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一
教學設計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項科學。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教學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在參與教學設計研究的過程中,我積累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首先,教學設計需要立足于學生的需求。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我們必須確保教學活動和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相契合。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經常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的學習目標和興趣愛好,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教學設計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強調知識的傳授和記憶,忽略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嘗試運用一些啟發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思考、發散和創新。我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和情境,激發他們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同時,我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設計的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第三,教學設計需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僅僅依靠課堂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通過實踐來獲得真正的學習體驗。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盡量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際的操作和實踐當中。在物理實驗課中,我鼓勵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親身體驗物理規律的發現和應用。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第四,教學設計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現實生活中,合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和合作。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合作,開展一些小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學生可以學會相互協作、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提高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幫助學生取得了好的學習效果,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最后,教學設計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改進。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因此,教學設計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改進。我會定期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評估和反思,根據學生的反饋和成果,找出問題和不足,從而進行適當的改進。這樣的反思和改進過程是持續的,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教學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涉及到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在教學設計研究中,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實驗,探索出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通過立足于學生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持續進行反思和改進,我相信我的教學設計會越來越完善,也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成果。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二
本節課的內容是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第4課《火山與地震》,用1課時完成教學。這一單元共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地球的形狀、表面、內部構造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為后面學習地表的遷移做鋪墊的。本課從實例出發,引導學生建模研究,通過觀察、實驗、猜想、研究、推理等活動,讓學生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火山和地震帶給人們的災難和好處,了解人們對火山和地震的監測,掌握地震來臨時正確保護自己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六年級學生通過三年的科學課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觀察、實驗、猜想、討論、交流、推理的能力。而且小學生對做實驗都很感興趣,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來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兩種自然現象帶給人們的災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在分析現象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看問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求知欲。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現象,知道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掌握預防地震的措施。
2、通過學習使學生會做模擬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實驗。能簡單的介紹火山和地震兩種自然現象。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國家之一,了解張衡及他的貢獻。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力。
1、教學重點: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預防地震的措施。
2、教學難點: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以及正確運用語言描述兩種自然現象。
1、地震和火山噴發的錄像、圖片,火山和地震示意圖。
2、模擬火山噴發實驗器材(三腳架、鐵盒子、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火柴等)。
3、模擬地震發生時的情境實驗器材(紙箱、木塊、記號筆等)。
(一)復習引入:
1、教師引言: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地球是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的?我國地形特點有哪些?(結合板塊構造的道理說明,展示六大板塊示意圖)。
2、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地球上的兩大自然現象——火山噴發、地震。板書課題:火山與地震。
(二)學習新知:
1、出示圖片、播放錄像,讓學生初步了解自然
現象。
火山噴發圖
地震示意圖
首先,出示火山噴發與地震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同桌間可以自由議一議,說一說(火山噴發與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其次,播放一小段火山噴發與地震的視頻,讓學生觀看火山和地震的錄像片段,讓學生用視覺和聽覺來認識火山噴發與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災難。激發學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
最后,提問:從剛才的圖片展示、觀看錄像,你認識了這兩種自然現象了嗎?它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災害大嗎?你們想不想知道火山噴發與地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想知道)
2、提出探究問題:
教師:對于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來研究呢?
學生自由說,教師板書:
(1)、火山噴發是怎樣形成的?
(2)、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3)、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危害?
(4)、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么異常的現象?
(5)、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6)、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7)、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3、解決提出的問題:
(1)、探究火山噴發形成的原因:
a、讓學生重溫模擬的火山噴發錄像場景,要求學生觀察書上插圖——火山結構示意圖,并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上22頁內容。自己說出火山噴發形成的原因。
b、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首先,分2人一組,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其次,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最后,將鐵盒子放到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受熱后番茄醬的外溢現象。
c、實驗要求學生知道每件物品代表什么?注重提醒學生觀察再給土豆泥加熱過程中,發生了什么現象(讓學生重點觀察實驗過程,解釋每一步的實驗現象,教師時刻巡視指導)。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討論哪些地方容易發生火山爆發。
d、師生共同小結: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火山噴發是地球上最危險、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
(2)、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a、讓學生重溫模擬的地震錄像場景,要求學生觀察書上插圖——地震圖片,并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上23頁內容。自己說出地震形成的原因。
震的中心和強弱。
震的中心和強弱并找出震中。
d、師生共同小結:地殼的巖石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
(3)、通過探究火山噴發及地震形成的原因,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科學的知識。要求學生自己解決遺留下的問題:
a、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危害?
