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過中秋節初一篇一
“希望人長久,共萬里?!鼻锾欤褚话牙麆?,刺進熱氣里,留下無盡的寂寞??赡芑臎觯部赡芄陋?,但在這樣一個空曠的季節,我愛上了秋天,更愛上了中秋節。
中秋節雖然沒有春節那么熱鬧和狂野,但它的骨子里和永恒的文化里透露著對家庭和家鄉的深深思念。杜甫的“禪卷”和李白的“玉盤”,都是妙詞美句,為這個中秋增添了一層濃濃的詩情畫意。
其實中秋節表面上是空的,但其內在的精神文化支撐著它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吃月餅賞月成了它的代表。千言萬語不值一頓團圓飯。秋天太熱了,月亮就像令人垂涎的月餅。手里拿著一個小月餅,抬頭看著“大月餅”,一家人有說有笑,場面很過癮。
中秋節不僅僅是團圓,更是一種對人的思念和鄉愁。
“希望人長久,共萬里。”蘇軾的詞鏗鏘有力,蘇軾的詩深情雋永。再怎么驚艷,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都是對家人的深情。讀完這首詩,咀嚼其中的句子,蘇軾醉醺醺地在陰沉的辦公桌前抽煙,眼睛望著月亮,深深地思念著家人,即興作品的場景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其實月亮不僅僅是一個團圓的呼喚,更是一個傾訴家鄉情懷的對象??粗髟?,想著親情,想著相聚,這就是中秋節的魅力。
中國的節日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喜慶的春節,生機勃勃的端午節,綠色的植樹節……還有中秋節。
我喜歡我們的節日。
過中秋節初一篇二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過中秋都有不同的習俗,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和團圓節。中秋節夜晚的月亮比平時的更美,更別有特色,每到8月15日,月亮那彎刀似得身子不知何時變的這么圓滑,就像披上了一層冰薄似的輕紗。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給大地灑滿銀光,優美的姿態襯托這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子,真是美極了!
中秋節雖然只有這一天的時間,但是,家家歡樂。在那一天,白天倒沒有什么,逛逛街,去買月餅,有些人恨不得幾天前買好了月餅,就等著晚上吃呢!到了夜晚,家家戶戶都早早的洗完澡,隨隨便便吃完飯,就立馬跑到樓頂上去觀賞月亮,大家聊聊天,喝喝茶。年齡差不多的大一點兒的孩子便坐在地上,抬頭仰望著天空,用手指數數星星,觀察月亮的變動。小一點的孩子就哭哭鬧鬧著要媽媽給他們講關于月亮的故事,他們的媽媽就這樣講述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賞月時,婦女們就端上一盒盒香甜可口的月餅,大家一邊吃月餅,一邊觀賞月亮,別提有多高興了。
月餅有許多種類:冰皮月餅、雪皮月餅。里面的餡更是美味,有豆沙、五仁、蛋黃還有水果……真是應有盡有。而且口味獨特,吃起來香,嘗起來甜,色味雙美,真不愧是我國有特色的食物啊!
中秋節表現了中國的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象征著團圓美好的意義。中秋節,吃月餅,觀賞月,好團圓,合家歡。
過中秋節初一篇三
今年中秋節,我非常高興。
因為我們可以團圓了。而且又有月餅吃,在吃月餅時。月餅只剩一個蛋黃月餅了。我妹妹突然走過來,說;哥哥,這個有蛋黃的月餅給你吃。我又把這個月餅給了姐姐,姐姐對我說;謝謝,弟弟。你真懂事。我又說;這個月餅是妹妹給我,我又給你的。你要謝就謝妹妹吧。然后,姐姐又把蛋黃月餅給了媽媽,媽媽有給了爸爸,輪回輪去。這個月餅還是回了我這。
媽媽說中秋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姨媽要帶兩個小表弟從香港回來過節,我真高興,可是我今天還要上學,真是太掃興了。
放學回家,我看見姨媽和兩個小表弟已經回來了,我對大表弟說:“你有沒有作業啊,我們一起做完作業再玩吧?!蔽覀儍蓚€開始認真地做作業,姨媽看見了直夸我們是好孩子,我們聽了非常高興、非常嬌傲和自豪。做完作業,媽媽叫我們趕緊吃飯,說晚點上天臺賞月。我們吃完飯,看了一會兒卡通片,媽媽叫我們上天臺玩,(我們)到天臺一看,原來外婆早已經把賞月的食物準備好了,桌子上有月餅、蘋果、柚子、桔子、提子、田螺、菱角等等,我看得眼花繚亂,真想馬上吃,可人沒到齊,只好和表弟和表妹爭燈籠玩,小表弟的燈籠是一間屋了、表妹是一條飛龍,我的是一間小羊樂園。過了一會兒,人齊了,月亮出來了,今晚的月亮真圓、真大真亮啊!我們圍著桌子,一邊聊天一邊吃東西,真已快活??!
