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一
樂曲欣賞《鈴兒響叮當》
初步感受歌曲《鈴兒響叮當》活潑歡快的特點,愿意用肢體動作表現滑雪的愉快心情。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幼兒欣賞過歌曲《搖籃曲》、觀看過滑雪橇的畫面和錄;ppt課件、音樂、串鈴、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動過程:
一、比較欣賞,初步感受
1.欣賞、回憶歌曲《搖籃曲》
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兩首好聽的歌曲,我們先來聽聽這一首。(ppt1左喇叭)提問:寶貝們這首歌曲叫什么?聽了有什么感覺?
小結:《搖籃曲》是慢慢的、輕輕的、柔柔的,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時聽的歌。
2.欣賞、感受歌曲《鈴兒響叮當》
提問:我們再來聽聽另一首歌曲,它和《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 (ppt1右喇叭)提問:這首歌曲和《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聽上去快快的、很開心很快樂的,我們可以叫它"歡快"。
提問:聽到很歡快的歌曲,你會做哪些開心快樂的動作呢?(ppt1右喇叭)(跟著歌曲的節奏開心地做動作)教師介紹:這首很活潑、很歡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鈴兒響叮當》,是美國的一位名叫皮爾彭特叔叔創作的。
二、理解欣賞,模仿表現1.理解、模仿提問:我們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鈴兒響叮當》,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師清唱)提問:再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們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x22)提問:小朋友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呀?誰來做做這個動作?
(個別示范xx動作要求xx全體模仿)小結:
滑雪xx身體往下蹲,雙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撐滑雪桿。
滑雪橇xx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體左一下右一下地搖著。
2.模仿、表現師:xx你們真棒!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串鈴、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讓我們一起來滑雪。(音樂輕)xx寶貝們(幼:哎),準備好了嗎?(幼:好了)讓我們唱著《鈴兒響叮當》一起去滑雪嘍。可以和別人做不一樣的動作哦!(ppt24音樂響)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二
1、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歌曲帶給的快樂,并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學唱,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學唱歌曲《鈴兒響叮當》, 并能用各種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感受歌曲意境,用歡快生動的情緒演唱來表現它。
多媒體課件、鋼琴、小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羅老師,今天我要給大家上一堂音樂課,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這邊上課,而且還有這么多的老師走到咱們的課堂當中來,大家緊不緊張啊?老師也有些緊張,大家能不能來點掌聲鼓勵鼓勵老師啊?!
生:(鼓掌)
師:羅老師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開心地度過這節音樂課。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
師:那我們用連貫、流暢的聲音“wu”來表現一下。師示范,生跟唱。
(1)3 - - - | 3 - - - |
wu… wu…
板書:較小起伏的旋律線
師:大家還記得冬天的寒風是什么樣子嗎?我們用聲音來模仿。
我們用有力的聲音,并運用歌唱中的氣息,用 “wu”來。
(1)3 - - - | 3 - - - |
wu… wu…
板書:起伏較大的旋律線。(粗線條)
師:我們用稍短促的聲音來唱一下“wu”。
(2) 3 - | 3 - | 3 - | 3 - |
wu… wu… wu… wu…
板書:短促起伏小的旋律線。
師: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來唱一唱。
(3) 3 3 | 3 3 | 3 3 | 3 3 |
wuwu…
lulu…
板書: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線。學生用“wu”“lu”來演唱。(強弱對比)
師:那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運用歌唱中氣息來唱一唱
(4) 33 33 | 33 33 | 33 33 | 33 33 |
wu…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又吹來一陣風,它唱著歌兒吹來了,它是怎樣唱的啊?
(5) 33 3 | 33 3 | 33 3 | 33 3 |
wu…
師:羅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小禮物,是什么啊?
生:鈴鐺
師:鈴鐺隨著風兒唱起了歌“叮叮 當,叮叮當 ……”鈴鐺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鈴兒響叮當》。(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并播放音樂)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二拍子、歡快)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課件出示歌譜)
設問:鈴鐺聲是從哪里傳來的?(雪橇、馬車)
師:是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啊?
