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主題篇一
因此,為了更好的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感受社會就業的現狀,體驗一下工作的樂趣,這學期的假期我根據時間及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假期期間找了一份超市的營業員的工作,雖然僅有一個月時間,但我覺得受益匪淺,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短短的工作讓我體會到了就業的壓力、自己能力的欠缺及社會的艱辛,同時讓我感到工作的無比快樂,一種在學校自由天地無法體會到的殘酷競爭的“愉悅”。
據了解,全村有果園200畝,年收入80余萬元,目前正在積極培育新型品種。另外,全村正準備開創經濟作物深加工及諸多副業,以實現經濟發展的靈活性及自主性。
一安得廣廈千萬間
走進周家村,給我與想象中迥異的第一印象就是周家村的環境。
周家村,地處青島西北,離海已不再是一矢之遙。這里沒有海風拂面,只能靠著一方方平坦的土地,一代代辛勤的勞作。這是中國農村的真實,也是中國農村的典型。
周家村的住房是集體式建筑,大街小巷,樹木房舍,儼然有整飭的痕跡。很明顯這是改革開放的痕跡,同時也是農村發展的一個側面。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來,對于擁有大多數人口的農村來說,"鄉村城市化"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當然,如今住房不僅僅是城市生活水平的體現,在鄉村他同樣代表著一個村莊的整體化實力。在我實踐的五天里,周家村,交通阡陌,對"鄉村城市化"的要求把握的非常到位。"鄉村城市化",顧名思義就是在鄉村現有基礎上逐步建設,逐步向城市化模式邁進。其中"鄉村"是特色,"城市化"是目標。當然,在農村現有土地及民俗風情基礎上城市化是一件相當復雜的事情,我們知道城市與鄉村無論在地理位置,經濟基礎不可避嫌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里面有些是微乎其微的,而有些卻是判若云泥,由此也決定了這個過程必然是一步步邁進的過程。
運筆至此,讓我突然想到了華西村的建設。當然周家村的現有經濟實力比之華西村尚不能望其項背,然而,作為中國農村的發展典型,他們其中必然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就是我們要找的焦點。華西村的實踐證明,一個鄉村的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車輪帶動著,這個車輪可以是農,可以是林牧副漁。然而,從現如今成功的諸多例子來看,經濟發展是一個大的方向。從周家村的現行體制來看,作物制種的深加工是非常有必要的。
周家村的建設是成功的,然而,他同樣存在著諸多弊端。固然,統一住房是一個村莊經濟實力的體現。可是,如果不估計全村經濟實力的參差變化就容易造成某些方向的抑制,而這種抑制有時是非常巨大的。
從對周家村村民的調查來看,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有改善現有住房的傾向,這就是說,無論哪個農村,統一住房是有難度的,筑房建房必須慮及諸多因素,在參差不齊中尋求一個平衡點,而這不免又要違背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影響了整個城市化的進程。
茂密的柿子樹在微風的吹拂下,簇擁著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這里邊有多少是鄉村特色,又有多少是城市化建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它需要不同檔次的住房建設來回答。
二桑榆微霞尚滿天
來到周家村,另一個給我深刻印象的就是周家村人的生活。住房條件是物質文明的體現,而精神生活則關系到一個村莊精神文明的建設。
物質文明決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又反作用于物質文明。對于農村來說經濟發展是前提,精神文明必須緊跟物質文明,這樣才不至于在農村經濟底子薄的前提下失去協調性。
閑暇之余,走了走周家村的街頭巷尾。每逢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就有很多老人聚在一塊,他們有的打門球,有的則畫地為局,用樹枝和石塊酣戰一場。此時,人們往往會圍成一團,歡笑聲不絕于耳,看得出村里的老人過得非常幸福。
據悉,周家村幾十年來從未出現過刑事案件,特別是村書記周云善上任20xx年以來,精神文明一直緊跟物質文明建設,雙抓雙進,是遠近聞名的典型精神文明村莊。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建設一個怎么樣的政黨直接影響著群眾生活。象周家村這種良好的精神風貌,歸根結底是和黨的領導分不開的。以周書記為首的兩委(黨支部村委會)成員嚴于律己,堅持黨風正,黨性真的原則,逐步使整個村莊的黨員做到"三個代表"的要求,從而滿足群眾的各種需求,達到全村團結一條心,踏踏實實作貢獻的良好局面。
三鞠躬盡瘁白鬢生
五天的社會實踐,周家村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就是他們的村書記周云善。身為省政協委員的他,三十年來,帶領一幫又一幫的村干部鞠躬盡瘁,真正做到了為鄉親們謀幸福。年盡60的他,看上去風采依舊,從他那矯健的步伐以及那略帶沙啞,卻仍然鏗鏘有力的嗓音中誰能看出他曾經因為腦血栓一個月不能說話。周書記告訴我他有好幾次都堅決不干了,可是,鄉親們離不開他,他不能就這樣置鄉親們的幸福于不顧。最后,他還是咬牙干下去了。有一句話他說的好"農村是一個復雜的天地"他就是在這樣一個復雜的天地里默默的干著他所應該做的一切,一干就是三十年。曾于報端見到一篇文章名曰《周家村三問》其中記述了他和村婦女主任外出開會時別人上餐桌,他們卻四個雞蛋兩碗面的事跡。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的意義有多大,我想每個人都非常的清楚。
