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首先要了解聽眾,注意聽眾的組成,了解他們的性格、年齡、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們的觀點、態度、希望和要求。掌握這些以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什么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取得好的效果。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一
2013年的開學第一課讓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加油女工鄭亞波、鋼琴家郎朗以及女航天員王亞平為我們進行了夢想演講。
在第一節課有夢就有動力中女航天員王亞平阿姨為我們展現了她從小就有的飛行夢:十年前,當楊利偉首飛當天,她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顆種子,也要飛出地球,看看神奇的世界。十年后,王亞平阿姨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實現了夢想,并還在太空上做了實驗。看到這里,我的心中充滿了敬佩之情,心想:有夢就不有放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會實現夢想。
第二節課中,當我看到廖智姐姐站在耀眼的舞臺上翩翩起舞時,我心中不禁想到了我自己:當別人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卻還在為舞蹈努力,穿上假肢繼續跳舞。而我常常卻為一些小事就想要放棄哎,以后我一定會努力,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放棄。
在最后一節課中,那屏幕中的鄭亞波阿姨在每一天晚上都守在電腦旁學習一個有一個音符時,每一天都在不愿起凡的教兒子彈鋼琴時,我不禁潸然而下,當一位母親在照顧智障兒子時,還要天天工作,我想這不是所有母親都做得到的。但這位母親不但不嫌棄自己的兒子,還精心照顧著,我想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吧!其我心中也有疑問,難道這位母親照顧兒子時,沒有想到過放棄么?他就沒有打過孩子嗎?但看到后面時,我明白了,這一位偉大的母親是很愛自己的孩子,她說過,無論孩子怎樣,她都會走下去。
當節目完后,我的心中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前方多么困難,只要你的方向沒有變,你一定會成功!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二
夢想,是人生的動力,是人生的方向。而追逐夢想并不是那么簡單容易的。
今年開學第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廖智。她從小喜歡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雖然沒有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舞蹈老師的工作也讓她感到無比快樂。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滿周歲的孩子以及她輕靈舞動的雙腿,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獨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廁所,不得不爬著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衛生間,卻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發現穿戴假肢也并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她開始嘗試,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后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勝。”接下來的時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
有一位小女孩,她比我小兩歲,卻為了夢想承受了那么多的苦,她就是付麗娟,一位十三歲的女孩。她追逐夢想的勇氣讓我欽佩,同時我也與她做了對比,這才知道,我口中的為了夢想付出……原來是那么卑微!
我要加油,就算是逆風的方向,我也要堅持下去!因為我知道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萬人的阻擋!我要乘著夢想的翅膀去飛翔!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三
帶著這個疑問,我來到了音樂島愛樂廳。一進場,我便關閉了嘴巴的電源,眼睛瞪大著欣賞著,一個這么幽雅的工作的環境!我找到了一個座位,坐下來,看見有一些演奏家已經在為這次的演出做準備了。
過了一會兒,鄭小瑛奶奶與今天的指揮家,一位來自臺灣的指揮大師陳澄雄出來了,霎時間,這個會場響起了一片震耳欲聾的掌聲,直到指揮家站上指揮臺。鄭小瑛奶奶與陳澄雄伯伯握了手,便開始做了一些介紹。
陳澄雄先后畢業于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奧地利國立莫扎特音樂學院。先后執教母校、中國文化學院、東海大學、實踐大學及臺北市立師院。屢任國內交響樂團、合唱團、管弦樂團及國樂團指揮。
還有樂團要為我們演奏的第一首曲目是《五彩繽紛話管弦》,這首樂曲順著雙管編制的樂隊總譜上從最上方至最下方使各種樂器依次演奏主要旋律(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圓號、小號、長號、低音號、敲擊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最后是豎琴。)
演出開始了,指揮家的手指輕輕松開,鄭奶奶的嘴也開始隨著音樂的節奏,開始解說,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鄭奶奶雖然已經年邁,帶她的解說能力一點也不輸給任何人。我跟著音樂,神游在音樂的天國!那么美好,那么幸福!
