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圍城讀后感高一篇一
“圍城”取自書中人物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主人公方鴻漸一直身處幾重“圍城”之中,不得脫身。他胸懷抱負卻才疏學淺,帶些玩世不恭卻常循規蹈矩,有些投機鉆營卻又良心未泯。自身的矛盾沖突構成了他的第一重圍城。他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想出人頭地,怎奈在國外混混度日,沒有得到真才實學。他買假文憑是希望自己能夠使父親感覺光耀門楣;買了文憑,又覺得有損道德。殊不知,在那個充斥病態的年代,社會上只有兩種人能夠混得好。一種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有獨特的才能、高尚的情操,因為近乎模范的舉止,才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另—種人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用旁門左道,說謊時,能夠令自己都相信。他們深有城府,其行為舉止有時可謂沒有良心。方鴻漸不屬于這兩種人,他只是平凡的多數人里面的一員。他自己做小人,又不得不處處提防小人,知道世道的艱險,卻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嘗試去改變,卻又無能為力,始終郁郁不得志。
第一重圍城也注定了他被包圍于另外一重又一重迷城之中。事業是他的另一重圍城。方鴻漸希望在社會稍微上層的地方占據一席之地,博士學位雖然是買來的,卻想沾沾它的光,但每次的嘗試都不盡人意。開始去周經理的銀行,是沒找到更好的工作,暫借地方容身。而后任教三閭大學,那里充滿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方鴻漸也受到了不少的傾軋,本性善良卻怯懦的他不堪忍受,最后選擇了離開。后來在報館資料室上班,也不過是為安身立命、養家糊口罷了。
方鴻漸亦深陷情感與婚姻的圍城而不能自拔。對于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甚至同船的過客鮑小姐,方鴻漸無不一次次地陷入被動。他難以抵擋鮑小姐的不斷誘惑,未能躲開蘇文紈的頻頻示好,愛唐曉芙卻終而放棄,后來又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終與其鬧得不歡而散,自食婚姻苦果。在這些情感中他或虛情假意,或優柔寡斷,或不敢多言,或言不由衷,總是把事情搞得有始無終,一塌糊涂。
從小說開始,主人公做的事幾乎沒有一件是成功的。從假文憑、點金銀行、三閭大學,到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他所面對的事情都以失敗告終。他被無情的包裹在一層又一層圍城之中,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無情的大手掌控著,他只能牢牢地屈服于這只手,逆來順受地承受朋友的施舍,不知不覺地踏入愛情的陷阱,無可奈何地邁進事業的低谷。他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最終也不知自己應該走向何方。“沒有夢,也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方鴻漸平庸、軟弱、被動而無能,人生中大都是徒勞的思想斗爭和無奈的選擇,最終擺脫不了悲涼的結局。
《圍城》里,作者主要描述的是現代中國某段社會時期、某一部分人物。這段時期有其特殊性,這部分人也有其特殊性。書中的時間從1937年主人公回國開始,正是中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年代。而此時中國的知識分子過于推崇西方文學和美學,如錢鐘書所言,中國的正統因此而受到侵蝕,儒家道德體系分崩離析,本來已經面臨困境的中國文化更是雪上加霜。這樣的時代下的這樣一批人物難免會出現一種異化人性的狀態。方鴻漸是其中的代表,而其他人,像蘇文紈、汪處厚、陸子瀟、李梅亭等等也都有自己的圍城,他們的圍城與時代有關,與社會環境有關。
然而,圍城不專屬于那個時代,那部分人物。那是一種人性的欲望造成的困境,任何年代的任何人都難以逃脫。小說中描寫的都是談話、吃飯、交友、戀愛、工作、家庭等等生活中種種細節和極其普通的瑣事,都是“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的人類所不可避免的,不過借那個時代的那些人表現出來,而他們通過生活場景所表現出來的也正是最普遍的人性。
錢鐘書先生用詼諧犀利的語言、洞燭幽微的手法批判頑固不化的思想、崇洋媚外的行為,調侃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抨擊人生病態,笑罵人性弱點,看似漫不經心,實則一針見血,讓我們這些讀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書里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讓我們通過他們的經歷去洞悉自己的圍城,參詳其中的奧秘。圍城是人性的圍城,既生而為人,皆不可逾越,然而圍城不是人生的圍城,即使囿于其中生活也照樣可以精彩,如果我們用積極、豁達的心境去經營。
圍城讀后感高一篇二
去年暑假,我就看過電視劇《圍城》,當時還是被里面的一些情節吸引了,引起了我讀《圍城》原著的好奇心,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手頭也沒有這本書。直到這個暑假,我從朋友那里借來這本書后,才慢慢讀著。讀了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了。方鴻漸這個人,在錢鐘書的筆下似乎是一個除了會點舞文弄墨、缺有百般缺點、一無是處的人。他的文憑是買來的,志大才疏、胸無點墨、性格軟弱又好強要面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表現出假裝清高、不通人情世故,有時還很虛偽。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給了我深深的印象。他做事小心、對愛情執著,有時候往往透著一些可愛。
在學業上,出國留學的他居然沒有取得文憑,他居然花錢買張假的,這里就體現出他的可愛來。既然作假,國內又很難被查出,自己卻還是擔驚受怕,怕被發現。好像是一個
偷吃了蜂蜜的孩子,怕被母親發現。
在愛情上,方鴻漸也透出他的可愛來。他同事和三個女性交往,既愛這個,又喜歡那個。后來結婚后,居然發出談戀愛無用的感慨。事業上,方鴻漸是不得志的。處處是別人的棋子,可是方鴻漸卻無奈接受,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有放棄,表現出堅持的可愛來。
看《圍成》這本書的過程中,里面的幽默、諷刺的用語給了我歡樂;看完后,對主人公方鴻漸的悲劇有深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