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一
一二歲時,我對所有水果都不懂品鑒,伯母總是喂我吃一口就告訴我:“這種紅紅的水果叫蘋果。”東西嘛,我是來者不拒,我除了記口感外,話倒是不會留心。只有一次例外,自從伯母喂我吃楊梅那一刻,它巳與我的生命融為一體了。伯母告訴我:“這種酸甜酸甜的水果叫楊梅,來自你媽媽的故鄉——龍海。”它的樣子丑丑的,圓圓的,最上等的楊梅有著深沉的紫色,豐滿的小頂兒,并且汁多核小,讓人吃完一個還想吃第二個。結果時掛在樹上,有著一種詼諧!我愛死楊梅了!
故鄉面北,五月正是暴雨季節,大批的楊梅結果的時期,爺爺又開始擔心“大雨千萬別來,要不然好好的楊梅就要被糟蹋了!”爺爺每天都要上山尋一回,把那些新掉下樹的、沒有腐爛的、沒有損壞的楊梅心疼地撿起來,用山泉水洗干凈,濾干,回家有的制作成楊梅酒,有的制作成楊梅蜜餞。
楊梅結果時,少說方圓百里,至少一個鎮的人家都陶醉在這酸酸甜甜的滋味中。聽爺爺說,楊梅一摘下來就可以直接吃,因它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c,可以解毒,是一種很好的水果。爺爺還說,楊梅還是整個鎮每戶人家的主要經濟來源呢!
摘楊梅對我來說是一件大事。五一節我回老家,整天纏著爺爺:“爺爺,怎么還不去摘楊梅呢?”幾天后,爺爺終于帶我上山了。大人們背著個筐,小孩提著個籃,一幅豐收的圖畫。往往最好的楊梅都在最險的地方,大人們身手矯捷,能摘得很多很好。而我們小孩子只有聞問嘆興的份兒。有時,真的忍不住了,解一下饞,一口下去,解了一身乏!
于是,我又想起了故鄉的楊梅……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二
在我家門前有一座小山,山上種滿了楊梅樹(我家的楊梅樹也在其中),每次打開窗戶,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綠油油,有粗又壯的楊梅樹,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一起,讓人感到煥然一新。
楊梅樹剛栽種時,又低又矮,才跟我一樣高,漸漸才長成大樹,才開花結果。楊梅樹剛開花時,黃色的小花害羞地藏在密密麻麻的樹葉間,點綴著樹葉,花慢慢凋謝了,露出青綠色的小果實,小果實吸吮著楊梅樹提供給它的營養,果實漸漸膨大,顏色也有青色變成紅色,當楊梅變成紫色時就可以采摘了。
每到楊梅成熟的季節,我都要和媽媽一起上山摘楊梅。楊梅像個害羞的小姑娘,羞澀臉,藏在樹叢之中,楊梅嬌滴滴的,令人垂涎三尺。我望著晶瑩剔透的楊梅,不禁口水流了下來,忍不住嘗了一口,甜極了,簡直可以和蜂蜜媲美。摘完楊梅,我和媽媽的嘴巴已是紫紅紫紅的了。
摘下的楊梅,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制成“燒酒楊梅”。“燒酒楊梅”是由香甜可口的楊梅和醇香的白酒制成的。做法很簡單,只要把新鮮的楊梅和白酒攪拌,在蓋上蓋子,放到陰涼的地方存放一段時間便可以食用了。晚上,一邊喝著香甜可口的“燒酒楊梅”一邊吃著美味的飯菜,那滋味,保證讓你吃了還想吃。送一壺“燒酒楊梅”或“冰楊梅”(一種楊梅制成的食品)給鄰里鄰外,這正是最好的禮物了。
楊梅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故鄉也是.....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三
甲方(收購方):
乙方(種植方):
為了加快效益農業的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進程,增加農民收入,本著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則,經雙方協商一致,就有關無公害稻米種植、收購事宜訂立本合同。
第一條 種植要求 為確保合同按期履行,乙方今年無公害稻米種植面積_ 畝,種植品種為 。
第二條 質量要求
1、乙方必須嚴格按照 無公害稻米生產標準種植。
2、在種植中嚴禁使用高毒素、高殘留的農藥品種。
3、種植品種必須按甲方指定的優質品種種植。
第三條 收購及價格標準 甲方必須全額收購乙方種植的、符合標準的無公害稻米;收購價格按同期普通稻谷市場收購價上浮 %收購,并按質論價。
第四條 不可抗力 甲、乙雙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時,應盡快向對方通報情況,在提供相關證據后,可根據情況部分或全部免除違約責任,乙方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不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條 違約責任
1、甲方如無正當理由擅自違反本合同第三條規定的,乙方有權要求甲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額每畝 元。
