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網絡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容篇一
關于大學生生活狀況調查報告開學已有一段時間了,我們都經歷過了高三,踏入了憧憬已久的大學,而現在的我們,各有各的想法,對學校有什么樣的態度,有什么想對學校說的,或者有什么建議等,希望通過我們的這次活動能夠清晰的呈現出來,讓我們身邊發生改變,讓我們大學生活身獲得美好的環境中,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
通過調查分析表三,很多問題都不容我們忽視,對于時間,我們不能充分利用,這只能說是我們自己浪費,但如果你約別人卻讓別人等待你這個遲遲未來的人(特殊情況不算),不僅浪費了你的時間,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在這里不提時間的珍貴,這個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對他人對自己不負責。就以這樣在以后自己人生的發展都會起消極的影響,我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引起重視。尊重他人,做人的基本,為何還有少許人,不能做到,我認為是思想的問題,我希望通過四年的大學生活,能夠改掉“毛病”。言行統一和法律意識都是必有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希望學校應該增加一些課程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讓他們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對他們自己人格全面化,心理健康,素質教育進行全面的提高,這不僅影響他們自己,也會影響他們身邊的人。通過調查分析表四,我們主要是調查目前大學生思想,對一些事情有著怎樣的看法,但從總體上來說還是可以的。
通過以上總體上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
大學生網絡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容篇二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上網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如何引導大學生合理運用網絡資源,進行積極的網絡交往,樹立健康的上網理念,構建有益的網絡環境,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積極探討大學生使用網絡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和方法,我在網上進行了針對大學生網絡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
在回收到的35份問卷中有將近一半的是大一的學生,而35人中有8人來之韓師陶院。
分析
關于時間
關于從何時開始上網這個問題,各有15人是從高中階段和高中之前開始上網,只有5人是在大學期間開始上網的。
關于上網時間一個小時以內的有3人,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有12人,三個小時到五個小時的有14人,五個小時以上的有5人,偶爾通宵上網的只有1人;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6人用50%的上網時間用于學習,有18人是20%一下的,20%到50%之間的有11人。從中可推論出大多數大學生的上網時間和上網結構是比較合理的。
關于目的
關于上網的主要目的大多數人是出于學習、聊天、娛樂和看新聞,還有部分的是出于購物和出于無聊打發時間。
關于黃色網址
關于是否有瀏覽過黃色網站,有27人是沒有瀏覽過的,而其中有3人想要瀏覽;8人有過瀏覽的經歷,其中有2人是經常瀏覽黃色網址的;在這幾位瀏覽過黃色網址的大學生中大多數是出于對性知識缺乏了解,希望通過瀏覽黃色網址獲取更多有關知識;在被調查的35人中得到有將近75%的大學生在大學中從未接受過來自學校關于性的信息。從中可推論出大多數大學生是有抵制黃色不良信息的決心的,當出于好奇心等等原因瀏覽過黃色網址。
關于網絡信息
關于從網絡上獲取信息,有大多數人認為其原因是方便、快捷和實時,只有少部分人認為來自網絡的信息可靠;在被調查的人中對于網絡信息獲取量占信息總獲取量的比例,有4人是在20%一下,20%到50%的有16人,50%到80%的有14人,只有1人占到了80%以上。從中可以得到大多數大學生的信息來源并沒有局限在網絡里。
關于娛樂
關于網絡娛樂方式大多數人是利用網絡看電影和聽音樂,一部分人是玩網絡游戲和看網絡小說等等,而關于利用網絡進行娛樂的頻率,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超過50%的人是經常的甚至是頻繁,不足50%的人是偶爾,只有一人從不進行網絡娛樂。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不到50%的人玩過網游,而在沒玩過網游的人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有玩網絡游戲的意向,從中可看出網游在大學生中的吸引力雖不能用很強來形容,但是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擴張網游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的市場。在被調查而玩過網游的人當中36.3%的人是玩rpg(角色扮演)類游戲,54.5%的人玩rts(即時戰略)、fps(第一人稱射擊)、ftg(格斗)等競技類游戲,9.2%的人玩其它游戲,從中看出競技類游戲在大學生群體中占有很大的市場。對于網游在被調查的人中有47%的人是在有空的情況下才會玩,29.4%的人是會抽空玩玩,而有23.6%的人腦子里都是網游,但不至于癡迷的程度。大多數大學生覺得在網絡游戲世界中可以實現在現實世界中無法比擬的自我價值感,從中可以暢所欲言。
