不要重復別人的發言內容。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教師將幾種學具材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數表示,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又在不知不覺中為新知的構建架設橋梁。】
二、研究分數單位
師:你們想研究別的分數嗎?
教師出示1/○
師:這是分數嗎?你會讀嗎?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請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說一說,看看可以有多少種不同方法來表示1/○ ?
學生操作,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師:你又發現了什么?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知識!
【評: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猶如一枚枚石子投進蓄勢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層層漣漪,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究、積極合作,足以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行云流水般的分數單位的教學全無例行公事,思路閉鎖,空間狹小之嫌。正所謂“靈感總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薄?/p>
三、深入研究分數的意義
教師出示○/○
師:猜猜看,老師想讓你干什么?
教師出示要求:
分一分(選擇合適的學具表示這個分數)
畫一畫(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這個分數)
折一折、涂一涂(選擇合適的學具,用折疊、涂色的方法表示這個分數)
說一說(組內互相說說這個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各組推薦學生匯報……
【評:遵循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規律,問題設計得精且極具開放性、挑戰性,以豐富的操作實踐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注重學生感性認識,學生真正在“做數學”。】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以前我們學習過一些,在課前我們也通過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你現在知道多少分數的知識,能告訴老師嗎?
學生回答……
師:讓我們看看數學書上專家是怎樣說的?
學生看書、圈劃、摘讀,組內交流。
師:什么是分數單位?我們剛才研究了嗎?3/5 的分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 7/12 、11/20 呢?
【評:教者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熏陶。在設計時,教者注意到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了解分數的有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分數的寫法
師:從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會讀分數了,想寫嗎?
師:會寫的請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寫一個你喜歡的分數,比一比,看誰寫的規范好看。(學生一擁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寫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數。)
師:生活中人們常用分數來進行描述。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黑板上這些分數的?你愿意說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匯報……
【評:教者不再將黑板視為教師神圣的領地,把板書的權利回歸學生。黑板上每個分數后面都藏著那句經典的概念,學生的交流無不是將已經獲得的主觀印象投射在所寫的分數中,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學生的求異的心態無時無刻不讓其他學生處于活躍的互動之中?!?/p>
師:你覺得誰寫得規范好看?寫分數是要注意什么?分數有幾個部分?能結合具體分數說說各個部分表示的意義嗎?
【評:生成性的課堂評價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強烈地撥動著思維之弦。】
師:下面請同學們練習寫分數,比一比誰寫得規范好看?任務是8個。
學生在寫分數的過程中教師突然叫停。
師:數一數,你寫了幾個分數?你能用剛學的分數說一句話,讓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況嗎?
師:對于分數的意義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問。
學生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補充。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你掌握的情況如何,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分數的知識說一說嗎?
(如果學生說出類似5/5 這樣的分數)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分數,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研究。
【評:學以致用,在應用中賦予數學活力與靈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活動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薄?/p>
張齊華分數的意義教案篇二
課本第60—61頁內容,練習十一第1—4題。
學習目標:
1.我能通過學習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我能在正確認識單位“1”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
學習重難點:
我能理解單位“1”及分數的意義。
課前準備:
正方形紙
學習過程:
1.小組內檢查獨學部分的題目完成情況,質疑探討。
2.自學課本第60、61頁內容。根據自學內容我發現:
(1)分數是如何產生的?
(2)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3)什么是單位“1”?
(4)議一議:分數的分母和分子與什么有關系?結合你創造的分數,說一說分數表示的是什么?
3.小組內合作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匯報。
4.總結升華:分數的定義是:把單位“1”( )若干份,表示這樣的( )或者( )的數叫做分數。
5.我能行:完成課本第63頁練習十一第1—4題。
張齊華分數的意義教案篇三
教材第3頁例2,做一做。
1、通過直觀操作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2、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分數乘分數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1、計算
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數乘分數的意義。
1桶水有1/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題意,明確題中的數量關系:單位量數量=總量
(2)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3
12 桶是多少l?1/12 14 桶是多少l?1/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義
1/3表示求3個1/l,也就是求1/l的3倍是多少。
1/是一半,1/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是多少。
1/14 表示求1/l的14倍是多少。
發現:一個數乘分數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解決問題。123=36(l)
121/=3(l) 答:3桶共36l。 桶是6l。 桶是3l。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經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解答后匯報。
3、在學校舉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總數的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總數的 ,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單位1,把總數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歸納總結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5、練習:29 6= 1234 = 310 4=
觀察巡視學生是否先約分再計算。在約分時,是否有學生將分子與分子約分,為什么只能將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練習一第2、3題。
張齊華分數的意義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以及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知道分母、分子的含義和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生活中分數的廣泛用途,會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師:中秋節到了,小華家買了很多月餅,分月餅的任務當然就落到小華的身上了。你看,小華一會兒就把這幾塊月餅分好了。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這些月餅的陰影部分占一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嗎? 多媒體課件展示:
等學生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集體訂正。
1?教學例1,理解單位“1”
師:第二天,小華的爸爸又買回一盒月餅共8個,并且提出了一個新的分月餅的要求。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小華,你把這8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吧。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小圓代替月餅,幫小華分一分嗎?
等學生分好后,抽一個學生分的小圓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師:這時,小華的爸爸又提出了問題。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每個人得的月餅是這8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引導學生理解把8個月餅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8個月餅的14。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剛才小華分出了1個月餅的1/4,這兒又分出了8個月餅的1/4,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1/4表示的月餅數量一樣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下面的月餅圖:
引導學生理解兩個1/4代表的數量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引導學生說出前一個1/4是1個月餅的1/4,而后一個1/4是8個月餅的1/4。課件中隨學生的回答在圖形下出現相應的文字。
師:對。前一個1/4是以1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而后一個1/4是以8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體不一樣,對分出來的每份數量有影響嗎?
讓學生意識到,整體“1”的變化對每份的數量是有影響的。以1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1/4個月餅;以8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2個月餅。
師:像這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分數還很多,請同學們看一看下面這幅圖。 課件出示第2頁的熊貓圖。
師:這里是把多少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請分一分,并填空。
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要求學生說一說圖中的每個分數分別是以什么作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通過上面的研究,同學們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分數都是以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像這樣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板書單位“1”的含義。
師:把12個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其中的6個學生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這里是把誰看作一個整體? 教師再舉兩個例子,深化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
2?理解并歸納分數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些小棒,把它們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幾分之幾?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學生操作后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師:想想自己操作的過程,你能說一說什么是分數嗎?
學生討論后可能這樣表述: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但是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幾份”,所以我們一般把前一個“幾份”說成是若干份。
歸納并板書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試一試: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師:看看最后(五星圖)這個分數,請同學們說說這個分數的意義。
生:這個分數表示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占這個圖形的35。
師: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生:1/5)其中的3份呢?(生:3/5)35是由多少個15組成的?(生:3個)所以,35的分數單位是1/5,35/里面有3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說一說:3/7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5/6,9/10呢??
3?說生活中的分數
師:分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書上第3頁課堂活動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說生活中的分數,你們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嗎?
學生說生活中的分數。
(略)
四、課堂作業
1?第4頁課堂活動第2題。
2?練習一第1,2,3,4題。
分數的意義
師: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初步認識了分數,你能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嗎?
課件出示如下的題目:
(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這個月餅的();
(2)把一張手工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