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的田園牧歌秋天的田園四季美景古詩句篇一
這次秋游的目的地是美麗的八卦田,雖然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了,但我還是充滿了期待。
我們走過那古老的木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小白菜,接著我么來到了水稻田邊,水稻金燦燦的,一陣風拂過,水稻田立刻成了一片金色的大海,漾起了美麗的金波。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見蘿卜地上一個個小蘿卜好像一個個愛游泳的小男孩,在“水”里怎么也不肯出來。
就在這時,毛接大聲喊道:“快看!amy!amy!”大家向他指的地方看去,一排排黑米立在了我們眼前,我們笑得一個個像蝦米一樣,(amy是英語書上的一個人物名字,而“amy”的讀音和“黑米”的讀音差不多。)黑米好像也聽到了這句話,看,它們也笑得一個個都彎了腰。
后來我們還看了花菜、卷心菜。都讓我有很深的感受。
在小路上我看到了像小燈籠一樣的野果,像小扇子一樣的桑葉。
秋天的田園牧歌秋天的田園四季美景古詩句篇二
我們家前后有園子,巷口有水塘,路邊還有幾棵既大且老的柳樹,大約兩三丈高,一兩抱粗。說它老是形容枯槁,行將就木,頭上的“頭發”越來越少了,快成禿頂了。每每看到這些柳樹,總有一種悲壯的凄涼,特別是太陽快要落山之前走在回村的大路上,風吹來,嘩啦嘩啦,衣褲鼓起像風帆,略感有些涼意,看著老柳樹頭上那幾根“毛”,瑟縮著,顫抖著,那種悲壯的凄涼填滿了你的胸膛。
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頭橋旁邊那幾畝田是專門用來培育秧苗的,叫秧田。每年開春以后,村里專門有人去播種。把秧田的泥耙得平平整整,放滿了水,再均勻地灑上稻種。過一段時間以后,秧田里就長出了綠油油的秧苗。村里尋一黃道吉日,開始本年的栽插,我們當地叫開秧門。
剛插下的秧苗有點無精打采,一株株耷拉著腦袋,我們這里不用插秧機,全部是人工插秧。插秧的時候,人們一字排開,邊插邊往后退,一人所插的寬度大約一米左右10株秧苗。左手分秧,右手插秧,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夾住秧苗插到泥里,如果你是五個指頭一起把秧苗插到泥里,別人會笑話你。插秧的時候大家的速度要一致,步調要均勻。插秧熟練的人,比插秧機的速度還要快。你只聽見“嗒、嗒”的把秧苗插到泥里,手指的入水聲,那感覺就像郭晶晶跳水一樣,完全是在欣賞手指的舞蹈,秧苗在插秧者的面前均勻地、齊刷刷的排列起來。如果誰插得慢了,插得快的會把上岸的口子給封了,讓后來的人上不了岸,引得大家一陣陣的歡笑。我雖然生在農村,我基本沒有干過這些活。栽插完了要舉行關秧門儀式,吃完秧果,直到現在我也不明白什么是完秧果,可能那只是一種象征吧。生產隊也會買頭豬回來殺了,煮一大鍋,全生產隊的人飽餐一頓,打打牙祭,慶祝栽插完成。
幾天以后,耷拉著腦袋的秧苗昂起了頭,蔫黃的秧苗變綠了,開始分蘗了。雨水也開始多起來,有時候一兩場大雨,河水滿了,溝汊的水滿了,田水也滿了。河里、溝里的魚也拼命地往上游搶,這時候也是打漁的最佳時機,可以在溝汊里用網兜撈,但更多的是在稻田的出水口,安上一個須籠,一種用竹子編制的捕魚的工具,魚從入口處進去就出不來了。這時鴨子也開始在稻田里撒歡了,不見鴨子只看見稻秧搖晃,“竹喧歸浣女,簾動下漁舟”,與這種景象十分的類似。八九月份天氣比較熱,雨水也相對要少一些,水稻也開始揚花,這時候的雨多是陣雨,一邊出著太陽,一邊下雨,我們把它叫谷花雨。你行在路上,猝不及防,說來就來,全是豆大的雨點,打在身上還有點生疼,就算你拼命地跑唄,等你跑到避雨處,雨也早停了,不禁想起劉文正的那首經典的《雨中即景》。
水稻揚花了,慢慢地灌漿了,稻穗像是怕了羞,漸漸地低下了頭,沉甸甸的。風吹過,泛起陣陣金色的稻浪,送來稻穗的清香,直鉆你的心肺。近了看,你才發現,那稻穗完全是頭重腳輕啊,像是喝醉了酒,東倒西歪,須相互攙扶著才站得穩腳跟,如果有誰一不留神摔倒了,那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割谷子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圍秧雞。秧雞是稻田里的一種鳥,有鴿子那么大,大約是在水稻分蘗的時候就飛到稻田里產卵繁殖,在稻桿上做了一個個的窩。在割谷子之前先在稻田的一邊,安靜一點地方,先割出一個突出的部位,就像是一艘船的船頭,沿著船頭向縱深扒出一條道,在這里挖一個坑,把從腰上開口的須籠支上,周圍用谷草密密實實地圍起來,把這的光線搞得有點暗,在放須籠的谷穗上邊還要覆上魚網。