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一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物是人非。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喜歡美麗的夢,在夢里,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心里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與感激。我真喜歡那樣的夢,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卻又覺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常常聽人說,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最好的,太過執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對于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愿那初見的情節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
有的心情你不會明白的,有時候過了五分鐘,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那時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確知些道理,經過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樣,你住在這個旅館,正好是我服務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領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轉身時你沒有叫我,我們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這樣。
人生真的就是這個樣子嗎?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見,憂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的遠去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日的依戀。也許,在我們認識的人中,有過誤會,有過得失,你就會想起初見時的美麗。或者,那天在某個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發現多年未見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見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樣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情。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但愿再次見到你的時候,你依然那么美麗如初。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二
故事中,他們總是悲劇收場,詩人心中愁緒無法排遣,便化作一首首傳世佳作。讀著這些作品,依稀可以窺見他們的黯然神傷,聽見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然而這些故事太讓人惋惜,凄美的不像是真的,我們寧愿讀不到這些好詩詞,也希望他們能夠一生一是一雙人。
可人生總是不讓人如愿,它不會讓人每天都看到花好月圓,它讓人看著天邊一鉤殘月思念著滿月,看著滿地落紅思念著春芳瀲滟。殘缺的愛情就像黃昏時分天邊那抹凄艷的晚霞――美麗、哀愁。愛情讓人傷痛,可古往今來人們從來未曾膽怯過,總是前赴后繼,最后遍體鱗傷。
無論盛世如唐或亂世如南宋,無論宮廷深苑或秦樓楚館,他們的愛情從未金貴完滿。
他,才氣直上干云霄;她,亦是才情斐然、貌美如花。他們曾經“賭書消得潑茶香”、琴瑟相和。然而,他們究竟錯過了。幸運如辛棄疾者,可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而大多數人并沒有這么幸運:一錯,就是永遠。
愛情,太傷痛又太美妙。再堅強的人也會在他面前敗下陣來,遣不散的繞指柔情,悠悠在心頭。再多無法言說的傷痛,也無法阻止我們飛蛾撲火。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不會痛,也不會有這一場癡狂。可就這么平淡地走過一生的旅程,風平浪靜,單調乏味。我寧愿痛,也要赴這一場精彩的盛宴。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三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可以說記錄了上下五千(年)的人情世故。在這上上下下五千年的歷史情感文化中,我們都遺憾深重。命運像最名貴的絲絹,不管怎樣的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出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生俱行的原罪。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見”也許就是因為“等閑變卻故人心”吧!人心是最難堅持的,它易變。帝王與每位妃嬪初見時都有情,只是人心難守,帝王心更難守。班婕妤將趙飛燕與趙合德送入宮后,就斷送了自己的帝王愛,唐明皇也是將眾多女人拋棄后才與楊貴妃相守。而多變的不僅僅是帝王心,是每個人的心。心變后,卻仍能冠冕堂皇地道故人心易變。可恨!可悲!人生不再如初見,或許會沒有心變人離的鬧劇吧!