2、乙方如無正當理由不履行本合同第一條、第二條之規定,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額每畝 元。
第六條 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 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也可由當地工商部門或有關部門調解;協商或調解不成的,按下列方式解決。
1、提交 仲裁委員會仲裁;
2、依法向 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條 其他約定事項
1、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報工商管理部門備案一份。
2、本合同經甲、乙雙方蓋章簽名后生效。
甲方單位(蓋章) 乙方(蓋章)
代表(簽名) 身份證:
年 月 日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四
楊梅是一種深受大家喜歡的水果,它汁水飽滿,肉質細膩,爽口甘甜,稍微帶點酸,只要吃上一口,便再也忘不了它的味道。這個夏日的精靈,小時候特別常見,每每午后,總是會和小伙伴們爬上楊梅樹摘楊梅吃。紅色的不會去碰,只挑那些紫黑色的果實,把嘴里塞滿,一臉幸福地咀嚼著。
說起楊梅,那可是地道的中國水果,原產于我國東南部,野生種生長史可追溯到7000年以前,人工栽培最遲從西漢開始。人稱“江郎”的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算是是將楊梅入詩的第一人了。
他在四言詩《楊梅頌》里稱贊楊梅“寶跨荔枝,芳軼木蘭”,對于楊梅的色、香、味、形及生長環境、裝盤品嘗更是描寫得極為形象而優美,“懷蕊挺實,涵黃糅丹;鏡日繡壑,霞綺巒;為我羽翼,委君玉盤”。
宋人尤愛楊梅。“綠蔭翳翳連山市,丹實累累照路隅。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頜得驪珠。斜插寶髻看游舫,細織筠籠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氣在,欲乘風露扎千株。”這是陸游筆下楊梅成熟時的盛況。詩人栩栩如生地描繪了楊梅果熟時滿山皆紅,人們喜摘楊梅運送京城的盛況,并把楊梅比作“驪珠”,證明楊梅在南宋確是身價超出百果。
楊萬里則形容楊梅“玉肌半酸生紅粟,墨暈微深染綠囊”。從未熟時的青綠,到初熟的微紅,乃至紅到發紫、發黑,這樣的楊梅便甜極。
北宋詩人平可正的《楊梅》,可能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楊梅詩,尤其是頭兩句“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價千金”已成描述楊梅的范句,讓人久久傳誦。
楊梅,這是一種奇妙的所在,單單讓人聽到這兩字便口齒生津,一份油然而生的酸甜交錯肆意挑動著味蕾,讓人欲罷不能。明代嘉靖年間的大學士徐階有首《詠楊梅》:“析來鶴頂紅猶溫,剜破龍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在徐大學士看來,楊貴妃定是沒有吃過楊梅,否則就不會讓人運荔枝去長安了。
古時很多文人都贊頌楊梅勝過荔枝。就連曾聲稱為了荔枝不辭長做嶺南人的蘇軾,在江南吃到楊梅立馬變心:“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這一評價,出自這位美食家之口,自然吳越的楊梅就身價百倍了,故有“吳越楊梅冠天下”之譽。
每到夏天,江南最難熬的梅雨季鋪天蓋地而來,籠罩著漫長的潮濕與沉悶。而楊梅這種小紅果子,卻悄悄地由綠變紅,由紅轉紫。一樹的紅果累累,喚醒了人們的期待和味蕾。
楊梅最美味的時刻,就是剛剛從樹上采摘下來時。入口那一瞬間,汁水飽滿,甜中微酸,滿嘴生津。無錫的馬山、大浮都種有成片成片的楊梅林。一顆顆高大粗壯的楊梅樹猶如一把把巨大的綠傘,在碧綠的葉子下面透出許多紅點,那就是楊梅了,沉甸甸的果子就這樣掛滿枝頭。
楊梅就像一顆顆寶石綴滿枝頭,在陽光下仿佛閃著亮光,嬌艷欲滴。等待著人們將它摘下,放進嘴里,咬上一口,迸發出酸甜的汁水。
看著誘人的果子,聞著甜甜的果香,老遠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望梅止喝”的意境,這一刻才真正體會。呼吸著山林清新的空氣,拎著小竹筐,體驗一回果農的樂趣,身處其中,腳步都變得歡快輕盈了很多。在烈日下,吮一顆酸酸甜甜的楊梅,更是一種讓人回味無窮的享受。
楊梅因有微酸,古人食用時常常會加少許食鹽漬浸片刻,一可殺菌,二則減少酸味。唐代大詩人李白寫過一首《梁園吟》,就提到撒鹽食梅,“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楊梅雖好,只是經不起時間的蹉跎,摘下來數小時就會變味,不出三日就要不宜食用——冰柜里的楊梅與新鮮楊梅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美好的事物總是等不起的。唯一的辦法是炮制楊梅酒,那紅粉佳人般美艷絕倫的楊梅酒同樣是備受人們的喜愛。
