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黃山演講稿篇一
今天,爸爸駕車帶我們去黃山游玩。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終于抵達黃山。把車子停在山腳的立體車庫,準備了一些御寒的衣物以及礦泉水和食物,我們就乘坐旅游客車進山了。
車子把我們送到黃山半山腰的慈光寺,這時已經10:30了,考慮到第二天可能會下雨,游覽黃山的時間很有限,所以我們決定乘坐纜車上黃山。
等候坐纜車的隊伍排得很長,長長的臺階上黑壓壓的都是人,只有慢慢往上挪步。聽同行的游客說,上午有的游客為了坐到纜車,排了4個小時的隊伍呢。還好,我們等了1個多小時,終于登上了一輛纜車。
纜車搖搖晃晃地帶著我們往山頂方向前進,纜車離山腳越來越遠,就從松樹頂上、懸崖邊上飛過,纜車里不時傳來驚叫聲。因為我們的腳下是萬丈深淵,所以看一眼都很害怕。坐纜車時,我的心一直懸著,我有點恐高,但是硬是裝著膽子沒有叫出來,我看見了大片的松樹,還有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奇松、遠處還有各種形狀的怪石,它們有的像公雞,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駱駝。隨著纜車升高,我的身邊不時飄過云霧,遠處可以看到茫茫的云海,我還用爸爸的手機拍了許多美麗的照片呢。纜車在索道上行駛了一段時間,終于有驚無險地把我們送到了玉屏山頂。
在山頂的平臺上,我還看見了迎客松、望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等美景,還和迎客松合影。
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真是美得名不虛傳!
黃山演講稿篇二
黃山的景色固然漂亮,相信大家不會不贊成吧?可是我和你們的感受就不一樣!
我已經去過大約20個地方了(一丁點也不吹牛!),20xx年十一,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了黃山。汽車把我們送到買票口,爸爸問我是要爬還是坐纜車,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爬山。爸爸買了保險就開始爬了。
我們爬上去又爬上來,覺得很納悶,賓館怎么還不到?不是爬山嗎?又不是下山……已經到了黃昏時期,我的心很著急,整條腿都酸了,我大叫:“什么時候到啊?”旁邊的下山游客說:“快了!”沒想到,他竟然在騙我!此時,已經7、8點鐘了,我全身都很累,疲憊不堪,很痛苦。可是,在我最難過的時候,我隱約看見了一點燈光!我意識到,賓館到了!此時,天已黑盡,我抱著“望梅止渴”的態度,一直往上爬。誰知?離賓館還有將近20分鐘的路。
我想:堅持就是勝利!啊!賓館到了!我躺在床上,感覺比什么都舒服,我明白了,困難是什么?我有勇氣就能把它消滅!
這次暑假,爸爸媽媽準備帶我去廬山,我還想體會一下艱辛,我還要爬!我很感謝爸爸媽媽能帶我去祖國的大好山河,我愛他們!
黃山演講稿篇三
安徽的黃山市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已秀美的奇石、奇松、云海、溫泉聞名四方。
進了云谷寺的售票處,上了云谷隧道,不過700多米,就來到了聞名天下的“始信峰”。始信峰高1680米,上面分布著許多名松。團結松擁有五十六個分枝代表著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在一起;龍爪松是柱約400年的古松,伸出的試蒼龍之爪,蒼勁有力;黑虎松枝干粗壯,針葉蒼翠,一派虎氣。
下了始信峰,穿過北海賓館就來到了“獅子峰”。在這里可以看見“猴子觀海”,只見一個猴子一動不動地坐著,目不轉睛地望著眼前翻滾的云海。
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壯觀的西海大峽谷。站在路上向下望,西海大峽谷一眼望不到頭,如果誰一個不小心摔一去,就會粉身碎骨,尸骨無存。
穿過西海大峽谷就來到了文殊洞下方的一線天。在兩塊巨石之間只能一個人行走,最寬處只有兩米,驚險無比,怪不得叫“一線天”呀!