板書:結構a+b+a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師范唱后學生跟唱
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
師生一起:“嗨!”
4、學唱歌曲第三部分
加入剛才的練習,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最后“嗨!”結束。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范唱。
(2)學生隨琴跟教師跟唱。
(3)找出較難的地方進行解決。
(4)老師范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
(5)全體跟鋼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著鋼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課件歌曲音樂,唱一遍。
8、跟課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1、認識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并演示打法。
2、分組練習。
3、整體歌曲表演:一組唱歌、一組樂器伴奏。
一遍后,兩組角色互換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唱卡拉ok吧!(播放課件視頻,大家一起歌唱)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動聽快樂的歌曲,并用樂器進行了伴奏,大家開不開心啊?(開心)羅老師也很開心,祝愿你們每天都這么快樂的生活。我們在這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堂課吧。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三
在會唱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基礎上,嘗試用肢體和樂器表現音樂,體驗圣誕節的歡樂氣氛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會唱歌曲《鈴兒響叮當》。
2.有關極地動物的知識經驗。
3.馴鹿、愛斯基摩狗等圖片以及道具。
4.各種樂器。
(一)歌曲復習《鈴兒響叮當》
t:快過新年了,我們一起坐著雪橇參加圣誕晚會,把你們的快樂唱出來。(引導幼兒集體演唱歌曲。)
t:雪橇上系著小鈴,跑起來鈴聲傳得很遠,讓我們的歌聲也傳得遠一些。(幼兒再次演唱歌曲,教師用劃過幾座雪山的情景鼓勵幼兒移調演唱。)
(二)樂器演奏
1.創編節奏
t:圣誕老人送禮物忙不過來,請小朋友幫忙坐上不同的`雪橇車一起去送禮物,老師先坐上一輛雪橇車,示范創編節奏,引導幼兒跟著老師的雪橇車試一試。
一起拍膝蓋拍手
t:誰也來試試造一輛雪橇車。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新的節奏,集體模仿,并跟著音樂用創編的節奏拍手。)
2.小鈴演奏
t:拉車的馴鹿脖子上系著小鈴,雪橇車一跑鈴聲就響了,我們用小鈴來伴奏。(集體嘗試用小鈴演奏,引導幼兒前后節奏速度保持一致。)
t:小鈴還能扮演誰?他們可能在干什么?用什么樣的節奏表示? (引導幼兒賦予樂器角色。)
3.樂器合奏
(1)樂器角色討論
t:怎樣讓坐雪橇變得更加熱鬧?用什么樂器什么節奏表示? (引導幼兒想象坐雪橇的人在唱歌,愛斯基摩狗、馴鹿奔跑等,并為其選擇樂器創編節奏,例如:用小鈴、鈴鼓、串鈴、三角鐵等扮演坐雪橇的人,表示坐在雪橇上唱歌;沙球、雙響筒、圓午板扮演馴鹿、愛斯基摩狗拉雪橇等。)
(2)分組用樂器嘗試伴奏
t:小朋友雪橇上坐得穩;馴鹿和狗一直奔跑。(引導幼兒堅持自己小組的節奏,不受對方影響。)
(三)游戲“歡樂雪橇”
t:現在我們真的要坐雪橇了,雪橇由幾頭鹿幾頭愛斯基摩狗拉?怎么拉?