各種樂器有各種不同的特點!單簧管的聲音是細的,低音號是聲音是低沉的。所有的樂器就像人的不同的心情。不斷的改變著!而我現在的心情就像小提琴一樣的輕快!
音樂的奏章高低起伏,震撼著每一個聽眾!我看見每一個演奏家的表情都是一樣,那樣的專注,那樣的迷人。
我其中最喜歡的交響樂是一個小部分,那就是《自新世界》交響曲的第一個小部分,因為它以緩慢沉思的引子迎來了貫穿全曲的激奮昂揚、朝氣蓬勃的主題和充滿希望的甜美音樂,表現了“新世界”給作曲家的第一印象。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聽音樂會,也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音樂會!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四
自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一顆夢想展翅高飛的種子便深深地埋入了骨髓。
——題記
三萬年前,在非洲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一群直立行走,手持石器、長矛的生物在草原奔跑,沒錯,這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奔跑在大草原上,嘴里發出"哦、哦……"的聲音,他們的目的地,就是東面的懸崖,人們在懸崖便緊緊地等待著,有孩子、婦女和男人們。地上有一堆羽毛,在他們看來,那就是無盡的財富。
終于,一副不算精致但卻能看出來工匠的用心程度的"翅膀"完工了,大家開始騷動起來,事先由長老選定的勇士,興奮地穿上了這副在他看來是無尚榮耀的`"翅膀",人群靜了下來,全都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位勇士,期待著,盼望著。勇士向前走了一步,義無反顧地邊揮舞著他那雙"翅膀"邊沖下了懸崖,在他雙腳離地的那一刻,他知道,他失敗了,伴隨著人們的驚呼和勇士奮力的拍打,他去往了不歸途。人群逐漸散去了,重復著每日的工作,漸漸淡忘了這件事。唯有一根繩子,儲藏著這個故事,在那個最大的結里。
我們偉大的先人,不斷重復著前人的夢想——只為飛上藍天,俯瞰土地。數千年的渴望在那一天成為了無盡的榮耀。
公元1903年,一個新的紀元在12月17日驟然開啟,人類將永遠記住這個日子。人群聚在一個倉庫,互相討論著,毫無疑問他們是看了報紙后才趕到這里的。一個個記者拼命地向人群中擠,他們高舉著相機,鎂光燈不停地閃爍。在人群中間有一個在當時人看來奇形怪狀的物體——有著兩個又長又寬的"翼",一上一下,和一個類似于十字架的物件豎在"翼"的后面,中間有兩個座位和一根不知其作用的操縱桿。這是第一架"飛機",萊特兄弟——它的制造者,滿面紅光,他們有足夠的信心,他們相信他的"飛行者"能飛上無盡的蒼穹。"快了!快了!"人群一陣騷動,伴隨著引擎的轟鳴,"飛行者1號"緩緩地開始向前移動,鎂光燈閃得更頻繁了,在滑行了一段距離后,"飛機"離開了地面,人們歡呼起來,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后來記者們給了它一個更形象的名稱——airplane,意為"天空的夢想"。
淺薄的天幕阻擋不了人類夢想的翅膀。人類早已沖脫來束縛他們的無形的牢籠,飛翔了浩渺的宇宙,因為人們堅信他們可以脫離眼前的束縛。
從第一顆人造衛星到"太空第一人"到"阿波羅"登月再到國際空間站,人類的腳步越走越遠。從地球衛星到金星、火星探測器再到已飛離太陽系的"旅行者",人類的研究越看越遠,誰也阻擋不了人類的發展。
2008年9月27日,我國的"神七"上,一個歷史時刻來到了。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完成了中華民族的夢想。16時45分17秒,一個中國人應永遠記住的時刻。只有國家富強才能插上夢想的翅膀飛翔,建國僅僅60年的中國,為人類的飛翔做出了貢獻,我們為自己的祖國驕傲!
