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建筑實訓日記篇一
b)通往屋面周邊、一層框架周邊、斜馬道兩側邊、卸料平臺兩側邊都必須設置1。2m高的雙層護欄,并掛安全網。
c)電梯口和樓梯側邊必須安裝臨時防護欄桿,在安裝正式欄桿前,不得拆除。
d)上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e)各種臨近防護必須安裝牢固,經檢查驗收后方可使用,任何人都無權私自隨意挪動和拆除施工現場的各種防護裝置,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
施工雖然重要,但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也是不是一個好的工程,所以還要做到“三清六好”保護作業場地清潔衛生。
下工活底清;料具底數清;工完場地清。
施工準備好;設備管理好;工程質量好;安全生產好;完成進度好;生活管理好。
建筑實訓日記篇二
上午8時整,爸爸帶我認識了一下我的實習指導師傅,他是昆山城建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資深監理工作人員。
首先他帶我去了解了一下工程的概況。
工程名稱:盛榮花園60#——64#樓和一個車庫;
建設單位:
監理單位:
質檢單位:
施工單位:
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
建筑層數:—1到18層;建筑面積70656平方米;工程造價6283萬元;
開工日期:20××年4月20日;
竣工日期20××年7月25日;
接著指導師傅嚴師傅帶我去了64號樓那里一、二層已經澆筑完工,正在施工的是3層的水泥地面,施工單位正在預埋鋼筋,嚴師傅告訴我預埋鋼筋是有規定的,懸臂梁處鋼筋要密埋,例如一般墻體埋4根鋼筋,那么懸臂梁處要埋到8根以上。在觀察之余,我發現一個問題,"嚴師傅,為什么這橫梁上鋼筋上下粗細不一樣啊?"他告訴我說,這是因為上梁承受的力大要用粗的,下邊承受的力相對來說要小點。看完了梁,我來到外墻邊,他便對我講了一下腳支架的相關規定和知識,嚴師傅告訴我25米以上都必須使用雙管支架,25米一下只需單管支架,他說不管什么建筑大多對多都使用此規定。說著一位工人讓我把腳挪開點,他們要鋪板筋,我很疑惑,嚴師傅說板筋就是在模板上鋪兩層細鋼筋,橫豎相交,中間用方塊小水泥塊分開,在中間放置電線或水管,他還告訴我鋪完板筋然后再在上面鋪兩層水泥,分別是c25和c30的混凝土。我問道每一層都這樣嗎,他回答說不是,一般一幢18層高樓,1到12層以c30為主,12到躍樓可以用c25的混凝土,因為它們受力的程度不同。
在上面轉了幾圈,我向嚴師傅申請,想親自扎一下鋼筋,可是操作起來真的很不容易,手上的工具就是不聽話,怎么都沒他們有效果。效果沒有卻迎來了滿頭的汗水。
時間過得真快,上午班結束了,于是我戴著安全帽回到了辦公室休息。
下午2時,我準時來到房產公司工程部,我的指導老師王師傅就在里面,他說下午太熱,今天給我上理論課,主要講一些關于鋼筋的,他說我這專業,尤其以后造橋,鋼筋的作用很大。
他告訴我目前大多數的建筑工程的骨架是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要干好建筑工作,也要掌握鋼筋技術,他說他概括了鋼筋工種的基本素質,主要是:
一看,二畫,三算,四陪,五扎,六焊,七管,八學。
一看:會看圖,能識讀建筑工程圖紙,特別是結構施工圖及鋼筋詳圖。
二畫:會繪制簡單的圖形,會畫鋼筋加工大樣。
三算:會按照圖紙和有關規定計算鋼筋用料,人工,機具,材料用量。
四配:依據圖紙要求進行圖紙翻樣,鋼筋配料和骨架成型操作。
五扎:按照圖紙和施工規范,操作規程進行綁扎使骨架成型。
六焊:懂得鋼筋焊接,接連方面的知識和操作。
七管:懂得施工現場,鋼筋加工,綁扎,安裝和項目方面的管理,做好工程配合操作
八學:不斷學習鋼筋工程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機具。
接這師傅拿來了一套關于鋼筋的圖紙讓我熟悉它。我一直摸索著,我把不懂的問題都記錄了下來,等著明天問師傅。
今天初入工地現場讓我感觸頗深,原來一幢樓看起來簡單,建起來難啊!
