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事春節八百字寫春節事情篇一
晚飯過后,我們一家都被好看的電視給迷住了,誰也不愿去洗碗。一會兒,電視完了,可誰也沒動過洗碗的念頭。一家之主老爸發話了:“今天,今天誰洗碗???”我和老媽都沒有吱聲。可老爸和老媽的目光投向了我。
好?。∧銈冞@兩只“老狐貍”,想合起伙來整我,那――可沒門!我現在還真有點懷疑,十二生肖里為什么沒有狐貍。我當然給拒絕了!我可沒這么傻!老爸可是屬雞的,為什么一點因為不勤快呢?唉!反正這個重擔我是不會去挑的!
這個局面就這么僵持了許久……
老爸連臉都氣紅了,只說了一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說著就轉身走向廚房去了。
我和媽媽都忍不住地笑了。
寫事春節八百字寫春節事情篇二
在上個世紀的改革開放以前,那是計劃經濟的時代,雖然物質匱乏,可是憑票供應、人人平等也是不爭的事實。到了春節的時候,官方就會發下許多節日供應的票證,從糧油到肉食,從布料到棉花,從自行車到電視機。春節的印象中,我經常早早的到現在位于時代廣場的解放路肉店用菜籃排隊,可真正忘不了的卻是憑票供應的雜糖。
有人把雜糖歸納進春節文化的一部分,這一點很對。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了雜糖,六十年代生活改善了,出現了節日的新衣服;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就變成了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八十年代進步到冰箱、彩電、洗衣機,之后就是“一切向錢看”,“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上世紀九十年代變為空調、電腦、錄像機,到了二十一世紀,就干脆變成房子、車子和票子了,春節的年味就開始變得淡化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國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飴糖,遠在西周時就已經有關于飴糖的記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來的糖。飴糖是一種以米(淀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在我們宜昌被稱為“打巴糖”,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至今偶爾還能在宜昌的街頭巷尾碰見。
但通常所說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為原料制糖,而且很有可能是從印度傳入的。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習熬糖法?;貒院螅恍┬碌募夹g、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中國發明了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志著制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制糖在中國沿用了千余年,并傳入日本和東南亞。可是用來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只能生長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不能種蔗制糖。18世紀末期,甜菜被發現,給制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中國機械化制糖起步很早,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制糖熱潮,但往往中途夭折,制糖業基本上還處于手工業階段。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不斷發展成為完整的現代制糖工業體系。甘蔗制糖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制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一南一北,各領風騷。可是在過去,尤其是春節的那段時候,雜糖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雜糖不是現在的散裝糖果,也不是那種進口的什錦糖果,而是把一些用糖制作的小點心裝在一個塑料袋里的統稱。雜糖是川渝的稱呼,而在武漢被稱為酥雜糖,是宜昌人人辦年貨必辦的食品之一,也是宜昌人送年禮的傳統禮品之一,更是春節款待客人的零食之一。我的印象里,雜糖可能是當時最奢侈的零食了。
寫事春節八百字寫春節事情篇三
正月初一清晨,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我鋪天蓋地而來。頃刻間,我的耳朵防線瀕于崩潰。我“響”中生智,使用終極防線絕招――鉆進被窩。還是制服不了這無數分貝的聲音。
“干啥呢?”我反用更高分貝的聲音吼道。
好在我的話音剛落,鞭炮聲就嘎然而止。
既然問不到,我猜也要猜出來。
“我猜……猜……啊猜出來了”某牛一陣happy。
肯定是那些大年三十夜晚,鞭炮放完了,可手還癢癢的人今天接著放。唉,可憐的耳朵差點就給震聾啦。
一個晚上,某牛和偶哥在小區放鞭炮。
突然,我們的目光不約而同聚焦在水管上裂開的水泥板上,如果將鞭炮從縫隙中甩進“無底洞”,那聲音,那氣勢――一定非常刺激。于是一個詭計誕生。
我們決定從現在開始與水泥板空隙合作,達成共識,制造一鳴驚人之事件。
我將鞭炮點燃,隨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其丟進縫隙里,幾秒后,只聽一陣沉悶的響聲,“砰――”猶如悶雷滾動,又如鋼珠炸裂,清脆嘹亮。從水泥板空隙里炸出一粒粒塵土,飄出一股濃煙,我們感覺地板都在抖動。真是酷斃了。
哥哥也想試一試,但是,他點燃火炮后才發現,自己離目的地有3米多遠,哥哥立即以50米沖刺的速度沖向縫隙,但這是亡了羊再補牢,只能做一丁點的彌補,火炮雖然沒有在哥哥手上爆開,可也沒有丟進縫隙里,火炮在水泥地板上便暴跳了起來,嚇得哥兒也跟著跳開(不跳準傷著腳)。我們倆一陣哈哈大笑。
鞭炮之傷人事件
今天,我和哥哥,老爸又下樓放鞭炮??墒俏覅s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改變我命運的仍舊是鞭炮。
放了一陣鞭炮,正玩得開心。突然,一個黑咕隆咚“不明飛行物”,以自由落體運動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的腦袋上,我頓時嚇呆了,本能的反應,我開始號啕大哭。經老爸檢查,沒有大礙,額頭上一個小青包(幸好本人屬牛,有牛角保護,不然今天非得進精神病院不可)。
神秘ufo是什么?我們在地上尋找殘骸,不看不知道,一看驚一跳:原來是自己剛才放的那個沖天炮殘骸從天空降落,居然正打中我的頭!真是無巧不成書,物歸原主,自作自受。
你瞧瞧,瞧瞧,鞭炮真是成事者,亦是敗事者也!