我們繼續向前走,只見玉屏樓左側的“迎客松”出現在眼前。它猶如一位好客的主人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黃山處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黃山演講稿篇四
1.了解本文獨具匠心的構思謀篇的手法;
2.了解本文簡練巧妙、熱情奔放的語言特色;
3.領略黃山峰巒奇險而美妙的壯麗景色,并了解作者對祖國河山和對社會主義的熱愛、贊頌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相信同學們肯定都有登山的經歷。我曾經去過泰山、雁蕩山、天臺山和其他一些小山。(可以適當地讓學生談談自己登山的經歷)。我們曾經讀過不少關于登山的文章,如《雨中登泰山》、《登泰山記》等等。自己也可能寫過關于登山的文章。大家想想看,一般登山的游記是怎么寫的,從什么地方寫起?明確:都是按照登山的過程來寫的。從山下寫起一直寫到登上山頂為止。這樣寫的好處是可以讓讀者明確自己的游蹤,理清游覽的線路。
一般風景優美的名山,風景最美的地方應該在哪里?明確:應該是在最險峻的地方。毛澤東曾說過“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舉自己登山的例子。)最險峻的地方往往風景最美。
那么一般作者是如何來表現山的險峻的呢?明確:寫山勢陡峭,寫山路艱險。這樣描寫山的艱險,是什么目的呢?明確:寫攀登山的時候很艱苦。還可以表現不怕困難的精神。表現人對山的征服。表現人對山的征服。具體地說,是表現個人,即登山者對山的征服。這種征服就通過我們登山的過程體現出來。人總是有一種征服欲的。而最好的征服,莫過于征服山峰。而要表現這種征服欲,最好是選擇最險峻的山峰。(舉例為何有那么多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去登山)我曾經一個人登過泰山,它雖然說不是很險峻,但要登上頂峰也非易事。(舉例我登山的經過,及有些人放棄的故事)
可是,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與以往所學的這類文章有些不同。那么,都有哪些不同呢?這篇文章是怎么寫的呢?下面就翻開課本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理清課文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寫出了黃山的總特點,黃山的奇麗與險峻。第二部分寫登山的歷史,歷史上,登山者“僅”有寥寥幾人。第三部分寫我們今天的登山。第四部分寫我們在山上所見到的美麗壯觀的景色。
三分析第一部分
請同學閱讀第一部分,注意這部分的最后一句,“它封了山。”其中有個動詞很重要。就是“封”字,請大家把它圈起來。
1.“封山”是什么意思?
明確:就是封住進出的要道,不讓任何人進入。
2.它為什么封山?它是誰?
明確:它是大自然。它封山的原因是不愿意把這么奇麗的景色給予人類。一個“封”字,準確而形象地表現出黃山的險峻程度——人跡罕至。
明確:體現在五方面:一是山峰之奇;二是云海之奇(注意“撥”字);三是樹木之奇;四是溫泉;五是最高賞賜:攝身光。
明確:是按照山的形成過程來寫的。
明確:不是。這是中虛構的寫法。這樣寫,給人的感覺好像這黃山是給大自然制造出來似的。所以這樣的寫法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說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這里的“崇高”“卓越”一般是對人而言的。作者把大自然人格化了,說它“創造”“安排”了黃山勝景。這樣安排比自己介紹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紹顯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來寫就顯得獨辟蹊徑,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這樣寫更能突出黃山確是人間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費心機”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臨下的氣勢、簡練的筆觸,把黃山的絕境和細微之處全都寫到了。由此可見,“它封了山”,表現了一種它對人類的不屑一顧。因為人在它的面前太渺小了。
6.正因為黃山是如此的偉大,所以自然會想到有沒有人登臨它。(引導《過萬重山漫想》中也是先寫景色的奇麗偉大,在聯想到人的活動。)
四分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仍然沒有寫到登山的經過,而寫的是歷史上登黃山的記載。
這些登山記載說明了什么呢?
