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一
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時刻提醒著我、引導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看著校園里的大姐姐、大哥哥們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我就特別羨慕,想著我什么時候也能戴上它呀,終于在開學后的第3個月我光榮的加入了少先隊,成了一名少先隊員,當五年級的姐姐給我配戴好紅領巾時,別提我多開心了。
我是少先隊員了,我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已,拾到物品要上交。前幾天,剛開學,我就在校園里撿到了2條紅領巾,心想:丟東西的人一定很著急吧,我得趕緊把它交給老師,讓老師問一下誰丟紅領巾了。
記得有一天,我和媽媽出去玩,回來時我們坐的公交車,剛走沒有幾站,上來了一位老奶奶,車上人很多,我的座位還是一位阿姨讓給我的,但是我看到老奶奶上來后,我立刻起了身,和媽媽站在一起,把座位讓給了老奶奶,老奶奶連忙說:“謝謝你小朋友,你坐吧?!蔽倚χf:“您坐吧,奶奶,我不累?!崩夏棠套潞笥终f:“太謝謝你了小朋友,你是少先隊員吧?!甭犃诉@話,我別提多高興了,我覺得我應該這么做,因為我是少先隊員呀,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優良傳統,紅領巾也在指引著我這么做。
我是少先隊員,配戴紅領巾是我們少先隊員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記得有一次,因上學走的急,快到校門口時,想起沒有配戴紅領巾,不行,我不能這樣進校,趕緊讓媽媽給我在校門口重新買了2條,一條放進書包里備用,一條立馬戴上了,高高興興上學了,我是少先隊員,怎么能不戴紅領巾上學呢?這是一名少先隊員應遵守的紀律。
每天配戴著紅領巾上學,它就像我的好朋友,每天陪伴著我,我總能感覺有一種力量,它在指引著我做好事、懂禮貌、講文明。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二
傳承中華美德,尋訪紅色足跡,實現中華復興與民族富強。
——題記
2015年9月3日10點整70發禮炮響徹了整個首都的天空,振奮了所有中華人民的心,震撼了整個世界!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暨世界反xxx戰爭勝利70周年的紀念日!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隨著莊嚴而高昂的國歌聲,讓我們回憶起那一段紅色的歷史,那是一段可怕的回憶,悲慘的回憶??!無數祖國同胞為了現在美好的生活而戰死沙場,無數無辜的人民死在敵人的槍擊下,無數英雄好漢與敵人拼死爭斗換來了如今美好的家園,請與我一起走進身邊的紅色歷史。
今年8月上旬我來到了江陰的鵝鼻嘴公園,一只碩大的船只停留在一個三叉路口,看似它僅僅是一艘普普通通的農家漁船,它身后卻藏有紅色的記憶——渡江戰役第一船。那是一個歷經血腥風雨的年代,這艘船在敵人的炮臺下,來回運送戰士了六次,減少了不少的傷亡。
深入公園,可以見到黃山炮臺的遺址,它是,光緒年間,為防外艦入侵,特在此增筑炮臺,使它成為中外聞名的江陰要塞。前進的征途上,血色記憶中的不畏艱難;時時刻刻在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再向前。
8月底我來到了我們的首都北京,“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是啊,整整二萬五千里的長征。也許這僅僅是一個數字,大家并沒有在意,但當你走上長城,你知道,你錯了!遠遠望去,長城綠樹環繞,蜿蜒曲折,猶如一條巨龍,矗立于世界的東方,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國人的驕傲!當你踏上長城,就相當于踏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陡峭而崎嶇的臺階,近一百三十度都陡坡,當我登上第一座烽火臺時卻已是氣喘吁吁,舉目遠望——長城氣魄宏偉,雄偉壯觀,分外妖嬈,一種民族感油然而生:長城的修建工程有多浩大;長城上的戰爭有多殘酷;長城上曾經躺下了多少祖國英雄好漢!
眼前浮現出一幅幅悲壯的紅色場面,想起了陸游的悲壯詞句:“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金戈鐵馬,往事如云。
黃昏時刻來到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坦克、步槍、飛機、炮彈、衛星……每一樣武器都是當時革命人士智慧的結晶,每一樣武器都有一段紅色的歷史。抬頭望向天空,火紅的落日就像當年人們斗志昂揚的心。那是勇敢、頑強、堅定,排除一切障礙的心!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回到濰坊,我來到了濰坊的烈士陵園,方形烈士碑亭高10米,飛檐翹角,熠熠生輝。一點兒也不遜于天安門廣場前的革命xxx,高26米的紀念碑矗立廣場中央,碑體正面“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貼金大字出自xxx主席的手體。烈士陵園的各處建筑都深深的反應出戰士們的偉大,與人民的團結!
