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一
1. 交流、了解春天里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有參與活動的積極愿望。
2. 能認真傾聽同伴的發(fā)言,學會協(xié)商制定活動計劃。
: 調查表一份。
1. 交流調查結果。
2. ——提問:你采訪了誰?他們小時侯在春天里最喜歡干什么?
——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表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采訪結果。
——將各種活動內容以圖示表示出來。
2. 討論:我們在春天里可以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
——幼兒分組討論:在春天里,我最想參加哪些有趣的活動。
——交流、了解春天里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有參與活動的積極愿望。
活動四活動名稱:春天他們在看什么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設想并探索學習背面人的畫法。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想像、表現(xiàn)和探索能力。
:背面娃娃一個,背景畫兩幅。
1.出示活動背面娃娃,引導幼兒觀察背面人的形象,共同總結背面人的畫法步驟,教師分步示范(頭、身體、上肢、下肢)2.請幼兒做模特,讓幼兒觀察比較背面人的異同?(發(fā)型、衣著、動作、高矮等)3.啟發(fā)幼兒想像:背面人在春天能看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手上拿什么?鼓勵每個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設想。
4.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將自己的設想的情節(jié)畫出來。
5.展示作品,進行自評、互評、師評。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二
《春天的電話》是一則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和春天萬物的美好景象。選取《春天的電話》這一教材是因為:
1.故事結構簡單,語句重復,符合中班幼兒的認識特點。動物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通過游戲,既能激發(fā)幼兒觀察春天變化的興趣,又能通過學習掌握電話內容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并說出知道春天的基本特征。
2.說出故事中的對話,能夠分角色進行表演。
3.懂得與同伴之間要相互友愛、關心。
1.事先帶領幼兒外出找過春天。
2.多媒體課件。
3.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小公雞等動物頭飾。
1.師:“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我們去郊游吧。”
聽開火車音樂進活動室。
2.師:“轟隆隆”打雷了,冬眠的小熊被吵醒了。(出示小熊)它揉揉眼睛,推開窗戶往外一看:“啊!春天來啦!”
春天是大地有什么變化?(請幼兒回答:春天的特征)
3.小熊可開心了。它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朋友們。那小熊會用什么辦法告訴朋友們呢?(請幼兒回答:打電話)
1. 提問:“小熊給誰打電話了?小熊對小松鼠說了什么呢?”
小熊連忙拿起電話給小松鼠打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12345, “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吧。”
2. 提問:小松鼠給誰打電話了?小松鼠對小白兔說了什么呢?”
小松鼠聽了電話,知道春天來了。就拿起電話給小白兔打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23451,, “喂,小白兔。你好!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草吧。”小白兔說:“好的,謝謝你!再見!
3. 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小白兔給誰打電話了?小白兔對小青蛙說了什么呢?小青蛙是怎么說的?
小白兔聽了電話,知道春天來了。就拿起電話給小青蛙打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34512,“喂,小青蛙。你好!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現(xiàn)在小女孩請起立,請你們來做小松鼠。小男孩就坐著,請你們來做小白兔。我來做小青蛙,我們一起來打電話吧。好嗎?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響了。小松鼠說……小白兔說……小白兔聽了電話,知道春天來了。就拿起電話給小青蛙打電話,叮鈴鈴叮鈴鈴,小白兔說……小青蛙說……你們表演的真棒!現(xiàn)在女孩子請坐下,請你們來做小松鼠。男孩子請起立,現(xiàn)在請你們來做小白兔。我來做小青蛙,我們再來一起來打電話吧。好嗎?(先女孩做小松鼠,男生做小白兔進行練習,再交換一次角色進行練習,教師一直做小青蛙,師:小青蛙知道春天來了,那它會給誰打電話呢?(幼兒回答)讓我們接著往下聽。
4. 小青蛙給小公雞打電話說了什么?小公雞是怎么回答的?
小青蛙聽了電話,知道春天來了。也拿起電話給小公雞打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 45123,小公雞嗎,春天來了,地上的蟲子爬出來了,快出來捉蟲子吧!