(出示圖片,看看真的雪橇怎么拉,請幼兒動作表現。例如:一位幼兒請兩位同伴做馴鹿,在前并排拉;一位幼兒請三位同伴,一位在前做鹿,兩位在后做狗一起拉等。)
t:找你的朋友坐穩了雪橇準備出發。(引導幼兒分小組商量扮雪橇,跟著音樂前進,在這里容易出現情況:幼兒相互搭肩拉得太緊,使得前面的幼兒無法跑起來。)
t:怎么樣雪橇才能跑得又穩又快? (幫助幼兒解決操作中出現的跑不起來的問題,讓幼兒思考,嘗試找出解決方法――不能拉得太緊,后面幼兒輕輕碰到前面孩子的肩,或搭著腰。)
(四)分組合作表現
t:有的坐上了雪橇,有的用樂器伴奏,我們一起去參加圣誕晚會。 (一半幼兒自由結伴扮演雪橇,另一半幼兒選擇樂器進行伴奏,強調雪橇組幼兒能聽著音樂跳,樂器組跟著音樂穩當地表現自己的節奏。)
t:還有一半也趕緊坐上雪橇。(引導幼兒交換操作。)
操作提示
活動中,老師注重幼兒的觀察、提問、設想、創新,以及體驗運用歌聲、語言及膽體動作表現表達音樂的過程,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表現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老師要積極引導幼兒互動過程中積極合作進行建構活動,給幼兒提供大量的時間、空間去收集信息、材料,獲得一定的經驗。例如:在討論“怎樣坐:雪橇”時,老師引導幼兒結合數的經驗,表現出各不相同的排列組合,并用語言表述、用動作操作;又如:當孩子聽音樂拉雪橇的時候會出現“雪橇散架”的情況,老師不急于給答案,而是為幼兒提出幾個關鍵點――聽音樂跑、不撞車、不擁擠、雪橇搭住不散架,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幼兒園大班健康《食物在體內的旅行》優質公開課視頻+有聲ppt課件教案音樂(主題身體的秘密)大班語言大班繪本《不一樣沒關系》李漫優質課視頻+配套課件+教案反思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四
活動名稱:樂曲欣賞《鈴兒響叮當》
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歌曲《鈴兒響叮當》活潑歡快的特點,愿意用肢體動作表現滑雪的愉快心情。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幼兒欣賞過歌曲《搖籃曲》、觀看過滑雪橇的畫面和錄;ppt課件、音樂、串鈴、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動過程:
一、比較欣賞,初步感受1. 欣賞、回憶歌曲《搖籃曲》
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兩首好聽的歌曲,我們先來聽聽這一首。(ppt1 左喇叭)提問:寶貝們這首歌曲叫什么?聽了有什么感覺?
小結:《搖籃曲》是慢慢的、輕輕的、柔柔的,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時聽的歌。
2.欣賞、感受歌曲《鈴兒響叮當》
提問:我們再來聽聽另一首歌曲,它和《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 (ppt1 右喇叭)提問:這首歌曲和《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聽上去快快的、很開心很快樂的,我們可以叫它"歡快"。
提問:聽到很歡快的歌曲,你會做哪些開心快樂的動作呢?(ppt1 右喇叭)(跟著歌曲的節奏開心地做動作)教師介紹:這首很活潑、很歡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鈴兒響叮當》,是美國的一位名叫皮爾彭特叔叔創作的。
二、理解欣賞,模仿表現1. 理解、模仿提問:我們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鈴兒響叮當》,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師清唱)提問:再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們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問:小朋友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呀?誰來做做這個動作?
(個別示范--動作要求--全體模仿)小結:
滑雪--身體往下蹲,雙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撐滑雪桿。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體左一下右一下地搖著。
2. 模仿、表現師:--你們真棒!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串鈴、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讓我們一起來滑雪。(音樂輕)--寶貝們(幼:哎),準備好了嗎?(幼:好了)讓我們唱著《鈴兒響叮當》一起去滑雪嘍。可以和別人做不一樣的動作哦!(ppt24 音樂響)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2、大班音樂鈴兒響叮當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鈴聲,知道其用途,初步發揮幼兒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賞并初步學習兒歌"鈴兒響叮當"。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課件(各種鈴聲)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傾聽鈴聲,導入活動
1、媒體展示(鬧鐘),引起興趣。
2、師: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它可能會告訴我們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講講,經驗交流
1、提問:在平時的生活中,你聽到過哪些鈴聲?它有什么用呢?(提示:會告訴我們什么?)
2、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3、討論:如果沒有這些鈴聲行不行?為什么?
三、欣賞兒歌,學習朗誦
1、師示范朗誦兒歌。
問:你聽到兒歌中有哪些鈴聲?
