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詩與遠方篇一
第一次花開
第一次遇見
第一次離別
最后一抹陽光
這些都是遺忘不了記憶
——題記
是呀!存在腦海中的畫面如此驚悚,如此感人,怎么會忘懷?
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風變得溫柔,陽光開始溫暖,土地漸漸松散。地縫中偶爾一抹嫩綠叫人眼中一亮。
正值花樣年華,本該是人生的開端,卻成了劇終的序幕。18歲多么美好的一個開始,它如同花一樣燦爛,像極了生機勃勃的春天。但是,他卻含著微笑去了遠方。他選擇了遠方,那個不知道是什么樣的遠方。
我的眼睛慢慢紅潤了起來,腦海中漂浮這,一個場面……
它是心疼的
它是血腥的
它是悲傷的
它是……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砥礪前行。我們如今的安穩生活,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我們是生活在英雄的尸體上的。這句話雖然說的有些直白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溫暖,安寧。不是讓我們來頹廢的。
揚起自信的風帆吧,拿出本該有的活力,付出所有的努力,然后你再說盡人事聽天命。
滴答——滴答——滴答……
這是春天的腳步啊!你看思雨潺潺,小草展開懷抱,等待著春雨的相擁。樹葉逐漸換衣,天氣越來越好。我隱隱約約看見了他們的笑臉。
今天是清明節,沒有欲斷魂,也沒有雨紛紛。天空萬里無云,陽光明媚。我站再松柏下,虔心的祈禱,那個畫面又漂浮在腦海中,心中激起了一種斗志。
必須要努力,一定要努力,這樣才能對得起他們的犧牲。在我心中他們只是去了遠方,去守護另一片天空了,那個遙遠的地方。
詩與遠方篇二
永遠忘不了那一雙清澈中不泛血絲和迷茫的雙眼……
再往前走,一個清澈的水潭映現在我們面前,湖里有一群美麗的小精靈,正相互挑逗,相互玩耍呢,我抬起頭,正和一只渾身雪白透著純潔明凈的天鵝對視,他那一雙清澈靈動的眼珠,正深情的向我凝望,我被他所深深吸引,深深迷戀,它扭動著那柔美的羽翼,向我歡快的跑來,我竟也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迎接它。
詩與遠方篇三
走進草原,撲面而來的是一種開闊的氣息,空曠的感覺,胸襟也被打開了的樣子。而8個小時的奔波勞頓不僅被沿途的風景沖刷也被清新的空氣褪去。
在去草原的路上,在車上看到的風景更是妙不可言的。
一步一步的,近了,更近了,走三步就能進一個居民區的高密度城市地區,漸漸的,開始看見草綠,聞到花香,穿過綿延的隧道,走過無盡的高山,終于看到了希望的顏色,終于聞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新鮮。
同行的車輛比我們慢些,所以我們幾人便略先爬到了草原的山頭,一眼望下去,藍天白云烈日高照卻游蕩著些許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搭調的民屋,遠方星星點點的羊群、馬群,和隔上幾里地才會有的一戶人家,十分自然的融合為一副無價之寶。這種感覺,是不可言喻,無法情傳的,由內到外的精神的洗禮。這,也許才是真正的“一覽眾山小”的真諦。
進入草原,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只能用“透徹”來形容,在草原中感受它特有的風土人情,領會它粗獷的人文文化。內蒙古特有的美食更能體現這次旅行的真正含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小節,在南方的小橋流水人家中是根本無法體會到的。
人本身體會到的和筆尖滑出的韻味大有不同,我只能說,由城市的喧囂中產生的結果,在這蒼茫的綠洲面前顯得也是九牛一毛,小巫見大巫了。哪些所謂的神通廣大的人物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就好像無邊際的沙漠中的一粒沙,銀河茫茫中的一顆星辰,奔波中滔滔浪水中的一滴水。你以為很厲害的東西,在大自然面前,也不過如此。
騎著馬在草原上馳騁,飛過比人還高的草,就好像在心中把一團團如野草般的煩惱飛越過去,這,又跟城市中賽馬場中的騎馬不同,沒有禁錮,沒有邊際,就只有奔跑,奔跑,一成不變的是奔跑,一如既往的是開闊,真正喜歡的就是那種不變的開闊。
說道草原,就會想到蒙古族,說道蒙古族,人人皆知的便是牛。牛在蒙古族的地位是至尊無上的,是無比尊貴的,這會形成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獨特的亮麗風景,開著車,行駛在內蒙古的道路上,你會發現,這里,沒有車隊,全部都是斷斷續續的車輛,因為,他們在給牛讓路,在這里,沒有紅綠燈,有它們就足夠了。
草原給人的感受和大海、山川是不同的,草原給人的感覺,就是舒適,爽朗,一種家的感覺。
我常常思考,造物主是由何等的能耐能將這世界造就于此,奔波洶涌的浪濤,成千上百的崇山峻嶺,連綿不絕的綠色山丘,青碧蕩漾的平靜湖譚,大自然如此美麗的景色,還有多少,我沒有見過,還有多少美麗,沒有被人類發現,被藝術家挖掘,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屬于自己的代表標志,我驚嘆于造物主的神奇!流連于大自然的神奇!享受于這與生俱來的神奇!最終,我們都輸給了自然。
想去遠方,相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