5.提問:小公雞給小熊打電話說了些什么?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小公雞聽了電話,知道春天來了。也拿起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 51234,給小熊打電話: “喂,小熊嗎?春天到了,山上的花開了,快出來采花吧。”小熊說:“好的,謝謝你!再見!”
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做小青蛙、小公雞和小熊?下面的小朋友請和我一起來講。
你們表演的太棒了!(分成3組,以三角形的形式站好。第一個幼兒戴頭飾。)
6.師:小熊聽了電話,高高興興來到了外邊,看見大家都出來了。它對小公雞說:“謝謝你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春天來了。”小公雞指指小青蛙,小青蛙指指小白兔,小白兔指指小松鼠,都說:“是它先給我打電話的,應該謝謝它。”小松鼠指著小熊說:“我們應該謝謝小熊!是它第一個給我打電話的!”
小熊聽了,連聲說:“不用謝,不用謝!”
教師小結:故事里的小動物們都愿意把春天來了的好消息告訴給好朋友,懂得互相關心、團結友愛。你愿意關心、幫助朋友嗎?你會怎么關心、幫助朋友呢?
我們班的小朋友顏浩咳嗽,沒來上幼兒園,我們撥通顏浩家的電話號碼,關心一下好嗎?你們真是一群有愛心的小朋友。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幫助朋友們吧。
故事:春天的電話
“轟隆隆!打雷了……”。
睡了一個冬天的小黑熊被驚醒了,揉揉眼睛,打開窗戶往外一看:“啊,原來春天來了!”他連忙拿起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1,2,3,4,5,“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玩吧!”
小松鼠聽了電話,也“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2,3,4,5,1,“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草吧!”
小白兔聽了電話,也“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3,4,5,1,2,“喂,小青蛙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小青蛙聽了電話,也“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4,5,1,2,3,“喂,小公雞嗎?春天來了,地上的蟲子爬出來了,快出來捉蟲子吧!”
小公雞聽了電話,也“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5,1,2,3,4,“喂,小黑熊嗎?春天來了,山上的花開了,快出來采花吧!”
小黑熊聽了電話,高高興興地來到外邊,看見大伙兒全出來了。它碰見小公雞,說:“謝謝你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春天來了。”小公雞指指小青蛙,小青蛙指指小白兔,小白兔指指小松鼠,都說:“是他先打電話通知的,應該謝謝他。”小松鼠卻指著小黑熊說:“我們應該謝謝小黑熊!是他第一個給我打電話的!”
小黑熊聽了,連忙用兩只大手捂住臉,連聲說:“不用謝,不用謝。”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三
1、激發(fā)幼兒對春天里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以及熱愛自然的情感,萌發(fā)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并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關系。
1、課件:小魚、青蛙、蜜蜂。
2、課件聲音:燕子鳴叫。
3、歌曲磁帶《春天在哪里》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難點: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關系。
1、導入
聽小燕子的叫聲引出主題:春天來了——小燕子飛回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故事《醒來了》。
2、展開
——教師利用課件照片,講述故事。
——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引導幼兒練習用“有---有---還有---”這一句式)
小動物是在什么季節(jié)醒來了?
為什么在春天醒來了呢?
3、利用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動物與季節(jié)的關系。
4、利用課件欣賞角色的對話,并引導幼兒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教師扮演小魚、男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女小朋友扮演小蜜蜂)
5、擴散思維,講述。
啟發(fā)幼兒邊思考邊和同伴相互討論:春天還有哪些動物、植物也醒來了?它們又是怎樣的?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四
1、理解詩歌的內容,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詩歌的語言美,了解詩歌的結構特點。
2、結合春天的美景,幼兒大膽想象,嘗試按詩歌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
3、了解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1、輕音樂《晨光》、《春姑娘》
2、圖片
一、談話音樂導入。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春姑娘》歌曲中用動作表現(xiàn)春天。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美麗的春天到了,誰能來說說你心目中的春天是怎么樣的呢?”
二、學習詩歌第一段。
1、觀察圖片,提問引導“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2、引導幼兒自己說出詩歌內容。
1、引導小朋友回憶剛才看到的各種顏色的景色。那誰能來告訴老師春天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運用圖夾文的形式引導幼兒朗誦詩歌第一段。
2、幼兒隨音樂集體朗誦。
三、引導幼兒學習詩歌第三段。
1、教師出示圖夾文第一句,以推測的方法學習詩歌。
師:“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的書,還是什么樣的書?你是怎么知道的?
