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安全生產專題生活會自我剖析范文如何寫一
2.工地安全花開把春報 生產效益節節高
3. 忽視安全抓生產是火中取栗 脫離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撈月
4. 幸福是棵樹 安全是沃土
5. 工地安全保健康 千金及不上
6. 安全為了生產 生產必須安全
7. 寧繞百丈遠 不冒一步險
8. 質量是安全基礎 安全為生產前提
9. 疏忽一時 痛苦一世
10. 生產再忙 安全不忘
11. 小心無大錯 粗心鑄大過
12. 時時注意安全 處處預防事故
13. 粗心大意是事故的溫床 馬虎是安全航道的暗礁
14. 蠻干是走向事故深淵的第一步
15. 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 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
16. 雜草不除禾苗不壯 隱患不除效益難上
17. 萬千產品堆成山 一星火源毀于旦
18. 安全是增產的細胞 隱患是事故的胚胎
19. 重視安全碩果來 忽視安全遭禍害
20. 快刀不磨會生銹 安全不抓出紕漏
21. 高高興興上班 平平安安回家
22. 秤砣不大壓千斤 安全帽小救人命
23. 安全不離口 規章不離手
24.工地 安全是朵幸福花 合家澆灌美如畫
25. 安不可忘危 治不可忘亂
26. 想要無事故 須下苦功夫
27. 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爭創一流
28. 筑起堤壩洪水擋 練就技能事故防
29. 驕傲源于淺薄 魯莽出自無知
30. 防護加警惕保安全 無知加大意必危險
有關安全生產專題生活會自我剖析范文如何寫二
在全國第**個安全生產月里,舉國上下都唱響“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這一宏亮號角。這充分說明,牢固樹立紅線意識,有著更深遠的意義。那么,作為煤礦,我們要遠離哪些安全“紅線”,才能助力安全生產呢?
首先是遠離“三違”這條安全紅線。縱覽我們達竹公司編撰的各輯《事故案例》,回首觀看的多部安全警示片,以及發生在我們身邊的3?11、9?20、4?27等事故案例,盡管這些事故的主人翁有不同工種,在不同崗位,但他們大多數都是因為觸及“三違”這條紅線造成事故的。所以,觸及“三違”紅線就成了我們事故的禍根,既給我們帶來傷痛,又嚴重影響安全生產。
我們經常說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一個持續必抓的“天”字號工程。的確,只要遠離“三違”這條紅線,我們才能杜絕違章造作,杜絕違章指揮,杜絕違反勞動律,才能實現礦井的長治久安。不然,觸及到這條紅線,我們就會走進安全的死胡同,在工作中,我們只有隨時要加強學習,學習安全知識,技能知識,充分認識“三違”這條安全紅線的根源與危害。從知識上破它,從技能上戰勝它,從心理上覺悟它,從行動上遠離它。如今我們學習踐行的“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是遠離“三違”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們遠離這條紅線,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好“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把握好每一個細節小規范操作環節,我們才能實現安全與生產的雙豐收。
其次是遠離“浪費”這條紅線。特別是近年來,煤炭行業碰上十年不遇的“寒冬”。煤價下滑,貨款難收,職工工資持續降低。 眼前的現實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遠離浪費這條紅線,牢固樹立節約意識,提質增效意識,節支降耗意識。大手大腳的時代已經過去,過苦日子,過緊日子的現實已在當前。所以,我們必須節儉養德,遠離不必要的浪費,比如我們澆灌水溝用的箢箕,把混泥土洗凈后,可以復用,不要像以前有的礦工用后直接扔進矸石車。還有采煤工作面回撤的竹笆、木料背材,該隨手檢出,收集起來也可以復用,回收的道釘,螺栓等,都可以重復使用,我們要改變以前隨手扔,舉手用新的錯誤觀念。因節約的也是效益。如我們不及早覺醒,及早遠離浪費這條紅線,我們的生產也許不能有序組織,我們的成本將會持續增加,煤炭企業也許會面臨更加困難的境地。
還有必須遠離“不合格”這條紅線。“不合格”包括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安全質量標準化。當前,我們如對產品“不合格”這條紅線把關不嚴,煤炭雜質,灰份太高,我們的產品就會滯銷,投入了卻沒有回報,生產材料就會欠缺資金投入,安全生產就不能更好地保障。還有安全質量標準化,工程質量如不遠離“不合格”這條紅線,我們施工的巷道要么欠寬、要么超高,要么超寬,質量不合格就很難達標,既浪費物力、人力,又浪費時間。還有我們的采煤工作面如不遠離“不合格”這條紅線,三直一平不達標,支柱(架)欠缺初撐力,道路不暢通等,都會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既制約著生產安全,影響我們工資收入,這就是觸及“不合格”這條紅線的代價。
還有必須遠離“腐敗”這條紅線。盡管狠反“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但在這困難時刻,特別是我們的煤炭企業,下至班組長、隊長,上至科長、礦長,必須要廉潔從政,清正廉明,隨時要用“三鏡”對照自己。要攏絡人心,要有安全生產號召力,要樹立良好的威信,必須要遠離腐敗這條紅。廉潔的警鐘常敲,做到勤政廉明,兩袖清風。公平、公正,公開分配職工工分、工資,給職工算好明白賬,員工與企業才有親和力,工作崗位才有戰斗力,領導才有感召力。
