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匯報材料篇一
我市現有水產養殖面積11.8萬畝,2014年預計全市水產品產量2.86萬噸,漁業產值6億元以上。水產品不僅豐富著城鄉居民“菜籃子”,而且為保障供給、穩定市場物價和食品安全,增加漁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市水產局始終把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做為重大的民生問題來抓,全系統高度重視、全力以赴,現將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匯報如下:
一、扎實推進,監管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近幾年來,水產局針對監管、檢測和執法等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扎實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項工作有亮點、有突破、有成效,較好的完成了水產質量安全的各項任務,無公害水產品每年抽樣檢測合格率達100%。主要是做好了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全面推進工作。
市水產局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以局長周明華擔任組長,全面負責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分管局長任副組長主要抓,安全生產檢測股、市漁政站、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市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等單位參與,具體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政策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嚴格按照水產局與市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簽訂的責任書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有力保障了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二是突出科技培訓,強化安全第一的理念。
每年舉辦各類培訓會議不下于30次,培訓漁民3500人次,發放各類科普和技術資料近5000份。培育漁業科技示范戶100戶,輻射帶動2000多戶養殖戶,每年組織發放各種安全漁需物資近1.5萬元,引導養殖戶正確用藥。做到逢訓必講健康養殖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組織漁技推廣人員進村入戶,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普及科學防病和用藥知識。從思想上轉變從業人員的健康生態養殖意識,規范用藥觀念,牢固樹立水產品質量安全這根“高壓線”不能碰的的理念,確保我市水產品質量的絕對安全。
三是積極開展“兩認”和創建健康養殖示范場,倡導健康養殖。
近年來,安陸市水產局為深入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省部級示范場的輻射帶頭作用,促進全市漁業基地建設上規模、精養魚池改造上水平、行為上規范漁業養殖和養殖投入品上標準的工作目標,積極組織和鼓勵全市各養殖企業和各專業合作社申報省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活動。目前,全市已創建市三河養殖場、市百花養殖場、碧濤水產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甲天桃水產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等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基地6家,創建王五水產養殖基地等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基地3家。全市已有9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通過了水產品無公害產地認定,有42個產品通過了無公害產品認證各基地.通過省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大大改善了生產設施,完善了相關技術,規范了養殖制度,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提升了建設水平,從而促進全市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漁業現代化建設步伐。
四是強化源頭整治,加強投入品和三項紀錄的管理。 水產局每年根據不同時期的養殖投入品使用情況,為從源頭強化水產投入品管理,針對農資市場每年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采取了突擊檢查,主要檢查魚用飼料廠、生產記錄、銷售記錄以及相關資料,以及經營者的進貨渠道(查看生產廠家相關資料),銷售臺帳,是否生產經營了違禁藥品,飼料中是否含有國家禁(限)用藥添加劑等投入品。年初要求經營門店簽訂了《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針對查出的問題并要求各單位制定整改措施,切實加以整改,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對個別經營戶未做銷售臺帳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并當場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同時對于養殖基地組織力量到養殖現場例行檢查。到養殖現場查看了養殖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及飼料的來源記錄等“三項紀錄”,重點檢查養殖過程中是否使用禁用漁藥情況和攜帶有害物質殘留的、變質和過期的飼料。促進各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加強市場監管,確保公眾水產品消費安全。
安陸漁政在工商、畜牧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大檢查專項整治行動,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來推動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開展節假日期間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和平時例行檢查相結合,主要對城區各超市、農貿市場所銷售的水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查。檢查中從未發現使用國家禁止的漁藥(氯霉素、孔雀石綠等),蝦類氯霉素藥物殘留抽檢全部合格,確實保障了全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六是積極配合上級抽檢送檢,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為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時了解我市產地和市場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保障市場水產品質量安全,根據省局要求,每年至少兩次赴各鄉鎮等地的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和農貿市場進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監測。