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飛出太陽系,去尋找另一個"地球",甚至是另一個"人類"。
只要生命仍在延續,只要意念沒有泯滅,夢想的翅膀就永遠不會停止飛翔。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五
你或許為自己的平凡而苦惱過,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羞愧過。可是,請珍視平凡吧,因為它能讓你獲得取之不盡的財富。
可當現實的平凡將我們的夢想無情擊碎時,我們迷惑了。
但我們是否想過,沒有平凡的奠基又哪有之后的輝煌?
在那蒼茫的高山深谷中,久久回蕩著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是誰,在黎明破曉就踏上征程?當他跨越山川來到民居,他才卸下包袱,向村民分發信件。
不!他有夢想,他有追求!他的夢想是讓山里的村民感受到親人的思念,是讓閉塞的深谷看到山外多彩的世界!他在平凡中一步步攀援,用自己的努力與毅力成就了不平凡的光輝!
二十年的送信生涯并沒有使他的夢想破滅,而是用自己的拼搏堅守著心中的平凡希望,不斷超越,不斷提升。超越夢想之后,在馬幫郵路上,他贏得了世人的尊敬與贊揚。
我們不該奢望都成為命運的寵兒,也不能使自己被平凡所擊退。對于強者來說,平凡是實現夢想啟航的港口;對于弱者來說,平凡卻是痛苦拋錨的終點。
朋友,不要沉湎在今天的平凡中而不能自拔。沒錯,我們是平凡的,可我們可以讓平凡煥發光彩,攜著平凡追逐和趕超夢想。世界因為有了我們這樣在平凡中超越夢想的人而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在平凡中超越夢想,每個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六
夢想是燈,照亮我們人生的路;夢想是金,讓人生變得更加輝煌;夢想是太陽,照耀著一代又一代懷揣夢想的人。
整個節目分為三節。在第一節“有夢就有動力”中,“太空教師”王亞平講述了自己的“飛天夢”,她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得到。”13歲的跳傘隊員付麗娟姐姐也是夢想實現者,她擁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藍天中勇敢往下跳的這份勇氣,但更佩服她在夢想實現道路上的努力和堅持:辛苦的訓練讓她一度無法承受,但她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咬牙堅持到了最后,終于她成功了。她讓我明白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想要實現夢想就要付出辛勞。在第二節“有夢就要堅持”中,我看到了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和雙腿的廖智老師,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她的精神卻讓人敬佩。她是一名從小就熱愛跳舞的舞蹈老師,沒有雙腿還怎么跳舞?她也曾深深絕望過,但她沒有中斷對舞蹈夢的追逐,她忍受巨大的疼痛學會了穿假肢站立行走,在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站起中堅持訓練,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用自己的經歷向我們證明了“一旦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勝”。在第三節“有夢就能出彩”中,我聽到了鋼琴家郎朗的精彩演奏,他向我們分享了他實現“音樂夢”的過程,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簡簡單單幾個字卻讓我看到了里面的堅持和努力,讓我明白他的成功絕不是偶然,而是他的的精神。
哪個人沒有自己的夢想?我也有,你也有,我也熱愛跳舞,跳舞是一種美的享受,能培養人的意志,我也希望自己長得后能當一名跳舞家,在非常大的舞臺上翩翩起舞,給全世界的人看,我也想象過這種情景,但只有想象是不行的必須付出行動,不可能從對跳舞的興趣,直接跳到成功的喜悅,我一定要付出我自己的努力,為我的夢想奮斗!加油吧!!
夢想是一個美好的詞匯,它更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心里有夢,堅持夢想、追求夢想就會夢想成真。本次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一起開始夢想的第一課。
開始上課了。第一堂課“有夢就有動力”中,女航天員王亞平老師作為三堂主題課的開課老師,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飛天夢”。十年前,楊利偉首飛當天,她在心中埋下了夢想的種子:沖出大氣層,去看看太空中那個神秘的世界。十年后,靠著持之不懈的努力,小女孩成為我國的女航天員,并首次在太空授課。王亞平老師鼓勵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得到!”付麗娟,一個在許多人前毫不起眼的名字,卻為了夢想,開始了辛苦的傘隊訓練。所以,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動力!