你雖付出了千年一愛,千年一痛,可是你還可以回到自己的地盤繼續修煉,你有千年的選擇機會,可以選擇千年。
雖然這是一本書,但給予我內心深處的卻是無盡的傷痛與震撼后默默的眼淚與哭泣。為什么呢?也許是書中無盡的誓言只留下寂寞的等待。我慶幸我沒有出生于古代。
這本書不但闡釋了情與愛。也謳歌了‘有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反,則是世上最可悲的事,而這本書卻說明了這一點。
也許幾句歌詞可以闡釋這一切:“一段記憶有三生那么長,到最后要用一碗水去遺忘,千年寂寞后你重見陽光,還是轉頭又縱身跳火海化成鳳凰。”
這本書說了世界上最難闡釋的一件事:情。歷史上的無助于凄涼。《人生若只如初見》把五千年前的歷史拉入了眼簾,而這本書也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指引著我們探索新的歷史,譜寫新的篇章。
我欣賞“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勇氣,但我不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希望的是時間、事情,一切的一切只能向前,或許這樣會帶給我更多的勇氣。而事實也就是如此,一去不復返,我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來向前沖,而不是凄凄唉唉地道“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納蘭容若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有人說的對,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清風明月,太過執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對于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愿那初見的情節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五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他是使封建社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的唐玄宗;她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他與她在驪山邂逅后,他,將對后宮三千佳麗的寵愛集于楊貴妃一人,不再是君臨天下的江山之主,而變成了一位沉溺愛情的有情之郎;她,與他志趣相投,是后宮中深愛自己夫君的一位嬪妃。本應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戀人擁有一段海枯石爛的愛情,但這般發生在帝王身上深愛造成的是君王不早朝,奢侈之風盛行,最終導致朝政混亂,國家經濟衰弱,爆發安史之亂。戰場上,唐玄宗終于面臨江山與美人的抉擇。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她死后,他的悲傷之情、相思之苦溢于言表,此恨綿綿無絕期。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侵。
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陸游與唐琬本是青梅竹馬,天造地設的一對,然而天不遂人愿。陸母因怕耽誤陸游仕途棒打鴛鴦,將二人拆散。十年后,陸游故地重游欲重溫自己的青蔥歲月,竟遇到改嫁他人的唐琬。這一見,二人千萬思緒涌上心頭,卻無法互訴心腸。曾以為,與你可以共度一生一世的人,是我。他懷著滿腹惆悵,在墻上題下了《釵頭鳳》。“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一年后,唐琬重游沈園,看到陸游之跡,傷心飲泣,在其后和道“獨語斜闌,難!難!難!咽淚裝歡,瞞!瞞!瞞!”兩相愛之人,此后再未曾相遇。一年后唐琬傷心過度,與陸游陰陽兩隔。陸游一生金戈鐵馬,沈園卻是他一生中最柔軟的傷口。也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里,他們在最終一起了。在暖陽下,他們在揮墨作詩,抑或談笑風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佳話也廣為流傳。司馬相如一曲《求鳳凰》讓卓文君一見傾心,決定私奔。卓文君不計司馬相如家徒四壁,司馬相如也為了愛情義無反顧。之后二人為維持生計,想出策略,回到老家卓當壚沽酒,司馬跑堂洗盤,使卓父承認他們的愛情。后來司馬相如發跡后欲納妾,卓文君怒作《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如此有才華又果敢、敢愛敢恨之女子,令人稱嘆。司馬相如憶起二人細膩纏綿又轟轟烈烈的過去,后悔不已。他和她的愛情雖有小波瀾,但最終依然能恩愛如初。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均成為傳奇佳話。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六
對于書冊,我總是很挑剔。不止內容要夠分量——這是根本——裝幀亦須與之彼此相稱,粲然悅目。這般看重皮相,并非舍本逐末,而是希冀世間好物皆能珠聯璧合,不忍見其各自零落。或許又因了本性好古的緣故,《人生若只如初見》之于我,意義便洵非尋常了。
初遇是在一家小小的書店。我的眼睛撫摸過琳瑯的書架,率性而隨意,這本書卻像早就埋伏好了似的闖入視線,讓人眼前豁然一亮,仿佛照見了什么奇異的光,于是急急取下來,意欲瞧個究竟。
