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農業專業實踐總結報告篇一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生態耕作研究室,是專門從事農田生態與保護、農業耕作栽培、優質飼草作物選育等方面研究的科室。具有高級職稱1名、副高級職稱2名。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農發辦、拉薩市科技局等單位重大科研推廣項目,在科技合作方面,同蘭州大學、中國農科院,澳大利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cr)、國際糧農組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多年來,本科室結合西藏各地農業耕作栽培現狀與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農業耕作與栽培綜合體系研究,為我區農業增產、增收、增效,做出了積極貢獻。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可以使我們熟悉農學專業對作物拷種的具體操作流程,增強感性認識,并可從中進一步了解、鞏固與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和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農科院具體實習過程中,能夠接觸國際知名專家的具體操作和講座,還能對某一行業深入徹底的了解并能切身體會到國際農業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接觸農科院農業研究所制定的各種戰略以實現跨國交流和良好的社會口碑;認識當前西藏形勢、環境條件等宏觀現象,能夠接觸真實的實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積累一定的經驗,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實習內容
在實習的前兩個星期,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對作物的長勢進行分析,如株高、病蟲害和當前生長發育階段等分析。通過這些簡單的工作,我了解到農學專業對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帶來繁瑣的糾正工作。剛開始認為對于簡單的記錄工作完全可以勝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陲,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地勢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體,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各地的農牧業主要由海拔高低所決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間的耕地面積,約占全西藏可耕地面積的70%左右,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區,種植的是喜涼的青稞、小麥、油菜、豌豆等農作物,其中青稞、小麥占總播種面積的75%左右。
過去野生燕麥在西藏隨處可見,作為栽培燕麥在西藏僅有零星種植。廣大農牧民群眾缺乏對這一古老作物認識和了解,更談不上科學管理,隨著我區農區畜牧業的發展,燕麥不但是優質飼草,其籽粒還是優質飼料。其莖葉多汁、柔嫩、營養價值高,蛋白質、脂肪、可消化纖維均高于小麥、青稞秸稈,在西藏燕麥作為主要的飼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識,成為我區農區發展畜牧業的主要飼草作物。
1、西藏發展燕麥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為全國第五大牧區,天然草場超載放牧,造成現在草場退化,產草量降低,載畜量下降,高原生態受到威脅。草畜矛盾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客觀上要求加強人工草場的建設,調整畜種畜群結構,挖掘潛力提高飼草供給能力,所以發展燕麥生產勢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決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實現農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其次,西藏農區(圈養)每年9月脫粒后,產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稈還不能滿足整個冬春季節的飼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西藏最缺飼草的季節,在這個階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大力發展飼草燕麥生產,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鮮草飼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麥秸稈還可打成草捆便于運輸、貯藏,用于冬季緩解冬春飼草緊缺的狀況。為西藏發展農區畜牧業做出重要貢獻。
