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心愿的演講稿篇一
我們要給孩子第一句話“給動力但不給壓力”。孩子們從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承載著我們無限的希望,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轉眼間就將走向人生的新起點――來校學習知識。作為父母,我們渴望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渴望孩子展開理想的翅膀自由翱翔。學校,就是為孩子們插上翅膀的平臺,承載著我們家長的夢想和期待。可以說,考試考學生,更在“烤”家長。作為家長,在孩子每天全力以赴學習的關鍵時刻,我們多數家長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做到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為孩子搞好保障,為孩子加油鼓勁,做到加勁但不加壓,不在孩子面前絮絮叨叨,不讓孩子分心走神,為孩子擔心這操心那,生怕孩子不努力、不發奮,結果反而搞得孩子們緊張無比,壓力無限。相信我們的孩子,鼓勵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優秀的新一代。
第二句話“感謝并感動著”,要送給學校領導和全體老師。感謝學校領導、各位老師的辛勤勞動和付出,是你們孜孜不倦的輔導學生,把深奧的知識及做人的道理教給每一位學生。三年來,你們給予孩子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讓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孩子們第一點的進步都凝聚著你們的心血。作為家長,忘不了你們在孩子作業本上留下的細致批語,忘不了你們在孩子成長記錄中的殷切期望,忘不了你們不計辛勞的加班加點。實踐證明,學校在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生活方面都做得非常的好,深得我們家長的放心。“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你們身上得到了最真實的印證。所以說,我們家長真的是感謝并感動著。
一是關注孩子上課聽講的習慣。孩子是否專心聽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聯系老師,從老師那里直接了解情況。我經常問孩子,今天上課學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幾個問題?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來,那孩子肯定是有問題了。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作業之余讓孩子說說語文學的哪一課,哪些內容感興趣。數學什么地方難?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進了孩子專心聽講的習慣。
二是關注孩子思考的習慣。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我認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果我們的孩子很少舉手回答問題或從來都不問問題的話,那說明他在學習上有一種懶于思考,依賴老師、同學,或者是單純死記、模仿等習慣。這樣的話,孩子則是處在一種被動學習狀態。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去養成獨立思考,善于提問的習慣,讓孩子不僅喜歡去問問題,而且也愿意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這對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及將來進一步學習都很重要。
三是關注孩子讀書的習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她的閱讀習慣,從漂亮的幼兒畫報,到少兒科普讀物,隨處都有她看的書,甚至蹲廁所的時候也拿一本書看。有時讀書比較專注,叫她幾聲都聽不見。加上老師也經常把讀一篇小故事,查一點小資料作為課下作業,孩子閱讀得興致就更高了。因為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變得輕松了,這也為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關注孩子作業的習慣。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作業完成的質量,而且要關注孩子作業完成的時間。有不少的家長,包括我自己都有個這樣一個感覺,只要看見孩子坐在書桌前,就感到高興,而不管他在干什么。實際上,由于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做家長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作業內容規定作業時間。不要讓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講效率的習慣。
其次,再談談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應做到“三要”:
一要有堅定的態度。良好習慣的形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持之以恒,特別是孩子已經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的時候,家長堅定的態度就更加重要。美國大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挺有意思的話,對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有啟發意義。他說:“習慣就是習慣,任何人都不能把它從窗口扔出去,只有哄著它從樓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層”。
二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家長自己在看電視,卻讓孩子做作業,這不僅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影響孩子的學習。
三要賞識孩子,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俗話說得好“數落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做錯的事,還不如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來鼓掌喝彩!我堅信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罵出來的而是夸出來的。
總之,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則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學習的航道上順利起飛!