五分析第三部分
1.在分析第二部分的時候,我們已經講到了黃山的險峻,那么作者真正登山開始了,他是否體會到黃山的險峻了。請你找出能反映黃山奇險的句子來。
2.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險峻的?
明確:對比的手法。注意其中的一些表轉折的關聯詞語:但是、然而、卻,過去的“險”,現在已化為“夷”了,不再是艱險了。登山在這里變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明確:體現了作者勇往直前,征服自然的豪情。如今黃山開發得很好,石路不僅寬闊,而且還有石欄鐵索保護。隨意登黃山已不象歷史上那樣“不可上,乃止”。古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暗含了作者對新時代勞動人民開發、建設黃山的贊美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4.“我們這江山。。。多數人”這句話有何作用?
明確: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作者觸景生情,由石砌的山路想到了筑路的黃山石工,把腳下的山路與對筑路者的贊美、感激的思想感情聯系到一起,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
六分析第四部分
明確:云海圖、古松圖、日出圖、攝身光。圍繞著云海、松樹、日出和攝身光等景色來寫。我們可以用一個字概況就是“奇”。與第一部分的“險”相呼應。
明確:“溶出溶入”一詞用得準確、形象,描繪出云霧飄來浮去的特點。有云霧飄來,松與人就緩緩地消失??云霧之中;云霧浮去,松枝與人就緩緩地從云霧中顯現出來。景物隨云氣而變幻。“溶出溶入”一詞用得巧妙之極。讀者充分發揮想象,能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如夢如幻的審美感受。
3.?什么是想象?
明確:想象是在已掌握的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加工,創造出新的形象。也指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沒有發生的事情,設想出它的具體形象。
4.?在這部分中,還有哪里是想象?
明確:“我多么想。。。打翻我的船。”?描繪出排云亭前云海浩瀚無垠的特點。又表現了作者要暢游黃山頂峰的激情。表現了作者要攀登黃山頂峰的心情和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之情。
七分析第四部分中有關松樹描寫的句子。
1.?請你摘除有關松樹描寫的句子來
明確:“從峰頂俯視。。。亭亭而玉立”作者從峰頂和山腰兩個立足點來觀察,借助比喻,擬人的手法,將黃山松的多,密和黃山松在云霧中的美麗風姿表現得極為形象傳神。
2.?這段文章是從哪些角度寫黃山松樹的?
明確:寫霧中的松樹;風中的松樹;寫松樹的根和冠;寫仰視和俯視時松樹的狀貌。霧中的松樹與觀松人在云霧中忽隱忽現,象一幅寫意畫;風中的松樹姿態萬千;這些松樹的根如巖石,冠如華蓋;從峰頂俯視它象苔蘚,從山腰俯視它象天女。在這里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極寫黃山松的美麗風姿。
3.?這段文章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舉例說明
明確:“它們如苔蘚。。。而玉立。”用苔蘚來比喻松樹的分布情況,抓住了松樹與苔蘚的相似點——密而多。這種修辭使表達新奇而貼切,把山腰見到的松樹比喻成天女,抓住二者姿態的相似點——亭亭玉立。這樣打比方使松樹的風姿變得更加形象可感。
八總結文章的主題
明確:因為它要表現的不是我,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類”——人類的力量,能夠化險為夷,能夠將絕境變為公園的,決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群體的力量,人類的力量。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要表現人類對山的征服,對大自然的征服,對造物主的征服。
九板書
黃山勝景天造就:峰、云、松、泉、光——擬人??????