周家村現行的政治體制非常完善,上至黨支部村委會,下到"生活,生產,生育"三生服務小組,他們各司其職,兢兢業業。走進他們的會議室,迎面而來的是對面墻上的一面如火的黨旗,兩邊是一副聯語"以黨為公,無私奉獻"周家村的村委成員們正是以此為信條,帶領全村走致富之路的。
"三個代表"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建設成為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中國文化發展方向;代表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政黨。周家村的黨員就是這樣做的,他們以黨為本,以人民群眾為基礎,以克己奉公為準則,正是有了這樣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的領導,周家村才有了如今的繁榮。
四果樹銀花陌上桑
通過幾天來的實踐,我深深的覺得發展始終是周家村的頭等大事。
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周家村既不靠山,又不臨海,只能憑著人均不足兩畝田的耕地求發展。幾年來,他們已先后與韓國香港簽定合同,共同發展制種經濟。這種現行的合同具體為,由韓國和香港提供制種作物的種子,待到秋后,作物成熟,村民進行簡單的加工后,再由他們回收回去。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全村每畝收入分別已達:辣椒10000元;西葫蘆5000元;西紅柿4000元。
可以說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幾年來,周家村正是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這種多年來的經濟體制并沒有讓鄉親們干的舒心。韓國把這些回收回去的種子進行深加工,作成品牌銷售,從中受惠,漁取暴利。
周家村并非沒有資金搞經濟作物深加工,困難在于加工出的種子沒有銷路。所以說,周家村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必須有較大的公司在此投產建廠,建立比較完善的生產流程,實現制種銷售一條龍。也只有這樣周家村才會真正發展,鄉親們才會干得舒心。
無論柿子收入,還是果樹收益,這些都不是周家村發展的大方向,只能算是輔助產業。于是,周家村又開始向副業看去,養殖業的起建,在周家村尚未形成大的氣候,這并不是他們沒有條件,而是因為農村經濟底子薄,鄉親們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總體來說,周家村可走的路很多只是道路荊棘叢生,決非輕易而舉,一蹴而就。
歸根究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走在現代化農村前列的周家村,并沒有忽略科技的魔力,他們先后邀請了大量的專家學者來做報告,帶領他們去田間地頭指導村民進行種植生產。新時代要求人們尊重知識,尊重科學;運用知識,運用科學。科學種田,科學興村日益成為全村人心里的頭等大事,這就要求教育的大力投入,周家村說道也做到了。
五明窗凈幾朗朗聲
第一次接觸周家小學是在第二天,整齊的教室,明窗凈幾。學校不大,卻別有一番情致,此次,我們實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開設輔導班,進行下鄉支教。
我們共開設了三個輔導班,語文數學班,英語班,計算機班,村里的孩子非常積極,他們踴躍的報名,每天提前半個小時就趕到學校。我常常感動,這些平日里異常頑皮的孩子上起課來卻精神抖擻,聚精會神。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課下,他們常常把我們圍成一團,聽我們講源自古今中外的歷史故事。
周家小學共教授6個村莊的學生,周家村很富有,可他們知道富的意義及要求,整齊的電腦房,別致的板報欄,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孩子們是幸福的。他們是明天祖國的花朵,他們渴望知識雨露的滋潤。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要求在堅持現有教育體制的基礎上探求更新的體制,國家政府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再苦了不能苦了孩子;再窮也不能窮了教育。在當代世界發展的大環境下知識的競爭漸以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中心,"科技興國"戰略已深入人心。周家村的教育體制是完善的,小言之,周家小學是在培養能夠建設他們家園的技術人才,大言之,則是在為國家輸送一批又一批的知識分子。教育這個來自遙遠角落的呼聲,聲聲敲打著每個關注教育的仁人。
1.學員于前一學期的第16周填寫社會實踐資格審核表,學校通過學員自審、班主任審核及專業責任教師審核三個環節對學員參加社會實踐的資格進行審查。
2.學校于前一學期的第16周確定社會實踐指導教師,學員應及時與指導教師取得聯系。
3.學員利用假期完成社會調查報告。報告于開學后第2周交學校初審。
4.學校于教學計劃規定學期第5周上報社會實踐報告成績匯總表。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主題篇二
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也為了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好基礎,了解我們村里的一些民情和現狀,為鄉親們服務。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我考上大學的時候,村里很多人都來向我道賀,直到現在我都很感動。我當時在心里就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村里的人們。
