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消化內科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篇一
??1、以核心制度為指引,保障護理安全。
??2、組織護士定期學習《護士條例》,增強護士法律法規意識。
??3、對科室重點用藥、高危用藥進行定期檢查,嚴格交接,規范管理。
??4、對病人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及時簽訂安全協議書。
??5、對有安全隱患的病人進行及時準確評估,制定護理措施,懸掛警示標牌。
??6、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患者身份識別、腕帶佩戴制度及操作中的查對制度。
??7、及時填寫上報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隱患、不良事件并在晨會以及科室護士會議上組織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8、加強醫護溝通,全面了解病情,提供病情動態信息,相互提醒,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
??9、質控小組分工明確,環節管理上注重重點,如有不合理流程及時改進。
消化內科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篇二
在護理部總的指導思想引領下,以消化內科專科護理發展為基礎,崗位需求為導向、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突出專業內涵,以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為目的,強化護士分層化、專科化培訓,培養護理人員循證、科研思維,提升科室護理教學科研質量。
二、工作目標
1、完成消化科兩個區的護理教學與科研的整合工作,科學管理護士隊伍,增強護理人才培養,科室呈現良好的學習氛圍。
2、進一步落實分層培訓,提高各能級護士崗位勝任能力,采取多元化培訓模式,落實規范化培訓方案。
3、提升科室護理人員循證實踐的能力,培養評判性思維,切實解決臨床護理問題,強化護理工作的科學性。
4、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加強教學質控,促進持續改進。
5、鼓勵護士積極撰寫論文,20__年在護理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數較前一年上升。
三、具體措施
1、根據消化科專科發展要求,完成兩個區護理教學的整合工作,有效利用各項資源,提高科內護理教學水平。
2、將本專科總院兩個區護理人員按照各人亞專業情況分為6個小組,護理查房、業務學習形式由以前的一人一月負責制改為一組一月負責制,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從而增強培訓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提高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3、科室分層培訓計劃中加入文件檢索,論文書寫、循證護理等內容,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科研及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相關技能的培訓,培養護士的護理循證,開發研究性思維,營造科室良好的科研學習氛圍。
4、豐富科內培訓內容,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科護理技術水平,對于新開展業務與技術,或遇到特殊疑難病例,可通過請相關亞專業醫生授課、檢索文獻資料、組織護理查房或護理會診等形式更新知識和技能。
5、有針對性的選派護士參加院內、院外各類學習班和繼續教育項目,提高護士專業水平。
6、關于讀書報告的撰寫
(1)n0-n3級護士,每季度撰寫并上交一份危重癥(或疑難)病人護理體會和一份讀書報告。(2)n0-n1級護士,每年撰寫并上交一份“護理個案報告”;n2-n3級護士,每年撰寫并上交一份護理綜述(或論文)。
通過整合資源,可以增加護士學習新知識及文字整理等能力,激勵護理人員的思考能力,以發揮潛在創造力,學習以科學方法與理性態度解決問題,提供改善護理業務方法,以提升護理業務品質,增強自身學習的積極性。
消化內科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篇三
夯實基礎護理,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確保護理安全;合理用人制度,開發人才資源;改善住院環境,規范病房管理;樹立品牌意識,塑造醫院形象。
1、?探索責任護士模式:實行護士與病人責任包干制。我科將病人分成4個小組,下設責任組長、責任護士、輔助護士等,制定不同層級護士相應的崗位職責,完成相應的護理任務,如為臥床病人、老年病人床上洗頭、擦浴、翻身、拍背、洗臉、漱口和洗腳,協助完成日常生活護理。
2、?轉變服務理念:將人文關懷融入護理專業技術操作中:多一聲問候,多一句關懷,多做一些健康指導;創造適合病人活動的環境,減少病人跌倒和其他意外傷害發生率;特殊檢查前后及時告知,減少病人疑慮,增強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
3、?拓展服務內涵:根據病人需求,提供個性化、連續性護理服務。繼續完善出院病人“電話隨”,給病人提供更多疾病預防、飲食調控、心理護理等方面的指導,使我們的護理工作由院內延伸到院外。注重與病人的溝通交流,關注病人病情變化、感知需求、心理反應、社會支持等,讓病人體會到周到、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
4、?注重患者意見的反饋:對患者提出的治療、護理及費用等問題予以耐心地解答,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1、?以核心制度為指引,保障護理安全。
2、?組織護士定期學習《護士管理條例》,增強護士法律法規意識。
3、?對科室重點用藥、高危用藥進行定期檢查,嚴格交接,規范管理。
4、?對病人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及時簽訂安全協議書。
5、?對有安全隱患的病人進行及時評估,制定護理措施,懸掛警示標牌。
6、?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患者身份識別、腕帶佩戴制度及操作中的查對制度。