寫事春節八百字寫春節事情篇四
從小到大,我過了十二個春節,但讓我最郁悶的是今年這個春節。
成天待在家里
今年春節,我們搬了新家,因此媽媽把我的外公外婆接了過來。外公外婆過了來了,我十分高興,可我們并不知道外公外婆意然暈車,這完全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們本想帶外公外婆一起去外面玩,欣賞一下我們這里優美的風景。但因為不能讓老人家受罪難受,因此我們出去旅游的計劃完全泡湯了,我心里十分郁悶,但又不能勉強外公外婆,所以這一個春節,我們整天待在家,沒出過遠門。
電視機“罷工”
雖然不能出去玩,但還好家里有電視機可以解悶,但讓我更加郁悶的是家里的電視機居然“罷工”了。大年初一前夕,我們一家人在看春晚??粗粗?,正當上演精彩的魔術節目,突然一聲響,電視機黑屏了,一開始,我們以為沒有什么大礙,只是插頭松了,于是我們重新開了電視,過了幾秒后,電視機又關了,試了好幾次后電視機竟然打不開了??僧敃r維修電視的地方沒上班,拖了一個星期多才派人過來修電視機。
這個春節真郁悶啊!
寫事春節八百字寫春節事情篇五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已經來到了,在這大好的節日里,你準備怎樣慶祝?舉辦一個春節派對?全家一起吃團圓飯?還是去度假?在春節期間,我們全家打算回下沙老家過年,準備歡聲笑語鬧春節。
回老家的那天,天氣十分寒冷,可這并不能阻止我們回去的腳步。快回到家的時侯,遠遠就能表哥表妹們在放鞭炮了,我不禁心里癢癢的,于是,一下車,我便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他們的行列。
隨著“嗖”的一聲,幾道白光仿佛火箭一般飛向天空,仔細一看,原來是表哥的“火箭炮”。瞧那形勢,對于這個名字絕對是當之無愧。
嘿嘿,接下來我的“彩雷”粉墨登場啦!只聽“轟”的一聲響,我的“彩雷”炸開了花,那聲音把房子都震了幾震,我的“彩雷”肯定不遜色于表哥的“火箭炮”。
“呯”,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最后的“壓軸炮”——小叔的煙花。煙花首先噴出一團金色的火焰,把它射向天空,最后那團火焰在空中爆炸,形成了一朵怒放的“花朵”那一瞬間,似乎它把整個夜空都給照亮了。
“鏘咚鏘,鏘咚鏘咚鏘咚鏘……”咦?這是什么聲音?噢!原來是舞獅隊來拜年了,在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頭由兩個人扮演的“金獅子”,只見那頭金獅一頭金黃的鬃毛。一身彩色的衣服,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叮當作響的大鈴鐺,有趣極了。
回老家過春節可真好玩!你的春節是怎么樣過的?
寫事春節八百字寫春節事情篇六
今天是二月十日,春節已經快到了??粗切狒[的氣氛,自己卻沒有要融入的感覺。人潮擁擠,喧鬧的街道,對我來說只是會讓我覺得過于吵鬧。人們總是盼著紅紅火火,但是紅火過后又能留下什么呢?人散后遍地狼藉。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在那些表面的狂熱浪潮過后,其實心里的空虛并沒有被填補,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那樣的空虛,沒有積攢已久的無聊感、失落感那么也就不需要通過一場狂歡短暫,麻痹自己。
對于現在的生活來說,是否過節有什么差別呢?已經不會有什么,只有過節才會得到的東西。
對我來說,最大的快樂也無非就是遠離家庭吧,我根本不想要什么團圓。所謂的形式又有什么意義呢?能夠逃離比什么都要好。不喜歡那些虛偽的客套,還是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共度時光,在兩個人的小天地里面享受更來得快樂一些。
如果可以沒有傷病,那么想必這個節日就會變得完美無缺吧,買了喜歡的兩套衣服,也買了各種美食,甚至還買了花束來裝點家里。
春節期間大家都喜歡購物,不過其實這并不是購物的好時機,因為好多賣家也都變得無心再去做生意,而是歸心似箭,期待自己能過個好年。所以一些大件的采購還是應該延后的。
生活總要繼續。這樣一個一年一度的儀式,對我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何必把自己套上面具混入歡樂的人群中演戲呢?如果說新年是讓自己快樂的一種方式,那么就放飛心靈,不要去在意那些世俗的約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