2、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3、幼兒跟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淺顯易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動形象的活動教具以及動畫課件很好地吸引了每個幼兒,讓他們始終保持聆聽、觀看和積極參與的熱情。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五
1、激發幼兒對圣誕節日的向往,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2、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感受愉悅的節日氣氛;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音樂磁帶、flash動畫。
1、 欣賞flash動畫,聽音樂,讓幼兒感受濃重的節日氛圍。
2、 欣賞后,提問:
a:這是一首關于什么節日的歌曲?聽到歌曲有什么感受?
b:圣誕節里圣誕老人是怎樣送禮物的?
1、 感受歌曲的`節奏。播放音樂,請幼兒邊拍手邊聽歌曲。聽完后,提問:
a: 這首歌是幾拍子的?
b:4/4是什么特點?
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如幼兒說不出,可再欣賞音樂。在引導中教師加入簡單的動作。)
2、教師彈唱歌曲,請幼兒欣賞。
3、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用語言引導幼兒)師:這首歌這么好聽,如果我們再給它加上好看的動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樂曲請幼兒聽音樂表演動作。(在聽音樂做動作中逐漸熟悉音樂,可引導幼兒在做動作的同時輕聲唱)“小朋友,你的動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樣。”
3、 進行歌曲表演二、
結束部分教育幼兒關心他人,知道圣誕節送圣誕禮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師:過圣誕節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因為他們收到了圣誕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誕禮物。
由于在活動前期加了一個欣賞活動,對第二環節的集體舞學習降低了難度。《指南》中支出:理解和尊重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的手舞足蹈、即興模仿等行為。今天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夠優美,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基礎舞步不熟練,導致步伐錯亂,有個別孩子會有碰撞。盡管這樣,全體幼兒共同參與,孩子們還是一遍一遍地跳著、舞著,真是應了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原動力,是幼兒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活動中孩子們跳出了健康,跳出了節日的氛圍。不足之處,我感覺整個活動有點亂。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六
初步感受歌曲《鈴兒響叮當》活潑歡快的特點,愿意用肢體動作表現滑雪的愉快心情。
幼兒欣賞過歌曲《搖籃曲》、觀看過滑雪橇的畫面和錄;ppt課件、音樂、串鈴、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一、比較欣賞,初步感受。
1、欣賞、回憶歌曲《搖籃曲》
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兩首好聽的歌曲,我們先來聽聽這一首。(ppt1左喇叭)
提問:寶貝們這首歌曲叫什么?聽了有什么感覺?
小結:《搖籃曲》是慢慢的、輕輕的、柔柔的,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時聽的歌。
2、欣賞、感受歌曲《鈴兒響叮當》
提問:我們再來聽聽另一首歌曲,它和《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ppt1右喇叭)
提問:這首歌曲和《搖籃曲》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聽上去快快的、很開心很快樂的,我們可以叫它"歡快"。
提問:聽到很歡快的歌曲,你會做哪些開心快樂的動作呢?(ppt1右喇叭)(跟著歌曲的節奏開心地做動作)
教師介紹:這首很活潑、很歡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鈴兒響叮當》,是美國的`一位名叫皮爾彭特叔叔創作的。
二、理解欣賞,模仿表現。
1、理解、模仿
提問:我們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鈴兒響叮當》,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師清唱)提問:再來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們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
提問:小朋友是怎樣開心地滑雪的呀?誰來做做這個動作?
(個別示范――動作要求――全體模仿)小結:
滑雪――身體往下蹲,雙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撐滑雪桿。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體左一下右一下地搖著。
2、模仿、表現
師:――你們真棒!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串鈴、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讓我們一起來滑雪。(音樂輕)
――寶貝們(幼:哎),準備好了嗎?(幼:好了)讓我們唱著《鈴兒響叮當》一起去滑雪嘍。可以和別人做不一樣的動作哦!(ppt24音樂響)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七
鈴兒響叮當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歌曲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創編節奏,并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意境,用歡快生動的情緒演唱來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能用各種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打擊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想知道是誰嗎?(出示課件)你知道有關圣誕老人的故事嗎?(學生自由回答)
二、新授歌曲
師:同學們對圣誕老人都很熟悉,今天老師還帶來一首有關圣誕老人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播放課件)
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二拍子、歡快)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課件出示歌譜)
設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鈴鐺聲)
鈴鐺聲是從哪里傳來的?(雪橇、馬車)
師:是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啊?
