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叢林之書讀后感200字 叢林之書讀后感500字篇一
《叢林之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一個名叫莫格里的小男孩在嬰兒時期被老虎叼到了叢林里。后來在黑豹巴吉拉和棕熊巴魯的支持下,狼族收養了莫格里。在叢林中長大的莫格里后來做出了很多讓人驚嘆的事情——趕跑了村子里的壞人、將紅毛豺狗悉數殺盡......而他趕跑壞人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要放叢林進來。
狼孩莫格里回到村莊是被仇視的,因為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被狼養大的叢林魔鬼,還因此要殺掉他的養父養母。就這樣激發了莫格里想放叢林進來的念頭——把人類居住的村莊也變成叢林。
我在想叢林與村莊、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最開始,地球上沒有村莊,人類的祖先屬于大自然的一部分,與其他動物沒有太多差別。后來人類的祖先從森林里走出來,人類逐漸開始在地球的各個地方生活,將叢林與森林變成了村莊、城市。他們正破壞著動物們的家園——大自然。人類一點也不把曾經和自己差不多的動物放在眼里,大肆捕捉、殺害它們。這時候,人類和大自然的關系是對立的,人類覺得人定勝天,不覺得大自然有多偉大了。
可事實上,沒有大自然也就沒有人類。人類吃穿用度都離不開大自然,嚴格來說就連自己都屬于自然的一部分。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才那么渴望去大自然中踏青、旅行啊!
我覺得應該要放一些叢林進來,來到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我們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旁。
我想起了我今天去的谷山古采石場,站在這個宋代的采石場洞口,你能看到城市中高高的房子。可我身邊明明是青色的石頭、綠色的淺潭呀!我很慶幸我能處在自然中,可我又覺得谷山是在孤軍奮戰——因為城市建設,谷山被挖掉了很多,有些高樓都已經要建到山上來了。
我們是不是應該保持這樣的大自然,讓叢林、讓森林、讓大自然進來呢?
我最喜歡的黑豹巴吉拉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我們也想這樣,可惜人類的城市太大了,再怎么讓叢林進去也行不通啊!”
所以我認為人類應當把叢林、森林這樣的大自然帶進我們的生活中,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巴吉拉是遵守叢林法則的,其實大自然也有一條自然法則,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它。
當你忽視了自然法則的時候,請記住《叢林之書》當中的叢林密語吧:你與我,同源同脈。
我們人類和大自然的所有物種們不正是同源同脈么?
叢林之書讀后感200字 叢林之書讀后感500字篇二
這本書是英國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一本著作,講述了以狼孩莫格里為主題的9個故事,為我打開了一道通向神奇的叢林世界的大門,使我急不可耐地跟隨莫格里進入亦真亦幻的'熱帶叢林。莫格里還是嬰兒的時候,被老虎謝爾汗追逐,誤入狼穴,被母狼收養,成為狼群的一員,叢林的故事就此開始。莫格里在狼群的撫養下逐漸長大,在他的周圍,慈祥的狼媽媽,忠誠的狼兄弟,勇敢機智的黑豹巴希拉,淳樸善良的老熊巴盧,剛直的狼首阿克拉,智勇雙全的蟒蛇卡阿等一群群鮮活的動物組成了一個溫暖的集體,他們賦予了莫格里智慧,勇氣和力量。在老熊巴盧和巴希拉的教育下,莫格里明白了對動物來說最重要的叢林法律,在他的生活中,有被猴子誘-惑而被饑渴折磨的慘痛經歷,也有被蟒蛇援救而大難不死,被奇異珍寶誘-惑而不為所動的成長傳奇;有過在人與獸之間難以取舍,去意彷偟的心靈磨礪,更有智殺老虎謝爾汗,全殲紅毛惡狗的輝煌壯舉。他的成長歷程,正如神秘的叢林一樣,危機四伏而又風景無限,波瀾壯闊而又純凈清新,就這樣,莫格里成為了一個勇武聰慧的少年,一個叱咤山野的叢林之子。
在書中,吉卜林用顯而易見的語言,隱身揮灑于從崇山峻嶺,激流田野之間,美麗的大自然帶著干濕兩季的風雨雷電撲面而來,個個人物奔跑跳躍,恍如插身而過,一個人獸穿梭,生機勃勃而又充滿弱肉強食的夢幻世界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細細品味這一個個文字,作者的深刻寓意在我的品讀下已經顯出端倪。叢林中的豺狼虎豹正是人世間的蕓蕓眾生,大自然正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而作者推崇的叢林法律,不正是作者心中的社會法則嗎?
我明白了,原來良好的法律與秩序都是如此重要,在叢林中,叢林法律使動物們好好地生存,融洽地交流,組成了一個大家庭,而人類社會,也應該遵守法律,使人類社會變得跟美好!
《叢林之書》告訴我們一個小男孩在母狼的撫養下長大,長成了一個強壯,勇敢而又聰明的孩子。
男孩長大之后幫助狼群解脫了重重困難: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牛群殺死了與狼群有著不解之仇的老虎——謝爾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