建筑實訓日記篇三
可以說是過的很郁悶的,因為了到了工地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的無知,什么都不明白,尤其是圖紙,在學校學了老長時間就是什么也不懂,想想都很自卑。到處都是亂哄哄的。一片繁忙的樣子,就自己是個閑人,想想先是從點滴做起吧,按照提綱的要求,我打算今天先熟悉一下工地上的各種機械。
當然首先看到的是高聳的塔吊,這個就是工地的標志了,我們在的工地 一共有3個塔吊。然后看到的就是一進門口就能看到的鋼筋切割機了,鋼筋彎轉機,還有切割鋸,電刨,電渣壓力焊機。還有的就是工人(摸板工)手里的無齒鋸了,有的工人手里還拿的手鋸。 今天很劉叔說好了,明天對我們先進行安全教育,然后我們才能進入工地。
今天,李哥給我看了施工圖,還教育我看圖的重要性,“看圖你要了解結構的柱距、柱網尺寸;柱和梁的斷面、高度和跨度;圍護墻體和柱軸線之間的尺寸關系;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子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以及搭接要求;箍筋的規格、間距、和強度等級;每層柱及柱的配筋量的變化;梁的配筋要求及每層梁及梁的配筋量的變化;板的配筋要求等;了解各層所用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抗滲、抗蝕、防腐等。圖紙的審核主要是為防止一些圖紙的矛盾對施工的影響,如建筑標高與結構之間是否矛盾,管線的安裝對結構是否有影響,圖紙的設計是否能夠實現等。聽的我一頭霧水
今天大家都來的比較早,打算接受安全教育,我們來到技術科,由劉叔也就是關安全的劉科長給我講解,主要是電的危險,還有懸吊物的危險,腳底的危險。當然要求我們進入工地的時候要戴安全帽,注意腳底濕滑,注意碰頭等事項,感覺上要求挺細致的。
我們幾個商量了以后打算先去操作面去看看,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能有利于我們更有目的的學習,工人不是很多,但是都很繁忙,我原來以為他們一般不樂意理我們這些學生的,可是我錯了,他們都很豪爽的,我一有什么問題,他們就會很有興致的給你解答,第一次從一個老鋼筋工那里聽到了工地常用的一本規范,03g101規范。
其實在上面真的什么都看不明白,明天打算去看看圖紙,熟悉一下圖紙上的東西,是怎么落實到實際當中的。主要是結構圖。
到工程師那里要了圖紙過來,才發現用的都是平法畫法,雖然和書本上的東西如出一轍,可是還是看不明白的。看是先從規范入手吧,其實規范不是很厚,不過要想看明白還是很難,工程師說我們應該那著圖紙去工地上對對,然后就很清楚了,我想對啊,哪個工程師真是豪爽,到了工地上拿著圖紙,規范,看看框架梁的配筋,在支座就是柱子的位置,配置的附加筋,需要多少,首排是三分之一靜跨。次排是四分之一了。還有加密箍筋的位置數量等等。對與柱子來說主要是箍筋的加密。和主要受力鋼筋的連接。圖紙上說都用電渣壓力焊,不過經過協商改為機械連接。采用的是直螺紋套桶統。據說能必須達到一級連接,可是沒有看到他們是怎么連接的,用的是什么工具,明天單一看看吧,樓板的配筋和書上學的一樣,所以看起來不麻煩,但是樓板還沒有施工,等過幾天施工的時候在看看吧。
進入工地,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露出樓面一個個長約80工分的鋼筋網,很明顯是柱內配筋。以前只是學過配箍筋腹筋彎筋,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之間會是怎么聯結的。今天才知道是用一跟跟的鋼絲固定住的。剛好看到一個人拿著鋼絲過來捆扎。之間他拿一把長約30公分的鋼絲,對折后放在兩根鋼筋的連接處,用手中的自制小工具(好象是用φ6的鋼筋鑷制而成)眨眼工夫,已經扎了十幾處了。別看這不起眼的小工具,比用鉗子擰不知道要快多少倍了。一個趁手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我發現工地好多自制的工具,用起來舒服多了。