是學習歷史、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過程。
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美德,尋訪紅色足跡,實現中華復興與民族富強!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三
徐寶坤,男,江蘇六合人,中共黨員。1950年出生,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后石生產隊老隊長。他幾十多年如一日,風雨無阻,為村民水稻田值班看水、病蟲災害檢查、農忙季節看埂、生產隊公共事業安排,粗略累計班組8600工作日,行走里程約15萬公里。他還熱心為村民服務,幫助大家了解致富信息,常年照顧孤寡老人。他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基層黨組評為十佳文明服務標兵,并曾獲縣勞動模范。
尋訪紀實
你聽說過“生產隊長”嗎?前不久我們程橋小學的小記者們精靈假日小隊的隊員們,尋訪了桂花村后石生產隊老隊長----徐寶坤爺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徐爺爺的故事吧!
扛著鐵鍬修田埂
那天一大早,我們來到徐寶坤爺爺所在的村莊——桂花村后石村莊。這里緊臨西部干線,村莊上有20多戶人家,過著恬靜的農村生活。徐爺爺就是這里的一名老生產隊長。
徐爺爺60多歲,皮膚黝黑,見到他的時候、他正扛著鐵鍬要出門。我們跟著他,經歷了一次難忘的農忙時節的田埂檢查。
隨即拿鐵鍬,把剛才拖拉機趴窩的地方,挖土、找石頭墊平,又踩了會兒,感覺夯實了后,又帶著我們繼續前行。
徐爺爺告訴我們,由于農忙時節,收割機和拖拉機的使用,田間地頭的地埂,和容易被壓垮、壓塌,需要經常的做好修補和管養工作。很多時候,他就扛著鐵鍬、到田里為村民們服務。
看埂、護埂工作多辛苦
我們走了會兒,到了一條河堤邊、旁邊有人在放養一大群鴨子,徐爺爺過去和趕鴨人打招呼,告訴他現在是稻子收割的時候,不要把鴨子趕到田里,影響了收割、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半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一個田頭,有3臺收割機正在田里忙碌、2輛拖拉機和1輛卡車停在邊上,徐爺爺招呼我們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來,似乎是在‘觀戰’。我們很奇怪,就問徐爺爺,這里沒有破壞的田埂啊,為啥就停在這里,而不去查看田埂了呢。徐爺爺笑著說,這叫技巧。他手指那些忙碌的機器和村民——“他們過會兒忙完了,收割機上田、拖拉機運稻子,都不可避免的要破壞田埂,還有可能出現剛才的趴窩情況呢!”。我們聽后恍然大悟,果然,不多久的時間,第一輛拖拉機的駕駛員就來請徐爺爺,我們大家都樂呵呵的跟著過去推車。就這樣,徐爺爺一輛輛車的幫忙,一輛輛車留下的破壞,都經他的'修復,完整的恢復‘元氣’。
時間快中午的時候,我們終于完成了看埂工作,跟著徐爺爺來到他家。
徐爺爺說:“只要用心工作,在哪兒都能做出一番事業!”
吉小康:“您當隊長的收入不高,會開心嗎?”
徐爺爺說:“我幫助了別人,也得到了別人的尊重,這讓我感到很快樂!”
回到學校后,我們把采訪視頻傳到了校園網上,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同學們看了都很感動!
尋訪心語
吉小康:高揚的鐵鍬在陽光下閃耀,汗水濕透了衣背,這是徐寶坤爺爺定格在我腦中的畫面。由此,我深深體會到生產隊長工作的艱辛。由此,我感覺到生活的艱辛、勞動的辛苦,我一定好好學習,不給父母增加額外的煩惱。
吉小康:“只要是用心工作,在哪地方都能做出一番事業!”徐爺爺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我一定會在徐爺爺偉大精神引領下幸福成長,待羽翼豐滿時刻,做個有用的人、會奉獻的人!