b、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么異常的現象?
c、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d、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e、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解答。特別解釋不清的問題可以同桌討論,集體訂正(重點強調避震的方法及地震的前兆)。
談話:假如現在我們正在上課,如果突然發生地震,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還需要注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先告訴周圍的同學,相互說說。
小結:如果現在突然發生地震,首先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能慌張。然后再采取自我保護的方法。
談話:請同學們閱讀課本24頁地震發生時怎么保護自己一段內容。 同時告訴學生,當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離開房屋,到室外空曠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傷。如果來得及,最好在離開房屋前,拉斷電閘,熄滅爐火,以免造成火災。
討論:地震前兆有哪些?你們了解有哪些地震前兆?要求學生自由
說說。
科學結論: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斷流;氣候出現冷熱驟變;地光與地聲等。由于動物感覺器官特別靈敏,被人們稱為一部監測地震的“活儀器”。為了便于大家觀察動物的地震前兆,編寫一首歌謠給大家: 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癡呆搬家逃。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4) 引導學生了解人們對地震的研究。
地球內部的變化。
b、要求學生觀察書上插圖——候風地動儀、機械地震儀,并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上24頁內容。了解科學家張衡。
(三)、總結鞏固
1、本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
2、你們對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3、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的自然災害,你有什么想法呢?還有什么新的問題?
(四)、課外作業:
1、請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試著解決一下問題:
(1)、地球是運動的嗎?
(2)、為什么我國臺灣省是地震的頻發地區?
(3)、現代還有哪些地震的預測儀器?如果沒有科學儀器,怎樣預測地震?
2、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課外書籍、上網、實地觀察等其它方法進行探究。
本節課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活動。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交流、生生互動交流的評價方式,使評價伴隨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形成性評價。評價方式包括:課堂提問、小組互相評價、師生交流評價、實踐操作評價等。同時教師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予以肯定性、鼓勵性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是以寫小日記交流評價、口頭反饋評價等。
在內容上,學生是否知道火山、地震現象及產生的原因,火山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能否從火山、地震現象中知道,是否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是否知道在發生火山噴發、地震時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的方法等。
因為本節課是以觀察、實驗、猜想為主要活動,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雖然較遠,但學生感興趣。所以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應該是我所利用的很好的教學資源。火山噴發和我們的生活確實離的很遠,同時學生通過觀察噴發畫面就能了解火山的噴發。針對小學生的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要求不能太高。但是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講,通過三年的科學學習,應該在能力培養上有了系統的訓練與提高。學生不僅會觀察,實驗,還應學會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懂得如何思考,如何表達與交流的初步能力。 本節課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學生操作實驗上,通過探究來認識火山的成因,通過火山的成因來探究火山的危害,了解火山的奉獻。通過學習火山來自主學習地震的成因與危害。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的激發與加強。加強學生收集、整理、乃至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通過反復的圖片的觀察,錄像的播放,與學生來探究現象,進行猜想,直至認識本質。但是,教學流程不很流暢,甚至影響了各環節教學時間的安排。這一點,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改進。
火山與地震
火山
地球內部運動 地形發生變化
(緩慢 劇烈)地震
1、火山噴發是怎樣形成的?
2、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3、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危害?
4、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么異常的現象?