過中秋節初一篇四
每逢中秋節,許多閃閃發光的星星便在夜空中眨巴著眼睛,像是在和人們打招呼。一輪圓月悄悄地爬上半空,好似浴水而出的玉盤,不沾染一絲纖塵。清輝灑在地上的水洼里,宛如一捧捧碎銀。每每此時,我便席地而坐,抬頭欣賞那如水的月色?;秀敝?,我似乎能看見嫦娥正一臉惆悵地坐在桂花樹下,手里抱著玉兔,一雙明眸遙遙地望著人間。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仙丹飛向月宮。每到八月十五,后羿都會制作許多小圓餅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呼喊嫦娥的名字,這樣他們夫妻就可以團聚了。
小圓餅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月餅。棕黃色的月餅圓圓的,上面刻著一個福字,聞起來香噴噴的,讓人垂涎欲滴。每當月餅被擺盤上桌,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輕輕地咬上一口,嘴里一下子布滿了一股濃郁的味道,心中滿滿的都是幸福感。不過,古人也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痹谙愀酃ぷ鞯膵寢尳洺]法和我們一起度過這歡樂的中秋佳節,我的心中便不時有一點哀傷。但這哀傷只是短暫的一瞬,不一會兒,我就提著花燈去樓下玩了。
三坊七巷人山人海,一進入巷道,映入眼簾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兔子燈,走馬燈,鯉魚燈,蓮花燈……不可計數。漫步在燈光閃爍的街道上,我仿佛看見兔子燈在地上跑,走馬燈在轉著走,鯉魚燈在水上游,蓮花燈在河上漂。整條街都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像是一個歡樂的海洋。
我希望今年的中秋節能和媽媽團聚,這樣的話,一家人就可以一起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賞月,共度美好時光。
過中秋節初一篇五
中秋節是每年必有的節日,關于中秋節還有一段來歷,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并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還分為三個階段我最喜歡的便是吃月餅,每年我們都是自己買月餅,我提議今年自己動手做,一定別有一番滋味。
第一幕
月餅的形狀不同,味道也不同,我們選擇了最常見的五仁月餅,奶奶教我們先把面和好,再準備好所需要的五仁餡,還有模板將面團揉成圓形,把餡包進去,抹上油,再放入烤箱內,過一會就熟了,在烘烤期間,我發現還有多余的面就與朋友們開啟了面粉大作戰,最終面團被我們弄的滿地都是,自己的身上也是的,打鬧結束后。香噴噴的月餅也出爐了,色澤明亮,咬一口,品嘗到了自己動手的幸福與快樂。
第二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賞月是在中秋節里必不可少的階段,賞月其實也自有一段來歷: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據《周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歷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獲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顒?,稱為“秋報”。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后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并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這次賞月活動中可惜的是主角“月亮姐姐”不在,可惡的陰天擋住了它可愛的臉蛋,雖然很可惜,但它寓意著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努力去克服困難,靠自己的打拼讓天空重見光明,去撥開路上的荊棘,開辟自己的道路。
第三幕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說有笑,這是父母最想看到的一幕,長大的子女都在外奔波,沒有時間探望家人,而老人更寂寞,我們要?;丶铱纯?,孝敬父母,陪他們過一個熱熱鬧鬧的中秋節!