從一邊割著過來,唰唰,唰唰,割下來的稻子整齊地鋪在谷茬上,這叫攆秧雞,在這個過程里時不時有秧雞撲騰起來又撲騰下去,就像在池塘里圍魚。在快要接近魚網覆蓋的地方,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下意識地放慢了收割的速度,屏住了呼吸,人們嘻嘻哈哈的插科打諢變成了手語,這時會派一個身手敏捷的小伙子鉆到魚網底下,把秧雞往須籠里趕,然后起出須籠,秧雞全鉆到籠子里了,多的時候十幾只,少的時候兩三只,一只沒有的時候也有。偶爾也有漏網的,當掀起魚網,秧雞一下就飛出去,但秧雞不善飛翔,有點像連飛帶跑,飛出幾十米就一頭鉆進剛割下的稻子底下。這邊的人,就像百米賽跑聽到發令槍聲一樣,大家都是鼓足了勁,使出吃奶的力氣,狂奔過去,因為剛收割后的田比較軟,跑起來很費勁呢。誰逮到那只倒霉的秧雞,誰就像英雄一樣,大家向他投去羨慕的眼光。籠子里的那些,宰殺以后用鹽巴腌一下,等全部收割完了,炒了全生產隊的人一起吃。那味,唉兩個字:好吃!想起都要流口水。
收割完已是冬天了。
秋天的田園牧歌秋天的田園四季美景古詩句篇三
一夜秋雨,染黃了無邊的田野。
四周寥廓的青山,早已一片黛色。 幽深的林蔭道,一頭連著青山,一頭接著田園。風起時,天地間裊裊炊煙。
昨夜的秋雨濕了石子路,也濕了一顆空曠寂然的心。心在原野上跋涉,大地在微微悸動。
火紅的朝陽傾情而下,沐浴著萬物,也暖在心底。四野鳥鳴蟲唱,水聲嘩嘩,宛然一曲優美的田園交響樂。一望無際的水稻,紛紛抽穗揚花,似乎要將一整個夏天蘊積的能量,瞬間都噴發出來。綠色的芝麻,頑強地向上結角;而青色的棉鈴,正要開放她的五彩繽紛。
腳下滑動的石子,不小心驚起了三倆白鷺, 矯健的翅膀在藍天與綠野之間盡情地臨摹。迎日而笑的向日葵下,頑皮的牧童正咧著嘴齜著牙做著鬼臉。
又是一個金光燦燦的艷陽天。
紅彤彤的石榴不知何時探出了寂靜的農家小院,黃色的柿子早已墜彎了枝頭。 風情萬種的牽牛花舞動著美麗的裙擺,鮮紅的美人蕉如燃燒的火焰,輝煌著希望的田園。
漲滿秋水的池塘邊,浣衣的女子將生活的濃淡都揉進衣衫。 忘情的垂釣者,將釣鉤拋進金光閃閃的水中,靜靜地釣著沉甸甸的日月。
秋天的田園牧歌秋天的田園四季美景古詩句篇四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被評為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十佳青年教師”。2018年,在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指導學生榮獲全國一等獎。《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審辯式思維”運用—以鴻門宴為例》在福州市中學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榮獲高中語文學科一等獎,出版個人專著《高中生應知的傳統文化常識》《高中議論文寫作思維導練》。
“語文這門學科是希望你用它的‘無用之用去擦拭掉自己生命里的功利與浮躁,它能教會你用那些偉大的作品與心靈去窺見自己的淺陋與卑微,然后讓自己活得更堅韌、更崇高、更坦然。”李晟如是說。
2006年,李晟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系,本科畢業后,又被保送至本校的教育學部,師從著名學者王本陸教授,繼續攻讀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李山老師的“中國文化概論”、康震老師的“唐宋詩詞研究”、王本陸老師的“教學論”……對于大學曾經上過的課程與授課教師的名字,李晟如數家珍,已經畢業8年的他仿佛昨日才剛剛邁出大學校門。他至今記得課間自己與李山老師在教八樓前,因為對商鞅這個人物的評價問題激烈爭論;記得送康震老師回家,一路無拘無束、談天說地;記得在王本陸老師的讀書會上頻頻發問,王老師不厭其煩地為自己解答,并總能給自己帶來新的認識和思考。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句話當時不過是一句令人懵懵懂懂的校訓,現在確是令我愿意為之踐行一生的承諾。這要感謝我的老師們,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并愿意為學生付出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李晟說。
