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以革命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今年已95歲高齡的張富清,是解放戰爭中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4個碉堡,有著赫赫戰功的西北野戰軍突擊隊員;是轉業時前往鄂西山區,為一方貧窮百姓,默默奉獻的基層干部;是在艱苦歲月里藏起戰功,甘守清苦,不給黨和國家添麻煩的退伍老兵。“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的入黨誓言,堅決聽黨的話,保證完成任務。”“我是共產黨員,哪里有困難,哪里條件艱苦,我就去哪里。”“黨把我培養成一個革命軍人、一個國家干部,我就要努力為黨、為人民做點事。”這就是革命老前輩、老英雄張富清的錚錚之言。
張富清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人們感動于英雄無言,更感動于一位耄耋老人歷經歲月磨煉而始終堅守的初心。他的感人故事正是“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的生動詮釋。履職盡責、許黨報國是張富清一生的修行,也應該成為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每一位革命軍人的修行。他是新時代每一個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廣大黨員干部要向老前輩張富清學習,學習他初心不改、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學習他夙夜在公、為民奉獻的家國情懷;學習他履職盡責、敢于擔當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吃苦耐勞、兢兢業業、不計得失的剛毅品格;學習他不畏困難、敢于犧牲的斗爭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昂揚的奮斗姿態奮進新時代,開拓新征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一定要以革命前輩張富清為榜樣,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始終把忠誠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忠于職守,敢于擔當,努力在自身崗位上創造一流業績,勇做時代先鋒,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斗。新中國70年的輝煌歷程,依靠前輩們不斷攻堅克難、默默奉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艱難、不懈奮斗。
“正是有了無數像張富清這樣的先進人物,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才能不斷前進,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岳奎說,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以英雄為榜樣,見賢思齊,甘于奉獻。全社會都弘揚奉獻精神,就能凝聚起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總書記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部隊軍營,戰功赫赫。1948年,24歲的張富清離開陜西漢中洋縣的家,光榮入伍,成為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的一名戰士。先后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子戰場冒著槍林彈雨,不顧自身安危保家衛國,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他正是時代最可愛的人,可歌可泣,可愛可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代需要凝心聚力,需要奮勇當前的開拓者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離不開老革命們的流血犧牲,現在是我們這代人奮斗的時刻,每個人都應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做時代弄潮兒。
退役轉業,低調奉獻。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克己為國,國家開展精簡退職工作,張富清首先動員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他輾轉多個崗位,一直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他年逾八旬截肢,自己鍛煉用義肢走路,沒給國家添過一份負擔。
他正是時代最需要的人,克己奉公,兢兢業業。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全體黨員干部要奮勇朝前,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將政策做細、做小、做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的開局之年,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我們呼喚更多的改革先鋒、匯聚更多改革力量,接棒繼續跑好偉大復興的接力賽,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學習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張富清事跡學習感悟。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他是時代最可愛的人,謙遜,務實。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向老英雄張富清學習,立足當下,充滿斗爭精神,永懷愛國情懷,為國家披肝瀝膽,奉獻一切。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重讀張富清老人的生平經歷,于平凡中感悟身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偉大;體味張富清老人的動人話語,于點滴中催發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堅守初心,不改本色。“黨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這簡單平凡的話語在此刻聽來卻那么擲地有聲,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迎著槍林彈雨沖鋒在前,戰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64年前,他退伍轉業,在湖北來鳳縣的艱苦山區奉獻一生。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現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張富清用自己的行動見證了自己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身為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深藏戰功63年,因為一次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們認識。誰曾想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張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戰功出生入死保家衛國的戰斗英雄,這讓當時負責信息采集登記人員都為之震驚。每當提起70年前犧牲的戰友,老人淚眼婆娑:“我的戰功,和他們的貢獻相比,差得很遠;我現在人還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們享受得多,還有什么理由向組織提要求?”甘于貧苦,淡泊名利,裝修、家具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樣式,平日生活更是將勤儉節約融入了生活的點滴。在面對兒女工作時,時任革委會負責領導的張富清毅然讓兒女下鄉鍛煉,到祖國更需要的地方歷練成長,甚至在晚年患白內障進行手術時也只是選擇了一副最便宜的晶體,而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樸淡泊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
一心為國,造福一方。抗戰時期的戰斗英雄,復員轉業后的人民好干部。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去,哪里艱苦就到哪里去,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張富清抱定這樣的一種信念扎根來鳳30年,為官一任,張富清認真工作深藏功名,帶領群眾投工投勞,一起放炮眼、開山修路……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共產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正是有無數像張富清老人一樣的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付出,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捍衛了我們的建設成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無限忠誠,這一切的一切也將不斷地激勵著我們新的一代繼續向前,以無數英模先輩為榜樣凝聚成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為祖國的明天不懈奮斗!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前段時間,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關于張富清老人英雄事跡的報道時,我心潮澎湃、深受感動,驚愕于原來人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4月30日,當我現場聆聽了張富清老人先進事跡的宣講報告后,感慨良深,思緒萬千,被老人的可貴品質深深感動,眼角禁不住流下了感動的熱淚。