關于網絡購物 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82.9%的人有過網購經歷,看來網購在大學生中已經相當普及,只有17.1%沒有在網上購物的經歷。在有過網購經歷的被調查人中大多數人選擇網購的原因是因為物品豐富、易于貨比三家和價格便宜。而在網購人群中大多數人是不定期的進行網購,網購金額一般都在300元以內,購買的物品大多數是文體用品、服飾和數碼產品。在被調查而又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有51.7%的人有過不愉快的網購經歷,主要是因為實物與描述的不符、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運送問題和賣家態度等等原因。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更加理性還有不要相信天下掉餡餅就可以避免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在沒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大多數人認為未來會嘗試進行網購,而不會嘗試進行網購的人大多數是出于對產品質量的考慮,少數人出于對網絡安全的考慮。
關于網絡開銷
在調查的35人中有3人的網絡開銷低于10元,19人的網絡開銷介于10到30元之間,9人的網絡開銷介于30到50元之間,4人的網絡開銷超過50元。而20的人其花銷是向家中要的,5的人是通過省吃儉用省下來的,2的人是通過勤工儉學賺來到,8人是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具體渠道沒有說明,應該不是違法渠道呵呵,開個玩笑)
關于網絡地位等
在調查中有54.3%的人認為上網時間比預期時間長,超過54%的人表示嘗試過控制上網時間并且大多數人認為控制有效。對于對成績的影響28.5%的人認為對自己的成績有所提高,42.9%的人認為對自己的成績有所下降,28.6%的人認為對自己成績毫無影響,80%的人曾經有過因為上網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但還是有91.4%的人會放棄學習和休息時間用來上網。
在網絡中97.1%的人會與現實世界中一樣注意言行,并且有68.2%的人會事先考慮所做之事會帶來的后果,只有34.3%的人很少考慮甚至有2.9%的人從來不考慮。85.7%的人在網絡生活中曾經受過他人影響。
在調查中62.9%的人認為如果沒有了網絡照樣好好活,因為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從小就有很多要好的朋友,而且除了上網還有很多其他的娛樂方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較長,而大學的課余生活相對豐富多彩,所以在他們的心中現實生活比起無聊甚至恐怖的網絡精彩多了。
在調查中又出現了85.7%的人認為網絡可以暫時逃避甚至可以緩解外部生活壓力,而90%的人在當遇到郁悶無聊時會考慮首選網絡排解這些問題,近50%的人會向從未見面的網友傾述。
總結
影響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一些學生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導致睡眠嚴重不足,或因上網而不按時就餐,極易形成心理錯位和行為失調,更嚴重的導致網絡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睡眠障礙、自我評價降低、社會活動減少等。這些心理障礙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放棄學習,不想與人交往等。
利: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了便利,也豐富了其內容。通過網絡交往,增進了彼此的友誼,豐富了自己的人生;弊:虛擬的“人際交往”無形間使得一些大學生失去了與他人、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對策和建議
要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意識到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重點培養大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選擇、學會鑒別,避免各種困惑、失落與盲從,減少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危險因素。