一、在師生共建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激發學生去主動創造,關鍵在于創設具體的學習任務。李晟每節課都會給學生一個五分鐘左右的演講展示機會。“任務是有具體要求的,讓學生動起來不等于老師缺位。”他會事先為學生設定本學期的演講主題,演講時還要搭配ppt進行展示。如本學期演講主題是“每日一言”,每位學生選擇一則名人名言進行評述。要求評述內容包含以下三點:名言原文及出處;本句名言的核心內涵;你贊同名言中的觀點嗎,為什么?請闡明你的態度及看法。學生演講結束后,李晟會在課堂上發動其他學生來進行互評。“這是一個很好的作文素材積累的過程,一人一則名言,我執教的兩個教學班相互交流,就是一百一十則名言,這又是一次很好的寫作鍛煉的機會,學生不僅要寫,還要說,說完還要改,而這反復打磨出來的優秀文稿又能成為很好的教學資源。一舉數得,語文難道不應該這么教嗎?”李晟笑著說。
在他的語文課上,學生“做中學”的機會還有很多。他會利用學校豐富的圖書館資源以及每周一節閱讀課的機會,每學期開展一項閱讀探究活動。如本學期閱讀探究的主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學生從他規定的四個主題中自由選擇其中一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一個小課題研究。這四個主題分別是“《論語》:先賢哲學中的做人與做事”“《左傳》:記言記事的藝術欣賞”“《戰國策》:亂世中的士人群像與游說之風”“《史記》:傳記文學中的人物塑造與悲劇精神”。學生通過自主選擇、自由討論,確定小組的研究課題,之后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大量閱讀相關文獻,最后不僅要提交一份1000字的個人研究心得,還要以小組的名義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學術小論文。
“他們應該從來沒想過語文還有這么多事情要做。當然,開始的時候那是怨聲載道,畢竟是孩子嘛,”李晟露出一絲微笑,“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因恨生愛,要讓他們看付出的心血沒白費,不僅有做、有學,還有得。成就感要以可見的形式讓他們看到,這本由學生自寫、自編、自主設計、自己出版的刊物《穗語》,就是很好的證明。”他手里拿著那本文集,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這些“麥穗”,在未來,可能會創造出更令人不可思議的奇跡。
二、從文化經典里汲取詩意的靈魂
從剛成為教師到現在,李晟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學生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篇目。
《論語》《孟子》《韓非子》《左傳》《戰國策》《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從先秦到唐宋,只要是感興趣的圖書,他就會帶著學生一起讀。
“你問為什么要帶學生讀文化經典,其實很簡單,就是喜歡。因為自己喜歡,所以讀得最多,研究得最深,這些文字里有太多能擊中你心靈深處的東西了。有時我讀完后不能自抑,有太多的話想要表達,自然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學生分享,想找他們聊聊,這大概就是當老師的‘職業病吧。”李晟笑著說。
當然,其中讀得最多的是《史記》。如今,“《史記》今讀”已經成為學校最熱門的校本課程,每次選課都是“秒殺”。為什么是《史記》?他談起自己初為人師時,就憋著一股勁—要讓學生愛上語文。李晟認為,語文老師應該有“一技之長”,要有那么一兩項絕活,是那種可以把學生“摁”在自己的課堂上的東西。
一個人的閱讀經歷決定了他整體生命的精神高度,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的閱讀尤為重要。語文老師有責任將學生帶入文化經典的世界中。沒有經典滋養的生命,它的靈魂是黯淡無光的。
“那你覺得你的課讓學生體會到了你所說的這些了嗎?”筆者問道。
“這個我說了不算,給你看看學生是怎么說的吧。”李晟拿出了之前學生的讀書筆記,這里面記錄著學生聽課后的感想。
通過文章,我們了解了歷史上的人物,他的性格、品質,也激發了我們對《史記》的興趣,一行行文言文不再那么晦澀,仿佛只要我們用心,就能走進那個故事、那個年代。
《史記》中的《魏公子列傳》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學的精彩,與不可比擬的前人智慧。老師語言詼諧幽默,把無忌給講活了,讓無忌并不是只存在《史記》中,而是與我們同在。這種跨越時空的獨特魅力,也只有李老師能和我們分享。我十分期待再上他的課,感受這并不僅僅只是知識,而是一種素養和能力的提升。