7、?及時填寫上報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隱患、不良事件并組織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8、?加強醫護溝通,全面了解病情,提供病情動態信息,及時糾正提醒醫生工作中的失誤及不足。
9、?質控小組分工明確,環節管理上注重重點,不合理流程及時改進。
1、?全民參與,人人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3、?進一步簡化規范護理文件書寫,實行三級考評制度,定期檢查,發現記錄缺陷及時指正,組織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4、?每月對護理安全隱患、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進行原因分析,從中吸取教訓,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
5、?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發生。
6、?對科室硬件設施常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性能完好。
7、?定期抽查護理人員對危急值的流程、范圍掌握情況,全面提高護士的病情觀察能力。
1、?要求新進院的護士及低年資護士對24項基本技能操作必須全部達標,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抽考,其他層次的護士有計劃進行理論操作考核。
2、?加強專科技能的培訓,制定出季度、月專科理論與技能的培訓考核計劃。
3、?低年資護士制定護士主管、護士長助理專人帶教,護士長定期抽查專科知識掌握情況。
4、?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每月一次護理制度、法律法規、護士禮儀等綜合知識的學習,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護士禮儀培訓:全面響應“內練硬功,外塑形象”,打造護士美好專業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并由護理部選拔的科室禮儀標兵每季度組織培訓,進一步規范全科護士的語言、服務、行為舉止。
2、?“無縫護理”進一步規范:本著以“患者需求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指導思想,全面做好病人入院、住院、出院各個環節的管理,細化護理服務內容,提升主動服務意識,為患者提供連續的、全程的、人性化的無縫護理服務。
3、“限時護理服務”的運行及完善:通過晨會提問,帶領護士學習培訓“限時護理服務”的承諾內容,反復強調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滿意度,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4、?爭創優質護理服務“零投訴”科室:以“全面、全程、無縫、立體、感動”的十字方針為指引,每月進行一次滿意度自測,建立意見簿,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發現問題、糾紛及時解決,努力實現“服務零投訴、工作零失誤”的工作目標。
1、?加強對科室護理人員危重病人搶救技術、應急預案知識的培訓,充分培養護士觀察病情、配合搶救、遇意外事件的處理能力。
2、?不定期檢查護理人員對常用急救藥品的劑量與作用、搶救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的掌握情況。
1、實行彈性排班,根據科室病人病情及實際工作量合理使用人力資源,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2、根據護理人員的職稱、資歷,實行責任護士分層負責制,如安排年資深、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病情較重的患者,年資淺的護士負責病情較穩定的患者。
3、充分發揮科室護士長助理的工作積極性,根據不同特點安排、分配相應的管理工作;安排助理參加本科室夜班輪值,實行夜間負責制。
消化內科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篇四
為使全科人員更好的了解我科20xx年上半年取得的工作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并討論制訂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以促進科室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的完成醫院和科室擬定的年終目標。于20xx年8月25日在消化會議室舉行了上半年工作總大會。
(1)胡國留學主任作科室上半年工作情況總報告;
(2)**副主任作消化一區醫療工作質量點評;
(3)**副主任作內鏡室醫療工作匯報;
(4)**副主任作科室教學工作匯報;
(5)**副主任作干細胞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6)**教授作消化二區醫療工作質量點評;
(7)**教授作消化三區醫療工作質量點評;
(8)**護士長作全科護理工作情況匯報;
(9)**作科室經濟情況匯報;
(10)***作中國內鏡sci論文發表概況分析。
(1)出國留學教授獲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和學者;
(2)**獲廣東省千百十人才;
(3)出國留學獲出國留學省優秀博士;
本次總大會使大家充分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在下半年及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克服這些不足,為科室的醫療安全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提高了科室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目標更趨一致。促進了科室的和諧發展。
消化內科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篇五
夯實基礎護理,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確保護理安全;合理用人制度,開發人才資源;改善住院環境,規范病房管理;樹立品牌意識,塑造醫院形象。
老年病人床上洗頭、擦浴、翻身、拍背、洗臉、漱口和洗腳,協助完成日常生活護理。
