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學校感恩教育活動總結篇一
一、通過國旗下講話,宣揚母愛的偉大,動員全體學生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自制一份小禮物,送給母親一個驚喜,給母親一份安慰。二、在“今天我當家”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用做家務的方式體驗媽媽的艱辛,分擔媽媽的辛勞。大多數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到了媽媽持家的'不易,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恩情懷,學生關心他人的精神得到培養。
三、學校進行了“最美媽媽”評比活動。學生用相機拍下媽媽的最美瞬間,加以裝飾,寫上最美媽媽推薦語,學校將從中評選出“最美媽媽”并進行表彰。
“濃情五月天,感恩母親節”主題教育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增強了學生的感恩意識,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感恩教育活動總結篇二
在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卻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于十一月初全面啟動“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的真諦。一、開展活動,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過主體的參與,我們首先是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感恩,為什么要感恩。平時,我們加強學生的感恩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們還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感恩活動:如收集溫馨照、算算親情帳、講講親情故事、寫寫感恩信。孩子們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字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定格的溫馨照片,使孩子們瞬間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原來平淡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哲理。
孩子們在反芻生活的同時,還把父母為培育子女成長所支付的一切費用羅列出來。在算算、想想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平時視而不見的卻是一筆筆多么昂貴的財富!而這一筆筆財富又蘊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愛!感觸萬分之余,感動之心溢于言表。孩子們用講故事、寫信的形式表達對父母的感謝。我們還開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演講朗誦比賽、黑板報、手抄報比賽等。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釋放出孩子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二、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愿,記住他們的`生日。
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送去最溫馨的祝愿。他們還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去進步的喜訊、成功的喜悅。為了得到家長的配合,學校還專門發出一份致全體家長的公開信,希望家長們能夠督促孩子積極參加感恩活動,多給孩子贊賞和鼓勵,多為孩子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知恩報恩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做孩子的榜樣,孝敬長輩,心存博愛,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愛心捐助等。有些中隊還設計了“家校共育感恩心”聯系手冊,班主任把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介紹給家長,家長們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動記錄下來,比如與父母道晚安、給父母夾菜、為父母捶背等。
三、構建三位一體的感恩網絡,讓學生在文化中熏陶。
在感恩教育活動啟動階段,學校就專門成立了感恩教育的領導小組,加強活動的指導,和活動過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見,不斷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學校通過搭建平臺,加強與家庭和社區的聯系,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學校召開了“家校共話感恩”座談會等等。
家長們對學校的感恩活動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他們言傳身教,努力做孩子的表率,認真配合學校的感恩教育活動。學校還大力營造感恩文化。我們曾組織孩子們觀看《媽媽再愛我一次》等感恩電影,并作觀后交流,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憾。我們還組織孩子學唱感恩歌曲、誦讀感恩文章,講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為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榮辱觀的少年茁壯成長起來。
四、活動扎實,效果顯著。
為了使活動力求有的放矢、落到實處,我們根據上級要求制定了月活動方案。并把工作詳細安排到每一周。每一項活動我們都留下了詳實的過程性音像、文字資料。在縣舉行的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中小學生詩文朗誦比賽中,我校選手王志穎同學獲得了一等獎。全體同學在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營造的充滿愛心的大環境中,從“受愛”到“施愛”,從知恩到報恩,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知恩圖報,心存博愛的人。
學校感恩教育活動總結篇三
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一、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
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校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我們首先召開班主任會,向班主任做宣傳并提出要求。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尹校長在會上強調感恩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把這項活動當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抓好抓實。并且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校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演講、主題班會、升國旗、講故事、重大節日紀念活動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
二、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
我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顒娱_展來,我校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
(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
我校堅持每周一的升國旗制度,精心準備每一次的.國旗下演講,通過升旗儀式,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在元旦、感恩日、元宵節等節日,我校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經典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征文比賽、元旦文藝匯演、趣味運動會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于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寒假期間根據教育局的放假精神我校組織學生進行了社會調查,并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么來之不易?;顒邮箤W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
(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我校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并要求學生每周回去后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顒拥拈_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
(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二年級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學校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這個年級的主題。對此,政教處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
(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校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范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校不走形式,以后每學期學校將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
三、活動總結與評比
學校通過開展系列感恩主題教育,培養學生能牢記不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進而在全校范圍內乃至在社會上形成德育功效上的滲透輻射。活動使學生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加強自律,學會了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進而塑造了學生的健全人格。
學校感恩教育活動總結篇四
感恩是一種情懷。你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快快樂樂的感受學習,體驗生活;你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規范自己的行為;你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感情、老師對你的恩情、朋友對你的友情;你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對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著感激的態度,這樣的態度會使你消除怨氣。怎樣使學生體驗這種情懷,形成這樣一種品德呢?11月份我班利用幾個節日活動為基點,通過展開班級活動讓學生體驗感恩、踐行感恩。一.開展活動,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蓄情。
首先是組織學生收聽校長在國旗下的講話、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感恩,為什么要感恩。為強化學生的感恩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首先結合感恩節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感恩活動:如讓同學們講講父母親關心自己的親情故事、說說老師耐心細致教育自己的感人故事,說說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友情故事,再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們瞬間找到了自己朦朧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原來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溫暖。
二.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同學們在生活中踐行。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讓同學們看《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電影。我還給同學們留了感恩作業,就是讓同學們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愿,記住他們的生日,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父母消除疲勞,向父母表示感恩。最讓同學們們受益的.是,同學們還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去進步的喜訊、成功的喜悅。感恩教育活動得到家長的配合,家長們積極參加感恩活動,給學生贊賞和鼓勵,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知恩報恩的行為習慣。
三、結合班隊會,深化感恩活動。
動人的歌聲永遠傳達著世間美好的情懷。我利用班會課教唱歌曲《感恩的心》以及感恩心手語操,通過傳唱感恩歌曲,普及感恩的心手語操,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使同學們體會到感恩的情懷,體會到感恩之美,心靈受到的洗禮,真正達到人人參與,班級有歌聲。讓學生知道感恩老師,上課認真聽講,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工整。
四.活動扎實,效果顯著。
感恩教育月活動,使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常懷感恩之心,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對有困難的人獻出一份愛心,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
讓我們心懷感恩之心,把感恩之情化作實際行動,讓我們用美麗的心靈,傳遞人間的真情,把關愛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把關愛放到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成為我們思想道德中的一部分。用自己的真心關愛他人,用自己的誠心溫暖社會,用自己的勤儉節約美化我們的生活,誠心誠意的、踏踏實實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我們將看到:教室的地面總是干干凈凈,作業上的字寫得也是工工整整,電燈、門窗即使沒有老師提醒,也總有人把它們及時關掉。
學校感恩教育活動總結篇五
南昌大學上海校友會組織了由16名學醫專家構成的“返鄉義診團”奔波于南昌、撫州兩地,在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昌市第一醫院、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義診。經過各位校友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付出,“返鄉義診”活動已圓滿結束,現將本次活動的成果與不足總結如下:一、成果部分
(1)以實際行動服務了家鄉人民.