最后還有必須遠離“職業病”這條紅線。在安全月里,我觀看了職業病預防專題片《白傷之痛》,“職業病”這條紅線對我刺激很深,我們千萬麻痹不得,馬虎不得。我們礦工經常工作在井下,遠離職業病這條紅線,我們必須從預改為主,注重勞動自我保護工作。特別是塵肺病的預防,工作中,必須戴好防塵口罩,做好灑水防塵工作不可掉以輕心。養成良好習慣,切不可干眼鉆眼,堅持濕式鉆眼不,隨手關閉防塵水幕。還有使用錨桿機等有噪音的設備,帶上耳塞,用好消音設備等,盡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們自己的身體。
的確,牢固樹立紅線意識,遠離我們的“三違”紅線,“不合格品”紅線,“腐敗”紅線、“職業病”紅線等,我們不光是在六月安全月里,還要延續到我們長期的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們煤礦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發展。如不遠離這些安全紅線,我們不但要付出生命的安全代價,還要付出生存的代價。因此,遠離紅線 促進安全生產,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安全生產月征文_第3篇:
在日常的安全監察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一種發人深思的現象:當我發現違反安全規章的行為并要求糾正時,違章人員往往或理直氣壯,或一臉無辜,或不屑一顧的告訴我,“我們一直這樣,也沒出過事故。”無論是氧氣、乙炔瓶未按規定距離分置,或是勞動保護用品沒有規范使用……各種各樣的違章現象似乎都少不了它----習慣的“身影”。
習慣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它具有逐漸適應、相對穩定、一旦養成很難打破等特點。有人說,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好的習慣對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人的一生發生重大的變化。
如果一個人習慣于勤奮,他就會苦苦追求、毫不懈怠,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習慣于拖沓、懶散,他就會百無聊賴、無所事事,敷衍塞責,在車間操作中甚至會因此危及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我們不妨重溫一下那個幾乎家喻戶曉的小和尚剃頭的故事,老和尚教小和尚學剃頭。剛開始時老和尚讓小和尚拿冬瓜練習,小和尚每次練完都順手把剃頭刀“啪”的一聲插到了剃好的冬瓜里。對于老和尚的制止,小和尚并不在意,認為這是冬瓜,又不是人。久而久之小和尚形成了每次剃完一個冬瓜都順手把剃頭刀插到冬瓜里的習慣。故事的結局有點殘酷——出師時小和尚給老和尚剃完頭后習慣性的把剃頭刀“啪”的插到了老和尚的頭皮里。這個故事并非危言聳聽,它提醒人們在工作中要養成好習慣,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給自己的壞習慣找任何不改正的借口。否則,害人害己。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員工的遵章守紀至關重要,它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保證。當然,一個好的習慣養成不容易,它的形成是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產物,內因起決定作用,內因通過外因長時間、強有力的約束,使某一行為固化,從而形成習慣。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要有恒心和制度推動。
同樣的,違章也是一種習慣,并且是一種能造成傷害的壞習慣,是安全生產的大敵。海恩法則表明: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人們之所以對一些違章行為習以為常,是因為那些違章看起來不是什么大事,一時也不會發生嚴重的危害,就這樣有些錯誤的行為被大家默認為合情、或者合理,甚至被套上一副“經驗”的面具,在員工中間習慣地延續著,往往直到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人們才會驚醒與悔恨。
培養良好的習慣要從基礎抓起。對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員工,從一開始工作就嚴格要求,向他們灌輸好的習慣,幫助他們認識“三違”行為的危害性,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要及時糾正和制止他們的違章行為,或者批評教育,或者經濟處罰,不讓其形成違章的習慣。對于老員工,要通過不斷的教育培訓、嚴格的安全管理,強化優良習慣意識,及時學習新的規范、標準,改掉不良習慣。
廣大公司員工應養成遵章守紀的好習慣,摒棄違章違紀的壞習慣,在公司內部形成遵章守紀光榮、違章違紀可恥的良好工作氛圍。讓安全保障公司的良性發展,保護我們每個員工的平安幸福。
有關安全生產專題生活會自我剖析范文如何寫三
1、宣傳貫徹黨和國家及上級關于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文件和要求,負責日常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和安全生產活動。
2、實施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計劃和公司質量體系文件《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程序》。
3、監督檢查施工過程中安全負責標準化的執行情況,配合技術部門做好腳手架搭設與各項防護措施方案的審核并參加驗收。
4、監督檢查各類安全防護用品的購買、使用及產品質量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公司技安部門。