過中秋節初一篇六
中秋節是中國人重要的節日,在外的父母都能夠回來和家里人團聚。許多人都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能夠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一起吃月餅賞月。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因為我家開超市爸爸媽媽不出去工作,但是這天的到來,爸爸媽媽就會忙的不可開交。我則在觀察爸爸媽媽這一天他們是不是開心。凌晨3點整爸爸就出去進貨了,媽媽也沒閑著在家里收拾著家里的一切,等爸爸進貨回來。爸爸回來了,我們忙著卸貨,忙了一會兒,貨都卸下來了。媽媽在那兒放菜,今天早上爸爸媽媽忙的都沒有吃早飯。不一會兒,就來了許多顧客來買東西。姐姐這天也回來幫忙了。
忙碌到了中午,這才松了一口氣。媽媽和姐姐去廚房做飯了,爸爸則在賣東西。過了好一會兒,媽媽和姐姐午飯終于做好了。我去把菜端到桌子上,今天中午的菜特別豐富,這就是我喜歡中秋節的一點。到了下午媽媽再那兒包糖餅,包糖餅是中華民族5000年留傳下來的傳統。美味香甜,我最喜歡媽媽包的糖餅了。我跟姐姐、弟弟都搶著吃。過了一會兒,媽媽包好了糖餅。爸爸說:媽媽包的糖餅太好吃了。媽媽特別高興。到了晚上,我們把桌子搬到外面。桌子擺滿了好多水果和月餅,爸爸媽媽一邊吃著月餅和水果,一邊賞月。
我問爸爸:你們今天開心嗎?
爸爸笑著說:很開心。
我又說:為什么你們今天這么忙還很開心呢?媽媽笑著說:雖然我們今天十分的忙,但是我們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吃頓團圓飯這就足夠了。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一會兒躲進烏云里,一會兒又蹦出來。這一天爸爸媽媽雖然很忙碌,但是我們一家人很開心,我們長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報答我們的爸爸媽媽。
過中秋節初一篇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一天我可以和家人團聚,一起賞月,或者是做許多有趣的事,比如:買東西、做好吃的、放煙花……一想到這些,就讓我感到開心。
今天是國慶長假的第四天,而今天也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一家決定回奶奶家,我一聽感到十分高興,心想:又有人可以陪我玩了?;啬棠痰穆贩浅_h,但我似乎一直都不在意這樣,望著路邊的樹和花兒,心想:這些樹都那么生機勃勃,而這樣花兒都那么艷麗。
終于,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到了奶奶家門口,一進家門,感覺回到了幾年前,那棵高大的芒果樹,那貼著舊對聯的門,還有那幾朵艷麗的杜鵑,似乎都沒變。剛剛好到了吃飯的時候,我們一個個入座,個個都邊吃邊說的,有說有笑的,聲音都傳遍了整個家。
傍晚,路邊的燈都亮了。吃過了晚飯,都忙著收拾東西。媽媽則在廚房里熬粥、炒田螺,忙里忙外的。而奶奶擺上水果、栗子、棱角等食物招待客人,隨后,奶奶就在家門拜神,以保佑我們事事平安、順利。不一會兒,“嘣”的一聲驚到了我們,我抬頭一看,天上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案,這才讓我知道是有人在放鞭花。過了一會兒,媽媽熬好了粥,炒好了田螺,也為我們擺上,忙著給我們盛粥,于是我們又個個說話,邊吃邊說,有說有笑的,我們都敢感到十分開心。不知不覺,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十點,月亮從黑夜中探了出來,又亮又圓,我抬頭一看,心想:果然還是中秋的月亮最美?。?/p>
這一次中秋節,我們回到奶奶家,與家人團聚,一起聊天,一起賞月,這可真讓人感到開心,這一次中秋節可真讓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