以上所談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認識,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最后,祝各位領導、老師和全體家長們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心愿的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任科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孩子對每位老師都心存感激。他會經常跟我們說:“我真的很幸運。我們的班主任待我們像媽媽,英語老師的知識真淵博,數學老師真盡責,歷史老師講得知識真系統,地理老師真有耐心,生物老師講課真有條理,政治老師真和藹,不僅教會我們知識還教我們如何做人,體育老師跟我們的關系可好了,微機老師講題總是不厭其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真的是全班的各位老師的全力付出,耐心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在每天進步著。班主任老師讓我談一下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實真的沒有什么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我就來談一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的成長感受。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在一天天地成長中,特別是當了父母之后,特別是孩子在經歷青春期的過程中,我們做父母的真的應該先成長起來,我們就像是小樹旁邊的那棵大樹,如果我們不成長,就會遮擋了孩子頭頂上的那方天空,使他們受到束縛。
孩子的成長一開始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他的情緒容易激動,做事時無論你說什么,他始終都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他喜歡跟我們談論他自己了,可他只允許我們做聽眾,只允許我們對他予以表揚和鼓勵,對于嚴厲的批評無論內容如何,他會反感。我知道兒子的青春期來了,所以我要首先改變。
每天的放學上學路上,晚飯時間,是我們與兒子相處的最寶貴時間,我們會傾聽他的暢所欲言,有時他會手舞足蹈,眉飛色舞,有時他會垂頭喪氣,有時會牢騷滿腹,我們只聽不給任何的意見,他會忍不住問我們的建議和看法,我們才將我們的意見告訴他。有時想想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只有初中四年,孩子每天都與我們朝夕相處,可是到了高中,大學,參加工作,成家立業,他會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對我們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十分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剛上初一的時候,我總在抱怨,抱怨他做作業太慢,不會安排時間,抱怨他背東西太慢,指責他東西放得太亂。他聽得心煩,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弄得他心情郁悶,做事效率更低。孩子的爸爸就告訴我:“你喜歡在單位上總被領導指責嗎?你喜歡自己有了一點進步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嗎?你喜歡在自己做事情的時候有一個人總在你的旁邊指指點點嗎?”是啊,我怎么沒有想到換位思考呢?如果我是孩子,我肯定特別反感有這樣一個媽媽。所以,我要改變。每當晚上我們要休息了,而他還沒有寫完作業的時候,我不再嘮叨他,我們會關上燈照常休息,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孩子有一天告訴我們:“晚上的學習效率太低了,睡得太晚,所以第二天聽課時經常走神。”他爸爸問:“那怎么辦?”他說:“我已經想好辦法了,就是寫作業的時候不能玩,寫完之后再玩,而且我想如果寫作業之前先復習,一看時間用得太多了,就會趕快寫。”爸爸問:“如果到了時間寫不完怎么辦?”他想了想說:“沒寫完就先睡了,第二天早上定個鬧鐘,再起來寫,這樣就可以改掉拖拉的壞習慣。”從那以后,他也很少晚睡,而且會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在老師還沒有布置作業的時候,就提前做題,他說:“這樣不僅可以及時復習,而且可以提前做完作業。”我們知道,孩子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孩子的動腦。他會在學習了一個階段的知識后及時地復習,對于自己不會的知識及時地請教老師,他會把課程表抄下來,貼在家里的書桌上,對于第二天的學習進行適當地預習。他會在平時小測考得不理想的時候告訴我們:“我背得不夠扎實,早上要多背背。”有時他也會沮喪地告訴我們:“我背東西慢是不是因為我太笨?”我們會告訴他:“背得慢是因為你在理解記憶,背得慢也會忘得慢,但是需要你比別人多重復幾遍。”他會在數學成績不理想的時候跟我們提出到書店買題做的要求。我們對他的指責少了,他的壞情緒也少了,他的思考卻多了。
我們每個孩子都在成長中,盡管成長中經歷的,出現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是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會在我們的寬容與引導信任下慢慢成長起來,而我們也必然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收獲很多。