第二節課“有夢就要堅持”開始了。2019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驚動國際的地震發生了。這次地震中,“最美舞者”廖智老師也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雙腿。她痛苦不已。她曾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但她沒有中斷對舞蹈夢的追逐。在疼痛面前,她選擇了堅持,對夢想的堅持!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她忍受巨大的疼痛,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后重新開始跳舞。并做了許多在自己健全時都沒做的事。廖智老師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一旦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勝。
第三節課“有夢就能出彩”講述了關于鋼琴的兩個故事。知名鋼琴家郎朗15歲出國學鋼琴,當時作為替補,演出機會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最勤奮的替補。就是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力使他得到參加芝加哥交響樂團世紀演出的機會,從而一舉成名。同樣擁有鋼琴夢想的還有黑龍江鶴崗的單親媽媽鄭亞波。,為給自閉癥的兒子開發智力,她在2019年里堅持看視頻自學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如今,當初連話都不會說的小威已經能彈多首中外名曲,還能聊天唱歌。
夢想就像混沌天地中的曙光,茫茫大海中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前進。放飛夢想,努力追求!
今天,我聚精會神地看《開學第一課》中的兩節課,非常感動,也受到了教育的影響。
的事例;第二節課講的是有關“有夢就要堅持”的事例。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節課中的廖智姐姐的故事。
廖智姐姐在201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兒以及所有的家人,失去跳舞的雙腿。她養好傷后,裝上假肢,感覺好痛好痛,這么痛,怎么跳舞?就在這時,他徹底絕望了。可是她又想,她在廢墟中掙扎二十幾個小時,只是為了狼狽地活下去嗎?她不甘心。所以他開始努力練習,經過十幾天的練習,她學會了走路,還學會了各種舞蹈動作。一年后她學會了游泳,三年后她都可以爬山了,五年后她還能攀巖,她還在蘆山地震中當志愿者。總之,她做到了在失去雙腿前所沒有做到的事情。最后,她還在舞臺上跳那美麗動人的舞蹈。
廖智姐姐是多么善良,是多么堅強。她用她的一舉一動告訴我們有夢就要堅持!
我已經是六年級學生了,現在我的夢想是考上重點中學。這兩年來,都沒有多少人考上重點中學。對于我來說,我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很渺茫,但聽了廖智姐姐的故事,我覺得我只要努力學習,就可以實現我的夢想。我希望我會因為我的夢想,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
同學們,有夢就要堅持哦!
2019年的“開學第一課”讓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加油女工鄭亞波、鋼琴家郎朗以及女航天員王亞平為我們進行了夢想演講。
在第一節課“有夢就有動力”中女航天員王亞平阿姨為我們展現了她從小就有的飛行夢:十年前,當楊利偉首飛當天,她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顆種子,也要飛出地球,看看神奇的世界。十年后,王亞平阿姨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實現了夢想,并還在太空上做了實驗。看到這里,我的心中充滿了敬佩之情,心想:有夢就不有放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會實現夢想。
第二節課中,當我看到廖智姐姐站在耀眼的舞臺上翩翩起舞時,我心中不禁想到了我自己:當別人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卻還在為舞蹈努力,穿上假肢繼續跳舞。而我常常卻為一些小事就想要放棄……哎,以后我一定會努力,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放棄。
在最后一節課中,那屏幕中的鄭亞波阿姨在每一天晚上都守在電腦旁學習一個有一個音符時,每一天都在不愿起凡的教兒子彈鋼琴時,我不禁潸然而下,當一位母親在照顧智障兒子時,還要天天工作,我想這不是所有母親都做得到的。但這位母親不但不嫌棄自己的兒子,還精心照顧著,我想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吧!其我心中也有疑問,難道這位母親照顧兒子時,沒有想到過放棄么?他就沒有打過孩子嗎?但看到后面時,我明白了,這一位偉大的母親是很愛自己的孩子,她說過,無論孩子怎樣,她都會走下去。
當節目完后,我的心中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前方多么困難,只要你的方向沒有變,你一定會成功!