2、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想法。
3、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1、“這是什么?師:小池塘水面上一圈圈的是什么呀?
2、請你找一找旁邊的小朋友,他笑的時候有沒有酒窩?
3、他的臉上有什么變化?
4、引出“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
師:想想看,現(xiàn)在春天是一本什么樣的書了?既然這是一本會笑的書,我們一起用開心的聲音把這本書來念一念。
5、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朗誦詩歌第二段。
四、學習詩歌第三段。
1、出示圖片,幼兒引出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
師:那接下來春天會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春天里誰會唱歌呢?它是怎么唱的呢?
2、討論:四幅圖片內容。請你跟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是誰在唱?它是怎么來唱的?
3、引出“春雷轟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
師:請小朋友用一句話分別來說一說這四幅圖。
五、完整的欣賞詩歌,體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請小朋友給詩歌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3、幼兒完整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六、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
師:春天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沒有藏到我們的書里,請小朋友想一想:春天還會是一本什么書,書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模仿詩歌中的句子說一說。
五、活動延伸
將剛才小朋友說的春天的景色畫在紙上,最后我們把它合成一本大書-《春天是一本書》。
附詩歌:春天是一本書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
黃的迎春花,紅的桃花,綠的柳葉,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
小池塘笑了,酒窩圓又大;小朋友笑了,咧開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
春雷轟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五
1、傾聽和理解一段話的含義,并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
2、能根據畫面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添畫,組成完整畫面。
3、學習相應的詞、句,并嘗試運用。
4、體驗自制和運用語言教具的快樂。
鉛畫紙、鉛筆、彩色筆。
第一部分——聽話繪畫
1、觀察了解作畫工具——鉛筆。交待:等會兒用勾線的方法來畫出老師講的一段話。
2、教師講述:春天到了,春姑娘慢慢地走來了,樹林里的樹悄悄地變化了。有的落葉樹長出了嫩嫩的小芽芽,有的落葉樹開滿了一朵一朵的小花,常綠樹穿著綠綠的衣服站在草地上。春姑娘問:“哎——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將溫暖送回大地了!”小樹們張開手臂說:“好呀!好呀!歡迎你。”
3、分析:這段話里有誰?在什么地方?有哪幾種樹?落葉樹有哪幾種不同的樣子?(可重復念其中的句子)
4、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老師講述的內容。幼兒繪畫時,教師再次朗誦這段話,幫助幼兒記憶、對照。
第二部分——分析(借助實物投影儀把部分幼兒的畫放大)
1、分析繪畫內容:這個小朋友畫的是不是一片樹林?你有沒有找到常綠樹和落葉樹?落葉樹有哪幾種?春姑娘在不在?
2、分析表現(xiàn)形式:春姑娘表示什么?“小樹們張開手臂”是把小樹比成了什么?怎么樣用圖畫來表示?