(概寫)??????(空間順序)
奇??????天下奇景屬黃山:由古及今人跡罕至
(側面寫“險)??????(險)
(正面寫“險”)???????(夷)
千古黃山幾人登?????云海圖???古松圖
古今人跡罕至???????日出圖???攝身光?——聯想、想象
(側面寫“奇”)
課堂練習:
一、按課文內容填空:
來進行,文章二、三部分展開了(????)和(??????),
第四部分濃墨重彩于(???????)。
2、文章第二部分回顧了幾千年來人們攀登黃山的歷
史,其用意是(??????????????????????????????????????????????)。
3、文章寫景物之奇妙,主要選取了(??????)(??????)
(?????)(?????)。
二、《黃山記》是一篇構思謀篇自出機杼的美文,其結構是:
a、按照游蹤順序,移步換景,娓娓道來。
b、先總寫黃山概貌,再分述登山簡史、黃山景物。
c、黃山概貌----攀登簡史----幾種景物。
三《黃山記》的主題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a、描述黃山不同于其它名山的獨特的美。
b、描繪黃山美景,喚起讀者更加熱愛我們的時代和壯麗山河的激情。
c、抒發作者贊美黃山、贊美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黃山演講稿篇五
1、一進入黃山風景區,那第四絕“奇松”便來迎接我們。只見迎客松枝干有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蔥蔥,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葉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來;陪客松則生機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別,真是太奇了!
2、游客們請止步,請大家往我身后看,那些巨石就是“四絕”之二:怪石。黃山“四絕”之中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大家順我的手指向那邊看,那就是“猴子觀海”,遠看去就是一個猴子在向下觀望云海。除了“猴子觀海”還有“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奇石。
4、最有趣的要算云海了。云海里的云霧翻滾著,奔騰著。有時,連綿不斷的鑲著金邊或銀邊的云層在翻動;有時,長空萬里,只浮現一朵朵一層不染的白蓮;有時,像一座巨大的建筑物的圓頂,上面全是精雕細刻的飛禽走獸;有時,天如碧海,云像海上的親輕舟,靜靜地、輕輕地漂泊,生怕驚醒大海的酣夢。這真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各有各的名字,什么“豬八戒”、“猴子觀桃”,“喜鵲登梅”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贊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5、黃山真是名副其實,抬頭望大門口的撐梁柱相當高,很有氣勢。我們沿著山路往上走,山上長滿了花草樹木,有紅的、有藍的,還有綠的。把黃山點綴的五彩繽紛,非常美麗。
6、黃山之奇,最奇之處莫過于聞名于世的“黃山四絕”—奇松,怪石、溫泉、云海。瞧,黃山奇松,破石而出,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它又是堅韌性格的象征;黃山怪石,星羅棋布,或類人,或似物,形態逼真,妙趣橫生;黃山云海,浩浩蕩蕩,煙波浩渺,聚散奔突;黃山溫泉,終年噴涌,晶瑩澄澈,可飲可浴。而日出、冰掛、華彩等時令景觀,相映成趣,可謂人間仙境。
7、黃山最有名的就要數大峰林了,群峰匯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進去像迷宮一般。這個群峰迷宮由三部分組成,一個是東峰,一個是南峰,還有一個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獨峙聳立在峰林中間。極頂上面,長著一棵蒼翠的松樹,長年新綠非常美。
8、看完奇石,我們便向山頂發起了“進攻”,爬到蓮花峰的時候,我們看見了黃山最著名的十大松樹之一——迎客松。據說迎客松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但它還是那么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懸崖峭壁上,像守護懸崖的衛士,一絲不茍;它枝葉茂盛,那么多像針一樣的葉子,猶如千萬個老奶奶手里的繡花針,那么細,那么結實;迎客松形態可掬,被風一吹,枝葉隨風飄蕩,好像正在歡迎游客們的到來呢!
9、萬萬沒想到黃山的奇妙景色,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了。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座中國的世界名山啊!