2、西藏燕麥科研與生產現狀
2.1品種引進
2000年以后西藏自治區糧油基本實現了自給,廣大人民群眾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調整農業結構、擴大經濟作物和飼草的種植比例。以此為契機,西藏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自2004年起,從全國不同省市引進優質飼草作物品種試種。尤其是自加入了“國家燕麥產業技術體系”并建立日喀則試驗站后,從全國各相關燕麥研究機構引進200余份優質燕麥品種(系),進行品種篩選,從中選擇出適宜西藏一江兩河農區種植的優質燕麥品種:“白燕2號”、“農飼30”、“白燕8號”等品種,為西藏發展燕麥產業奠定了品種基礎。
2.2技術研究
燕麥對西藏農民來說還是新鮮事物,以前的雜草搖身一變成了可在耕地種植的高產優質飼草作物,農民還不習慣。為此,試驗站結合西藏生態氣候特征、農民傳統種植習慣、以及部分燕麥品種特征特性進行了相應的研究。研究出了“雙季飼草”、“夏糧秋草”等栽培模式。使農民在短期內認可了燕麥是優質高產的飼草作物。
2.3示范推廣
“國家燕麥產業技術體系—日喀則試驗站”在日喀則曲美鄉種植示范種植“白燕2號”5000多畝,試驗結果初步表明:在水澆地上種植“白燕2號”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種植“白燕2號”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產量和干草產量為260斤和530斤。同時,項目還在拉薩市墨竹貢卡縣、堆龍德慶縣、山南地區乃東縣等地均開展了示范種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項目的實施有效的解決了當地飼草緊缺的狀況,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對促進畜牧業發展和調整種植業結構及增加農民收入有著顯著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
3、發展西藏燕麥生產的措施
3.1大力引進燕麥新品種
品種作為技術的載體,是作物高產的核心。應大力引進優質燕麥新品種,①引進適宜西藏高海拔地區種植的品種,以滿足半農半牧區發展畜牧業對飼草料的需求;②引進適宜多次刈割的燕麥品種和高產優質燕麥品種,滿足農區發展畜牧業對飼草品種的需要。
3.2改變傳統觀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
燕麥作為我區全新的作物,缺少相關的栽培技術及管理經驗,首先改變群眾重糧食作物輕經濟飼草作物的傳統思想,科學施肥、科學管理,提高作物產量;其次燕麥種植應選擇在有一定灌溉條件的.中等肥力地塊,加大燕麥秸稈加工、貯藏技術,帶動飼草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
3.3調整種植業結構、保護天然草場生態平衡
保護天然草場的生態平衡,推廣糧食—經濟—飼草三元結構種植模式,增加飼草料的供給量,提高農業和畜牧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4大力發展燕麥產業
燕麥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麥淀粉、蛋白質等多種物質,具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還可預防心臟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稈作為畜牧業發展的優質飼草。目前試驗站正在以“日喀則曲美鄉”為基地建設燕麥米加工生產線。同時以燕麥草為核心的“草-畜交換模式”、“農區種草、牧區繁育”農區飼草牧區牲畜的循環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來。使西藏燕麥科研、生產、產業化呈現美好的發展前景。
實習收獲與體會
這次實習,除了讓我對農牧業的一定了解,并且能進行基本操作外,我覺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獲也是挺大的,作為一名一直生活在單純的大學校園的我,這次實習無疑成為了我踏入社會的一個平臺,為我今后踏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下面,我將實習工作總結如下,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