(介紹:把春天和樹比作人的方法叫做擬人,說話時用擬人、比喻等方法會讓你的話更好聽,更生動。)
3、提出添畫的建議:春天的小樹林會有誰去?去干什么呢?鼓勵幼兒在畫面上添上2—3個自己喜歡的角色。
4、幼兒添畫,鼓勵幼兒一邊畫一邊想想用什么好聽的話表達。
5、鼓勵畫完的幼兒自找好朋友,看著自己的畫說一段話。要求:根據圖意,用好聽的詞和句。
第三部分——看圖說話
1、把部分幼兒的畫放大在屏幕上,請該幼兒看圖說話,教師組織幼兒分析:他講的圖畫上有沒有?找找好聽的詞和句:
2、再次總結看圖說話的方法:根據圖意,用好聽的詞,最好用比喻、對話。
3、點評幼兒的繪畫、即如何從顏色、大小、位置等方面來處理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4、布置幼兒課后自己完成畫面,分別為主體和背景涂上不同層次的顏色。
我園的“發(fā)展能力課程”一直注重在生活中練習語言。因為有了這個基礎,到了中班階段,看圖講述的要求就由詞語進入了說完整連貫的句和段。為此,對使用畫面的要求也從單物鮮明轉為有主物、次物與背景之分的畫面,因為只有在豐富而又分層的畫面刺激下,才可能出現(xiàn)主角及與配角關系的語句,以及干什么的語言內容。所以,我們常以在背景圖上貼主體的方法引發(fā)幼兒對畫面的內容進行思維和口語對應的練習。另外還利用中班幼兒有一定的繪畫技能和想象力的特點,提倡幼兒自畫自講,如果繪畫技能無法滿足口語需要時,就讓幼兒以剪貼破圖書上的相關物像作為調節(jié)和補充。自畫自講有兩種形式:(1)根據自己的畫面進行講述;(2)根據教師的一段口語進行繪畫。這兩種形式的共同點是,口語和繪畫問都要相互轉換、相互對應。不同點是:繪畫講話求異性強,聽話繪畫求同性強。其共同目的是讓幼兒充分理解口語和畫面的對應及其可以互相轉換的關系,增強講述中的思維邏輯性。這個系列活動就是把兩種形式用一個主題內容有機地串聯(lián)在一起。在進行此類活動時我們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繪畫技巧訓練。如主體與背景關系的處理技法,對顏色深淺、物體的大小等因素的表現(xiàn)提出要求,并進行相應的練習。教師對練習的指導立足于幼兒的自然表現(xiàn),而不是單純模仿練習。
2、繪畫和語言活動有機匹配。可以統(tǒng)一在同一天中,便于幼兒思維與操作及時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在操作中準備和積累口語素材,在口語表述中反映操作的內容及其效果。
3、教師把握好指導幼兒口語的機會。除及時組織評析外,為了評析需要,還必須及時地把評析對象(畫)放大,讓幼兒對應畫面客觀評析。
4、指導重點在于與幼兒一起尋找口語的落腳點,包括口語是直接來自畫面還是“畫外音”,讓幼兒知道心理活動的存在,并能在畫面上捕捉相關信息。如春姑娘問“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將溫暖送回大地了”,讓幼兒找到擬人式大樹等畫面。
5、口語訓練的基點從詞語、句子擴展到對段的領悟,感受性地分辨它們的不同。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六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的講述故事。
2、體驗小動物之間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精神。
春天的電話錄音,圖片:小黑熊,小松鼠,小白兔,小花蛇,小狐貍。
1、音樂《雷聲》
師:“聽,那是什么聲音?”
幼:“打雷的聲音”
師:“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那時春雷的聲音,春雷過后是什么季節(jié)了呢?那春天有什么變化呢?”
幼:“花兒開花了,柳樹發(fā)芽了。”
師:“好美的春天啊,這時小熊也被美麗的春天給吸引了,小熊會怎么樣呢?”
幼兒自由回答。
2、完整的把故事說一變(動物之間的對話)邊說邊出示圖片。
3、幼兒看著圖片,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中的對話說清楚。
師:“誰被什么驚醒拉?”
幼:“小熊,被雷驚醒了”
師:“小熊驚醒后怎么拉?”
師:“它得兒得兒的打給誰拉?說了些什么呢?電話號碼是多少呢?”
幼:“它打給小松鼠了,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吧!12345。”
師:“小松鼠聽到了這個消息,可高興了,它又怎么做的呢”
幼:“打電話給小白兔,告訴小白兔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草吧。”
……………………
4、小動物為什么要把春天來了的消息告訴那么多好朋友呢?
引導幼兒說團結友愛,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快樂。
5、結束游戲:拉圓跳舞
師:“現(xiàn)在我們拉在一起跳舞,感覺怎么樣啊?”
幼:“很開心,很快樂。”
師:“那如果你一個人跳舞會開心,快了嗎?”
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和好朋友要分享快樂對嗎?