單一問了直螺紋套統的連接方式,徐工說,外面在做試件去看一下就明白了。來到外面,看到3個20歲左右的小伙子在做,由于歲數差距不大,談起來方便一點。原來是直接從現場往下截取的,可是現場截取比較麻煩,還有就是影響施工進度,所以才改成他們做的,不過我估計是由于的達不到要求,才這樣的。有的東西,我發現監理和乙方是有共識的,他們直接把鋼筋用套扣機器套扣,并沒有首先按書本上說的墩粗,問了問總工,告訴我說這樣的不需要墩粗就能滿足要求。那三個小工也沒有用書上說的力矩扳手,只是用了一個普通的扳手,他們是這么說的,一個體重在100斤以上的人,壓在扳手上的效果一定可以達到力矩要求,我想說的是力矩大了不一定好,不過總工說過,不要和工人理論什么,我無語。不過發現他們在做完以后都要做一個自由落體的動作,原來要是連接的好,到在硬物上是很脆的聲音,否則是發悶的聲音,很簡單的辨別方式。到是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工人有工人自己的方法。
今天來的比較晚,剛好干上了人家工地澆筑混凝土,感覺以前是見過這個場面,不過現在距離短,看的仔細一點,他們是混凝土公司的,隸屬與張家口第一建筑公司,我以前以為有個人在泵車里忙,原來在現在有個他們公司的人在利用短程遙控技術遙控,這樣能隨時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這樣可以不使落點很難控制的,現在有很多的人員,有他們混凝土公司的,有建筑單位的,也有監理也在那里控制質量,有好兩個工人在控制著泵口,他們也是混凝土公司的,這么做是因為他們有經驗,可以很好的保證質量,還有幾個一直在利用震動棒振動著,不過發現他們從來不碰鋼筋和摸板,這樣更有利于質量的保證,混凝土車一車一車的來混凝土,我發現技術員在做實驗,過去詢問好知道是在做試塊和做塌落度實驗,她說明天帶著我做,給我講講。
今天下雨,沒有出工,工地積水很多,估計下午可以開工。
今天身體不舒服,沒有去操作面,去實驗樓了,實驗樓才開始開挖地基,不過剛下了雨,不是那么土,是大開挖機械作業,就一個挖土機,我回去翻了翻圖紙,框架結構,地基采用3/7灰土樁,梅花型布置。柱下獨立基礎。不過現在才開始動土,感覺好象完不了工。剛打完樁。
今天下午,我看到了讓我震驚的一幕。我看到一位沒有帶任何安全措施的工人在梁上邊工作邊走動,那梁是懸空,且是弧狀的,是正門前的遮陽之地。具體做什么,我也不清楚。當時想問,但又怕給工人分神。身邊也沒有可問的工程師。但我敢肯定,這是違規操作!
每年都會可類的事故,導致有人失去丈夫,失去兄弟。而他們的命在有些人眼中是不值錢的。
今天路過了民工的宿舍,順便看了一眼,原來在工地上除了那些個工程技術給我震撼,還有這些個民工,他們都有一手絕活,在建設祖國上有巨大的貢獻,可是他們的居住環境讓我驚呆了,里面燈光昏暗,他們是不可能用高亮度的燈的,因為工地管理者不會讓他們用,而即使是他們自己掏錢,他們也絕對舍不得。里面掛著他們的衣服,在往里看的同時,我聽到一位孩子的聲音。在孩子這個年齡,本應該在托兒所或幼兒園的,但是這些民工的子女是沒有這個條件的。就在工地上亂跑,他們都是從四川來的,真的很辛苦,我想這就是中國民工的代表吧。
今天我又注意到,剪力墻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插入了一根貫穿整個墻體的白色塑料管,而且在 一些特定的位置墻上又會被嵌入一塊被黃色不干膠帶緊緊包裹的發泡膠。這些東西是用來干 什么的呢?張經理告訴我:“白色的塑料管的作用是讓支模時夾緊模板用的拉緊螺栓能夠在 混凝土凝結以后順利的抽出來用的,而那些發泡膠則是預留的電線盒的空間。”哦?這不是 跟學校里面作鋼筋混凝土實驗時綁在鋼筋上面,用作預留貼應變片空間的發泡膠一樣的道理 么?“這樣子不會影響結構強度嗎?”我問,張經理說:“沒關系,只要沒有超過20公分見 方,可以不必考慮對結構強度的影響