早在元朝末期,人們就知道配制楊梅酒,其口感獨特,香味濃郁,口味香醇,據《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具有“生津、止渴、調五臟、滌腸胃、除煩憤惡氣”的功效,盛夏時節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拉肚子的時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
又到了楊梅成熟的季節,嫣紅迭緋掛青枝。多少人喜歡的夏天就在這一口酸甜之中。
編輯:小慢
歡迎添加小慢微信:baicaolx,關注我們:無錫漫生活(id:xichengxiaoshi)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五
說起楊梅首先想到的就是酸。楊梅似乎與酸有著密切的聯系。
每年五六月份,楊梅開始成熟。每一顆谷粒,一根線,都掛在樹上,紅色或綠色,大的或圓的。紅色像透明的寶石;綠色就像一片葉子,不仔細看很難找到。這個時候,我總是喜歡走到樹下,把落下的楊梅,不管是紅色的還是綠色的,都抓起來,放在一個袋子里。
在楊梅上洗完沙,你會發現有大楊梅、小楊梅、鮮楊梅、黑楊梅。黑,但不是真的黑,只是太紅。每一個都在陽光下發光,人們不禁拿起一個仔細看。它圓圓的身體上長滿了細細的圓刺,這就是它的肉。你看,你看,你忍不住把它放進嘴里,輕輕咀嚼,甜甜的汁液流到嘴角,帶著一絲酸味。連殼都來不及吐,他趕緊把下一個塞進嘴里。不知不覺,牙齒就弱了。
楊梅,無論是紅色還是黑色,都有一種酸味。那是楊梅的原味。楊梅如果失去了酸味,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正因為如此,楊梅從來不會忘記自己的味道。我喜歡吃它的酸味是因為:我經常從它的酸味中體會到,人也應該這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地位多么高,都應該在繁華的世界里堅守自己的原味和內心。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六
今天,舅舅叫我和媽媽等人一起去余姚三七市楊梅山摘楊梅。這可把我高興壞了。記得我六歲的時候,曾跟爸爸媽媽一起摘過楊梅。至今,已好幾年沒去摘楊梅了。
一早,我迫不急待地早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先涂抹好防曬霜,戴好墨鏡,又戴好帽子。
夏日的太陽熊熊地烤著大地。我們一出門就被熱得受不了。不過我和媽媽是坐舅舅的車去的,一路上,車里開著空調,顯得格外涼爽!
很快,我們終于到了的楊梅山。我趕緊跳下車,急著直往山上沖。盡管前幾天下過雨,山路還有些滑,但卻給我增添了一些刺激。我拿了個小塑料籃,抬頭就看到了一顆黑楊梅。只見那顆楊梅被陽光照得烏黑發亮,飽脹得似乎要滴下水來。我不禁伸手便摘。沒想到,樹旁的老婆婆卻馬上說:“喂,這棵是我們的,你們不能摘!”我顯得很尷尬,于是又退回去,抓住了媽媽的手。給我們領路的爺爺也忙招呼道:“來,來,別摘錯了,掛黃布的才是我們要摘的。”原來,我摘錯了地方。這一個個山頭上種滿的楊梅樹是屬于不同人家的。媽媽告訴我,這些楊梅樹可是農民伯發財致富的至寶呢。于是,我們去尋找掛著黃布的樹。
“媽媽過來!我這有一顆黑的!,幫我摘一下!”我叫媽媽。耶!我把那顆楊梅放進嘴里,輕輕一咬,滿嘴流汁,肉質細膩,甜味沁人心脾。正當我摘得起勁,漸漸地,我感覺腳很癢。不知什么時候,我的腳被小蟲子咬了。我覺得又熱又難受,忍不住哭著對媽媽說:“我們下山去吧,別摘了。”但是媽媽和舅舅、舅媽等人正摘得熱火朝天呢。媽媽領我到了一個涼爽的樹蔭下等著。一絲微微的、清涼的山風吹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哇,真涼快!我破涕為笑。
快到中午時分,我們下山了。同去的人個個都拎著一筐筐楊梅,興高采烈,滿載而歸,可我卻兩手空空。真遺憾,我把自己摘的楊梅忘在樹蔭下了。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七
我的家鄉在金沙縣龍壩鄉金云村。
我對家鄉記憶最深的就是,每家房前屋后都有郁郁蔥蔥的楊梅林子,每到楊梅成熟的季節,綠的葉紅的果很美。
楊梅樹一般不高,但是卻很茂盛,主干粗壯,小枝發達,向四周伸出的小枝密密層層的,展示它旺盛的生命力。楊梅的葉子,深綠細長,就像萬年青一樣青悠悠的,由于繁茂,楊梅樹遠遠的看起來有點像把撐開的大傘。
楊梅也開花,多在春天開放,在和風細雨的滋潤下開出細細小小的花朵,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還發現不了,而且楊梅花沒有香味。
最誘人的是那烏黑的果實了!