心愿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而今年,端午節就在5月30日。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是為了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同時它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些都是被人熟知的關于端午節的俗語,生動地體現了端午節的習俗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心目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吃粽子,賽龍舟,這些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作為中學生,我們更重要的是知道并擁有它所代表的精神。一是為了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二是體現于龍舟比賽的團結向上、勇于進取的精神,端午節更是一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展現。
同時,端午節也是一個增進親情,密切人際關系的機會。鄰里之間互相送粽子,與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龍舟競渡,都是一些平常享受不到的事情。
在此,我希望大家能重視端午節,重視這個中國傳統節日。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心愿的演講稿篇四
下面我具體談談他們的數學學習。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清醒認識這段時間學習對你的孩子的重要性。在這一年里孩子們要學習、要掌握的數學知識也增多了,內容多而復雜,難度也大大增加。為了激激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開學初,我根據每個孩子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給每位同學定了一個“達標分”,我還讓孩子在班級里舉行“爭星活動”,期初給每個孩子確定一個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平時考試如果誰贏了,就可以印一個“數學之星”,到期末比比誰的星多。這樣一來,孩子都有一種競爭心理,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上你追我趕,不甘示弱,班級的學習氛圍很好。
當然,還有個別孩子學習習慣較差,平時聽課容易分心,課堂學習效率較低,個別同學作業速度慢,不能及時完成作業,還有極少數同學偶爾有抄襲作業的現象。這些學困生也特別辛苦,每天放學總比別人回去的遲,哪里做錯,訂正完再回去,哪些作業沒完成,必須補完再回去,這樣堅持下來,雖然我們也很辛苦,但孩子會明白這樣的老師對他們的功課是不會馬虎的,他們想不完成作業也就不敢了。
除了對這些學困生花力氣,對于優等生,我不局限于讓他們掌握課堂上的知識,有時間也會出一些提高題讓他們思考并講解,這樣日積月累,平時多接觸這樣的題型,也許有時候真能派上用場。
到現在,我們已經進行了六次考試,這幾次考試,我們班在平均成績、優生率,及格率都在年段前列。每位家長手上都有一張孩子的成績表,請你們對照一下孩子的成績與平均成績的差距。
單元 五(下) 類別 成績 成績 93 班級平均 90分以上 平均分以上 88.67 第二單元 98 90.43 35 35 第三單元 100 91.02 37 34 期 中 100 90.38 35 35 第四單元第四單元(市) (校) 90 88 80.89 17 32 80.06 15 32 這次學校自己出的期中考試卷的成績沒有在表中。這份卷子題目比較靈活,考察的知識點是比較全面的。說實在的,整體成績不好,但也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這張卷子的難度較高,陷阱也多,我們的孩子平時很少做這種卷子,前面的填空題,雖然每空一分,可是要經過好幾步的計算才能得到,實在是不容易,而到第三面的應用題,雖然不怎么難,可孩子們的頭腦已經被那些填空題搞得暈頭轉向了,加上時間緊迫,所以有些同學就沒經過仔細審題匆匆忙忙下手做了,效果當然不好。最后的四道附加題,跟往年畢業考的附加題難易程度差不多。大多數孩子反映時間不夠,但是同樣的時間,我們班也有幾個做完了,并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也就是孩子之間的差異。這張卷子孩子計算的速度、準確度,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就體現出來了。
全年段有2個加20分的,是我們班的黃禹涵和張以涵,加10分的全年段十來個,我們班就有( 5 )個,他們是(周莉婷、陳然、許哲航、張婧、吳佳蓉 )我們班加5分的也有很多個。相對于年段來講,我們班還是比較好的。
我們考這張卷子,除了要發現一些好的苗子,同時也要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能看到平時三面的市卷考100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平時考100不是一件很難得事,我們第二、三、期中考100的分別有6個、16個、11個,第四單元只有一個100是鄭家金.。這單元圓的試卷計算量很大,每步都要非常細心,考100就真的不容易了。
這幾次考試反映出了很多的問題:學生之間的差距正在加大,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個別學生已經是力不從心;少數學生考試時間不夠用,說明平時的基礎不牢加之平時作業拖拉散漫成習慣,考試自然就存在問題。