這不看則罷,一看傾心。淺淺的封面上暈開一枝粉色的寫意蓮花,姹婭若笑,十分的自在自如;正中那一豎行字是納蘭容若的詞句,被拈來作了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眼見得書脊顯豁,闊大厚實,拿在手里卻又輕巧,端的可人疼。
遺憾的是囊中羞澀,縱有千般愛亦只能忍痛放回,終至與其失之交臂。那個下午的天氣我忘記了,卻分明記得離開時,仰頭看書店招牌,上面大書"四月天",于是想起林徽因那句詩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拿來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亦很妥帖。
然而我終于在書友會買到這本書了,以手撫之,恍然間似乎又回到那個美麗的午后。
聽說,這本書大賣,銷量一度達到20萬冊。于是,有些人陸續出了風格相類的書,功利心頗明顯,這樣亦步亦趨的模仿,偏又功力不夠,寫出的文章實在不得我心。安意如則乘勝追擊,一連寫了三本書,組成漫漫古典情系列。可惜,因文而愛人,聞人而閱文,有時難免遺憾。后來買了她的《思無邪》來讀,卻再也找不回初見驚心的感覺。
若,人生皆如初見,多好。你廣袖霓裳,皓腕如雪,執筆寫下這一季的歌哭,隱隱有煙霞生于天際。我素顏而立,不施粉黛,一一采擷紙頁里的婉美,承卿芳澤。
竟是不能夠。我再也遇不到從前那樣的好書了。
于是悵然。
在長長的一生中,我們都會遇到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縱風景變換,閱人無數,亦不能取代當初的那個,是永遠不能取代。只因,曾經滄海。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七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作家安意如的作品。在她的筆下,讓我感受到了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契點。寫出了古代詩人、詞人的一生經歷,細細品味,像一壺醇香、沁人心脾的好茶,有著天然之美。
在這本書中我記憶最深的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它超越了多少的是是非非,涵蓋了多少的愛恨情仇!它將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它又可以表達多少的無奈、感傷、向往。人生在世,多少的美麗與哀愁都將成為過往,然而心靈真的能還原成一張白紙嗎?為什么我們柔軟的心靈總會留下歲月的滄桑劃痕而變的日益堅硬,為什么我們嬌嫩的'容顏總會記錄歲月的痕跡而變得日益蒼老,只是因為人生再也不能如初見。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我們可以改變的有很多。就像,唐玄宗與楊貴妃如果不曾有一場過往,他還做他的君主,她還做她的佳人,該有多好;就像,納蘭和他的表妹如果不曾有一場愛戀,后來的悲劇就不會發生,該有多好;就像,如果沒有那一場刻骨的傷,就不會有咸宜觀里的曠世怨女,在哪里悔恨、哀嘆,該有多好;如果,如果,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這一切都不曾發生,該有多好!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納蘭長于情深于情,他的詞清新婉約,直抒胸臆。而安意如的解讀卻讓我們發現了更多,不要做自己后悔的事,總是拖沓行事,要認清形勢,管住自己的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機會,才不會有,如此感嘆。
詩是愁情別緒,詩是惋嘆哀傷,詩是悲歡離合,詩是人間百味。而安意如卻把生澀難懂的是解讀得親切生動,仿佛我們和詩人同處于一個時代,體味他人生的喜怒哀樂,感受他的七情六欲,經歷他的滄桑巨變,詩就像一個入口,而安意如就是那個帶我們進入詩人內心世界的向導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八
邂逅一首好詞,如綠綺焦尾,絲絲裊裊,撥出流珠花雨。邂逅一個人,如落花芳菲,飄飄零零,驚艷誰的時光。
——題記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邂逅一首好詞,于我,更多的是從詩詞中細細品味,從中窺測詩人的心境,一首好詞必定有一個故事,無論凄涼還是唯美。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那年山間初相遇,你意氣風發,而我只是賣茶姑娘,無意之間,談笑風生,芳心相付,而你含情脈脈,我愿在你身畔,紅袖添香,烹一杯清茶為你解憂,然離別終將到來,你說來日我要用紫蓋香車接你回家,可是宮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再見怎會那么容易,禮法森嚴,又怎會允許你娶我呢,我們的相遇終是一場絢麗的煙花,轉瞬即逝,只是你眉眼似毒,早已深入骨髓,我又怎能輕易忘卻,帶著對你的愛,我成為了一縷青煙,你又回來了,沒有言語,沒有痛哭,只是在我的墓旁種下了紅豆。紅豆,好像一直以來都代表了相思,卻沒有代表相守,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你亦知曉,我們的相戀如同一場沒有結局的舞蹈,邂逅如那開場的美好,落幕只剩下無盡的悲涼。同你的時光,許是我人生的幸運。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我還是那個淺笑盈盈,當壚賣茶的慧娘,你還是那個高高在上,豪情萬丈的太子,紅豆相思,卻難相守。愛一個人,像慧娘一樣,明知沒有結果,卻還是情不自禁,義無反顧,禮法森嚴,終相思成疾。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李治啊李治,當你隆登大寶時,可曾記得我媚娘。