現在的我已經要大三了,雖然每年都回家,但是我感覺我們村的經濟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雖然我們也十分勤勞,村里很多人出去打工了,可是還是沒有很大的改觀。我想我應該更好的學習,將來回到家鄉,為改善村里的經濟狀況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能夠在農村中參加社會實踐,深入到農村基層,這對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通過這次活動,我既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而且還豐富了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經驗,自己的認識和理論水平也明顯有了較大提高,也讓我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滿了信心,我會用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學新學期的生活和未來的挑戰。
從進入大學以后,就業就成為了我們的主要話題,但是面對幾乎所有職位都“有經驗者優先”的條件,我們大學生往往無所適從。而如何將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便成了大學生的重中之重。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鍛煉與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機會,以便在畢業后能夠真正的融入社會。今年的暑假,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也為了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好基礎,我在我村的村委會進行了將進一個月的實踐鍛煉活動,通過此次在村里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不僅在實踐中深化了知識,而且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我們村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現狀。通過我的觀察,我感受到了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此外在這次實踐中,據自己親身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村上的現狀有了更多的認識,進而進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放暑假后,我立即聯系我村村委會,表明希望參加和幫助村委會的日常工作,以期鍛煉自己,同時為鄉親們服務的誠意。村主任經于部分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會掛名并開展工作,主要負責基礎的日常工作。聽到消息后,我異常的興奮,不僅因為自己可以順利的參加社會實踐工作,完成學校指定的任務,還因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能夠很好的鍛煉自己、提高自己能力的機會,更主要的是終于可以運用自己的能力為家鄉的人們服務了,這是我20多年來的一個夢想!
在接到村委會通知的第三天,我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進了村委會的辦公室,正式開始了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第一天“上班”,難免有些激動和緊張,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順利,但并沒有批評我的“錯誤”,反而對我進行了鼓勵,并告訴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這讓我受益匪淺。一天下來,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學會了怎樣調整自己的心
態,學會了怎樣盡快的融入到新的環境當中去。
接連幾天,我一直做著整理文件,清潔衛生,接打電話等一些較容易較輕松的工作,但是即使從這些不怎么起眼的工作當中,我也總結出了不尋常的經驗,小事情也不能馬虎,一頁文件整理錯了,到需要它的時候就會很難找到;衛生打掃的不干凈,就會給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留下不好的印象;接電話的語言不得體,傳達事情表述不準確,就會影響到工作效果。我加強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放過一個微小的細節,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村委會的干部們都對我的表現大加贊賞,我也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我明白,以后我的工作內容將會提升一個檔次,我暗暗地對自己說了聲:加油!
果然,在我實踐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后,村主任找到我,遞給我一些材料,希望我能為我村這幾年的發展寫幾篇宣傳稿子。我深感責任的重大,自己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考慮到這是關系我村發展,提高我村影響力的好事,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挑戰,我最終還是應承了下來。接下來的幾天來,我沉浸在那堆材料中,上網查找資料,走訪我村村民,聯系同學幫助自己,最后終于寫成了一份文稿,然后把文稿遞了上去,村主任看后給予了我不錯的評價。看見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一種欣慰和喜悅填滿了心頭,同時我對自己的能力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加充滿了信心.
