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如何提高政治三力心得體會篇一
鮮明的政治屬性和新時代的歷史重任決定我們黨必須政治過硬。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找準坐標、選準方位、瞄準靶心,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使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以過硬政治能力干事創業。
找準“政治靈魂”坐標,政治信仰不變。崇高的政治信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信仰是否堅定,不僅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和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堅定政治信仰不變,必須強化思想理論武裝,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培植“精神家園”,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注重發揮“關鍵少數”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強大力量,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征程中充滿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忠貞不渝、永不動搖。
選準“人民至上”方位,政治立場不移。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最高位置,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堅定實踐貫穿黨執政興國始終。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當前,項項任務重千鈞、壓肩頭,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形勢嚴峻復雜、發展困難重重,越是這樣越要緊緊依靠人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奮進。
瞄準“目標藍圖”靶心,政治方向不偏。方向清則道路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政治方向決定前途命運。站在“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即將開啟、“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要瞄準靶心、咬定目標,始終保持政治方向不偏,做到研究制定政策把握政治方向、謀劃推進工作貫徹政治要求、解決矛盾問題注重政治影響,堅持干就是講政治、不干就是不講政治,超常奮斗、苦干實干,為實現“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
<如何提高政治三力心得體會篇二
黨員干部當上好政治執行力的“必修課”
行程萬里,初心不渝。在開啟新征程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強調,要把黨和人民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政治執行力是講政治的重要內容,要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永葆政治本色,黨員干部更應上好政治執行力這堂“必修課”。
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力的主動,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的傳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規定了講政治是我們黨的鮮明特征,也是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邁向新時期發展階段,提高政治執行力,就是要筑牢思想根基、增強底線思維、敢于承擔責任,凝聚全黨力量,為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而不斷奮斗。
提高政治執行力要加強思想淬煉。“知者,行之始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不斷筑牢思想根基才能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邁向新時期,黨員干部面對更加艱巨的任務、更加嚴峻的挑戰更要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時刻保持政治頭腦清醒,練就“金剛不壞之身”,要在研究制定政策時把握政治方向,謀劃推進工作時貫徹政治要求,從而不斷提高政治素質,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提高政治執行力要強化底線思維。“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黨員干部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下好防范風險的“先手棋”,想好謀劃未來的“長遠事”,面對問題臨危不懼、沉著冷靜、主動出擊,敢于迎難而上、靠前指揮、果斷處置,杜絕瞻前顧后、畏首畏尾、因難而退,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消解矛盾于未然、解決問題于無形,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提高政治執行力要敢于擔當作為。“道雖邇,不行不至。”注重實干是檢驗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政治執行力最管用的辦法。黨員干部要敢于較真碰硬,勇于擔當負責,做起而行之的“帶頭人”,在艱苦條件下積累工作經驗、磨練頑強意志,增強干部責任心、進取心、事業心,在社會實踐中歷經風雨、增長見識、修身律己,把干事熱情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態不斷解決問題,以堅強有力的臂膀扛起黨和人民交付的重任。
黨員干部要上好提高政治執行力的“必修課”,當以馬不離鞍、韁不松手的定力,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銳氣,以奮力進取、敢于負責的擔當,在披荊斬棘、攻堅克難中砥礪前行,讓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成功駛向下一個一百年。
如何提高政治三力心得體會篇三
扣好“講政治”這一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
政者正也。從政就要思想端正、信念堅定,這體現在講政治上。實踐反復證明:講政治是從政之端。要從好政就要從一開始講政治,始終做到講政治,否則,即使能力再大、本領再強、水平再高,也會誤入歧途,終將踏上背離黨和人民的不歸之路。“講政治”是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講政治里有方向之“舵”,只要方向對了,就能行穩致遠。從政之路沒有坦途,更多的是要面對磨礪,會遇到種種困惑,也會在前進中遇到十字路口。不少落馬干部的案例警示我們,越是在迷茫時,越要講政治,把準方向之“舵”,越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只有這樣才不會誤入歧途,才不會陷入自我墮落的深淵。無數個優秀干部的成長事例告訴我們,只要堅定地、一心一意地跟黨走,哪怕是窮山距海也不能限,終將會成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干部。人最怕沒有方向,作為黨員干部最怕迷失方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補好理想信念之“鈣”。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指導實踐。
講政治里有力量之“源”,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講政治就要贏得民心。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就能匯聚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之源。能不能做群眾工作,會不會做群眾工作,考驗著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連心、情牽情,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講政治還要落實到具體的民生上。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要站穩群眾立場,多與百姓換位思考,深刻了解社情民意、關注民生福祉,不斷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關切,凝聚好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勠力同心,以實干去鑄就為民事業的堅固,以拼搏去成就人民心中的美好,辦好民生實事,答好民生答卷。
講政治里有情懷之“境”,能以無我之心,全心全意為民。“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政治情懷。作為黨員干部,要有這樣的境界。要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公而無私、公而忘私,不計個人得失,甘于無私奉獻,以犧牲個人之小我實現人民需要、時代需要之大我。講政治還要做到廉潔自律,保持純潔性。廉才能公,公才能明,才能不做糊涂事,才能增強宗旨意識,將人民置頂。要勤于自警自省,慎獨慎微,防微杜漸,時刻筑牢自我拒腐防變“堤壩”。不僅要廉潔修身,還要干凈用權、廉潔齊家,嚴格遵守黨紀法規,堅決守住“底線”,不踩“紅線”,不闖“雷區”,讓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人民監督,同時管好親屬,管好身邊人,一直念好廉潔的“緊箍咒”,做到公權為公,公權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