我相信,每個人似乎都有一個絢麗多姿的夢。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常常豪情萬丈地談論自己的理想了。夢想著長大以后做一個不平凡的人,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純樸的理想之情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對夢想的追求。
夢想,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絮的至高境界。為了夢想,人們可以不顧一切,孜孜以求,甘灑血汗。
然而,夢想與現實卻總是有著矛盾,總是有著難以逾越的距離。特別在變革時期,人在歷史的潮流中顯得無力、蒼白和渺小。
九月一日晚上八點,我和爸爸媽媽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乘著夢想的翅膀》。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他們將開學第一課分為三小節。第一節是:有夢就有動力。首先,撒貝爾請出了王亞萍,請他給我們大家分享自己當上宇航員的經歷和喜悅,他在楊利偉首飛時在心里埋下了夢想的種子,十年后,靠著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自己也沖出大氣層。除此之外,央視還請來了付麗娟。付麗娟是某校集訓隊的一員,每天都有高強度的訓練,但她堅持不懈,努力訓練。上節目那一天,央視請出了付麗娟的奶奶,讓付麗娟和家人見見面。
開學第一課的第二小節是:有夢就要堅持。大家請來了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廖智。廖智老師開始講述她如何失去雙腿和孩子,又為什么站起來。我感受到廖智老師的為難,失去孩子,失去雙腿,一生依靠假肢。廖智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一旦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勝。然后,廖智、黃綺珊和方俊表演了怒放的生命,讓人不再恐懼。
開學第一課的第三節是:有夢就能出彩。朗朗給大家介紹了自己成為鋼琴家家的經歷,講述自己即使是替補也要做一個優秀的替補。于是最終成為了著名的鋼琴家。同時,還有一位正媽媽鄭亞波,因為自己兒子智力低下,患有自閉癥,開始自學鋼琴并手把手地教孩子,讓孩子能正常與人交流。
夢想是一個人奮斗的動力,也是一個人動力的源泉。有夢想,心就有了方向,不再為過去而掙扎,只會為未來的我們而努力奮斗。這個世界真正能幫助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沒有人能代替你激發自身的潛能,再好的瓊漿擺在面前,你自己不動手取,也不過是幻影。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七
夢想是一個很美好的詞,它就像一盞指路明燈,在黑暗和迷茫中為我們指路;它就像一艘帆船,帶著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
同往年一樣,我同樣打開電視,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乘著夢想的翅膀》,真是令我受益匪淺。
第一節課“有夢就有動力”
中國第二位登上太空的女宇航員王亞平老師擔任了本節課的夢想老師。
10年前,王亞平作為一名飛行學員,和戰友們一起觀看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楊利偉成為了中國首位航天員。“看著火箭燦爛的尾焰,我的藍天夢更高更深邃了。那年我23歲”。10年后,當初在電視機前滿懷憧憬的小女孩成為了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得到。”“追逐夢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擦干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這就是王老師所想要告訴我們的。
勇于追逐夢想的八一跳傘運動員付麗娟,年僅十三歲,為了她自己的夢想,每天艱苦的訓練,她毫不畏懼,她把滴滴汗水灑在了追夢的道路上 !
第二節課“有夢就要堅持”
“最美舞者”廖智和著名鋼琴家郎朗擔任了本節課的夢想老師。
著名鋼琴家郎朗擔任本節課的夢想老師。
郎朗在出名之前,只是一名第六順位的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的渺小,但郎朗說:“就算是替補,我也要做一個勤奮的替補!”就這樣,在一次面試的時候,他憑著扎實的功底獲得了去芝加哥交響樂團隊的機會。朗朗的成就說明了: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管你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之前遇到多少困難,你總有一天會被認可!
同樣有著鋼琴夢的普通家庭中,一位艱辛的母親正在教智障兒子鋼琴,這位母親不是什么么偉大的人物,只是一個小小的加油站女工,為了智障的兒子,她和兒子一起學鋼琴,而學鋼琴絕非易事,而這位母親的一席話,讓大家的心靈得到了很大的震撼!
