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那條小路散文隨筆篇一
我的家鄉是一個很偏僻的小村莊,每次回鄉下的時候都必須經過家門前的一段小路。
這條小路非常的狹窄,連摩托車都不大好過。路寬不到一米,彎彎曲曲的,路面也坑坑洼洼,有一處還得下來推著車子才能過去。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每次經過這段路,坐在爸爸摩托車上的媽媽和我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摔下去。村里人們生活好起來了,買了摩托車的人都特別希望這條路能變寬些。
不久,人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在我入小學那年的春天,不知從哪里開來一輛推土機,還有一群工人。轟隆隆的機器聲響了幾天后,原來狹窄、彎曲不平的小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工人叔叔修建成的一條寬寬的可以通汽車的大路。路變寬了,人們都很高興。可是,路面是泥土的,天晴的時候還好,一到下雨天,這條路就會變得泥濘不堪,還有許多的小水洼。每走一步,腳都會陷入泥漿里,拔出來都很吃力。車子通過的時候,輪子也會陷在泥巴里面空,車輪濺起的泥水還會弄臟衣服。于是,村里的人們又夢想著:要是這條路能變成水泥多好啊!
沒想到,人們的夢想還真變成了現實!去年國慶節我們乘摩托車回家,走到家門前的這段路時,感覺不到一絲顛簸。低頭一看,泥土路竟然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路面平整光亮,在路旁拐彎處的一棵大樹下還增添了一張小石桌和四個小石凳。過路的人走累了,就可以在這里休息了。
家門前小路的變化可真大啊!而且修的一次比一次好!小路在變化著,家鄉的面貌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瓦蓋的土房變成了嶄新的樓房;自行車變成了摩托車和小汽車……家鄉的人們也用上了電腦、空調、冰箱,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家鄉那條小路散文隨筆篇二
;一座歪歪扭扭的土坯房似乎頃刻間就要被風刮倒,但幸運的是土坯房四周那干枯的籬笆墻遮住了風。下面達達文檔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一座歪歪扭扭的土坯房似乎頃刻間就要被風刮倒,但幸運的是土坯房四周那干枯的籬笆墻遮住了風。
然而,就在籬笆墻的一角,每天上午都會漏出一雙黑黝黝、毛茸茸的大眼睛,默默的望著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
盡管眼睛以下的身體所有部位都被籬笆墻遮擋得嚴嚴實實,但村里的人僅憑這雙大眼睛就能認出她是春花。
春花十一歲了,盡管還是個孩子,但村里的人從沒把她看做是孩子。
她每天早晨起的很早,做完飯后,在爺爺吃飯的時候她給爺爺的水壺裝滿水,把爺爺需要的農具準備好,再站到籬笆墻的外面目送爺爺向自家的田地方向走去;然后就是回到屋里幫助爸爸吃飯、洗碗、給爸爸擦身體,當這些機械般的如表針一樣的流程都一一完成后,便站在籬笆墻的一角,默默的望著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
春花很少與村里人交流,也從不到別人家串門。
一次,爺爺的鋤頭壞了,她不得不到鄰居劉嬸家借鋤頭,正趕上劉嬸家的電視里播放韓紅演唱的歌曲“天路”,于是便貪戀的聽完了這首歌。
“春花,在嬸子家看一會電視吧!”劉嬸近乎懇求地說。
“不了,爸爸沒人照看,謝謝劉嬸!”春花說。
過了不久,春花又不得不來劉嬸家借東西。巧了,電視里又在播放韓紅演唱的歌曲“天路”,她又一次貪戀的聽完了這首歌。
一天,爺爺病倒了,但田里的草還沒鋤完,農田的季節性很強,是耽擱不得的,春花不聽爺爺和爸爸的勸阻,獨自一個人來到田里鋤草。