昨天,有幸參加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電視《時代楷模發布廳》張富清事跡錄制現場,再此觸動而流淚。特別是當聽到老人說出“當年和我并肩戰斗的那些戰友,許多都犧牲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我有什么資格把戰功拿出來顯擺?又有什么資格向組織提要求?”“我死都不怕,還怕吃苦啊?”的動情話語時,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于他英勇善戰、舍生忘死的英勇氣概,感動于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更感動于他深藏功名不居功的高尚品質。老英雄對黨的那份忠誠與敬仰、對革命事業的那份熱誠與執著、對生活的那份從容與堅毅、對名利的那份無我與淡定,深深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始終堅守對黨的絕對忠誠之心。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任何時候做到愛黨、信黨、護黨,永葆赤子之心,對黨絕對忠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強化黨性鍛煉,筑牢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之基,以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做好本職工作,切實為黨分憂、為黨盡責,永不褪色、永不變質。
始終堅守對事業的崇敬之心。始終保持對共產主義革命事業的旺盛斗志,珍惜黨給予自己的干事創業平臺,認真對待黨組織分配給自己的每項工作任務。堅持任務面前不推諉,困難面前不棄餒,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前進路上不驕不躁,滿懷激情,干事創業。
始終堅守對組織的感恩之心。我從普通農民家庭走出來,受組織多年培養和錘煉成為一名黨員干部,深感榮幸,無比自豪。我將始終把這份感恩融入自己工作和生活之中,始終保持對組織的強烈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擔起義不容辭的崗位責任,以工作成績回報組織關懷,絕不辜負組織的培養和殷切期望。
始終堅守對生活的平常之心。始終以平常心待人處事,懂得“知足常樂”,保持平常心態,正確認識到自己也是普通群眾的一員,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是為黨的事業、為人民利益工作,滿足但不自滿,自豪但不自傲,做到心如止水、無欲則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始終堅守內心的那份寧靜,不與別人比待遇,多與別人比成績,在淡泊之中懷有大志,清貧之中向往奉獻,學習上不知足、工作中知不足、生活中常知足,在平凡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始終堅守對名利的淡泊之心。張富清老人無數次因提起曾經浴血奮戰的戰友而慟哭流淚,深深觸動了我。比起張富清老人在戰火年代的浴血奮戰、在和平年代的艱苦奮斗,今天我們的工作生活條件都好了不知多少倍,今天工作的付出,比起張富清老人的赫赫戰功又算什么呢?我將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一顆淡泊名利的心,堅持篤定從容的步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正確對待權、名、利,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積蓄前行力量,努力行穩致遠。
始終堅守對法紀的敬畏之心。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時時處處從小事小節上嚴格約束和規范自己,慎獨慎微、勤于自省,做到心存敬畏、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實加強道德修養,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健康的精神追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崇高品質和浩然正氣。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今天上午項目部組織我們觀看了張富清老英雄的宣傳片,在觀看時代楷模張富清事跡材料的視頻后,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出這一句話,他真正地做到了為黨犧牲一切。一次次血與火的考驗過后,張富清老同志仍然不忘初心,不改英雄本色,勞苦而功高,卻隱榮而清譽。居功而不傲,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絕對忠誠,用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彰顯了初心和使命的偉大力量。在張富清老人眼里,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艱苦就去哪兒”,這才是對黨忠誠。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要學習老英雄張富清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刻進心中、融入血脈,為新時代奪取新勝利不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任何的溢美之詞在他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其實我們不用刻意追憶歷史,才能緬懷英雄,英雄就在我們身邊。脫下軍帽,他也只是普通的老人,誰也沒有想過,這樣一個滿身傷痕的老人,居然曾經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他臉上的皺紋記錄了那段生活的不易,記錄了那一段令人觸目驚心、血淋淋的歷史。我們應該記住他,以及和他一樣為我們付出過的人,尊重他們,愛戴他們。
因為信仰,所以偉岸,“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著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干部張富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入黨初心。在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墻、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就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說,祖國知道我。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范,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舊律。在同事眼里,他勤勞肯干,任勞任怨,務實進取,嚴以律己。
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應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跡材料為我們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爭做新時代先鋒,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學習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跡材料,像是閱讀了一本浩瀚的書籍。學習了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跡材料,感受頗深。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奉獻,看到了信念,看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老英雄張富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闡述樸實純粹的人生意義,以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我們廣大黨員同志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老英雄張富清一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多做有利于社會的事情,讓真情灑落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對我們年輕新一代來說就是要立足本職,不求轟轟烈烈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而應默默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要從平時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做無私奉獻的典范。立足后勤,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基本建設工作,講原則、講認真、講工作質量,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將無私奉獻的精神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為組織集體作出更大的貢獻。
張富清的一生,就是這樣在突擊與堅守中塑造了純粹與高尚,成為一座令人仰望的人格豐碑,成為一面燭照靈魂的人生鏡子,成為一面引領激勵我們奮進的精神旗幟。
不管是突擊還是堅守,無不折射出張富清堅定的信仰、忠誠的品格、擔當的精神。
突擊的動力、堅守的定力從哪里來?張富清始終把堅定的信仰信念放在第一位,談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信仰”。有了信仰,他就不怕犧牲;有了信仰,他隨時做到黨讓干啥就干啥;有了信仰,他就不怕艱苦;有了信仰,他從來不為私心雜念所累;有了信仰,奉獻在他看來就在情理之中信仰對于共產黨人來說,為什么那么重要?張富清用一生的突擊與堅守為我們作出了響亮回答!