6、結束舞蹈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七
1、樂意學念兒歌,能初步學會跟念兒歌。
2、能用兒歌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樂意學念兒歌,能初步學會跟念兒歌。
活動難點:結合生活中所觀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及兒歌內容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春天”掛圖、可移動的花、草、鳥等桌面教具、布袋木偶小猴一只
1、出示春天背景圖,請幼兒說說圖中有什么。
2、出示小猴,小猴念兒歌一遍
3、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教具,請幼兒學說“春天到”、“吱吱叫”、“多美好”。
4、請幼兒跟著老師、小猴一起念兒歌。
5、教師帶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由于托班年齡較小,對于季節(jié)的變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對于這個春天,幼兒們都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及周圍環(huán)境的一些變化,可能最近天氣變化無常,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并不是那么的明顯,所以幼兒們也就不那么容易發(fā)現(xiàn)了。通過不斷地引導、結合掛圖,幼兒對春天的變化才有了初步的了解。當然活動中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內容的選擇上不太合理,不夠貼近現(xiàn)實生活,雖然已經是春天了,但是對于春天的自然變化并不是很明顯,讓幼兒們感受不到春天已經到了的感覺。因此在本周主題制定的過程中,這個春天的主題的實施過于早了;活動中仍然存在著老套的教學方式,跟念現(xiàn)象較普遍,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好的發(fā)展。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1、幼兒有過春游的經歷2、欣賞文學作品,感受春天的美麗。
3.讓幼兒以多種形式(畫、編、說),大膽表現(xiàn)對美麗的春天的感受。
4.讓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并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關于春天的課件、表現(xiàn)春的音樂、油畫棒、記號筆、畫紙。
活動過程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作品內容。
(1)教師一邊演示課件,一邊朗誦,讓幼兒完整欣賞文學作品。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上面有誰?它在干什么?猜猜它在哪里睡覺?(老師帶幼兒邊看課件邊朗誦)(2)提問:誰告訴了小熊春天的顏色?它是怎么說的?
師:草莓為什么說春天是甜甜的紅色呢?
幼:因為草莓是甜甜的、紅紅的教師小結:草莓是甜甜的,紅紅的,所以草莓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紅色。
師:小兔為什么說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幼:因為小兔是白色的,走路蹦蹦跳跳的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小白兔告訴小熊:春天是跳跳的白色。
師:小草為什么說春天是嫩嫩的綠色呢?
幼:因為小草是綠綠的、嫩嫩的教師小結:對,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所以小草告訴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綠綠的。
(3)共同討論:小熊知道了,原來春天有綠色,有紅色,還有白色。那么春天還有什么顏色呢?
幼:還有黃色、紫色、藍色······2.大膽繪畫,表現(xiàn)春天的美麗。
(1)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春天的顏色.那么,你想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顏色呢?請你去把它畫出來。
(2)播放音樂,幼兒繪畫。
3.學習創(chuàng)編.體驗成功快樂。
(1)幼兒交流創(chuàng)編。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畫給老師貼到黑板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畫了什么。
(2)幼兒大膽表述創(chuàng)編內容。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畫,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如:這只美麗的小鳥是誰畫的?引導畫小鳥的幼兒說出:小鳥告訴小熊:春天是什么顏色?
師:剛才我們告訴了小熊那么多春天的顏色。我們也把它們編進故事里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邊說,并把幼兒續(xù)編的內容添加進去。教師加上結束語:小熊看了小朋友們的畫,激動地叫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原來是五顏六色的。”
4.結束活動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再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還有哪些顏色,來告訴小熊,好嗎?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九
1、樂意學念兒歌,能初步學會跟念兒歌。
2、能用兒歌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3、體驗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詩歌的語言美。
4、能使用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創(chuàng)編。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重點:
樂意學念兒歌,能初步學會跟念兒歌。
活動難點:
結合生活中所觀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及兒歌內容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春天”掛圖、可移動的花、草、鳥等桌面教具、布袋木偶小猴一只
1、出示春天背景圖,請幼兒說說圖中有什么。
2、出示小猴,小猴念兒歌一遍
3、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教具,請幼兒學說“春天到”、“吱吱叫”、“多美好”。
4、請幼兒跟著老師、小猴一起念兒歌。
5、教師帶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由于托班年齡較小,對于季節(jié)的變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對于這個春天,幼兒們都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及周圍環(huán)境的一些變化,可能最近天氣變化無常,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并不是那么的明顯,所以幼兒們也就不那么容易發(fā)現(xiàn)了。通過不斷地引導、結合掛圖,幼兒對春天的變化才有了初步的了解。當然活動中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內容的選擇上不太合理,不夠貼近現(xiàn)實生活,雖然已經是春天了,但是對于春天的自然變化并不是很明顯,讓幼兒們感受不到春天已經到了的感覺。因此在本周主題制定的過程中,這個春天的主題的實施過于早了;活動中仍然存在著老套的教學方式,跟念現(xiàn)象較普遍,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好的發(fā)展。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十
1、欣賞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圖片貼到相應的匹配位置上。
2、感受春天里大自然變化的美麗景象。
3、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4、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風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1、重點:欣賞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圖片貼到相應的匹配位置上
2、難點:感受春天里大自然變化的美麗景象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師畫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圖畫,想看嗎?