首先,我覺得在學校和單位的很大一個不同就是進入社會以后必須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在工作崗位上,我們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對自己的崗位負責,要對自己辦理的業務負責,如果沒有完成當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那科員必須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現了錯誤,ye必須負責糾正。
其次,我覺得工作后每個人都必須要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正所謂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規,在這一點上我從實習單位同事那里深有體會,比如,小工在對作物進行脫粒的時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來,因為這些都會影響最后的數據,也是對本職工作的負責。所以科員的工作態度問題尤為重要,這點我有親身感受。
最后,我覺得到了實際工作中以后,對學歷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還要看個人的專業素質,任何工作,做的時間久了是誰都會做的,在實際工作中動手能力更為重要。
因此,我體會到,如果將我們在大學里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使我們能從一個渾身書本味的大學生轉換成一個能實際操作的實踐者,這才是我們實習的真正目的。
很感謝實習單位給我們這么好的實習機會,讓我學習很多、成長很多、收獲很多。
農業專業實踐總結報告篇二
果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漿水的富崗蘋果已經是邢臺家喻戶曉的品牌,有著科學含量的富崗對比著我們這個閉塞的鄉鎮的落后。以農業為主的羊范鎮,蘋果是主要的農業經濟收入,長期的靠天吃飯,以及沒有科學依據的使用農藥,果樹結構混亂,土肥水的管理不善,導致許多鄉親只能失望的把果樹連根拔掉,或者把果園荒廢。羊范鎮是美麗的,它的綠樹覆蓋率在國際標準之上,這里是市區農作物的主要供應地,很少的幾個小作坊。作為學習環境保護的學生,我深深的喜歡并迷戀這里,可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形成的瘦弱、枯黃的果樹成為我們這里的問題。我們需要技術,需要先進的科學知識來彌補曾經的破壞。也讓我們的蘋果真正的作為現代的生態產品,適應國家十六大提出的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的口號,為我們羊范鎮向生態農業村前進助一把力,也把我們的果子推出農村,走進市場。專家們主要針對果農們目前比較棘手的問題進行解答指導,并對蘋果從花期到成果期的錯誤管理進行糾正,提出以下措施:[1]三月中旬,花期前期,由于長期低溫,雨水較少,為了枝葉和花蕾的生成,需要大量的灌溉作為水的主要供給。首次灌溉,務必使土壤濕度達到飽和,以后使土壤濕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如果灌溉過多會引起旺長,不利于作果和花芽分化。所以果農們平時不怎么補水,一旦灌溉就過量,只圖方便是很不科學,也很不利于果樹的做法。
[2]四月上旬,溫度上升,部分果樹開花, 但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寒流影響,使本地的夜間溫度突然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尚不到零下一攝氏度。對于蘋果,開花要求十七到十八攝氏度,花蕾現色期零下二點八攝氏度有凍害,花期零下一點七攝氏度花受害,雖然溫度沒有達到極至點,但還是造成了大量的果花脫落。面對這種自然災害,大部分果農因為沒有相關的專家指導補救,一個個都是束手無策。由于事發突然,無法預防,只能做一些補后工作,專家提議:對還沒有完成受粉的果樹,采用人工授粉,加強授粉。在此之上,需要到6-7月期間噴200-300倍液pbd 。萌芽前后,剪鋸受害部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保護剪鋸口;追施氮肥和加強灌水;及時刮治枝干病害;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改善枝葉稀疏狀況。