大力加強各種網絡教室、網絡平臺的建設,加大網絡硬件投入和軟件開發,創設各種文化空間,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bbs、社團主頁、師生個人主頁等網絡媒介校園文化,把學生的興趣從“網吧”拉回校園。
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
加強對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經常化、制度化管理,關閉各種有害信息的進出路徑,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對在網上發表違規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大學生要及時給予警告,嚴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要教育大學生懂得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維護網絡社會的秩序。
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咨詢主要為面對面咨詢,這極有可能阻擋了一部分有顧慮的同學,而網絡的隱匿性、快捷性的優勢,恰恰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開設網上在線心理咨詢,進行網上行為訓練的指導,將有助于大學生及時擺脫心理困擾,自覺調整網上行為,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
進一步加強校園網建設
學校應重視和加強校園網建設,進一步采取措施改善網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校園網成為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平臺。可根據大學生發展的特點設立對他們具有吸引力的版塊。此外,也可以在網上建設一些優秀社區,在社區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大學生的人格、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網絡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容篇三
近日,由搜狐新聞、中國最大的上班族網站忙否網與知名咨詢公司大度咨詢共同發布了《80后上班族生存狀態調查報告》,在北京cbd地區通過走進公司訪談的方式進行了1對1調查,原始調查樣本超過1000人,年齡限定在80-85年出生的用戶,最后由大度咨詢對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核整理、分析,最終生成調查報告。80后上班族如何看待70后58%的“80后”討厭70后。
報告中指出:58%的受訪者討厭70后。其中,15%的受訪者認為70后摳門,20%的受訪者認為70后太死板老套,23%的受訪者認為70后太假不敢講真話。42%認為70后很強。
調查報告同時顯示:也有42%的80后認為70后很強,而且比80后要強很多。80后與70后的巨大觀念差距再次暴露無遺。
80后上班族工作狀態:
報告指出,只有30%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工資表示滿意,40%的受訪者表示工資太少,根本不夠花銷。而另外30%的受訪者則認為自己本來就應該拿更多的薪水,滿意度如此之低讓人驚訝。
有47%的受訪者準備跳槽,表示有好的機會就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還有13%的受訪者表示不需要想那么多,不開心立刻就走人。僅有14%的受訪者認為現在不會主動考慮換工作。
這個數據提醒我們:
80后上班族對薪酬的滿意度普遍很低,一方面反映出公司對80后上班族的薪酬安排可能有失均衡,另一方面更讓我們看到80后上班族對薪酬的預期過高,這個數據值得企業管理者高度關注。
80后上班族對工作穩定性并不在意,企業管理者應該更多的關注留人策略,否則員工的流失勢必造成企業人力資產的流失。
80后生人的性與情
68%認同網友初次見面就很親近80%不拒絕婚前性行為
報告披露:68%的受訪者接受第一次和網友見面就開始親近,其中更有9%的受訪者認為“第一次和網友見面就可以發生性關系。”有32%的受訪者無法接受第一次網友見面就開始親近。
都說80后是開放的一代,但68%的用戶支持網友首次見面就很親近還是讓人很意外。
報告同時顯示,80%的受訪者不拒絕婚前有性生活,其中更有38%的受訪者認為“發生性關系是談戀愛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僅有9%的受訪者表示堅決反對婚前性行為,而另外的11%受訪者則表示不贊同婚前要發生性關系。都說80后是開放的一代,但80%的用戶支持婚前性行為讓人大跌眼鏡。
80后性觀念真的很開放么?
對于性行為: 80后的性觀念較為開放,其中其中近4成受訪者支持婚前性行為,認為做愛是戀愛的一部分,另有40%沒有明顯的反對,“到時候看感覺”,總計有8成的受訪者沒有反對婚前性行為。
對于一夜生情:受訪者中近七成都不程度接受,其中,46%人表示“只要自然而然,就不反對”,另外三成表示接受不了第一次見面就親密接觸。
80后真的非常自我么?
報告表明: 相當多80后以自我為中心。工作對于他們不僅僅是生活和和賺錢,更重要的是實現自我的價值,持該看法的受訪者接近半數;另外,對于薪水中最大支出,1/3的受訪者是花在自己身上,另有13.3%的最大支出是吃喝玩樂花掉的。他們為了自我而工作,為了自己花錢。
朋友對80后有多重要?