5、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6、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7、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三
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觸過漢語拼音,對字母的讀音和音節的拼讀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受“先入為主”的影響個別字母和音節的發音不準確。
n、l 的發音及 n、l 與韻母的拼讀。
如按常規教學僅憑教師講解聲母音、形、義,大部分學生定會興趣索然。因此,教者應該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創造精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聲母 d、t、n、l 的形狀及 d、t、n、l 與韻母的拼讀。
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自主探究,在創新中求發展。
1、 d、t、n、l 的字母卡片及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
2、拼音樂園的課件及“摘蘋果”游戲的掛圖。
3、學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線繩。
1、學會 d、t、n、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 d、t、n、l 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
1、復習聲母:b、p、m、f 并讓學生回憶記憶的方法。
2、復習音節:ba、fo、ma、po
設計意圖:采取指讀對讀齊讀和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一方面檢查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進行字母形狀記憶方法的遷移。
1、拼音樂園里可熱鬧了!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到這里認識一些拼音娃娃。你們看誰來了?大屏幕演示字母 d、t、n、l 及直觀圖。
2、小朋友,你認識他們嗎?指名試著讀一讀。教師追問: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好?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3、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 n 、l 糾正的發音。
設計意圖: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不同發展需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注重他們主體作用的發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
1、屏幕上的圖能夠幫助你們記住 d、t、n、l 的樣子,請小朋友仔細看圖,想一想有什么新的發現,同座交流交流。(學生用以前的方法編順口溜:隊鼓鼓錘 d d d;魚兒跳舞 t t t;一個門洞 n n n;一根木棍 l l l。)
2、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聯系日常生活暢所欲言。(馬蹄印 d d d、用手指擺d的 形狀;小傘把 t t t、倒拄拐棍 t t t 和“七”像;獨木橋 n n n;l 的形狀像數字 l、筷子、教鞭、指揮棒、旗桿、鉛筆、燈管……)
3、他們還和我們以前認識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 和 b;p、n 和 u、m;t 和 f;l 和 i)
設計意圖: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尋找新的發現,使學生思維中創造的火花不斷閃現。聲母形的記憶體現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畫面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導學生根據所學比較記憶字形。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參與、體驗、合作、發展,學習態度和情感得以進一步提升。
1、翻版出示音節;這些音節你們會讀嗎?試著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示范讀、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自由選擇讀、齊讀等。教師重點糾正 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2、屏幕演示一些帶調音節:da、di、tu、nu、li、lu、ni、na。讓學生用這些音節組詞或說一句話,看誰用上的音節多。
設計意圖: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成就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為學生提前識字說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指導學生觀察:這四位拼音娃娃分別在四線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師重點指導聲母“t”的寫法。其余三個聲母學生根據觀察試著寫一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指導自己滿意為止。
3、教師巡視糾正指導并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書寫在低年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書寫的樂趣。
1、學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線捏一捏、擺一擺今天認識的拼音娃娃。有的獨自進行,有的與同座討論合作,教師給捏擺好的同學以展示的機會。
設計意圖:獨特的教學手段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饒有情趣的欣賞、展示是對學生內在需求的最好饋贈。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會成為學生記憶中永恒的財富。
2、“摘蘋果”游戲。拼音娃娃來到果園里,哇!樹上結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多誘人啊!你們想吃嗎?學生認讀蘋果上的字母、音節,讀對了就獎勵一個大蘋果。
設計意圖:游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學生在積極的競爭參與中,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得到培植。
本節課力求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了學習方式的變革。能夠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需求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以參與求體驗,以合作求創新,以探究求發展。在聲母音形教學上,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間嘗試學、互相教學、討論研究學,學生主體地位凸現,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學情的基礎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學單一的呈現方式,及各個字母按音形義講解,采取了集中訓練,減少頭緒,加強綜合的教學思路。一些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拓寬了學生思維和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師的感召下得以彰顯。
3、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讓全體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參與。聯系日常生活、捏擺字母記憶字形展現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態度和情感得以升華。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四
教學設計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育質量。我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教學設計研究中有了一些心得體會,我認為教學設計要注重目標明確、內容獨特、方法多樣、評價廣泛和反思持續。
首先,教學設計要明確目標。目標是教學的靈魂所在,也是指導教學設計的核心。在設計教學活動之前,我要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明確我要教給學生什么,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我才能更好地規劃教學內容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如果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那么我應該設計一些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活動,而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
