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一
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是家族中長輩對后輩的默默影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家就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媽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孝順。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學會孝敬長輩。記得兩三歲那年吃團圓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夾。這時爸爸媽媽立刻制止了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要學會尊敬長輩,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等爺爺奶奶他們來才能一起吃!”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那時還不明白話中的真正含義,但我還是乖巧地安安靜靜地等長輩們來。從那以后,“孝”的種子深深地埋進了我的心里,漸漸生根發芽。
外婆身體不好,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只要一有空,媽媽就會帶著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說話不太清楚,媽媽總是貼近外婆細心聆聽,猜測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顧她。媽媽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的含義。此時,“孝”的種子已在我心里開花結果?,F在我們中學生,并不能也沒必要為父母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應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說,為人處世要講禮。
“禮”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一次爸爸帶我出去玩,要問路。于是爸爸微笑著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請問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還年輕呢,爸爸仍用了尊稱,最后還不忘說“謝謝”。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個微笑,一句感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帶給他人溫暖和尊重,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會牢記家風,注意禮儀。
奶奶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勤勞能干。
奶奶是個勤快的人,每天都會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前我吃飯總是掉飯,“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糧食。奶奶心靈手巧,總是修復舊物。被子這里縫縫那里補補便繼續蓋,衣服也是打著補丁。奶奶還特別有創意,經常舊物改造,廢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縫一個小枕套,奶粉罐綁在一起又是一個凳子。從奶奶手中出來的東西既美觀又實用。她還叮囑我們要隨手關燈關風扇關水龍頭,久而久之,我們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傳身教中,我還學會了做人要善良、寬容、誠實等等,我會銘記家風,并將家風發揚大!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二
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是教育孩子引發的家庭紛爭。對待孩子,“虎媽”采取高壓手段,“貓爸”則是百般順從。分歧不僅在年輕父母之間,老一輩也各執己見,各有招式,爺爺奶奶是極度溺愛,外公則不惜動用暴力手段來管教。
這個家庭在教育價值觀方面太混亂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結果家庭不能和諧相處,鬧得雞飛狗跳,甚至不斷制造出家庭悲劇。這種現象,現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爺爺奶奶老一套,爸爸媽媽用新招,有的使用土辦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價值觀不同,家風也就模糊混沌,家風不好,不止影響孩子前途,大人也難有幸福。
再往大處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好了,社會風尚又怎么可能清純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有人說,孩子是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就得找到時代價值的公約數。
從古至今,家風和國運,也都緊緊聯系在一起。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孟子也說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現在,各地也都在倡導“最美家風”,尋找“最美家庭”,就是因為,家與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家風關系社會風尚,影響國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經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內容,人們眾所周知的《弟子規》、《禮記》、《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就記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細節,有很多家訓警句,現在依然可以作為人生應秉持的原則。去年,我市武隆的楊興明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中宣部、全國婦聯還將楊興明老人樹為“全國教子有方先進典型”,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傳承一百多年歷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一代又一代子孫,形成良好的家風,值得更多家庭學習。
家風是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倫理和禮儀規范,在今天需要進行傳承。對待傳統文化,有個常識判斷,就是不能全盤照搬,盲目拿來,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要求,圍繞家風,既要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倫理,又要積極將時代先進的價值元素植入進來,來為每個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新家風。
這種教育價值觀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比如,既要有傳統家風崇尚的禮儀、仁愛、勤勞、樸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絕不能缺少現在國家倡導的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進行有效融合,形成時代價值,形成新家風,家庭教育才不會出現那種價值混亂的現象。
《禮記·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碑斍?,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來凝聚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符合現代社會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風”,讓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識,來不斷催生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最美家庭”,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三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里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月22日,呼家樓街道聯合金色朝陽培訓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百余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王虹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美國第一任華裔內閣趙小蘭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著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四
國學是我國最大的文學之一,他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
我也有我自己的國學書,他的內容讓我一目了然,短短的.文言文,多么的簡介!
上面說:”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意思是:用古代圣賢的言論,對人們進行懇切的`教誨。我們廣泛搜集有韻味的文字,才編成這本《增廣賢文》,讓大家增長見聞。借鑒古人的教訓,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
這本書上也說: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山岫本無心。當時若不登高望,誰識東流海洋深!意思是;流水從高處奔向海灘,并不是它自己想要做的,也不是海灘有意向他索取。白云飄過山峰也不因為山峰的召喚,若不親身實踐,從高處看河水奔向大海,我怎么能相信東去的流水像海一樣深。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有他必然的趨勢,外界的些許干擾不會造成最終結果的徹底改變,當時若不努力去做,也就沒有后來的真知灼見。
有一句大家都知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意思是: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卻總是不開,最后還是枯萎了;而隨意折下來的一只柳條隨意插在地里,從來沒有照料它,幾年過去,卻成了郁郁蔥蔥的柳樹。一心想做成的事卻沒有做成,沒有打算會有什么結果的事情卻不經意間成功了。事情往往事與愿違。你想干成的不一定就一定能成功,你沒有想的也不一定不會出現意外。
這一些都是經典,是中華兒女的精華,我們的祖先滔滔不絕的寫下這么多文章,是多么偉大呀!國學是祖國的,也是偉大的。
一、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于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著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學習國學,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松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五
中國是一個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新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作為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和戰士為維護祖國的尊嚴和獲得祖國的榮譽為后人做出了榜樣,有多少共產黨員為國捐軀,然而有許多人面對物質的誘惑賣國求榮。我們時刻要重視祖國的利益。還要奮發圖強。一個集體、一個強大的國家要處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立志奮發的精神。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信念,什么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敗的,他們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錢和物質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語動搖。我們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們。吃剩的菜和飯,他們不是選擇倒掉,而是選擇繼續把剩菜剩飯吃完;破舊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們都會選擇扔掉,他們會用針細密地縫起來,因此,你會看到他們的衣服上有一個個補丁。
20__年,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一個調查節目“家風是什么?”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__年國慶前期央視推出的“幸福是什么?”電視臺的記者奔赴各個地方采訪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無奈?!凹绎L”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沒有那么清晰了?!靶腋!笔墙洺玫降?,“家風”就很難回答。經過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風是中國傳統,不能忘?!薄白鋈艘\實、厚道?!薄皠e出去打人?!奔绎L是家庭遵守的規則、道德。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長年品行的沉淀才能形成。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很多新的東西浮現在人類的腦海里,很多舊的思想漸漸淡去。家風對現在的家庭來說已經變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風被遺忘。現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幾家人會談論家風?親朋好友都是討論如何賺錢、怎樣過上幸福的生活?,F在重提家風,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這是一種良好文化的回歸,是一種智慧的挖掘。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家風意識,一個家庭的品德是高尚、純潔的,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的!
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