今天在技術科看圖紙,百無聊賴,就問李工,說:給我們找的事情做吧?李工一笑,壞笑就答應了,他把圖紙打開讓我們給他計算一層的砌體量,并把方法告訴我們,其實他們已經算好了,我們也就是幫他復合一下。說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就難了,我說他怎么壞笑呢,這個不能按照幾何的那樣很細的計算,在大體上沒有大的出入就可以了,這些出入在技術損耗的時候就彌補了。通過一上午的努力得出的結果還算可以吧,李哥說:還行,以后好好干。
今天天氣還是陰的很,六號樓里面的鋼筋已經綁扎好了,上次沒有看見右邊的,這次可以看見左面。
首先,先搭設一定高度的腳手架,用于支撐看臺斜梁,要想使斜梁在適當位置固定應沿腳手架不同高度搭設小橫桿,先將架立筋上部受力筋兩頭搭在梁兩端,之后套入箍筋再將下部受力筋套入,鋼筋長度方向受力由于自重而下沉的部分,用一根橫桿截梁面穿過,將上層鋼筋
架至正確位置,并搭在腳手架上。這樣可以抵抗由于自重而產生的撓度。下部鋼筋和腰筋用鐵絲固定在箍筋的適當位置。
同時在邦扎前和綁扎后在下部鋼筋的下面墊置木條,從而便于將下部受力鋼筋綁在在箍筋的適當位置,在邦扎好后也應將木條去掉。
今天打算去工地看看來著,結果又下雨了,真無聊,沒有事情做,就看了一張報紙,把有意思的內容寫了下來,呵呵,中國建設報》上有一篇文章說有些建筑術語被貶義后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去,讀后使我對原意有了正確了解,現摘錄如下。
1、 鉤心斗角。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阿房宮的雄偉壯麗:“廊腰縵回,檐雅高琢,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這里的“心”指屋心,“斗”指結合,“角”指檐角。詞意是說房屋檐角向著屋心像鉤一樣互相聯系,高挑的屋角相向,如兵戈相向,形象地表現出了建筑結構的交錯呼應,精巧別致。現在,“鉤心斗角”被用來形容人們各用心機,相互傾軋。
又要澆注混凝土了,工人們在忙著裝模板,我就問那些在現場的監理,問他們怎么看這個好壞啊,合格不合格,他說,這個看起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一個好的模板工要學3年才差不多呢,他讓我看看施工手冊,看了一下,原來這個也有好多的內容:摘抄了一點,
1.墻、柱模板安裝:
在基層上彈出墻、柱模板的邊線和控制線,然后將模板就位。先將模板臨時固定,按模板控制線調整模板下口,并做臨時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撐吊線調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對模板進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對其位置、垂直度進行二次檢查,確保尺寸準確無誤。
2. 梁、板模板安裝:
(1)在墻、柱上彈出標高控制線(50線),根據標高控制線,在墻、柱上彈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標高控制線。
(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嚴格按設計的間距、位置安裝,與下層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墊50厚木板。
(3)梁、板起拱:先在梁兩端和板四周,根據設計標高調整好支撐高度,然后拉一條水平線;根據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個中間支撐的位置,計算出每根支撐的起拱高,最后調整每根支撐高度后,鋪設梁底模或板主龍骨。
今天又在澆注混凝土,和上次看的差不多,不過昨天晚上下了雨,道路很泥,工地上也到處是小水坑,他們都給發了雙雨鞋,可惜我沒有,弄的到處都是泥,不過今天還是有收獲的,我看到一個技術元在沖一個工人吼,原來他在剛收好面的樓面上灑水,為了讓表面看起來更平整一些,我忙跑過去問了一下,原來這樣容易改變混凝土的含水率,造成樓板的強度下降,這樣對工程質量有影響,我原來以為這些配比只是在實驗的時候能用到,原來在工地要也要注意。