[3]四月中旬到下旬:間果春寒導致的落花嚴重影響了坐果,大部分果樹果子系數,有的果樹甚至都沒有果子。由于人們顧慮重重,害怕疏除后減產,影響收入,也有人認為多留果即使遇到自然災害也不會減產,致使花果留量過大,疏除量不到位,大小年結果現象嚴重。專家說,疏除花果,不但可以節約樹體營養,促進樹體健壯,使坐果可靠,減少生理落果,還可以提高果品質量,同時適量的疏果也可以增強果樹抗災能力??刹捎镁嚯x法,紅富士每25-30厘米留一個果,國光每15-20厘米留一個果。果實分布成對稱形狀,對于果實極少的果枝,可是適當的近距離內留兩個果。
[4]五月上旬:為了防止蘋果套袋帶來的果實普遍缺鈣,如:痘斑病,苦痘病,水心病,裂口病,專家提議對果樹補鈣,以葉面噴鈣為主(落花后兩周開始全面補鈣),初噴350倍氨基酸鈣和800倍氨鈣寶肥液,每12-14天一次,連噴兩到三次。套袋前要連噴兩次。套袋前,不但要補鈣,還要噴好殺蟲、殺菌劑。殺菌劑品種和其質量對果面黑點病的發生至關重要。噴灑的殺菌,殺蟲,殺螨劑,如選用乳油劑型容易形成因為殺死幼果皮孔,而在孔上形成黑點病;噴布粉劑,膠旋劑,后再套袋,黑點病較輕。噴灑后立即套的蘋果,果面容易成黑點;噴藥2-3天后再套的,黑點病較輕。大生 m-45是生產優質高檔果品的必備殺菌劑,具有防病范圍廣;一藥多治,使用安全,無藥害;耐雨水沖刷,雨后不用沖噴;無抗藥性,可連續使用;低毒,低殘留;可混用性好;藥膜完整,保護效果好等優點。又加上它含有微量元素,具備葉面肥的作用,可促進果面光潔,果實著色好,提高果品質量。而且它對許多種真菌性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止作用。所以,我們選它為主要的噴藥,在盛花末期,噴施一次百分之八十大生m-45可濕粉600倍液,以防治霉心病為主,兼防銹病。從落花后7到10天開始噴施大生m-45可濕粉800-1000倍液,十天左右一次。花后至套袋前噴2-3遍殺蟲,殺菌劑,套前一到兩天噴一次,待藥液干后即可套袋,大部分采取先噴藥,噴后兩天套袋,兩天后再噴也可。
[5]五月中下旬:套袋?;ê笫逄扉_始給國光套塑料袋,花后35-50天內給富士套紙袋,六月底前套完。若遇到高溫,即大于35攝氏度,或者干旱,可以延遲套袋,或者提前三到五天里園灌一次水,防止日灼的發生。全部的果子都套袋,一個不留。套袋必須在露水干后的八點到十一點和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進行,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有露水或雨天都不行。套袋程序:將果袋鼓起,讓幼果在袋內懸空,居中,袋口折疊規整,扎口嚴密,袋內無葉片,紙袋要朝上,以免日灼。大部分果農圖省事,只噴一次藥,然后用接下來的半個月套袋,而且早出晚歸,不免留下后患。
三.總結
果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漿水的富崗蘋果已經是邢臺家喻戶曉的品牌,有著科學含量的富崗對比著我們這個閉塞的鄉鎮的落后。以農業為主的羊范鎮,蘋果是主要的農業經濟收入,長期的靠天吃飯,以及沒有科學依據的使用農藥,果樹結構混亂,土肥水的管理不善,導致許多鄉親只能失望的把果樹連根拔掉,或者把果園荒廢。羊范鎮是美麗的,它的綠樹覆蓋率在國際標準之上,這里是市區農作物的主要供應地,很少的幾個小作坊。作為學習環境保護的學生,我深深的喜歡并迷戀這里,可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形成的瘦弱、枯黃的果樹成為我們這里的問題。我們需要技術,需要先進的科學知識來彌補曾經的破壞。也讓我們的蘋果真正的作為現代的生態產品,適應國家十六大提出的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的口號,為我們羊范鎮向生態農業村前進助一把力,也把我們的果子推出農村,走進市場。專家們主要針對果農們目前比較棘手的問題進行解答指導,并對蘋果從花期到成果期的錯誤管理進行糾正,提出以下措施:
[1]三月中旬,花期前期,由于長期低溫,雨水較少,為了枝葉和花蕾的生成,需要大量的灌溉作為水的主要供給。首次灌溉,務必使土壤濕度達到飽和,以后使土壤濕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如果灌溉過多會引起旺長,不利于作果和花芽分化。所以果農們平時不怎么補水,一旦灌溉就過量,只圖方便是很不科學,也很不利于果樹的做法。
[2]四月上旬,溫度上升,部分果樹開花, 但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寒流影響,使本地的夜間溫度突然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尚不到零下一攝氏度。對于蘋果,開花要求十七到十八攝氏度,花蕾現色期零下二點八攝氏度有凍害,花期零下一點七攝氏度花受害,雖然溫度沒有達到極至點,但還是造成了大量的果花脫落。面對這種自然災害,大部分果農因為沒有相關的專家指導補救,一個個都是束手無策。由于事發突然,無法預防,只能做一些補后工作,專家提議:對還沒有完成受粉的果樹,采用人工授粉,加強授粉。在此之上,需要到6-7月期間噴200-300倍液pbd 。萌芽前后,剪鋸受害部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保護剪鋸口;追施氮肥和加強灌水;及時刮治枝干病害;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改善枝葉稀疏狀況。