兩個星期的實習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這次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校里、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和知識。在這段實習日子里我非常開心,和同事、領導們相處得也很愉快。
通過實習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但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長處。更清楚在以后學習的日子里我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才會更有利于以后的就業。通過這次實習我的文字錄入速度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而自動化辦公設備也能熟練地使用,如:復印機、打印機、打孔機等,而整理檔案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計算機方面尚有欠缺有待進一步提高。如制表由于操作較少不是很熟練。對有些設備掌握不夠。并且,我對辦公室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也認識到了我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計算機應用、文字表達能力和熟練使用各種自動化辦公設備的技能需要提高,今后我會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世界觀和對社會的認識,
在我參加實踐的最后一段時間,村委會召開了一次“關于我村未來發展方向問題的討論”重要會議,參加會議的除村干部外,還有處在不同生活水平的村民代表和部分鄰村村委會的主要負責干部。在討論會上,大家都積極發言,為我村的積極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會議重點討論了怎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兩大問題。會上還作了一篇名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新農村道路》的報告,詳細敘述了怎樣結合我村的實際情況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搞活我村經濟,增加就業,完善農業和農村生活基礎設施,提高人們生活水平。通過這次會議我深感到自己作為一名農村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所肩負的責任:我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最終,我在村委會完成了我將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這些天下來,我收獲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許多都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而通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外,就是農村在這幾年里的發展,農民生活的不少改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到學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需要更多的努力來幫助村里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現在我們的想脫貧致富的心情十分的強烈,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給我們投資的機會,我想我應該作出自己的努力。畢業后,我會回到農村,回到家鄉,開始我的農村致富道路!
當我們在社會實踐后重新走進課堂,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學到的將不僅僅是理論知識,而是與實踐結合起來的一種升華,是能被我們直接拿來直接用的知識。總之,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們真真正正學習到了寶貴的社會經驗,這將在我們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將影響我們一生的足跡。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主題篇三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帶來的巨大變化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面對這日新月異的變化,全世界人民不禁驚嘆中國的快速發展。但是近幾年自然災害越發頻繁,有的土地長期干旱,有的地方洪水泛濫,有的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災。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然而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破壞,越來越多的天災不得不引起世界人民的注意,思索帶來巨大災難的緣由,因而生態環境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為了了解農村的經濟變化給環境帶來的破壞,我利用暑假時間農村諸多家不同工廠的實際情況并結合農民的生活情況展開了調查。
本次調查主要通過走訪本村有較大經濟收入的工廠進行查看,同時結合居民調查,是以入戶調查方式為主展開調查。并通過記錄廠房旁的周邊環境的變化及工廠的排污情況,并結合老一輩描述的以前的環境進行比較。農村面臨的主要污染為水污染、煙塵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通過本次調查發現造成農村污染的主要有工廠的排污、數目越來越多的汽車尾氣排放和日常生活垃圾。
中國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城市迅速崛起,快速發展起來。當然隨著中國不斷的發展和強大,農村也相對的進入了新的發展路徑。雖仍以農業為主體,但農村同樣也興起了其他不同的行業,慢慢的向城市的發展模式前進。工廠慢慢的建起來了,然而農村一直以農業為主體,工業發展相當的慢。當城市以飛一般的速度發展工業的時候,經濟也與相應的速度發展著,農村無法適應城市的快速發展變的相對的落后,而且近幾年來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經濟的落后導致工廠無法向前發展,無法進一步完善,更沒有可能考慮到環境。也其他資金用來處理污染物,而器械的落后更加導致環境污染的加重。現今,農村工廠雖少,產生的污染物卻有增無減。
中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多方面發展都不成熟,為了解決貧困問題,為了奔小康,為了達到共同富裕,強調以經濟發展為主,一切服從經濟發展需求。由于早期對環境的不夠重視,許多地方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環境問題逐漸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城市逐漸采取一系列政策控制了環境污染的擴大蔓延。查中我發現,農村由于經濟發展需求,且農民還未意識到環境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任其環境污染逐漸加重,不加以控制,導致污染面積和范圍不斷擴大。很多農民由于生活壓力大,無暇顧及其他,更何況環境這種虛的東西,也無人還在平時聊天中提及環境。觀念上根本就沒想過,更由于人的本性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大部分農民對工廠造成的環境污染報以漠視。
人類是自私的,在面臨各種利益的誘惑時,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所以當面臨環境與經濟利益時,人們很難抵制金錢的誘惑,更不愿損失自身利益投資到環境中。對于保護環境這個問題,調查中我了解到,保護環境需要個人要擁有較強自覺性。農村欠缺環境方面的教育,上街的時候垃圾一般都是隨便亂扔,即使前面不遠處有垃圾桶,很多人還是不愿意多走幾步。面對小利益,很多人都不愿錯過,更何況工廠面臨的是一筆金錢。走訪中我發現,工廠是都直接排污。
在新農村發展過程中,我應該當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