其次,教學設計要有獨特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的知識應該是獨特的、有針對性的,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教材中的內容。我通過課堂教學設計,盡可能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案例和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例如,在教授數學的時候,我會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和游戲,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和參與游戲來鞏固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教學設計要多樣化教學方法。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特點,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嘗試過講解、討論、小組合作、實踐和案例分析等不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學習和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還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第四,教學設計要廣泛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以幫助我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作業、測試、小組討論和個人報告等。這樣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他們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教學更加有效。
最后,教學設計要持續反思和改進。教學設計不是一勞永逸的,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和有效,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如果發現問題,我會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我還會積極參與教學設計的研討和交流活動,借鑒他人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
總的來說,教學設計是一項需要不斷實踐和研究的工作,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心得體會。目標明確、內容獨特、方法多樣、評價廣泛和反思持續是我在教學設計中堅持的原則。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導。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五
教學是一個復雜而又多元化的過程,而板書作為一種視覺輔助工具,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一直在不斷探索和嘗試教學設計板書的方法和技巧,并從中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經驗,分享我對于教學設計板書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了解學生需求
在設計板書之前,了解學生的需求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通過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風格和學習目標,我們可以更好地設計板書內容和形式。比如,當學生程度比較薄弱時,可以使用簡單明了的圖表和關鍵點,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而當學生需要探究和互動學習時,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的板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第三段:提煉核心概念
在設計板書內容時,我們應當將復雜的知識點和概念提煉為簡單明了的核心概念。通過清晰的板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內容。在提煉核心概念時,可以使用關鍵詞、圖表、示意圖等形式,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融會貫通。此外,還可以通過顏色的運用來突出重點和區分不同概念,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區分和記憶。
第四段:注重板書美觀與可讀性
漂亮的板書設計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因此,在進行板書設計時,我們應該注重美觀和可讀性。首先,我們要選擇合適的字體和大小,確保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和理解板書內容。其次,我們要合理布局板書內容,呈現簡潔清晰的結構,避免信息過多導致看不清和混亂。最后,我們可以運用一些裝飾和配色技巧,使板書更加生動有趣。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觀不是板書設計的唯一目標,可讀性和內容的準確性同樣重要。
第五段:與學生互動與評估
教學設計板書不只是為了向學生展示知識,更要促進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板書設計中,鼓勵他們提出問題、表達觀點、互相討論等。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板書和學生的互動來進行教學評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板書設計。
總結:
通過對教學設計板書的心得體會的探討,我深刻認識到教學設計板書的重要性和技巧。了解學生需求、提煉核心概念、注重美觀和可讀性、與學生互動與評估,這些都是教學設計板書的關鍵要素。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加強對教學設計板書的研究與應用,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六
生活中的數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46、57、87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把已學到的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中感受數學、用數學的樂趣,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讓學生能用所學到的數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和順序,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觀察和學具拼擺的過程中感受認識數和計算的樂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數與生活聯系,會用數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和順序,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用所學到的數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煤體課件、投影儀、數字卡片、口算卡片、電話等。
教學設計:
一、課前輕松:
我們齊唱數字詩《一去二三里》和歌曲《找朋友》。
二、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誰想自我介紹一下:你的名字叫什么?你今年幾歲?你在幾年級幾班?你家里有幾口人?你喜歡什么活動?在談話中表揚講文明守禮儀的同學。
2.師問:通過剛才幾位同學介紹,你們發現了什么?(回答中
都有數)
4.師小結:剛才我們數的這些數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這些數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能見到。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生活中的數。
三、合作探究:
1.揭示課題:生活中的數
師: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發現“數字娃娃”,今天我們邀請“數字娃娃”和奧運吉祥物五個福娃和我們一起做活動,你們開心嗎?(開心)
2.下面我們一起快樂地過第一關:我能說
(1)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數?
(2)課件演示生活中的數圖:信封上的郵政編碼,計算鍵盤上的數字、電話機上的數字、街道小區編號,車牌號,溫度計,路牌,電子表,日歷,音樂上的簡譜,鐘面,跑道,交通燈,人民幣,今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8周年,xx年奧運會我國獲得28枚金牌等。
(4)師小結: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我們的數學離不開數,數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和方便,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用數和別人交流和談話。
師問:第一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她點了幾支蠟燭?她說了一句什么話?(我7歲了。)
第二位小朋友指著一張全家福照片,他說了一句什么話?(我家有5口人)
第三位小朋友背著書包去上學,他說了一句什么話?(我在一年級4班)
那么你們呢?(我們在一年級3班)
最后一位小朋友放學回家,她對我們說了一句什么話?(我家在302)
請問:你們知道302指的是什么?(門牌號碼)
學生回答后,師進行思德教育(上學路上和放學路上都要注意安全,不能隨便
和陌生人說話。
(6)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說的每句話中都有數,你也能說一句帶數的話嗎?