[3]四月中旬到下旬:間果春寒導致的落花嚴重影響了坐果,大部分果樹果子系數,有的果樹甚至都沒有果子。由于人們顧慮重重,害怕疏除后減產,影響收入,也有人認為多留果即使遇到自然災害也不會減產,致使花果留量過大,疏除量不到位,大小年結果現象嚴重。專家說,疏除花果,不但可以節約樹體營養,促進樹體健壯,使坐果可靠,減少生理落果,還可以提高果品質量,同時適量的疏果也可以增強果樹抗災能力??刹捎镁嚯x法,紅富士每25-30厘米留一個果,國光每15-20厘米留一個果。果實分布成對稱形狀,對于果實極少的果枝,可是適當的近距離內留兩個果。
[4]五月上旬:為了防止蘋果套袋帶來的果實普遍缺鈣,如:痘斑病,苦痘病,水心病,裂口病,專家提議對果樹補鈣,以葉面噴鈣為主(落花后兩周開始全面補鈣),初噴350倍氨基酸鈣和800倍氨鈣寶肥液,每12-14天一次,連噴兩到三次。套袋前要連噴兩次。套袋前,不但要補鈣,還要噴好殺蟲、殺菌劑。殺菌劑品種和其質量對果面黑點病的發生至關重要。噴灑的殺菌,殺蟲,殺螨劑,如選用乳油劑型容易形成因為殺死幼果皮孔,而在孔上形成黑點病;噴布粉劑,膠旋劑,后再套袋,黑點病較輕。噴灑后立即套的蘋果,果面容易成黑點;噴藥2-3天后再套的,黑點病較輕。大生 m-45是生產優質高檔果品的必備殺菌劑,具有防病范圍廣;一藥多治,使用安全,無藥害;耐雨水沖刷,雨后不用沖噴;無抗藥性,可連續使用;低毒,低殘留;可混用性好;藥膜完整,保護效果好等優點。又加上它含有微量元素,具備葉面肥的作用,可促進果面光潔,果實著色好,提高果品質量。而且它對許多種真菌性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止作用。所以,我們選它為主要的噴藥,在盛花末期,噴施一次百分之八十大生m-45可濕粉600倍液,以防治霉心病為主,兼防銹病。從落花后7到10天開始噴施大生m-45可濕粉800-1000倍液,十天左右一次?;ê笾撂状皣?-3遍殺蟲,殺菌劑,套前一到兩天噴一次,待藥液干后即可套袋,大部分采取先噴藥,噴后兩天套袋,兩天后再噴也可。
[5]五月中下旬:套袋?;ê笫逄扉_始給國光套塑料袋,花后35-50天內給富士套紙袋,六月底前套完。若遇到高溫,即大于35攝氏度,或者干旱,可以延遲套袋,或者提前三到五天里園灌一次水,防止日灼的發生。全部的果子都套袋,一個不留。套袋必須在露水干后的八點到十一點和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進行,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有露水或雨天都不行。套袋程序:將果袋鼓起,讓幼果在袋內懸空,居中,袋口折疊規整,扎口嚴密,袋內無葉片,紙袋要朝上,以免日灼。大部分果農圖省事,只噴一次藥,然后用接下來的半個月套袋,而且早出晚歸,不免留下后患。
三.總結
2009年3月初,我懷揣著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來到實習的地點,這次畢業實習中我只是在我的家鄉實習,短短的兩個月中,不僅僅是關于我喜歡的果樹管理,還是農技師的工作態度,使我目睹且學習了很多。轉眼間,一個月的實習期即將過去,回想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與收獲,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發展,給予我的是一筆多么寶貴的人生財富!
農業專業實踐總結報告篇三
本人于_年_月底在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有限公司東方紅農業研究所實習至今,通過實習,對我國劍麻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對劍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一、實習單位簡介
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是一家以劍麻名優產品為龍頭,骨干企業為主體,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綜合經營的國有大型企業.而其領導下的農業研究所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劍麻專業研究所,創建于1956年,是我國唯一一家劍麻研究所,集科研與生產經營于一體,為我國劍麻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有在職人員62人,其中科技干部6人,管理人員3人,試驗輔助工10人,生產工43人;大專及本科學歷6人、中專學歷2人、高級工程師1名、助師6名、技術員1名.擁有耕地面積2567畝,其中劍麻試驗基地和生產示范基地分別為240畝和2170畝,其它200畝.