太宗駕崩,我在感業寺為尼,而你佳人在側,叫我怎不心寒,如意娘一詞,終喚起了你對我的思戀,忽然想起之前湖南衛視熱播的花千骨。初入長留,我還是懵懂無知的花千骨,而你亦是那九重天上的尊上,不經意間,你變成了我的信仰,一年之約,拼盡全力,只為成為你的弟子。浮生若夢,盜取神器,成為妖神,只為了救你,可是,你為什么要這么對我,你親手給我編織了一個美夢,同時也親手將這夢境打碎,白子畫,你這又是何苦,糖寶的死,小月的死,殺姐姐的死,東方的死,一切一切,都是你們在逼我,成為愛上你,我從未后悔,只是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再也不要愛上你。最后的最后,你只看見我成為妖神,會禍及天下,可你又可曾看見,我在七殺殿中的喃喃,一字一句都是你,我真正傷了誰呢,日益消瘦,最后的死,我亦無悔,我以神的名義詛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傷不滅。其實,這看似恨極了的話,又豈不是花千骨對白子畫最后的保護呢。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我還是那個無貪無欲無情的花千骨,你還是那個清冷高貴威嚴的尊上,沒有相遇,沒有結局,那該有多好。愛一個人,像花千骨一般,情深款款,癡情不變,寧愿堵上自己的一切,堵上天下,去愛一個人,飛蛾撲火,明知前途茫茫卻還是義無反顧,不管不顧,付出一切。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可是真的能回到當初嗎,每個人心里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當下,珍惜現在擁有的所有,珍惜現在的人和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遇見一個老師不容易,遇見一個好老師更加不容易。我曾遇到一個老師,她剛畢業,年齡不大,一頭長長黑直發,很是溫柔。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溫柔相待,似乎從來沒有發過脾氣,不知為什么,對我特別好。唯有那次是我第一次看見他發貨,也是唯一一次,起因就因為我。一次次的關心卻被我漠視,對我的善意提醒,卻被我當做不懷好意,現在想來自己當初真是傻呀,一步一步將老師推遠,叛逆期似乎來得也太早了一點,最終直到老師走了,我們的關系還是沒有緩和。那一天,我被新的老師叫過去,老師給我看了一封e-mail,是她寫的,關于我的,我的習慣,我需要恩威并施,我很倔,每看一點,我的心就會破一個小角,讀完已經淚流滿面,我不知道她對別的學生是否也這么用心,但她可以對一個之前從未相識,相識后還這么對她的同學用心,遇見她的真的很幸運,可惜我沒有好好珍惜。因為現在的我遇見每一個人都格外珍惜,珍惜眼前人,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過去終究過去了,沒有辦法挽回了,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當下罷了。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我還是那個乖巧可愛的孩子,你還是那個溫柔美好的老師,沒有傷害,沒有任性,沒有刁蠻,會不會后來的結局就不一樣了,如果我早一點明白老師的用心良苦,早一點懂事,會不會現在就沒有那么后悔了,可惜沒有如果,世界上也沒有后悔藥,未來的日子里,我珍惜一切,不讓未來留下遺憾。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本少年,聞國有難,自當義不容辭,三次投戎,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初露鋒芒,靖康之恥,功高蓋主,終得主諱,冤死獄中。岳飛一生軍功無數,但是,卻被皇帝忌諱,最后被奸人所害,雖然岳飛含冤而死,他那種崇高的愛國民族氣節是永遠不會泯滅的。可以說他保住了南宋的半邊江山,保護了百姓,使他們免遭磨難。而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岳飛那樣,雖然我們現在年紀尚小,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成為國之棟梁,為祖國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從古流傳下來的詩詞,底蘊深厚,韻味綿長,每首詩,每首詞,每次品讀都有不同的味道,每次都仿佛可以從中窺測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心境。一首詞,贈你古韻悠長,一個人,贈你暗影流香。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九
第一次見到《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的時候,是在朋友家里的書桌上。“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覺,若寫書的人連自已的書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詩來給自已的書命名,且先不說俗不俗,這種做法不免讓人感得嘩然取寵,所以連翻的欲望也沒有了。
后來,朋友說這本不錯,又因家里實在沒書看了,再到朋友家,順便捎了回來。寫書的人是位年輕的女子。她似在談詩,又像在談風月,更像是用清麗,感性的筆調,給讀者講一個個凄世絕美的戀曲。曠世的奇才,絕代的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執迷不悔的凜然,心照不宣的釋然,讓人不免沉浸在千百年前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中恍恍然!