(二)欣賞:(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理解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兒歌中的主要角色:小溪、麥苗、桃花、柳樹、燕子等,以及它們在春天里的樣子
2、師:圖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兒歌。
(1)、教師出示ppt,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2)、引導幼兒說出故事的名稱和主要角色。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春天來了,誰醒了呢?
(3)、請幼兒傾聽故事一遍,提問并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語句回答問題。
a、師:春天來了,誰醒了?它在干什么呢?
b、師:小溪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叫長跑?為什么說小溪在練長跑呢?(集體朗誦這句兒歌)
c、師:麥苗醒了,它在做什么?麥苗為什么會彎腰?(請幼兒模仿麥苗彎腰的動作,邊做動作,邊朗誦這句兒歌)
d、師:桃花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是綻笑臉?
e、師:柳樹醒了,它在做什么?柳樹的辮子是什么?
f、師:燕子唱起了什么歌?什么是春之歌?
4、教師幼兒共同完整地將圖片放到匹配的位置上。
小溪、麥苗、桃花、柳樹、燕子、麥苗。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十一
1. 激發(fā)幼兒熱愛春天的情感。
2. 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前閱讀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 豐富詞匯:融化 垂柳 嫩 蔚藍
1. 帶幼兒到戶外觀察。
2. 錄音機 錄音帶
3. 課件:詩配樂《春天的秘密》
4. 每組一張大的圖畫紙,繪畫用的彩筆若干。
1. 律動《春天的秘密》
2. 激趣:聽錄音,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聽(小鳥唧唧喳喳的叫聲,小河嘩嘩流水聲)。
3. 提問:剛才聽到這么好聽的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4. 欣賞詩歌:教師說:“聽了這么好聽的音樂,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副美麗的畫面,你們想聽嗎?”看課件,教師朗誦。
5. 再次感受詩歌: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大聲講出來。
6. 提問: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天在哪?
(1) 小河怎樣說?
(2) 桃花怎樣說?
(3) 垂柳怎樣說?
(4) 燕子怎樣說?
(5) 禾苗怎樣說?
(6) 農民伯伯怎樣說?
7. 幼兒討論:小朋友,你們又覺得春天在哪呢?教師小結: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桃樹開花了,垂柳換上了嫩綠的新裝。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綠油油的麥苗從泥土里鉆出來。農民伯伯開始種地,春天美極了。
8. 為詩歌起名:這么好聽的詩歌還沒有名呢,誰能為它起個好名字呢。
9. 描繪春天:請小朋友以組為單位,用你的彩筆把美麗的春天描繪出來。
10. 展示作品結束。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十二
本次活動選自省編小班教材下學期的主題《春天來了》中二級主題“春天的活動”。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動作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讓他們把肢體動作用語言表達出來則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進一步的鍛煉。因此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叫醒春天》,讓幼兒在感受春天景色美麗的同時,尋找到春天里植物和動物的各種動作,同時讓幼兒能夠用手、腳以及身體各部位來表現(xiàn)一些動作,并能夠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達到會看、會說、會做的目的。
1、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喜歡春天,能感受到春天景色的美麗;
2、知識: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
3、能力與技能:幼兒能夠用手、腳以及身體各部位來表現(xiàn)一些動作。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幼兒通過觀察和肢體動作,學習用語言來表達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難點是讓幼兒通過看圖來找出圖中所隱藏的所有帶有動作的詞語。
課件《叫醒春天》、藏有動作的圖片、“動作小明星”頭飾、
一、故事導入
二、看課件,做動作
三、幼兒自編動作
四、看圖說動詞
五、總結
1、播放“叫醒春天”的故事課件。
2、老師:小朋友們,春天美嗎?現(xiàn)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一個神奇的春天的世界里去玩。
1、播放課件,出示“太陽公公眨眼睛”
(1)問:你們看,這是誰?它的眼睛怎么樣啊?