“有時候,老師只要看到學生給你寫的一些話,就會覺得這輩子沒白活。”李晟此時有些動情地說道。
任職以來,李晟認為,自己獲得的榮譽與成就,其實絕大部分都應歸功于自己的“良師益友”們。“其實自己真的很幸運,無論是原先的求學路上,還是現在身為人師后,都能遇到良師益友。”他說,求道之路不必踽踽獨行,而是與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伴前行,實在是人生的一件幸事。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這所百年名校為他的成長搭建了最好的舞臺,語文組的楊建成老師、林維武老師、王云慧老師、謝亞麗老師、劉兵華老師的指導,為其成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詩意長存,遠方不遠。筆者希望李晟好好呵護自己對于語文教育的赤子之心。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
相關熱詞搜索:;秋天的田園牧歌秋天的田園四季美景古詩句篇五
在一個秋色宜人的清晨,來到田間感受秋的宜人。看那藍天明凈高爽,白云淺淺悠閑,金風乍氣、天朗氣清。從果實累累的秋禾,到黃菊、紅葉、征雁、秋蟲一樣樣都染上了含蓄淡雅的秋色。
放眼望去田園和天朦朧在一起只見一條相接的痕跡,一條條小路在田間縱橫交錯,彎彎曲曲地伸向田園深處。路的盡頭好像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一個從沒有人去過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一定住著神仙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定像電視那樣四周被山包圍著,山繞水,水環山。山上到處是野花、野果、大樹林。路兩旁站著高大粗壯的楊樹,沿著路的兩旁向那世外桃源走去。從這些楊樹上流出一串串鳥鳴,那是些不知名的鳥兒,歌聲清脆分明,它們時而嬉戲,時而徘徊,時而歌唱。看!田間深處一片黃一片綠的莊稼在金風中來來回回地擺,它們好像在笑,也好像在哭,黃葉好像在笑秋天的豐收,綠葉好像在哭秋天的凄涼。
這時的樹上的葉子已經寥寥無幾了,被樹上稀疏的樹葉子篩過的陽光不均勻地灑在地上大片大片的草已經干枯地趴在地上,柔和的陽光愛撫著他們。一陣陣風吹過去,楊樹葉蹦蹦跳跳地跟過去。不時一只野兔從枯草叢里躥了出來,然后慌忙地逃跑了。路旁用來灌溉田園的水塘的水面上落了許多金黃的秋葉,這時正值秋季魚蝦總是很肥很肥,淘氣的小魚躲在樹葉下。池塘邊的花兒一個個垂頭喪氣,只有秋菊例外,它向人們展示它那美麗的身姿、頑強的生命力。這小池塘有他涓涓細流澆灌著這片土地,給人們帶來了收獲和喜悅。田間,稻香味四溢,那畝畝莊稼,遠遠地看好像翻滾的千層波浪;近看,大豆,笑彎了腰,高梁漲紅了臉、玉米樂開了懷,地里的農民忙著收獲,心里樂開了花。收獲的田野好像是一塊金子。
秋天,它給農民帶來喜悅,它給一切帶來了收獲。秋天的田野是那么迷人。澄明的長空、成熟的稻子、黃色的菊花、清澈的河水,讓我留戀讓,我陶醉。我要贊美這豐收的秋天。
秋天雖然沒有春天春日融融,沒有夏天綠樹成蔭,沒有冬天快樂開心,秋天帶來了收獲和喜悅。
秋天的田園牧歌秋天的田園四季美景古詩句篇六
真美又有趣。好玩在哪里?莫急,莫急,先等我慢講下去,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最有趣的是“玩狗”。教練打開其中一個籠子,三只可愛活潑的小狗就出來了,它們能聽懂人話,教練說“翻滾”,三只小狗真的翻了一個身,教練就給三只小狗“獎勵”食物!
過了好一會兒,教練換了只小狗,把另一個籠子打開,六只染上顏色的小狗(除了一只黑色的小狗)就出來了,它們首先表演的跳花環,第一只小狗它直接走到花環下面爬過去的,第二只是跳到花環里一個接一個的,第三只跳得比花環還高!我們都大吃一驚!接下來是轉“花環車”(我當時給這個物體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最大的那只小狗從椅子上跳下來,前腳抬起,轉起了花環車,中間有一個圓圈,有一只小狗站在那個上面,四只小狗都在轉,只有一只在跳花環,頓時,臺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跳長繩了。有一只黑色的小狗跟教練跳起來繩子,教練選出了三個孩子和狗狗一起跳長繩,先是男孩再是女孩,最后一個是狗跳滑滑梯,六只小狗排成一隊,前腳抬起,從小到大的排列著,一齊上樓梯,一齊跑下滑滑梯,那樣子真是十分可愛!讓我感覺到“玩狗”真好玩。
田園牧歌真有趣,沒有去過的人,也可以來訪問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