從名門閨秀,幽雅賢德的班婕妤繁華過盡,因飛燕合德失寵所作《團扇歌》開篇,引出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行文巧妙,也詼諧幽默,也不乏言詞的狠毒。
我不甚喜歡《團扇歌》,詩作得還巧妙,比喻打得還好,還憂切動人,我依舊是不喜歡。不喜歡班婕妤愛不敢愛,恨不敢恨的個性。雖安意如評她清高自詡,目下無塵,處處以大閨秀自處,以至失寵后,不哭不鬧,安靜躲開旁人,偷偷的把自已憂傷哀怨揉進《團扇歌》里。把古代婦女的美德及柔弱演繹到極致。我只是有點婉惜并不喜歡。如此一個德才兼備的佳人,結局卻甚凄涼。還是喜歡楊玉環的個性,愛就愛了,從來不去想她眼里的“三郎”是她的公公,是天下曠世的明君。她眼里愛是平等,也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響。她呼他如平民老百姓夫妻般的叫著“三郎”,平常人家的小日子,對深宮帝院來言,卻成了不尋常!她在他面前只想做個小女人,有點任性,喜歡被嬌寵,也小心眼般的吃醋。她愛他,所以受他的恩寵便成了理所當然,他受她,也是傾城所付,不,是傾國所付也在所不惜。他因她“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她是個不涉政的嬌憨女人,最終變了風云,不知身在福中亦也禍,更不知身系天下安穩。王朝動亂,因為有她的關系,卻不是她的錯,收拾殘局里,卻需要一個“宛轉蛾眉馬前死”才戛然而止。愛得嬌憨,愛得純碎,愛得平等。愛到死也無所怨。只求三軍齊發,護我三郎早日回長安!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侵,沒有開始,也就沒有結束,也就沒有后來的什么長恨歌。
另一個我喜歡的女子就是被元稹始亂終棄的女子“鶯鶯”。就是《會真記》里鶯鶯的原型。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借了《會真記》里鶯鶯的殼。這是元稹的自傳,更是他的懺情錄。但是很遺憾,歷史對這位女子卻沒有考證。我們也就叫她為鶯鶯吧。
如果說到鶯鶯,一定先要感謝唐朝的那個偉大的時代。中國歷史上下五年里,除了母系社會時,女人有著真正的地位,除了大唐盛世,還有什么時候超越過那個時代。大唐盛世現象,不能歸功于李隆基一個人,武則天的功勞也是功不可末的。那個時代,兒女情長了。母親可以姑息,和尚可表情,尼姑可傳意,道觀寺廟里也能是幽會場所。真是一個浪漫到骨子的時代。難怪會出李白,李賀,杜甫,白居易——一批文人影響著中國文學的巔峰時代!
長安東邊小郡的一座寺廟里,年輕俊雅的元稹遇到心中如花佳人。她是如此的高貴和冰雪聰明,她追求心中的愛又是那樣膽大和義無反顧,她有著獨立的人格,哪怕是熱情奔赴情場時,也是那時冷靜從容,不需要任何猥瑣的道理作借口。不需要任何羞慚的表情作掩飾,亦不需要任何患得患失的考慮,她過于神圣肅靜的愛,反而讓多年以后的他還肅然敬畏。愛就愛了,就毫不遲疑的來到他的身旁。她巧安排讓丫環為他們牽橋搭線,使他共她同羅帳。在她義無反顧的奔向他懷里時,在短暫的歡娛過后,他卻要奔向自己的前程了,嗯,對了呢,他現在還是一個如此平凡的年輕人,空有著才華是不行,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的,他別她,“通賽兩不見,波瀾各自起,與君相背飛,去去心如此。”愛情的悲哀莫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