讓我們乘著夢想的翅膀,飛向高高的藍天,去追隨自己的夢想!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八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為了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懷揣著夢想來到了名校,有了夢想,就一定得實現,夢想給了我們前進的力量,但是否能成功,取決于他的勤奮,他的努力,他的刻苦。
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都各不相同,有的人志向遠大,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成為國家領導人,科學院院士,清華北大的教授等;有的人希望自己事業有成,能夠成為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或是政府官員,建筑設計師等;有的人淡泊名利,不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業,只要能夠過好生活,輕松愉快地度過每一天,就心滿意足了。盡管我們的夢想各不相同,但我們都要向著各自的夢想邁進!但在邁進的路上,有不少的誘惑阻攔著我們,如果我們被種種的誘惑所迷惑,那么,我們就往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忘記了自己的夢想。不過,我們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那么就需要我們一路上披荊斬棘,堅定不移地向著夢想前進。
關于夢想,九月一日開學第一課使我感觸頗深。在眾多的故事里,有一件事時刻縈繞于心,使我揮之不去,難以忘懷。
有一個男童,他是一個腦癱兒,他的媽媽有個夢,希望他的生活能與正常人一樣,于是,就帶著他四處求醫,可都,沒人能治好。醫生對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放棄吧,這是治不好的”,這位母親幾乎都要絕望了,可就在這時,一位鋼琴老師告訴她,彈鋼琴可以鍛煉人的手指和大腦,于是她心里希望的火又復燃了起來,可鋼琴老師一見到她的孩子就說:“像這種情況是絕對無法學習鋼琴的”。這些話語像冷水潑到了她的臉上。但她仍舊沒有放棄,她決定自己教,她在加油站工作,平時擠時間來學習鋼琴,可兒子對這些毫無興趣,母親終于忍不住哭了起來,她于是抓起來兒子的手來教他彈琴……如今的兒子已經15歲,該上初中了,他已經能與正常人一樣行走,學習,交流了。
看啊,這就是因夢想而改變了人的一生。那位母親不畏險阻,不管有多少挫折都能夠逾越過去。我們想想,如果這位母親沒有這個夢想,或是中途因太苦、太累而放棄了,那會怎么樣,也許他在襁褓時就被丟在大街上,也許他不能與人交流,孤獨而寂寞地度過自己的人生,也許……我們不得不敬佩那位母親的這種精神,這種驚人的毅力。
乘著夢想的翅膀演講稿篇九
夢是追求,人因為追求而完美,因為追求而努力。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有了追求夢的翅膀就會長出一點點。
夢是生命的色彩,生活因夢而五顏六色。生活因夢而不餒,這些美麗的顏色,受萬人目睹,華麗無比。
夢是一道道難關,讓我受到很多挫折,不過我也很開心,因為挫折是我夢的翅膀在成長中最好的營養品,挫折可以讓他一點一點的長大,帶我領略人世的真諦。
夢是天上五彩的云,永遠不能一等而上要一點一點積攢力氣,希望有朝一日能直沖云霄,看看夢的世界享受夢的一切。
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從小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人生的遠大目標從而讓夢想帶著自己在人生中自由的飛翔。夢想就像是生命的一雙隱形的翅膀。
夢想的未來也許傷痕累累,但每一處傷痕都是夢想的一塊碎片,總會有組裝起來的那一天。等到那天,我們將會乘著夢想的翅膀向前飛,領略屬于它的那份蒼穹,那片風景,祖國將被我們一覽無遺,全世界都將為我們驚嘆。
理想是一個深淵,從跳下那一刻起,就必需奮力拼搏。要么,大鵬鋪翅,扶搖而上;要么,石沉淵底,再無聲響。前者,擁有理想,有目標,有動力,所以不懈努力;后者,沒有足夠的自信,所以迷失在彷徨中。夢想并非遙不可及,只要我們努力過,奮斗過,結局再不好,我也無遺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