本次活動共為南昌、撫州兩地的600余名父老鄉親提供了義診服務,為當地醫院的近20名疑難病癥患者提供了咨詢和建議,與當地醫院的醫療專家建立了有效的溝通機制。
此外,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撫州老鄉王先生通過微博向義診團求助,在熱心校友的安排下,王先生的女兒已經轉至廣州市兒童醫院就診。
本次義診以實際行動服務了家鄉人民,體現了校友會“服務校友、感恩母校、回報家鄉、奉獻社會”的工作職能。
(2)鍛煉了隊伍,凝聚了人心
自8月發出活動號召以來,先后共有30余名在滬醫學專家校友報名參與,由于時間安排、專業重疊、人數限制等因素制約,并經過一定篩選,最終形成16人的專家團隊。
大部分專家犧牲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甚至推掉了重要的學術會議和醫院活動回到了南昌,回到了撫州。在當地,我們感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情、無私奉獻的'快樂和校友會強大的凝聚力?;顒咏Y束后,所有專家均表示會一如既往地參與此類活動,積極支持校友會工作。
除了醫學專家團隊的奉獻,在滬企業家校友為活動無償捐助了七萬余元,秘書處、理事會的多位校友為活動的組織而奔波勞碌,在滬工作生活的江醫、江大、江工和南大學子無不實時關注著活動的進展。通過此次對家鄉父老的公益服務,校友會進一步提升了組織凝聚力和活動執行力。
(3)形成了品牌,擴大了校友會的社會影響力
活動開展以來,義診團得到了來自撫州市政府、南昌大學、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南昌市第一醫院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江西省電視臺、南昌市電視臺、撫州市電視臺、江南都市報、信息日報、南昌人民廣播電臺、撫州日報、臨川晚報、大江網等眾多媒體參與了對義診活動的報道。
南昌大學上海校友會在滬醫學專家返鄉義診活動在江西境內產生熱烈反響,有效的提升了校友會的社會影響力。
二、欠缺與不足
(1)前期準備略顯倉促
義診的活動籌備工作在8月就已開始,但因為確切的活動時間沒有敲定,相關的準備工作遲遲沒有啟動。導致活動前一周才向當地醫院發送專家名單,向團隊專家印發《活動手冊》,倉促的準備導致許多工作做得不夠細致,想的不夠全面。許多本應高質量完成的工作,效果打了折扣。
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制定條目清晰的工作推進表,將所有能提前準備的項目提前完成,做到穩步推進、有的放矢。
(2)義診行程安排過于緊張
本次義診安排在撫州、南昌兩地的三個醫院,站點過多,相互距離較遠。專家團隊成員每天要6:30起床,再乘兩個多小時的大巴趕往義診醫院,一下車就立即開始義診。
緊張的行程安排使得專家超負荷工作,一定程度也影響了義診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充分重視此類問題,盡量將活動安排在一個城市,減少站點數量,縮短各個站點的距離。
(3)與當地接待醫院溝通需進一步加強
前期總體思考不夠全面,對當地醫院的安排了解不夠細致。只知道自己的計劃,而不清楚接待方的安排,想當然的認為下了大巴其他事情當地醫院都會搞定。
在個別醫院的義診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在以后的溝通中,必須拿到接待方的詳細安排,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
南昌大學上海校友會成立至今馬上就要滿一周年,回顧校友會的發展歷程,首次“返鄉義診”活動必將作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矗立在校友會發展史上:這是校友會第一次走出上海以實際行動服務家鄉人民,它標志著太多工作的從無到有,從只有想法到具體實施,從稍顯青澀到逐漸成熟,它象征著南昌大學上海校友會艱苦奮斗、改革創新的精神,標志著南昌大學上海校友會逐步積累沉淀的組織文化,未來的路還很長,為校友服務、為家鄉人民服務的事業永無止境,我們將繼續堅持“服務校友、感恩母校、回報家鄉、奉獻社會”的工作宗旨,不斷提升校友會的組織凝聚力和活動執行力,向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組織的方向闊步邁進!!!
我們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