5、監督檢查特種作業人員持有效操作證件上崗。協助辦理操作證件的年審、換證、取證等項工作。
6、實施安全跟蹤管理,做到“一清、二查、三落實”。
7、開展安全、文明施工檢查,填寫《文明施工安全檢查評分表》對存在的問題填發《五定表》和《隱患通知書》,并按時復查。
8、負責工傷事故的統計、上報。參加工傷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9、參加生產工作會,了解生產過程和施工進度,提出安全防護標準和安全措施意見。
項目經理簽字: 年 月 日
安全員簽字: 年 月 日
有關安全生產專題生活會自我剖析范文如何寫四
朋友們,我們知道,雞蛋的外面有一層殼,里面是蛋清和蛋黃,它是我們家家戶戶常備的美食。當然,除了當作食品,它還可以誕生出一個小的生命,孵化成一只小雞。但是,如果我此刻不小心,雞蛋從我的手里掉在了地上,那么,可口美味的家肴、鮮活可愛的生命也就沒有了。
如果說安全就像一個雞蛋,那么這蛋殼就是我們電務段人日日夜夜、精心維護的信號和水電的設備,蛋殼里面裝的就是我們的效益和生命。假如我們不小心砸爛了安全這個雞蛋,那我們的效益就沒有了,更嚴重的還可能危及鐵路旅客和我們自己的生命財產。
話說安全,我不想一一列舉一連串枯燥無味的數字,不想聲淚俱下地講述一個個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不想聲嘶力竭地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因為,那會使人感到安全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安全是什么?我們說安全是生命。“生命”,一個多么鮮活的詞語;“安全”,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人們熱愛生命,因為她能讓人領略到幸福和溫情。我們常說安全,是因為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鮮活。如果國家沒有了安全,那么人民的生命便沒有了保障;如果社會沒有了安全,那么公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義;如果我們鐵路沒有了安全,那么我們的旅客和職工的生命就會處在危險當中。其實大家隨手翻翻報紙就會發現,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人因為忽視安全而喪失了性命。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個個因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致使摧毀一個個不再完整的家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酸澀在眼,刺痛在心?面對那些慘痛的教訓,我們怎么能說安全不是生命呢?
安全是什么?我們說安全是效益。這是幾乎一個毋庸置疑的定律。安全就是效益。效益就是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盈利,效益就是職工的工資、獎金和福利。如果一個企業安全事故連續不斷,那么就必然會影響工人隊伍的穩定和正常的生產率,同時也會影響企業信譽及企業形象等等。就拿我們鐵路來說吧,一念之差,違章作業,釀就事故,后果就可能不堪設想,所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影響更會是難以估量。失去了安全,就會面臨著危險;丟掉了安全,就可能孕育著災難。那些本是職工辛辛苦苦,拼命工作換來的血汗錢,就會這樣被安全事故所無情地吞噬了。你們說,如果沒有了安全,還能有什么效益可言呢?
安全是什么?我們說安全是責任。我們可能都聽說過,日本人在進入旅館時,首先不是看菜譜,而是看它的安全通道是否通暢,這就是日本人的安全責任意識。預防安全事故,我們就是要有日本人這種安全責任意識,嚴格地遵守和執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做到既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他人負責。記得《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有這么一句話:“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鐵路有著完善的安全規章制度,但是安全不僅僅制度,它更需要我們每一個鐵路人強化安全意識,增強責任心,安全才有保障。如此說來,安全它不是責任又是什么呢?
安全是什么?我們說安全是榮譽。也許有的朋友會疑問:“安全怎么會是榮譽呢?”是的,對我們鐵路行業來說,安全就是一種榮譽!在經濟和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旅客們選擇自己的出行方式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安全,鐵路企業就是抓住了安全,才贏得了市場、取得了效益,這是我們鐵路行業共有的榮譽。鐵路靠安全和正點得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鐵路人以無私的奉獻讓鐵路的安全和正點得以保障,讓安全天數得一天天地延續,這成績的取得對大家來說難道不是一種榮譽嗎?朋友們,當你每天早上上班前吃著香噴噴的煎雞蛋時,請你想一想———安全;當你下班回家后喝著美味的西紅柿蛋湯時,請你想一想———安全。我們說安全像雞蛋,但它不是雞蛋,它比雞蛋更重要,因為生命是珍貴的,效益是必須的,責任與榮譽是比肩并重的,安全的意義廣闊而深遠。今天我們在這里說安全,要的不是一時的覺醒,而是盼望我們從中得到某些啟示,樹立一種終身受用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