說實話,十個手指頭伸出來也有長有短。所以我們不能企求每個孩子都同樣優秀,同樣聰明,應該根據每個孩子特點,有針對性的督促。
有的孩子領悟能力強,接受新知比較快,但常常在考試中拿不到高分,這與他們性格就有關,不踏實、不穩重,我們家長在這方面就要多注意、多提醒。(比如,第四單元,畫半圓并計算周長和面積)
有的學習很踏實,作業認真、美觀,但缺乏靈活性,要注意多舉一反三。
有的學生考試成績時好時壞,這主要取決于他們的學習狀態。
有的學生已經很努力了,但沒考好,家長應多鼓勵:這次沒考好,下次再努力。 有些學生不是智力問題,但考得很差,這是態度問題,家長要嚴厲批評。( ) 當然,分數只是一個參考,并不能代表一切,不要因為孩子的退步而失去信心,而應該與老師,孩子一起找出問題所在。我們在座很多家長做得很好,他們總是關注著孩子的學習,并總和老師聯系交流。
要規定孩子放學后必須做完作業,必須自己檢查。任何作業都不容草率。
一張卷子從第一面的填空到第二面的計算,到第三面的應用題,都必須計算。數學離不開計算。學生的計算技能的培養十分重要。我平時的教學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經常穿插計算訓練。每天課前作業都讓孩子訓練15——20分鐘。馬上改馬上講評。每次準確率達到100%的差不多有一半。但是我們課堂的時間很有限,單靠學校的訓練這樣還不夠,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家中適度訓練。如:結合教學進度,每日十題,哪怕五題,給學生適度的壓力,比如限時完成,正確率提一些要求等。這樣訓練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一定要持之以恒,實在忙可以兩天一次,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效果。
各位家長,期待著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你們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中學。
心愿的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是有關端午節的題目。
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又叫端陽節,是每年的農歷5月初五,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也是我們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的日子。這天馬上就要來臨了,相信大家都非常期待這個傳統節日了吧,那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大概講講關于端午節的事情吧。
我剛才說端午節是祭奠屈原的日子,那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是的,屈原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是一個愛國的詩人,據說,春秋時期,秦國大肆侵略楚國,攻占楚國都城的時候,屈原看著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寧死不屈直接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死后,楚國的百姓悲痛萬分,每一年的這天都去江邊祭奠他。所以在每年的農歷的五月初五才有吃粽子化龍舟的習俗,成了一年一度紀念屈原的日子。
屈原的這種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在當時振奮人心,值得楚國的百姓的愛戴,在20xx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被尊崇和敬佩。我們敬佩他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血性,面對危機有著舍身成仁的氣魄和膽量,也體會到了他對國家人民的深重的感情,和對我們腳下這篇廣袤土地深沉的愛。所以才會有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的祭奠流傳至今。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很多其他的風俗。最常見的風俗就是掛艾草吃粽子。我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家里的門口都會掛艾草,風輕輕的吹過來,我好像還能聞到艾草上淡淡的草屑香,這一整天我都非常的.開心。我家從一大早就開始包粽子,白白的米飯里面夾點肉,再放點紅棗,就是我最喜歡吃的紅棗味的肉粽,現在想想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嗯,我好像也看到了下面有同學咽口水呢。別急,再過兩天,我們就都能吃到了哈。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傳承了中國20xx多年歷史的節日,也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門。我們作為當今的新生代的一員,我們要主動的弘揚這種帶著中國歷史氣息的傳統文化,也要弘揚屈原的那種愛國主義情懷。我們的祖國日漸繁榮昌盛,哺育我們一代代人的成長,我就想在這里當著所有老師和同學的面,大聲的向我們的祖國表白:我愛你,中國!也希望我們能珍惜現在的生活,彼此勉勵,努力學習,長大后做一個愛國愛人民,對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人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