抽檢樣品封樣后將交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氯霉素、孔雀石綠、呋喃唑酮代謝物、鎘、無機砷等藥殘、重金屬指標檢測。為進一步加強漁藥、飼料等投入品銷售、使用、儲存的環節的監管,進一步加大漁業投入品專項整治的力度,防止違禁漁藥、“三無”漁藥及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投入品在養殖過程中的使用,不斷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切實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二、存在的不足。 通過我局幾年的不斷努力,我市的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也有大幅提高,人們的質量安全意識明顯增強,但與國家、省、市對我們工作要求相比和廣大消費者的期盼,還有很多困難和不足。
一是我市目前沒有快速檢測的檢測設施和技術人員,只能配合部、省的水產品抽檢活動,不能自行檢測水產品和漁藥、苗種。這與當前食品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不相適應,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二是我局水產品質量管理機構在機構和經費保障上還存在一定困難。我局的二級單位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和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目前共同承擔了水產品質量管理的主要任務。但該兩單位目前既不是參公參管單位,也沒有納入財政全額預算,這種人事管理體制和經費制度影響了其更好地發揮其管理職能
三是投入品的監管存在職能不清。漁藥生產、銷售經營的審批權不在水產部門而在畜牧部門不利于有效監管。
三、狠抓重點工作落實,扎實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一是全面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水產健康養殖市現階段建設現代漁業的主要任務和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標準化生產,全面推進健康養殖,是解決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根本措施。我局一方面將繼續推進魚池標準化改造和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工作,重點抓好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工作,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保障水產品產出安全;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對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增強監測頻率,擴大監測范圍,提高預警、預報和快速反應能力,嚴防重大水生動物疫情大范圍蔓延和影響水產品質量安全。
二是扎實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是監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局將逐年加大對漁藥市場和魚用飼料等投入品的抽檢頻率及檢查力度,強化對魚用生物制劑的管理。
三是進一步加強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
產地抽檢是加強產地監管、依法查處違法生產單位的重要手段。我局將進一步強化和完善抽檢方案,每季度例行抽檢一次,每年隨機抽檢2次,年抽檢品種不少于10個,被檢單位不少于3家。
四是主動做好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
一方面建設水產品的可追溯體系。完整建立每條魚從繁育基地到苗種培育再到成魚養殖整個環節的養殖數據庫,并能提供查詢。另一方面建設產地準出制度。只有合格、安全的水產品方能上市銷售和流通。
五是深化水產養殖和質量安全執法。
水產養殖和質量安全執法是近幾年形勢發展多我們提出的新要求,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將緊緊圍繞養殖證發放、生產記錄、養殖用藥、水域環境等重點環節,加大執法力度,改善執法手段、增強執法能力,規范執法行為,建立健全漁業主管部門統一領導,以漁政部門為主,技術推廣、質量檢測、環境監測和服務中心等機構協作配合的水產養殖與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機制。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匯報材料篇二
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
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組成專班來我市檢查水產品質量安全,既是對我們的關心,也是對我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促進,現將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我局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年初,局黨委就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布署了這項工作,并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領導小組由我市水產局局長張振華同志擔任,分管的副局長謝xx同志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水產局辦公室主任王xx同志兼任。水產局法規科科長趙xx、市漁政局局長趙xx和市漁政局副局長張xx組成工作專班。工作專班負責開展水產養殖執法行動,處理執法行動中的各類應急事件;負責制定xx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應急預案;負責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計劃以及培訓計劃的實施。同時,我們還對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執行追究制度。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分人、分區、分責管理,切實加強了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各個環節工作的監管。