10、我們先去看怪石,怪石說它怪,它還真怪。有的像一位仙女,手撫一架古琴正在彈奏一首首優美的曲子,這就是仙女彈琴了,還有金雞叫天都、獅子搶球、猴子觀海,等等,真是百趣橫生,回味無窮。
11、我一邊爬,一邊向上望,黃山的景物盡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處爬,就越像紫煙一樣的霧氣向下飄來。使人感到清涼。不多時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無比舒暢,心曠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領略黃山的景色這還是第一次。
14、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稱黃山“四絕”,后來又加上個“冬雪”總稱“五絕”.或許因其境的“奇”、“怪”,融入其中的人也難免生發出些奇思怪想.我第一次到黃山,就有這樣的感覺!
15、去黃山泡過溫泉的人都知道,這是黃山的第四絕。它水質清澄,水味甘美。相傳軒轅黃帝曾在此處沐浴,立刻返老還童。黃山溫泉因此聲譽大增,名揚天下,還被人們稱為“靈泉”呢。
16、人們都說:“秦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歸來不看山。”我多么向往黃山啊!今年暑假我終于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它那壯麗的景色了。
18、到了高處,周圍一片云海,仿佛走入了仙境。黃山上的云變化莫測,有時白得像一匹錦緞,有時像一條龍似的,在天空中騰云駕霧,好像在與同伴們嬉戲。黃山上的怪石和青松在云海中時隱時現,更增加了黃山的美感。
19、一進入黃山風景區,那第四絕“奇松”便來迎接我們。只見迎客松枝干有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蔥蔥,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葉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來;陪客松則生機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別,真是太奇了!
20、游客們請止步,請大家往我身后看,那些巨石就是“四絕”之二:怪石。黃山“四絕”之中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大家順我的手指向那邊看,那就是“猴子觀海”,遠看去就是一個猴子在向下觀望云海。除了“猴子觀海”還有“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奇石。
23、最著名的怪石要算飛來石,為什么叫飛來石呢?因為飛來石豎立在懸崖邊,重200噸,可與地面接觸的地方只有一點點,無論風怎么吹,雨怎么下,它都紋絲不動,好像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樣。
24、峰回路轉,看完飛來石后,很快就到了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霧氣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各有各的名字,什么“豬八戒”、“猴子觀桃”,“喜鵲登梅”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贊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25、黃山真是名副其實,抬頭望大門口的撐梁柱相當高,很有氣勢。我們沿著山路往上走,山上長滿了花草樹木,有紅的、有藍的,還有綠的。把黃山點綴的五彩繽紛,非常美麗。
26、黃山之奇,最奇之處莫過于聞名于世的“黃山四絕”—奇松,怪石、溫泉、云海。瞧,黃山奇松,破石而出,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它又是堅韌性格的象征;黃山怪石,星羅棋布,或類人,或似物,形態逼真,妙趣橫生;黃山云海,浩浩蕩蕩,煙波浩渺,聚散奔突;黃山溫泉,終年噴涌,晶瑩澄澈,可飲可浴。而日出、冰掛、華彩等時令景觀,相映成趣,可謂人間仙境。
27、黃山最有名的就要數大峰林了,群峰匯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進去像迷宮一般。這個群峰迷宮由三部分組成,一個是東峰,一個是南峰,還有一個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獨峙聳立在峰林中間。極頂上面,長著一棵蒼翠的松樹,長年新綠非常美。
28、看完奇石,我們便向山頂發起了“進攻”,爬到蓮花峰的時候,我們看見了黃山最著名的十大松樹之一——迎客松。據說迎客松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但它還是那么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懸崖峭壁上,像守護懸崖的衛士,一絲不茍;它枝葉茂盛,那么多像針一樣的葉子,猶如千萬個老奶奶手里的繡花針,那么細,那么結實;迎客松形態可掬,被風一吹,枝葉隨風飄蕩,好像正在歡迎游客們的到來呢!
29、萬萬沒想到黃山的奇妙景色,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了。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座中國的世界名山啊!