空曠的田野,只有春花一個人像甲殼蟲一樣在田間蠕動,不知過了多久,春花累得腰酸背痛,只好來到田頭的小樹林休息一會。她一邊用衣襟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舉目遠眺,只見天高高的、藍藍的,地曠礦的、綠綠的,春花突然感到天地竟然如此之大,而且這天地之間仿佛只有她自己。此時,她只覺得心在愉悅神馳,身在羽化升飛,于是便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吔,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歌聲如涓涓小溪,在田間流淌;然而,歌聲更像是瀑布的傾瀉,在山澗中回蕩。
“好!簡直就是小韓紅!”全神貫注的春花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是村里學校的趙老師。因為有一名在其他村子里居住的學生好幾天沒來上學了,他要到學生的家里去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正好路過這林蔭小道。
“趙老師。”春花臉羞得通紅,聲音似乎是從喉嚨里擠出來的。
從沒聽見春花說過話的趙老師,此時聽到她的歌聲感到非常驚異:
“你會唱歌!和誰學的?”趙老師問。
“是和劉嬸家電視學的。”春花囁嚅的說。
趙老師再沒說什么,只是久久地凝視著春花,這使春花感到愈加尷尬了,幾乎要把頭埋進了懷里,雙手不停地擺弄著衣襟。
趙老師的眼睛濕潤了,他轉身騎上自行車,不一會就消失在了空曠的田野中……
其實,春花也曾經有過幸福的幼年。她出生后爸爸樂得心里都像開了花,因為爸爸頭腦不封建,他認為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心頭上的肉。但媽媽倒是有幾分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春花的到來多少有些失望,想給她取個名字叫“帶弟”,意思是日后給這個家帶來個弟弟。但爸爸堅決不同意,因為是春天生的,爸爸希望她將來像春天的花一樣美麗,所以就給她取名叫“春花”。
都說父親的愛是粗心的、豪放的,而春花的爸爸卻是細膩的、溫柔的,對待春花就像俗話說的那樣,“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為了給春花一個幸福的將來,就在春花四歲的時候,爸爸決定外出打工,想給女兒多賺些錢回來。
爸爸來到城里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可沒過多久意外就發生。在一次勞動中不小心從三米多高的架子上掉了下來。當時工友們去找開發商,但怎么都找不到,只好給他先送進了醫院,經診斷春花的爸爸腰椎嚴重損傷,并導致下肢的神經受損。幾天后工友們湊的錢都已經花光,但還是沒見開發商露面。后來買樓預交款的客戶們都來工地鬧事時,工友們才知道開發商早已攜款跑路了,好心的工友們只好把春花的爸爸送回了家。
由于無錢治療,春花的爸爸變成了高位截癱,只能躺在床上靜養。可三年的時間過去了,爸爸不但沒養好,這個家卻變成了一貧如洗,為了還債,只好賣掉了家里的磚瓦房,買了一座破舊低矮的土坯房。就在春花七歲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他們,臨走前母親把春花摟在懷里,反復囑咐說:
“春花,以后要聽爸爸和爺爺的話,媽媽出去賺錢,等賺多了錢就回來。”
爸爸把頭蒙在被子里哭,爺爺坐在墻角里不停地吸煙,這根煙還沒等吸完手中又開始卷下一根了。春花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但直覺讓她感到天馬上就要塌了下來。她默默的拉著媽媽的衣襟,一句話也不說,似乎也沒有眼淚。當媽媽轉身推開門時,她只是悄悄的跟在媽媽的后面,等媽媽走出籬笆墻時,她停下了腳步,從籬笆墻的縫隙中看著媽媽的背影,直到媽媽在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上消失......