二、加強宣傳培訓,建立有效的信息網絡。今年以來,我局采取了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的辦法培訓漁政執法人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漁業法》及《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辦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水產苗種管理辦法》、《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同時,今年我們還積極參加農業部、省、xx市舉辦的各類農產品質量培訓活動,主動選派水產品質量安檢員12人次赴外地參加學習。今年我們共舉辦了健康養殖培訓班12期,參加培訓人數有8000人次;舉辦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及生產記錄培訓班4期,參加培訓1000多人次。在漁區刷寫標語100多條,發放《禁用漁藥清單》300多張進行廣泛宣傳。在重點漁業生產區域,全面推行以“生產記錄”、“用藥記錄”、“投售記錄”為核心的三項記錄制度,監督指導生產者按標準要求組織水產品生產,規范水產品養殖、捕撈生產行為。向漁民印發《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養魚手冊》、《禁用漁藥清單》、《無公害漁用藥物使用方法》等宣傳資料和法規500余冊。通過舉辦各種培訓班的形式,我局建立了水產品質量監管的網絡體系,加大了對重點養殖基地、水產品批發市場、報紙等媒體的水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監測,一旦發現本地水產品質量出現藥殘超標或變質產品交易的信息,迅速上報。查證屬實,將依法處理,決不姑息,并將查處結果公開。同時市還設立了舉報電話,鼓勵社會各界進行監督舉報,并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經濟獎勵。
三、加強督辦檢查,確保監督到位。一是對養殖生產管理制度進行檢查。在今年的常規檢查中,我們主要是對國有漁場和水產養殖戶,《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產品標簽》制度進行檢查,從檢查的情況來看,他們都配備了相應技術人員,養殖人員安全用藥的自覺性得到了增強。同時,我局今年重點對飲水湖泊投肥養魚現象進行了督辦檢查,下發了《關于嚴禁湖泊投肥養魚的通知》,按通知要求我們每一個星期進行一次督辦,每一個月進行一次大檢查。今年,我局對8個大湖養殖業主下放了整改通知書,對1個大湖投肥單位進行了處罰。目前,我市大湖投肥現象已經得到有效遏制,象上津湖、胭脂湖等湖泊已全面整改到位,再沒有出現投肥養魚現象。確保了我市水產苗種和成品魚質量安全。二是對漁藥漁飼料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今年我局聯合畜牧局、工商局開展了漁藥漁飼料市場整治活動2次。根據農業部制定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它化合物清單》及《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將各國有漁場、大型集體漁場、各漁藥漁飼料銷售門店作為主要檢查對象,對漁藥經營戶的經營品種逐項登記,明確來源和主要成份,檢查是否“三無”產品,不但查柜臺上的商品,還對庫房商品也進行了檢查,并對一個經營業主進行查處。三是對開展水產品殘留品進行檢測。水產品藥殘抽檢是判斷水產品是否合格的直接手段,是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正值水產品集中上市時期,我局按照《湖北省水產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通知》開展了水產品質量抽查。對水產品經銷商進行了宣傳,對經營的水產品進行檢查,對抽查產品基地的水體按無公害產地認定水質指標要求進行檢測,并對產地環境進行了科學評估。我市未抽查出含孔雀石綠等藥物殘留水產品。國有漁區水質均符合無公害產地水質要求。四是對水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了執法監管。在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中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行為,市漁政局將依法查處,對檢查中發現使用違禁藥物及含有違禁藥物成分的投入品的行為,并將其列入黑名單管理,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實行特殊監管。水產品質量藥殘超標的實行封塘處理,嚴禁上市銷售,不能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水產品實行銷毀。凡是水產品藥殘檢測出陽性的,啟動追溯程序,查找源頭,查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陽性案件結案率保證達到100%。
四、加強生態漁業工程建設,建立水產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一是嚴禁在城郊型湖泊、飲用水域養殖污染嚴重的珍珠和進行投肥養魚,切實改善水質,保護生態環境;二是將長江禁漁范圍擴大到重點湖泊,如上津湖、中湖等國有漁場,實行“休漁”制度,使珍稀水生動植物和經濟魚類的幼體得到保護,保持水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結合農業污染源調查活動,清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對漁業水域造成的污染,依法保護漁業水域環境;四是大力發展小龍蝦野生寄養,蝦蟹混養,魚藕共生,網箱養魚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大力推廣國家級生態示范場—上津湖漁場的示范效應,擴大輻射規模;五是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對河蟹、黃鱔、長吻鮠及“四大家魚”等品種按照漁業行業標準,研究制定一系列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技術要點,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養殖,實現“從水域到餐桌”的全過程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抓好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論證工作。啟動了水生動物防疫和監督檢測體系,為老百姓吃上放心水產品提供了服務和保障。日前,全市已建成10萬畝龍蝦野生寄養板塊、10萬畝大水面河蟹養殖板塊和10萬口網箱養魚板塊三大示范基地。今年無公害產地認定面積22萬畝,認定率100%,無公害產品60個,認證率100%,綠色產品2個。六是建立水產養殖投入品準入制度、養殖生產監管制度和水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對養殖指導用藥,飼料、漁藥等投入品的質量,從源頭上把好準入關。建立規范的養殖檔案記錄,并保存到產品銷售后2年以上,實現質量安全的可追溯,以實現水產品質量監管的長效機制。
近年來,我們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市水產品經營戶、漁藥漁飼料經銷商、水產養殖者以及水產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也不斷提高。但我們也知道,我市水產局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與其它縣(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今后我們將認真執行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健全“服務、管理、監督、處罰、應急”五位一體的監管長效機制,確保水產品質量。
二0一0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