今天實驗樓要放線,我也跟他們去了,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是不夠用的,他們用的也是水平儀和鋼尺,我原來以為很復雜呢,其實他們操作起來很簡單,主要是把,基礎外邊線先放出來,其他都是以這個為標準的,然后用鋼尺盤。在剛尺上灑白灰,這樣白灰在地上就是一條筆直的線。偶爾也用線繩。明天要進行基礎的開挖了,今天要做好準備工作
今天在開挖,我去看了一下,挖出了好多以前打的灰土樁的樁頭,過去用腳踩了踩真的很結實,沒有想到,這幾天老下雨,這些家伙養護的這么好,回去看了一下圖紙,原來在開挖好以后還有在基礎下方做灰土墊層,聽工程師說,不知道設計單位是怎么想的,其實怎么薄的墊層不管什么用,但是做起來還要很好的技術,要不容易做成夾層,影響建筑的穩定性,沒有想到,這小小的墊層說法還是怎么多。
今天老師來檢查我們實習的情況,是個女老師,我帶她到實驗樓南區看看,那里正在做靜力壓樁實驗,看起來技術含量很高的樣子,很大的混凝土試塊壓在樁上,聽老師講,這個在哪個樁頭上裝有液壓千斤頂,用來調節壓試塊的壓強 ,一般都是分十級加載,通過計算機來觀察位移量,然后特出實驗結果,個實驗室做的實驗大同小易,他說在張家口就這一家公司能做這個,是張家口質檢局下屬的單位。讓我們去問問那里面的操作人員具體的加載情況。
今天又下雨了,而且雨水很大,我不得不在會議室里面學習理論工作。李工給我找來了一本施工手冊,叫我好好看看。在砌筑中,包括抄平、放線、擺磚樣、立皮樹桿、掛準線、鋪灰、砌磚等。
這些工藝我在施工課上也都學過,現在要做的是在仔細得看看,看和我們書本上的異同。其中我覺得抄平要比我們學的詳細。砌筑完基礎或每一樓層后,應校核砌體的軸線和標高,并用水泥砂漿或細石砼找平,建筑物底層軸線可按龍門板上定位釘為準垃麻線,沿麻線掛下線錘,將墻身中心軸線放到基礎面上,并根據墻身中心軸線為準線彈出縱橫墻邊線,訂出門洞位置,各樓層的軸線可以用預先引測到樓層上去,或用線錘掛下,對準外墻上的墻身中于經緯儀把墻身中心軸線引測,從而向上引測。軸線的引測是放線的關健,必須按圖紙要求尺寸用鋼皮尺進行校核。然后按樓層墻身中心線,彈出各墻邊線,劃出門窗洞口位置。
今天可給我一個大開眼界的機會,在實驗樓那里,由于人手不夠,項目部張副經理親自動手給挖土回填了,把我們都給震了,把哪個包工的頭也給嚇壞了,他到是怕扣他錢,當然了我們這些來實習的也拿起鐵鍬去干了起來,沒有想到啊,經理也能干這個,呵呵,后來聽經理說要給他點壓力,跟他說他不聽,用實際行動警告他一下,這樣的效果比較好,中午哪個包工頭請我們吃飯,順便給經理陪不是,呵呵,經理真能喝。
建筑實訓日記篇四
可以說是過的很郁悶的,因為了到了工地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的無知,什么都不明白,尤其是圖紙,在學校學了老長時間就是什么也不懂,想想都很自卑。到處都是亂哄哄的。一片繁忙的樣子,就自己是個閑人,想想先是從點滴做起吧,按照提綱的要求,我打算今天先熟悉一下工地上的各種機械。
當然首先看到的是高聳的塔吊,這個就是工地的標志了,我們在的工地一共有3個塔吊。然后看到的就是一進門口就能看到的鋼筋切割機了,鋼筋彎轉機,還有切割鋸,電刨,電渣壓力焊機。還有的就是工人(摸板工)手里的無齒鋸了,有的工人手里還拿的手鋸。
今天很劉叔說好了,明天對我們先進行安全教育,然后我們才能進入工地。
今天,李哥給我看了施工圖,還教育我看圖的重要性,“看圖你要了解結構的柱距、柱網尺寸;柱和梁的斷面、高度和跨度;圍護墻體和柱軸線之間的尺寸關系;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子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以及搭接要求;箍筋的規格、間距、和強度等級;每層柱及柱的配筋量的變化;梁的配筋要求及每層梁及梁的配筋量的變化;板的配筋要求等;了解各層所用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抗滲、抗蝕、防腐等。圖紙的審核主要是為防止一些圖紙的矛盾對施工的影響,如遙控標高與結構之間是否矛盾,管線的安裝對結構是否有影響,圖紙的設計是否能夠實現等。聽的我一頭霧水