如果學生在說一句話中出現有幾個數師作肯定,還要表揚。
(7)學生答后,師再問:今年是幾年?明年是幾年?明年奧運會在我國北京舉
行!同時出現5個福娃圖一起慶賀。
(8)我們有信心過了第一關,那么你們有勇氣過下一關嗎?(有)
3.我們開心地過第二關:我能擺
(1)課件演示有某個地方著火,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數,幫它們走離危險。請問:
你們有什么辦法?(撥打火警電話)。師再問:你們會打電話嗎?師隨著舉起電話,(請一位同學站在講臺上說如何打電話)你撥的數字就是什么?(電話號碼)
請問:誰知道火警電話,學生答后再請一個同學在投影機上擺出來。擺后再演示圖消防員趕到,火撲滅。在交談中滲透思德教育,小朋友們一定要切記:不要玩火,玩火很危險。除了火警電話,你還知道哪些求助電話?報警電話110等。師注意提醒學生這些求助電話號碼是不能隨便亂撥打,如果亂撥打就會影響警察叔叔工作。
(3)師小結:我們麻涌鎮的家庭電話號碼都是8個數字,所以你們打電話的時候,這8個數字一個也不能掉。
(4)你們想知道好朋友家的電話號碼嗎?(想)你們可以自由下位去記你們好
話號碼(小靈通,手機號碼)接著提問:小靈通號碼是幾位數字組成?8位。而手機號碼是幾位數字組成?11位。用數字組成的號碼除了電話號碼,還有什么?(門牌號碼)等。
你們想知道老師的電話號碼嗎?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就打電話給老師。
(5)輕松一下齊唱《數字歌》
同學門勇氣可佳,福娃和“數字娃娃”都為我們打氣!
4.下面我們勇過第三關:我能猜
(1)課件演示:小動物去旅游,它們坐在不同的車廂,其中幾只小動物車廂號知道,其余的讓學生猜。此時進行安全教育。
(2)課件演示賽跑場面動畫片:一年級小學生參加跑步比賽,小明跑第一。請問小亮跑第幾?跑在小亮前面的女同學跑第幾?一共有幾人參賽?提醒學生要注意運動。
(3)課件演示生活場景:三個小朋友放學回家了,他們在電梯里關于自己家所在的樓層的對話,猜一猜小紅和小剛分別在哪一層?提醒學生坐電梯要注意安全。
師:生活中的數給我們帶來許多信息,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三關我們都能過關,你們有信心再過一關嗎?(有)
5.我們有信心過第四關:我能算
(1)開火車口算:8-7=8+2=等題目。
牌。
(3)看誰是計算小能手。限定時間。
我們能輕松快樂地過了四關,5個福娃和“數字娃娃”都替我們開心。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自由說,師再小結。這節課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猜一猜,算一算,更加認識生活中的數,你們已經是一年級小學生,只要從現在開始學好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就能成為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也可以成為小數學家。
五.學生互評、自我評價:這節課你們學得開心嗎?表揚鼓勵自己!誰學得最棒!誰是今節課的數學之星!
六、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數
1.我能說
2.我能擺
3.我能猜
4.我能算
感謝您的閱讀,本文如對您有幫助,可下載編輯,謝謝
觀潮教學設計教案一等獎篇七
教學設計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我從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教學設計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以下是我對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
首先,教學設計需要主題明確。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的主題是什么。主題的明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選擇教學材料、設計教學活動以及制定教學方式。例如,如果主題是“環保”,我們可以選擇相關的文章、視頻等素材,設計一些與環保相關的練習和活動,并采用討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主題的明確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加深他們對主題的認識。
其次,教學設計需要靈活多樣。學生的個性和學習方式各異,因此教學設計不能一成不變,而應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特點進行靈活調整。在教學設計中,我經常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如講解、示范、討論、小組合作等。我發現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學方法有著不同的接受程度和效果。一些學生在講解中能夠集中注意力,理解和掌握知識;而另一些學生則喜歡互動式的教學方式,通過討論和合作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因此,我會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反饋,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再次,教學設計需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和積極性。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對于學習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教學設計中,我會創設各種參與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我會設計一些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完成任務,互相學習和幫助;我還會鼓勵學生提問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增強他們的主動性和自信心。通過這些參與和積極性的培養,學生會更主動地思考和探索,更積極地參與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此外,教學設計需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因此教學設計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個體差異。在教學設計中,我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能力水平進行個性化的安排。例如,對于較強的學生,我會提供更深入和擴展的學習資料和任務,幫助他們更好地拓展知識邊界;對于較弱的學生,我會通過分組和輔導等方式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通過關注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我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果。
最后,教學設計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教學設計只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在教學設計中,我會了解和關注學生的背景知識、學習水平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同時,我也會關注教學環境和資源的條件,合理規劃和安排課堂教學。通過結合實際情況,我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教學設計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項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工作。在我從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教學設計對于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影響。通過主題明確、靈活多樣、參與積極性、差異化需求和實際情況相結合,我相信我可以不斷提高教學設計的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