吉小康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四
炎炎夏日,路上行人稀少,知了趴在樹上,唱著令人有些厭煩的一成不變的歌。人們撐著傘匆匆走過,似乎誰也不愿多做停留。
我抬起手遮著頭頂的太陽,四處張望著,等待著同學們的到來。
走到二樓,臥室,十幾張小木床并排擺在一起,許多三四歲的小朋友躺在床上,安靜地睡著,不時翻個身,臉上掛著天真無邪的笑容,沒有任何的煩惱。不知不覺,我似乎也被他們所感染,嘴角露出一絲笑容,輕輕地走到他們身邊,為他們蓋上落下的被子。此刻,我忽然覺得,他們就是一個個善良可愛的小天使,可以讓我們被感染,丟開一切的煩惱。
等我們參觀了整個幼兒機構后,小朋友們也漸漸醒來了。他們揉揉朦朧的睡眼,慢慢走到了樓下。他們看見我們,顯得有些興奮。一個小朋友走過來,問我們:“姐姐,你們是來陪我們玩的嗎?“”嗯,是啊。小妹妹,我幫你梳頭發吧“一個同學見小妹妹剛醒來,提出了幫她梳頭發的建議。”好啊“之后,我們使出渾身解數,給小妹妹整理頭發。
小朋友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那樣的天真,那樣的無邪,深深的,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成為了美麗的瞬間!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五
他,是一位百歲老人;他,是第一批女飛行員教官……他是誰?他,就是我家鄉的名人——趙贈熊爺爺。今天,我們去采訪了趙贈熊爺爺。
還沒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進門一看,原來是院子里的花開了呀!那粉紅的花朵,好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仰著腦袋,似乎是在歡迎我們。走進里屋,哇,墻上貼滿了趙贈熊爺爺的書法作品。那蒼勁有力的字,絲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位百歲老人之手。右邊是趙爺爺的書房,滿屋子的筆墨紙硯,充滿了濃濃的油墨書香。嗅著這清新淡雅的墨香,我的心情似乎也變得開朗起來。
我們幾個小記者在會客廳等候趙爺爺。沒一會兒,只見一位頭發花白、慈眉善目的老爺爺,微笑著朝我們走來。他就是趙贈熊爺爺了吧。
哦,原來,趙爺爺在“拐彎抹角“地告訴我們做人處世生活的道理呢!哈哈,好一位聰明機智的老爺爺!不愧是第一批女飛行員教官??!
時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向趙爺爺道了別,回到了學校。
這次的收獲可真大呀!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六
他,是一位百歲老人;他,是第一批女飛行員教官……他是誰?他,就是我家鄉的名人——趙贈熊爺爺。今天,我們去采訪了趙贈熊爺爺。
還沒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進門一看,原來是院子里的花開了呀!那粉紅的花朵,好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仰著腦袋,似乎是在歡迎我們。走進里屋,哇,墻上貼滿了趙贈熊爺爺的書法作品。那蒼勁有力的字,絲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位百歲老人之手。右邊是趙爺爺的.書房,滿屋子的筆墨紙硯,充滿了濃濃的油墨書香。嗅著這清新淡雅的墨香,我的心情似乎也變得開朗起來。
我們幾個小記者在會客廳等候趙爺爺。沒一會兒,只見一位頭發花白、慈眉善目的老爺爺,微笑著朝我們走來。他就是趙贈熊爺爺了吧。
哦,原來,趙爺爺在“拐彎抹角“地告訴我們做人處世生活的道理呢!哈哈,好一位聰明機智的老爺爺!不愧是第一批女飛行員教官啊!
時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向趙爺爺道了別,回到了學校。
這次的收獲可真大呀!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七
“這兒有!”“幫我撿一下!”“別跟我搶!”湘鄉市東方紅學校的“紅領巾路”傳來同學們呼叫聲,原來我們班正在行撿垃圾的公益活動。
“那個誰誰誰,你那兒有團紙,快撿一下?!庇械囊驗槊Φ脽峄鸪欤纪浟送瑢W的名字了。我急急忙忙跑去撿了起來,生怕這個功勞被別人搶了去。
我站在一塊石頭上,盯著綠茵茵的景觀樹上瞧下瞧,看有沒有特別顯眼的家伙。看,目標被我發現了,一根牙簽躺在花樹上,我連忙用手一抓,把它扔進垃圾袋里。
我跳下石頭,又在地上尋找起垃圾來。哇!我看見右邊的臺階上有許多煙頭和鞭炮屑、瓜子殼等,我連忙蹲下身子,用手抓起來就放進袋子里。
有的地方,樹叢被欄桿圍了起來,如果有什么垃圾的話,也只能側著身子,歪著頭,斜著眼睛,盡量伸長手去撿垃圾。這時,一個打扮時髦的阿姨從路上經過,扔下了一團面巾紙,我們班的同學像餓狼搶一塊肉似的撿起那團紙房進袋子里。而那個阿姨聽到聲響,回頭看到這一幕后,她的臉撲通一下紅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快走到紅領巾路的盡頭了,看看同學們,個個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腰酸背痛;再看看垃圾的成分:奶糖紙、紙團、煙頭、瓜子殼……如果每個人彎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就會給環保工人減輕負擔,會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舒適;如果我們都自覺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同樣也會給環保工人減輕負擔,讓我們的家園更加干凈環保!
紅領巾尋訪日記不超過篇八
在8月1日,我和朋友們創建了一個小記者團————小小飛虎隊。
這次的活動真有趣呀,希望以后再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