30、我們先去看怪石,怪石說它怪,它還真怪。有的像一位仙女,手撫一架古琴正在彈奏一首首優美的曲子,這就是仙女彈琴了,還有金雞叫天都、獅子搶球、猴子觀海,等等,真是百趣橫生,回味無窮。
31、我一邊爬,一邊向上望,黃山的景物盡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處爬,就越像紫煙一樣的霧氣向下飄來。使人感到清涼。不多時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無比舒暢,心曠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領略黃山的景色這還是第一次。
34、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稱黃山“四絕”,后來又加上個“冬雪”總稱“五絕”.或許因其境的“奇”、“怪”,融入其中的人也難免生發出些奇思怪想.我第一次到黃山,就有這樣的感覺!
35、去黃山泡過溫泉的人都知道,這是黃山的第四絕。它水質清澄,水味甘美。相傳軒轅黃帝曾在此處沐浴,立刻返老還童。黃山溫泉因此聲譽大增,名揚天下,還被人們稱為“靈泉”呢。
黃山演講稿篇六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年的國慶長假,我終于有機會親眼見到這個大自然的奇跡了。
一上山,我就忍不住驚嘆,好險的山!黃山的山是高峻的,黃山的美是野性的,是磅礴的,氣勢雄偉。黃山的山,既有少女般的清秀,又有像浩大壯麗詩篇一般的秀峰疊峙,危崖突兀的壯美。黃山山勢險峻,千峰萬仞,幽壑縱橫,一千多米高的山都是小兒科,隨處可見,數十丈的山峰連綿不絕,此起彼伏,處處都是高山深澗、懸崖絕壁,光看著就叫人膽顫心驚。
雖然黃山的山無比峻秀,但是,在我看來,黃山最美的,還是云海。黃山上空氣清鮮,又常年有連綿的云海環繞,當真如仙境一般。當你站在絕壁之顛,俯首云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湃浪。遠處的山峰在云海之中若隱若現,更添了幾分神秘的美感,而山中的奇石在云海里涌動著,若不仔細分辨,恐怕會認為是真的動物在云海之中游動,嬉戲呢。最令人稱奇的,恐怕非日出時的云海莫屬。日出時的云海五彩斑斕,好似九天之上的仙女五顏六色的紗裙飄落在云間,美輪美奐,名曰“彩色云海”,最為壯觀。破曉前,天邊漸明,翻滾的云海上,會慢慢露出一圈柔和的淡金色花邊;此時,煙云繚繞,在最遠最遠的東方,會漸漸現出一層薄紗般的金紅色,緩緩的飄上最遠的云端,一切都顯得無比的虛無、飄渺;頃刻之間,曙光微露,海空之間跳出一個模糊的紅點,在冉冉上升,云海翻涌著,漸漸的織上了一層淡淡的燦金色,而在這一層燦金色光輝里,一輪紅日在剎那間沖破波濤,噴薄向上,騰空躍起;天空慢慢織上淡藍色與金紅色,著兩種顏色交替著,把云海渲染的更加美麗,這樣的云海,是交織著朦朧感與透明感的完美藝術品。這時候,山中的一切都顯得非常靜謐,所有的一切都漸漸蘇醒,似乎每一個都為這景象而震撼,每一個都靜靜的看著彩光不斷變的愈來愈絢爛,愈來愈美麗。慢慢的,云海變的越來越稀薄,越來越朦朧,漸漸如同潮水一般緩緩退去;接著,云海又披著朝陽彩色的余輝,環抱在群山之間,開始淘氣地與這山中的一切玩起了捉迷藏,悠閑的飄蕩起來,讓我不由贊嘆大自然的神奇!
慢慢的,黃山熱鬧起來,游人如織里,黃山又開啟了新的一天。
黃山演講稿篇七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今年夏天,我跟媽媽有幸去了黃山,欣賞了那令人驚嘆的黃山奇石。
在旁邊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名的“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地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停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們去給它取名字呢!
黃山,我還會回來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