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霧都孤兒讀后感作文 霧都孤兒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一
簡單地看了下書的名字,就知道里面的大概內容了,霧都是指英國的倫敦,全書就是寫了一個名字叫奧利弗·退斯特的孩子怎么度過了坎坷又刺激的人生。
剛出生,母親就離他而去,打小就在救濟院長大,飽受痛苦。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看著別人的臉色活著,可想而知生活的艱辛程度!每天的虐待,生活的困苦,使他不得不逃到倫敦。后又誤入賊窩,挨罵受苦,在成長的過程中吃盡了苦頭。但是奧利弗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不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不論怎樣,都不去做壞事,這是他下的最大決心,他的那種善良,正與世俗的人們的形象做對比,更反襯出當時社會人心的丑惡。
當然,他的一生,并不完全是那么悲慘,他得到了一些好心人的同情,并且收養了他,如布朗魯先生以及梅里太太,他們愿意收養一個被稱作“賊”的孩子,并且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蓯旱谋I賊集團還是不肯放過他,不停地纏著他,最可怕的是連他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想致他于死地,這使他的命運變得更加悲慘。但他勇于挑戰惡勢力,不畏懼,不屈服,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終于證明了自己的身份,獲得了遺產。
還有一位人物的刻畫也是很完美的,那就是南茜。她的心理復雜,并且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世,自從到了賊窩后,就再也沒有遇到過善良又肯同情她的人,等她遇到梅里小姐和布朗魯先生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她最終沒有逃脫死亡的命運。她看透了那些丑陋的嘴臉,但畢竟待在那的時間太久,對那里還是有了感情,她遇到了奧利弗之后,就像是對待自己的親生弟弟一般,在奧利弗危險的時候可以挺身而出。當梅里小姐和布朗魯先生勸說她重新做人的時候,她卻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她向往那樣的生活,可是心理又很矛盾,所以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南茜這個人物被狄更斯刻畫得淋漓盡致。
他們的生活是如此的艱苦,想想我們吧,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下,父母不會讓我們受任何委屈,有些孩子正因為受寵變得特別嬌氣,沒有了堅強、善良、勇敢的精神,對于學習也是一樣,生活中的享受,使我們在學習上變得懶惰。處于21世紀的我們需要被磨練,需要有奧利弗的精神,讓我們向他學習吧,為了自己更好的明天!
霧都孤兒讀后感作文 霧都孤兒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二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第二部小說,與《匹克威克外傳》不同。這部現實主義小說對社會現實的殘酷描寫更加多。
前半部分講述奧利弗出生后在貧民習藝所的生活,在這里,他受到的是窮人應有的悲慘待遇,作者深刻地批判了當時英國的慈善機構的虛偽。奧利弗有著強烈的反抗精神,如有一次向習藝所管事請求更多食物,但不但沒成功,還被批評了一頓,之后在棺材店受到諾亞的侮辱,他更是用拳頭對待。
中間部分奧利弗來到了倫敦,但不幸被騙到了費根的賊窟,被迫去參加偷盜,幸好兩次有好心人相救,分別是布朗勞先生和洛斯本先生。因為他們相信他是個心靈淳樸的孩子,且奧利弗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使自己過上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可是盜賊沒有就此放棄,費根為了防止他告發他們,讓南茜把他抓了回來。幸而后面遇到了洛斯本先生。
故事的最后部分則是由南茜聽到費根與蒙克斯的談話開始,蒙克斯原來是奧利弗同父異母的哥哥,而他想要獨吞遺產,想要將奧利弗鏟除,費根則想把他先培養成小偷。南茜出于她的善良和同情心,暗地里去告訴了與洛斯本先生關系好的露梓,她想讓他們弄清奧利弗的身世,保護他,但她卻又不想告發與費根同伙的賽克斯,不愿意跟他們過幸福的生活。這是一個矛盾的形象,又痛恨賽克斯卻又無法離開這個從小就不幸陷入的圈子,導致了南茜最終的悲劇。
在作者筆下,我讀到了看似光明的維多利亞時代的黑暗,而奧利弗正是黑暗中的光明,宣揚了人文主義的思想。
蒙克斯的卑鄙不只是源于對遺產的渴望,奧利弗的厭惡,更多的是自身所在的圈子污穢,成天不干正經事,這是當時社會所造成的。在故事的結局,有部分小偷最終找到了正經但苦難的職業,也許是作者認為這些人物并不壞,只是沒有得到良好的環境。
這部小說我也認為是有缺點的,為何好人會對奧利弗那么好?這只能算奧利弗的運氣好,在現實中則是比較少的。書名應為“奧利弗退思特”,但是在書中后半部分,更多是一些配角充當重要角色。
“這是一個希望容易破滅的世界,遭到破滅的常常是珍藏在我們心底最殷切的希望,可以給我們的天性增添最大光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