從此春花就默默的擎起了半個家,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做飯,幫助爸爸搞個人衛生等一切家務,而爺爺盡管身體多病,好多年不干活了,但不得不重新開始耕種家里的幾畝田。
自從媽媽走后家里的生活猶如雪上加霜,好在扶貧工作組的人經常過來發放一些慰問品,還能緩解一下生活的壓力,但解一饑,難解百飽。
一晃春花到了上學的年齡,盡管校長、老師,還有村長都來勸春花上學,而且校長已經答應了春花的學雜費全免,但爺爺要外出勞動,春花實在放心不下爸爸,所以她堅決不肯上學。
就這樣,春花每天仍然在籬笆墻內重復著她的活動軌跡,直到她長到了十一歲。
這天上午,春花正望著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時,突然一輛大巴車從小路的遠方跌跌撞撞的駛過來,然后又帶著塵土向村子北側的田間路駛去。春花感到很差異,因為這個村子從沒來過這么大的龐然大物。后來聽大人說由于修公路,到鎮里的公交車要通過這個村子繞過修建的路段才能到達鎮上,也有的大巴車從其他村子繞過的。后來偶爾還有本村的人從大巴車上下來,這讓春花本來已經死灰般的心又燃起了一絲絲火苗。
于是,每天不等大巴車來的時候,她就早早地站在了籬笆墻的一角,望著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期待著那臺大巴車的到來,更期待著大巴車能下來人……
這天,從早晨開始天就著小雨,可春花卻仍然站在籬笆墻里的一角,默默望著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任憑細雨淋濕她的頭發和衣衫。
“春花,下雨了,土路是不能跑汽車的,屋里去吧!”爺爺站在她的背后,低聲說。
看到滿身濕轆轆的爺爺,春花只好慢慢地向屋里走去。
秋天到了,茫茫的田野已不在是碧綠,被割倒的莊稼七零八落的散在地上,與枯黃的野草交織后使大地顯得愈加空曠和凄涼。
這天,春花在籬笆墻的一角已經站了好久好久,可仍然沒有見到那臺大巴車駛過來。
一陣秋風掠過,身旁的那棵小楊樹上飄下了一片片金黃的秋葉,有的隨風飛向了遠方,有的落在了春花的頭上和肩上,春花沒有躲閃,而是任憑落葉的撞擊,也任憑秋風的虐襲,她仍然默默望著村東南方那條通向遠方的小路,苦苦地期待著,似乎要在失望中等到希望。然而,那臺大巴車再也沒有駛過來……
?
家鄉那條小路散文隨筆篇三
奶奶告訴我小時侯我在小路上學步的情形:一搖一擺的,站立不穩,又急著想早點學會,不小心踩到了一顆小石子,摔倒了,我“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正當我感覺無助的時候,奶奶三步并作兩步跑了過來,輕柔的扶起我,然后很用力的跺地面,一邊跺著,一邊解氣似的數落著:“我再叫你摔我的寶寶,我再叫你摔我的寶寶。”我也會用肉嘟嘟的.小手狠狠在地上拍,仿佛那樣就出了氣,心里頓覺舒坦許多。就這樣,慢慢的,我學會了走路。
后來,我做夢了,夢見我長得很高很高,站在故鄉黑黑的、寬寬的路上……
我在一天天長大,小路也是,雖然它現在還沒有那么寬,那么黑;但我相信它會的,我也會。
家鄉那條小路散文隨筆篇四
好一個“踏上那條小路”,海倫.凱勒的話語雖然平淡,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是讓我們不得不折服的。我們也是渴望成功的,也曾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渴望能摘到山頂那枚碩果,憧憬能到達河對岸的那片風景。可現實是,我們往往被那些擺在面前的困難嚇得不戰自退,我們會感慨山之高路之險,躊躇著不敢前進一步;我們也會嗟嘆河之寬水之急,無助地毫無辦法。于是,我們只是在地原地猶豫不前,那成功的果實和靚麗的風景依舊離我們很是遙遠,留給我們的只是些許無盡的惆悵和悲傷的嘆息。
成功是不會青睞沒有實踐行動的人的。我們對成功的困惑只在于我們沒有付諸于行動,沒有攀登高山前,我們焉知山之險峻,怎知路之崎嶇與坎坷;在沒有涉水時,我們也不會知道河之深淺,我們也不會感知水流是否真的湍急。成功始于行動,沒有行動的感慨都只是空談而已,其實,只因為我們沒有邁出爭取勝利的第一步,沒有踏上山腳下的那條小路,任何談論成功與勝利只是一種奢侈。
對于成功的誘惑,我們是要付出一種勇氣的。我們只要敢于踏上那條山腳的小路,我們就是踏上了成功之路,因為那條小路蜿蜒前進的盡頭便是成功之所在。生活中,許多人卻是常常因為勇氣的.不足,而主動放棄了追求遠大的目標,放棄了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可許多偉業的開創和奇跡的誕生都只是由一些平淡的小事開始的,奧運會的長跑冠軍或許就是開始于他那田間的小跑,數學怪才的成功也是源于對那最簡單算術題的喜愛。但正因為開始于這些小事,源于對這些小事的喜愛和執著,終使他們成為了大師和大家,成為了眾人矚目的明星。可簡單而細小的小事,對很多人來講,其實不過是舉手之勞,并不需要太多的勇氣和艱辛,這在于常人都可以做的很好。
成功雖然是那么的耀眼,但成功并不如我們所想的艱辛,只要敢于踏上那條小路,那我們就能創造出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