在80后的生活中,朋友占有重要的地位。
當80后工作不開心,排解煩惱時,有42.4%的受訪者去找朋友,9.7%的人找同事,半數以上靠朋友和同事;而當出現問題時,80后最先想到的也是朋友(37.3%),這說明交友在80后的生活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
隨著互聯網不斷的發展,網友也成為80后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工作不開心時,8.5%的受訪者通過網友瞎聊排解煩惱;在遇到問題時,80后也嘗試通過網絡群發尋求網友的幫助(比例為6.6%),這些都說明網友已經成為80后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學生網絡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容篇四
班級:xxxx姓名:xxx學號:xxxxxxxx指導老師:xxxx
【調查背景】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上網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如何引導大學生合理上網,進行積極的網絡交往,樹立健康的上網理念,構建有益的網絡環境,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我在網上進行了針對大學生網絡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
為了進行更科學的調查,在我院經濟管理系隨機調查了50名同學,回收調查表并進行了科學的統計和分析。
【調查小組】xxx、xxx、xxx、xxx
【調查對象】xxxxxx學院經濟管理系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主要調查在校大學生對網絡的使用狀況,以及網絡對大學生活的一系列影響。
【調查方式】調查問卷
【調查結果】
一、上網時間
關于從何時開始上網這個問題,各有45人是從高中階段和高中之前開始上網,只有5人是在大學期間開始上網的。可見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已基本接觸了網絡。關于上網時間,一個小時以內的有5人,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有12人,三個小時到五個小時的有25人,五個小時以上的有8人。
二、上網目的關于上網的主要目的大多數人是出于學習、聊天、娛樂和看新聞,還有部分的是出于購物和出于無聊打發時間。
ⅰ)查詢資料
關于從網絡上獲取學習資料信息和網絡新聞信息,有大多數人認為其原因是方便、快捷和實時,只有少部分人認為來自網絡的信息可靠;在被調查的人中對于網絡信息獲取量占信息總獲取量的比例,有7人是在20%一下,20%到50%的有25人,50%到80%的有14人,只有4人占到了80%以上。從中可以得到大多數大學生的信息來源并沒有局限在網絡里。
ⅱ)游戲娛樂
關于網絡娛樂方式大多數人是利用網絡看電影和聽音樂,一部分人是玩網絡游戲和看網絡小說等等,而關于利用網絡進行娛樂的頻率,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超過50%的人是經常的甚至是頻繁,不足50%的人是偶爾,只有一人從不進行網絡娛樂。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不到50%的人玩過網游,而在沒玩過網游的人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有玩網絡游戲的意向,從中可看出網游在大學生中的吸引力雖不能用很強來形容,但是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擴張網游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的市場。
而且大多數大學生覺得在網絡游戲世界中可以實現在現實世界中無法比擬的自我價值感,從中可以暢所欲言。
ⅲ)網上購物
和數碼產品。在被調查而又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有51.7%的人有過不愉快的網購經歷,主要是因為實物與描述的不符、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運送問題和賣家態度等等原因。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更加理性還有不要相信天下掉餡餅就可以避免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在沒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大多數人認為未來會嘗試進行網購,而不會嘗試進行網購的人大多數是出于對產品質量的考慮,少數人出于對網絡安全的考慮。
【調查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發現網絡使用對大學生有種種影響包括身心健康、學習、社交能力等等。
一、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一些學生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導致睡眠嚴重不足,或因上網而不按時就餐,極易形成心理錯位和行為失調,更嚴重的導致網絡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睡眠障礙、自我評價降低、社會活動減少等。這些心理障礙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放棄學習,不想與人交往等。
二、對大學習的影響
弊:不過,網絡的使用也影響了大學生的學業。表現為:一部分數同學上網只為打游戲或聊天、看影視劇。被調查者中,有部分同學表示自己無法控制上網時間,一些同學曾有過晚上過度玩電腦影響第二天學習的經歷。
三、對社交能力的影響
弊:虛擬的“人際交往”無形間使得一些大學生失去了與他人、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意見與建議】
一、加強引導
引導和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意識到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重點培養大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選擇、學會鑒別,避免各種困惑、失落與盲從,減少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危險因素。
二、合理利用網絡
充分利用網絡載體,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大力加強各種網絡教室、網絡平臺的建設,加大網絡硬件投入和軟件開發,創設各種文化空間,通過網絡將豐富多彩的大學社團活動以及雙學活動,團日活動展現給所有大學生,讓他們感覺到校園更精彩的一面。
三、加強監督
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加強對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經常化、制度化管理,關閉各種有害信息的進出路徑,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對在網上發表違規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大學生要及時給予警告,嚴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要教育大學生懂得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維護網絡社會的秩序。
四、進行心理輔導
生。
總之,我希望每所大學都要進一步加強校園網建設,進一步采取措施改善網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校園網成為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平臺。可根據大學生發展的特點設立對他們具有吸引力的版塊。此外,也可以在網上建設一些優秀社區,在社區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大學生的人格、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