科研主要從事劍麻選育種、高產栽培、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及劍麻生產專用機械的研究(研制)、創新、示范與應用推廣.近年來每年承擔國家農業部或省項目多個,并先后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多家高等院校院所合作攻關,如開展劍麻粉蚧蟲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包括天敵、生物多樣性等一系列防治技術)、劍麻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技術、劍麻選育種等項目的試驗研究,特別是2009年來在麻類體系及專家的支持和指導下,本所加大對產業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攻關,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實習內容
(1)認識階段
初來單位那幾天,什么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大家都知道,像農業研究所這種單位一般都是在小地方的,而且還有點偏僻,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我有些迷茫,沒有了以往的激情.但經過幾天與領導和同事們的談話,我更好的認識了我實習的這個單位,原來它曾經有這么輝煌的時候,還是全國唯一一家劍麻研究所.了解到這些之后,我又有了原來的干勁——要在這里好好做,學習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來單位的前兩個星期,我都是以學習為主,跟著有經驗的同事去基地調查與記錄,慢慢的認識了劍麻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劍麻,又稱龍舌蘭麻,屬多年生單子葉、異花授粉植物.目前我國大規模種植的劍麻主要品種為h·11648,正常生產情況下,從大田種植到開花死亡,全生育周期為14~15年,即其采葉期平均為12年,年均可采葉量為50片左右.一個月的學習之后,單位領導對我們進行了考核,主要通過試卷進行評分,一個月的學習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
(2)學習摸索階段
通過一個月的學習,我掌握了不少知識,也熟悉了工作的內容,單位領導也放心交待一些事讓我去做,但主要還是跟著其他同事學習.這個階段我也慢慢開始摸索著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遇到有些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的問題,我會試著去解決,確實不能自己解決的,我會虛心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或者向學校的老師請教.在這個階段,我慢慢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了一些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
農業專業實踐總結報告篇四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天安門、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著我、震撼著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里,我過得快樂而充實,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著《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么,也許是一種沖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盡快了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干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干部介紹說: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么的.養殖業也不算發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么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么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干部很干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么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么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復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余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么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里,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于是我就轉換話題,說: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干部想了想說: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桿被收割后,剩余的部分,一部分在地里,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信息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稅費改革什么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后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干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了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里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羊的專業戶,它是全村開始養羊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趕著羊群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初二,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羊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時候有140只呢;總共有8畝半地,除了七分種的是胡蘿卜,其余種的都是玉米,每年收獲的胡蘿卜和玉米都用來喂羊,但據她所說,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放牧.雖然國家現在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讓羊吃飼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貪黑的干上一年,說不定還會賠上一、兩千呢,所以他們不得不偷著放.
她家有一只母羊的肚子右側偏下的地方有一軟的疙瘩,是去年冬天發現的,請獸醫來看過,做過一次手術,打開后疙瘩里邊是小腸,沒敢動,又給縫上了,其間,這只母羊還生育了小羊,這個疙瘩也沒有遺傳給小羊,小羊現在很健康.為了趕在他們放羊之前看到那只母羊,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對他們家進行了回訪,并給那只羊拍了照,打算回來向學校的有關專家教授請教一下.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說明來意、了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農業專業實踐總結報告篇五
_年6月初,我懷揣著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來到實習的地點,這次畢業實習中我只是在我的家鄉實習,短短的兩個月中,不僅僅是關于我喜歡的果樹管理,還是農技師的工作態度,使我目睹且學習了很多。轉眼間,一個月的實習期即將過去,回想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與收獲,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發展,給予我的是一筆多么寶貴的人生財富!經過過去一個月的實踐和實習,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在未來的日子,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一、繼續學習,不斷提升理論素養。
在信息時代,學習是不斷地汲取新信息,來武裝我們的頭腦,也為那些渴求知識的農民們提供的幫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只有我們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并系統的應用,農業技術方能一步步走向正軌,帶領我們這個農業大國向超級農業大國轉向。
二、努力實踐,自覺進行角色轉化。
“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實現理論自身的價值,也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使理論得以檢驗。同樣,一個人的價值也是通過實踐活動來實現的,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人的品質,彰現人的意志。從學校走向社會,首要面臨的問題便是角色轉換的問題。從一個學生轉化為一個單位人,在思想的層面上,必須認識到二者的社會角色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學生時代只是單純的學習知識,而社會實踐則意味著繼續學習,并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學生時代可以自己選擇交往的對象,而社會人則地被他人所選擇。諸此種種的差異。在這里我特別感謝我們鎮政府給我的這次鍛煉的機會。也非常感謝曾經諄諄教誨我的老師,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一些做人態度,學習工作的態度,我都深受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