2.轉變服務理念:將人文關懷融入護理專業技術操作中:多一聲問候,多一句關懷,多做一些健康指導;創造適合病人活動的環境,減少病人跌倒和其他意外傷害發生率;特殊檢查前后及時告知,減少病人疑慮,增強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
3.拓展服務內涵:根據病人需求,提供個性化、連續性護理服務。繼續完善出院病人“電話隨”,給病人提供更多疾病預防、飲食調控、心理護理等方面的指導,使我們的護理工作由院內延伸到院外。注重與病人的溝通交流,關注病人病情變化、感知需求、心理反應、社會支持等,讓病人體會到周到、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
4.注重患者意見的反饋:對患者提出的治療、護理及費用等問題予以耐心地解答,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二.安全管理,注重環節
1.以核心制度為指引,保障護理安全。
2.組織護士定期學習《護士管理條例》,增強護士法律法規意識。
3.對科室重點用藥、高危用藥進行定期檢查,嚴格交接,規范管理。
4.對病人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及時簽訂安全協議書。
5.對有安全隱患的病人進行及時評估,制定護理措施,懸掛警示標牌。
6.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患者身份識別、腕帶佩戴制度及操作中的查對制度。
7.及時填寫上報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隱患、不良事件并組織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8.加強醫護溝通,全面了解病情,提供病情動態信息,及時糾正提醒醫生工作中的失誤及不足。
9.質控小組分工明確,環節管理上注重重點,不合理流程及時改進。
三.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確保護理安全
1.全民參與,人人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3.進一步簡化規范護理文件書寫,實行三級考評制度,定期檢查,發現記錄缺陷及時指正,組織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4.每月對護理安全隱患、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進行原因分析,從中吸取教訓,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
5.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發生。
6.對科室硬件設施常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性能完好。
7.定期抽查護理人員對危急值的流程、范圍掌握情況,全面提高護士的病情觀察能力。
四.抓好三基及專科技能培訓,要求人人過關
1.要求新進院的護士及低年資護士對24項基本技能操作必須全部達標,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抽考,其他層次的護士有計劃進行理論操作考核。
2.加強專科技能的培訓,制定出季度、月專科理論與技能的培訓考核計劃。
3.低年資護士制定護士主管、護士長助理專人帶教,護士長定期抽查專科知識掌握情況。
4.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每月一次護理制度、法律法規、護士禮儀等綜合知識的學習,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注重品牌塑造,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護理實效
1.護士禮儀培訓:全面響應“內練硬功,外塑形象”,打造護士美好專業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并由護理部選拔的科室禮儀標兵每季度組織培訓,進一步規范全科護士的語言、服務、行為舉止。
2.“無縫護理”進一步規范:本著以“患者需求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指導思想,全面做好病人入院、住院、出院各個環節的管理,細化護理服務內容,提升主動服務意識,為患者提供連續的、全程的、人性化的無縫護理服務。
3.“護理服務”的運行及完善:通過晨會提問,帶領護士學習培訓“護理服務”的承諾內容,反復強調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滿意度,為患者提供質的服務。
4.爭創優質護理服務“零投訴”科室:以“全面、全程、無縫、立體、感動”的十字方針為指引,每月進行一次滿意度自測,建立意見簿,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發現問題、糾紛及時解決,努力實現“服務零投訴、工作零失誤”的工作目標。
六.加強專科急救技術、應急突發事件的管理培訓
1.加強對科室護理人員危重病人搶救技術、應急預案知識的培訓,充分培養護士觀察病情、配合搶救、遇意外事件的處理能力。
2.不定期檢查護理人員對常用急救藥品的劑量與作用、搶救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的掌握情況。
七.加強人才管理,合理使用人力資源
1.實行彈性排班,根據科室病人病情及實際工作量合理使用人力資源,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質的護理服務。
2.根據護理人員的職稱、資歷,實行責任護士分層負責制,如安排年資深、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病情較重的患者,年資淺的護士負責病情較穩定的患者。
3.充分發揮科室護士長助理的工作積極性,根據不同特點安排、分配相應的管理工作;安排助理參加本科室夜班輪值,實行夜間負責制。
八.教學科研
1.指定具有護師職稱的護士負責實習生的帶教,定期召開實習生及帶教老師會議,聽取老師及實習生的意見,提高帶教質量。
2.不定期檢查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責任心,了解實習計劃的完成情況。
3.每屆實習生實習結束前,組織進行一次科室優秀老師的評選活動。
4.加強帶教老師授課能力的培養,創造教學機會,鼓勵外出學習、進修、深造。
5.增強科研意識,鼓勵護士撰寫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