等楊梅花落的時候,樹枝上就慢慢掛上了果實,起初很小,顏色很淡,淡黃中帶綠,在楊梅的表面是一層細細的絨毛,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梅的顏色逐漸發生變化,由黃綠慢慢變紅,直至成熟的時候就紅里透黑了,有一種被當地人稱為“火炭梅”的更是這樣,那是楊梅中的極品,個大且甜透心脾。就在這時候,楊梅就成熟了。楊梅樹上果實累累,像在樹上掛滿了無數個紅色的小燈籠。一陣風吹來,被楊梅壓彎的枝頭擺來擺去,讓你擔心那枝條會斷,果實會掉下來呢!
忙完農活回家的村民,每每來到楊梅樹下,準會精選一顆楊梅放
進嘴里,那種甜中帶酸的感覺,讓你唾液倍增,消化極好,一時只顧著吃,貪多!讓牙也咀嚼不了其它食物――酸軟了。不過還是會情不自禁得放一顆進口里。
聽說,楊梅還有一種吃法,那就是喜歡喝酒的男子們喜歡用楊梅泡制“楊梅酒”,好喝又健身,不過我是沒有嘗過了。
摘楊梅的幽默句子 故鄉的楊梅篇八
六月份是摘楊梅的季節。所以考試一結束,我和姐姐她們一起去余姚摘楊梅。一路上,我們滿懷喜悅的說笑著。
當車子駛上杭州灣大橋時,小姨夫說:“等過了橋就快了。”姐姐她們拿著攝像機不停地拍著兩邊的景色。而我此刻情緒高漲,懷著急切而激動的心情想象著摘楊梅時的情景。
到了目的地,滿山的楊梅樹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姐姐她們一下車就叫了起來:哇!這么多呀!我也緊跟著下了車,抬頭望著樹上一個個紅得發黑的楊梅,口水都流下來了。我們一行人在果樹老板的引領下,上山了。
可我一上山就覺得這楊梅不是很容易吃到的,山坡上到處是熟透了滾落下來的楊梅,踩在腳下滑滑的、粘粘的,加上沒有一條平坦的山路坑坑洼洼,走一步滑一步,所以我的腳不敢動了,只見媽媽和姐姐她們也是一步一小心的,后來爸爸半抓半拉的.我才移動了腳步。
我們先在容易摘到的地方一邊摘一邊吃,但是又大又紅的楊梅都懸掛在高高的樹枝上,不容易摘到。老板拿來梯子讓我們踩著梯子爬上樹摘,可是山坡又不是平地,梯子放不平,要是腳一滑就會滾下山坡,爸爸和姨夫兩人小心翼翼地攀爬著。
當我看到姐姐也開始爬樹摘了,我的手也癢癢了吵著也要上去,一開始媽媽不同意,后來在大家的說服下總算同意了。爸爸扶我上梯子,小姨夫幫我按住梯子,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爬,此時媽媽緊張的看著我,而姐姐她們不斷的給我加油。
我爬上樹不由地低頭一看,嚇得我兩腿發軟大叫起來:“不行了!我要下去,我要下去。”這時爸爸說;“往上看,你眼前不是有好多楊梅嗎!快把它摘下來。”我這才抬起頭,在我眼前真的有好多楊梅,隨手就摘了一個往嘴巴里送,真甜呀!我一個一個地摘著往她們籃子里送。此時害怕兩字在我的腦子里不存在了。
最后我們摘了滿滿的一大籃,這樣一邊摘一邊吃,我是第一次經歷,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