今天大家都來的比較早,打算接受安全教育,我們來到技術科,由劉叔也就是關安全的劉科長給我講解,主要是電的危險,還有懸吊物的危險,腳底的危險。當然要求我們進入工地的時候要戴安全帽,注意腳底濕滑,注意碰頭等事項,感覺上要求挺細致的。
我們幾個商量了以后打算先去操作面去看看,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能有利于我們更有目的的學習,工人不是很多,但是都很繁忙,我原來以為他們一般不樂意理我們這些學生的,可是我錯了,他們都很豪爽的,我一有什么問題,他們就會很有興致的給你解答,第一次從一個老鋼筋工那里聽到了工地常用的一本規范,03g101規范。
其實在上面真的什么都看不明白,明天打算去看看圖紙,熟悉一下圖紙上的東西,實習是怎么落實到實際當中的。主要是結構圖。
到工程師那里要了圖紙過來,才發現用的都是平法畫法,雖然和書本上的東西如出一轍,可是還是看不明白的。看是先從規范入手吧,其實規范不是很厚,不過要想看明白還是很難,工程師說我們應該那著圖紙去工地上對對,然后就很清楚了,我想對啊,哪個工程師真是豪爽,到了工地上拿著圖紙,規范,看看框架梁的配筋,在支座就是柱子的位置,配置的附加筋,需要多少,首排是三分之一靜跨。次排是四分之一了。還有加密箍筋的位置數量等等。對與柱子來說主要是箍筋的加密。和主要受力鋼筋的連接。圖紙上說都用電渣壓力焊,不過經過協商改為機械連接。采用的是直螺紋套桶統。據說能必須達到一級連接,可是沒有看到他們是怎么連接的,用的是什么工具,明天單一看看吧,樓板的配筋和書上學的一樣,所以看起來不麻煩,但是樓板還沒有施工,等過幾天施工的時候在看看吧
進入工地,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露出樓面一個個長約80工分的鋼筋網,很明顯是柱內配筋。以前只是學過配箍筋腹筋彎筋,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之間會是怎么聯結的。今天才知道是用一跟跟的鋼絲固定住的。剛好看到一個人拿著鋼絲過來捆扎。之間他拿一把長約30公分的鋼絲,對折后放在兩根鋼筋的連接處,用手中的自制小工具(好象是用phi;6的鋼筋鑷制而成)眨眼工夫,已經扎了十幾處了。別看這不起眼的小工具,比用鉗子擰不知道要快多少倍了。一個趁手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我發現工地好多自制的工具,用起來舒服多了。
單一問了直螺紋套統的連接方式,徐工說,外面在做試件去看一下就明白了。來到外面,看到3個20歲左右的小伙子在做,由于歲數差距不大,談起來方便一點。原來是直接從現場往下截取的,可是現場截取比較麻煩,還有就是影響施工進度,所以才改成他們做的,不過我估計是由于的達不到要求,才這樣的。有的東西,我發現監理和乙方是有共識的,他們直接把鋼筋用套扣機器套扣,并沒有首先按書本上說的墩粗,問了問總工,告訴我說這樣的不需要墩粗就能滿足要求。那三個小工也沒有用書上說的力矩扳手,只是用了一個普通的扳手,他們是這么說的,一個體重在100斤以上的人,壓在扳手上的效果一定可以達到力矩要求,我想說的是力矩大了不一定好,不過總工說過,不要和工人理論什么,我無語。不過發現他們在做完以后都要做一個自由落體的動作,原來要是連接的好,到在硬物上是很脆的聲音,否則是發悶的聲音,很簡單的辨別方式。到是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工人有工人自己的方法。