(2)對了,太陽公公的眼睛眨呀眨。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來做個“眨”的動作。(先集體做,再請若干小朋友進行表演)。
2、播放課件,出示“柳樹搖”
問:小柳樹在干什么?(搖)
誰來做柳樹搖的動作?(指名做,集體做)
3、播放課件,出示“蝴蝶飛了”
問:蝴蝶在干什么?(飛來了)
誰來學一學“飛”的動作?(指名做,集體做)
1、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都做了什么動作啊?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我做你猜”的游戲,老師做動作,你來猜動作的名字。
2、師:誰來做動作,讓下面的小朋友來猜一猜?(接龍游戲 )
(指名到前面做動作,大家說動作名稱)
1、教師出示圖片
問:小朋友們,你能看到圖里有哪些動作呢?
師: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離開教室,到外面看看美麗的春天吧!
幼兒傾聽故事
幼兒回答
幼兒回答:眨眼睛
幼兒表演“眨”的動作
幼兒回答:柳樹搖
幼兒做“搖”動作
幼兒回答:飛
幼兒做“飛”的動作
幼兒說出動作的名字
指名幼兒做動作,其他幼兒說動做名稱
幼兒看圖,說動作
幼兒做動作離開教室
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能力
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用肢體語言表述的能力
培養(yǎng)身體協(xié)調能力和表達能力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十三
1、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記住故事內容,能用故事中的語言說出小動物的對話。
幼兒語言表達用書 道具電話 投影機 三活動過程 1開始“小朋友們,你打過電話嗎?你是怎么樣打的?”請幼兒用道具電話表演打電話。 “春天也會打電話,是誰打的呢?”引出故事名稱 2基本
(1)看圖講故事(看投影機) 提問:故事名稱,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哪聽出來的?故事中都有誰?
(2)講述第2邊故事(發(fā)給幼兒每人一本) 提問:小動物是怎么樣打電話的?誰給誰打的電話?它們是怎么樣說的?
(3)“你發(fā)現(xiàn)春天來到時,哪變了?”(可啟發(fā)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編成小動物打電話的情節(jié)) “小動物喜歡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告訴小伙伴,你有新發(fā)現(xiàn)時能告訴小朋友嗎?你是怎樣告訴他們的?”
3 結束 評價鼓勵幼兒。
一起看圖復述。請幼兒回家講給家長聽一聽。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設計意圖 中班春天戶外活動教案篇十四
1、樂于與同伴交流有關春天的感受,豐富有關春天的經驗。
2、提高傾聽和參與補充他人講述的能力。
3、嘗試仿編散文。
標志圖:問好三個,娃娃臉一個,跑、跳、飛的形象圖各一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愛心各一個。
1、出示有關春天的大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再次提問,引導對春天產生更多的聯(lián)想。
(1)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邊出示圖標:眼睛、耳朵、鼻子,讓幼兒談一談所能感受到的春天。
(3)與教師、同伴自由欣賞、交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3、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幼兒以前畫的作品。
指導重點:教師指到拿幅畫,小作者就來介紹圖畫中表現(xiàn)出“春天里看到……聽到……聞到……”等內容。
4、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第一段詩歌。
指導重點:選擇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幼兒作品:花、問號、跑步的圖標,朗誦第一段詩歌。
5、幼兒用猜測、模仿的方法學習詩歌的第二、第三段。
(1)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問號、草、跳動的形象等標志圖。
(2)看看這些圖,你們能不能模仿第一段的句子,說出第二段詩歌?
(3)幼兒大膽嘗試,說出第二段詩歌。
(4)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段詩歌。
6、 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誦詩歌。
7、 提供新的圖片,比如:燕子,青蛙等,鼓勵幼兒仿編出新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