即使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已經過去,我們也應向張富清老先生學習。學習他的堅守信仰,不忘初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入黨誓詞,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學習他的深藏功名、淡泊名利,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嚴于律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執著;學習他勇擔重任、心系群眾、為民奉獻的精神。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在張富清老人眼里,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該做到“黨指到哪,就打到哪”,敢于沖鋒在前,敢于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該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艱苦就去哪”,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新中國走過了 70 年風風雨雨,張富清同志的崗位和身份也隨之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崇高精神。
學習了張福清同志的事跡后,除了向老人致敬外,我想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于前輩們的無私奉獻、無悔付出為我們創造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張富清同志是我們年輕干部學習的榜樣,是共產黨員的標桿。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同志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胸懷大志、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淡泊名利、廉潔齊家的高尚情操,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學習他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仰,真正把對黨忠誠刻進心中、融入血脈,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學習張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將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真抓實干,務實進取。當前,老干部工作處于改進創新、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每一位老干部工作者要本著一顆對黨的忠誠之心,堅定對事業追求的信念,切實增強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堅守信念、不忘初心,以持之以恒的奮斗精神讓我們的事業生機蓬勃。
學習張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將其落實到服務管理老干部中,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當前,離退休干部隊伍結構和利益需求的新變化,讓老干部工作面臨著新的困難和挑戰。實現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需要老干部工作者鍥而不舍、前赴后繼的努力和付出。因此,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每一位老干部工作者需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勇氣。有了它,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它,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
學習張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將其落實到正己修身處, 嚴以用權、嚴以修身、嚴以治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清正廉潔的優良作風我們不但不能丟,還應該使之成為自覺。因為只有守住了清廉這個“本源”和“底線”,我們才會有進取之氣,在思想上、感情上熱愛老干部,關心老干部;在工作上努力拼搏,為老干部謀利;在作風上,務實正派,與老干部心連心;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樂主義和嬌奢之氣。
在平淡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在寂寞中,展現自我、體現價值是老干部工作的真實寫照,這與我們現在所要學習宣傳的張富清精神的本質是一致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張富清老人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淡泊名利,砥礪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干拼搏,扎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做一名“讓黨放心、讓老同志滿意”的老干部工作者。
張富清先進事跡心得張富清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在觀看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跡后,我又在網上搜集了很多關于張富清老英雄的視頻,有一段老人眼含熱淚:“想起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有幾多都不在了,我比起他們來,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正件去擺自己啊?”“死我都沒有怕,我還怕哭啊?”“堅決聽黨的話,黨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黨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正是他這種永遠聽黨指揮,指哪打哪的意念,讓他堅定地守護著那片初心。
我們要學習他危險關頭“沖”的無畏犧牲精神。張富清參加過數次激烈戰斗,有的戰況慘烈到“一夜之間換了八個連長”。每次戰斗他都能沖鋒在前,多次負傷不下火線,先后榮獲兩次“戰斗英雄”、一次“人民功臣”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多次。張富清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入黨時就宣誓要永遠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我就堅決打到哪里。
”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就要有張富清這種敢沖敢上、能沖能上,沖鋒陷陣的戰斗精神,面對困難與挑戰、面對坎坷與荊棘,敢碰“硬釘子”,敢啃“硬骨頭”,敢于說“行”、干則能“贏”。
學習他思想建設“富”的無時不學精神。張富清在戰斗、生產、工作中沖鋒在前,在個人學習和生活中也不甘落后,積極讀書看報、看電視新聞,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始終在思想上保持積極向上,與時俱進。他說:“工作上離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離休。要常常學習,檢查自己。不給組織找什么麻煩,不向組織提什么要求。
正如老人的名字“富清”——精神富有,一生清正,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他的精神也必將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堅守初心、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展示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70周年華誕獻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