今天來的比較晚,剛好干上了人家工地澆筑混凝土,感覺以前是見過這個場面,不過現在距離短,看的仔細一點,他們是混凝土公司的,隸屬與張家口第一遙控公司,我以前以為有個人在泵車里忙,原來在現在有個他們公司的人在利用短程遙控技術遙控,這樣能隨時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這樣可以不使落點很難控制的,現在有很多的人員,有他們混凝土公司的,有建筑單位的,也有監理也在那里控制質量,有好兩個工人在控制著泵口,他們也是混凝土公司的,這么做是因為他們有經驗,可以很好的保證質量,還有幾個一直在利用震動棒振動著,不過發現他們從來不碰鋼筋和摸板,這樣更有利于質量的保證,混凝土車一車一車的來混凝土,我發現技術員在做實驗,過去詢問好知道是在做試塊和做塌落度實驗,她說明天帶著我做,給我講講。
今天下雨,沒有出工,工地積水很多,估計下午可以開工。
今天身體不舒服,沒有去操作面,去實驗樓了,實驗樓才開始開挖地基,不過剛下了雨,不是那么土,是大開挖機械作業,就一個挖土機,我回去翻了翻圖紙,框架結構,地基采用3/7灰土樁,梅遙控型布置。柱下獨立基礎。不過現在才開始動土,感覺好象完不了工。剛打完樁。
今天下午,我看到了讓我震驚的一幕。我看到一位沒有帶任何安全措施的工人在梁上邊工作邊走動,那梁是懸空,且是弧狀的,是正門前的遮陽之地。具體做什么,我也不清楚。當時想問,但又怕給工人分神。身邊也沒有可問的工程師。但我敢肯定,這是違規操作!
每年都會可類的事故,導致有人失去丈夫,失去兄弟。實習而他們的命在有些人眼中是不值錢的
今天路過了民工的宿舍,順便看了一眼,原來在工地上除了那些個工程技術給我震撼,還有這些個民工,他們都有一手絕活,在建設祖國上有巨大的貢獻,可是他們的居住遙控讓我驚呆了,里面燈光昏暗,他們是不可能用高亮度的燈的,因為工地管理者不會讓他們用,而即使是他們自己掏錢,他們也絕對舍不得。
里面掛著他們的衣服,在往里看的同時,我聽到一位孩子的聲音。在孩子這個年齡,本應該在托兒所或幼兒園的,但是這些民工的子女是沒有這個條件的。就在工地上亂跑,他們都是從xx來的,真的很辛苦,我想這就是中國民工的代表吧。
建筑實訓日記篇五
2月21日
實習的日子終于開始了,我一直都在盼著它快點到來,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如果不能結合實踐去理解,考試考再高的分數都是沒用的,那根本不能說明什么,所以我想利用這次實習,多學點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讓理論結合實際,加深我電氣工程專業的理解,也有助于以后的專業課的學習和掌握。
我選擇了設計院作為實習地點,這主要是根據我個人的發展方向來決定的,而且在設計院里除了可以了解建筑電氣和結構設計方面的工作,還有機會下工地了解施工方面的知識。
2月22日
懷著忐忑而激動的心情,我走進了銘家設計院。電氣部門的主管了解了一下我所學的知識,以及對設計工作是否感興趣,后來直接和我聊起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對于我以后做設計工作的發展,規劃,又帶我了解了一下設計院的工作部門,流程。我明天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很開心。
2月23日
剛到,有個同事讓我先熟悉一下天正cad,發現我還有很多命令沒有掌握,并告訴我了一些常用的快捷鍵,他給了我一份工程圖讓我進行描圖,看圖的工作,不懂得查規范,再看不懂就問他。這張圖紙是一份曾經做過的工程圖,里面有照明和弱電的設計,但沒有消防設施的設計,很簡單,我今天要把照明和照明系統圖掌握了。今天同事們很忙碌,我卻很清閑,我發現很多東西我還沒有掌握,以后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2月24日
這里的每一個人畫圖的速度都相當快,我站在旁邊看得時候,往往是沒看到他們敲擊任何命令,只聽到劈里啪啦的鍵盤聲和滴滴的鼠標點擊聲,圖形就很快的出來了,而我卻連他們的'畫圖思路都還沒看明白。好快,手指就像在鍵盤上跳舞一樣。我有點心慌,我能不能做到向他們這樣啊。
建筑實訓日記篇六
熟悉工作環境,了解每項材質具體報價,及具體樣子;并了解工人施工一平米的單價,以及一個項目的單價。通過熟悉報價并看書學習鞏固了不少知識,了解裝修的整個流程,充實的一天學了很多新東西,并明白來到新地點就要從頭學起,懂得要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經驗才有所收獲。
這兩天是最具有挑戰性的日子了!我們跟著市場部的負責人談客戶訓練!大家都很努力,和每一個陌生人在交流,有時會語無倫次,也可能會忘記自己在說什么,但是大家還是努力的嘗試這!我也在此期間也有不俗表現,我在后期還有用電話和客戶對公司的一些業務也有洽談!雖然不是很了解,但是也以自己的方式講解。
今天上午和經理一起出去量房。并重新熟悉了工作流程,經理與客戶談項目,我主要負責畫房型圖,然后量尺寸。并整理客戶資料和以前做過的圖紙,學習怎樣做預算,并向客戶報價。今天了解經理如何與業主溝通,以便學習與參考,怕自己以后獨立闖蕩,不知該如何面對;經過今天感覺到自己應該可以獨立完成整個過程;今天感到筋疲力盡但還是覺得很滿足且充實,也同樣感覺到自己在學期間所學的東西很不夠用,要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以便提高,并相信自己以后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通過這幾天的努力和學習,在市場部的最后一天里,想看看正真成長了多少!可惜有分在了室內洽談(用電話和客戶交流)一中午的的電話聯絡下來后,我終于發現自己最大的成長就是又能忍了,對方是性格各異的人,用詞也是毫不客氣,拒絕的也是大同小異,承受打擊后再次打起電話的勇氣長了不少。
這兩天天是第一次來設計部工作,很激動,終于可以親臨設計室看看設計室的工作和生活了!起初讓我很費解,大家都在做一些自己的事情,還不到下班時間大家就都走了!最后知道原來大家當天沒有工作!所以在設計室放松,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忙碌起來,我也看到了設計室在修改cad圖的那種微操,驚嘆!
這三天里,還真是夠忙碌的!溫習了不少cad操作,也了解了新的快捷鍵,對圖紙的解析也提高了!也觀賞了3d效果圖的制作!還有和設計師聊起設計行業的前景和條件!感慨萬千,最后還有和設計師一起陪客戶去購選家具,雖然只是跟在后面看,幫忙拎東西,我就已經看到了設計師這個職業想要賺到錢,還真是得忍辱負重,感嘆!
早上到公司整理昨天的圖紙,給幾個業主打電話進行實際溝通。并溫習了三維動畫教材,覺得三維動畫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又學了不少知識,把在學校不懂的知識填滿了。感覺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今天計算面積的準確性就會使我有所提高,并再一次熟悉了工作流程,并感覺到設計不是很容易的!感覺到就連打電話這樣的小事也不是很容易做的!想要掌握技巧,就要多與人溝通,鍛煉自己的口才能力,來擁有自己一套新技巧,多多爭取鍛煉的機會,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做得越來越得心應手!
今天,經理讓我跟著設計師后面學學,我抓住這次機會好好跟著設計師,設計師也很好,不懂的問他他也一一跟我解釋,學到不少。
今天在公司畫了一天的房型圖,雖然說每天很累,但還是要堅持干下去,這些日子的實踐,已經有些熟練了。但畫圖方面還是欠佳,無法自由靈活掌握,方法也比較笨拙,與設計師相差還很遠,需要與他們隨時溝通,學習,并多多請教!了解到設計師也不是那么好做成的。了解到三維動畫自己的根基很淺,還要好好深造,今天還接觸了新的軟件ls,雖然不是很難,但還是要求在三維里面畫圖的準確性。在這學習之中還要繼續練習做預算,自己已經感到收獲很多!
剛剛入門,要學的東西很多,要熟悉工作流程。得心應手就會越來越好!并接觸到新軟件!而且今天經理的新改革,讓我自己量房現場做預算,要求準、快、不通過語言就要能理解經理的意思,隨機應變。改革成功,這樣的速度能給業主一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