板書:結構a+b+a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教師范唱后學生跟唱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師生一起:“嗨!”
4、學唱歌曲第三部分,加入剛才的.練習,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最后“嗨!”結束。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范唱。
(2)學生隨教師的琴聲跟唱。
(3)找出較難的地方進行解決。每句弱起部分,重點講解并練習,力求唱準確。沖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
(4)老師范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隨琴一句一句跟唱。
(5)全體跟電子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著電子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課件歌曲音樂,唱一遍。
8、跟課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拓展延伸
1、認識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并演示打法。
2、分小組合作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3、小組展示表演:一組唱歌、一組樂器伴奏。一遍后,兩組角色互換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動聽快樂的歌曲,并用樂器進行了伴奏,大家開不開心啊?祝愿你們每天都這么快樂的生活。我們在這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堂課吧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八
1、教幼兒練習雙腳原地向上跳,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培養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1、場地中畫一個大圓圈。
2、場地上懸掛2―3排小串鈴或小球、塑料袋等物體,掛物數量多于幼兒人數,高度為超過幼兒頭頂10厘米左右。
(1)走成大圓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們跟著老師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個大皮球。
(2)玩“大皮球”游戲。
教師站在大圓圈中間做拍球人,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兒歌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幼兒根據歌詞有節奏地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當老師說:“皮球漏氣啦!”幼兒發出“哧,哧”聲并起立。當老師說;“皮球滾掉了!”幼兒四散跑。當老師說:“皮球回來啦!”幼兒回原地圍成大皮球。
(1)游戲“鈴兒響叮當”。
幼兒四散站在懸掛的串鈴下,老師交待游戲玩法:原地雙腳向上跳起,用頭去頂小串鈴,鈴兒就會發出叮當的響聲。
(2)請個別幼兒示范一次。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雙腿曲膝登第跳起的動作。
(3)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個別幼兒大膽地參加幼兒游戲。
(4)小結
(1)放松活動“小鳥飛”。幼兒隨音樂自由的做鳥飛,理羽毛等動作。
(2)在老師帶領下愉快的'飛下場。
1、引導不同能力的幼兒去頂或觸碰高低不同的串鈴、掛物。
2、教育幼兒游戲時要團結、謙讓,避免相互擁擠。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九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2、激發幼兒對圣誕節的向往,感受歌曲帶來的歡樂情緒。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激發幼兒對圣誕節的向往,感受歌曲帶來的歡樂情緒。
鋼琴
一、律動:《蘋果豐收》、《采茶》、《淘米洗菜》。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山谷回音真好聽》。
三、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
1、復習歌曲,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歌唱。
(1)全體幼兒齊唱歌曲一遍。
(2)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一遍。
2、創編歌曲動作。
(1)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
這首歌這么好聽,如果我們再加上好看的'動作就更好了!
(2)播放樂曲請幼兒聽音樂表演動作。
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3)教師和幼兒共同隨音樂伴奏念歌詞。
(4)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
我們一邊用快樂的聲音來歌唱一邊來表演。進行分組輪唱,增加趣味性,熟練歌詞。
3、教師放音樂,幼兒邊跟唱邊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
四復習歌曲《秋天多么美》,結束本活動。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十
1、情感: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使幼兒感受冬天下雪的樂趣。
2、能力:提高欣賞能力,感受四拍子歌曲的節奏。
3、知識:了解冬天的特點。
多媒體課件、雪花道具、電子琴。
1、談話活動(導入)
1)師:小眼睛(看老師),小嘴巴(請閉嚴)
2)師:現在已經進入冬天了,小朋友們誰知道到了冬天都有什么變化?我們能在冬天干什么?(幼兒表述)
3)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師:哦,你們說的都對,冬天呀,天冷了,小朋友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冬天還會下雪,我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還可以滑雪,對不對啊。哎,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呀?(幼兒表述)哦,原來是雪橇從遠處飛馳而來的聲音啊。來,我們一起坐上雪橇去欣賞冬天的美景吧。
2、完整欣賞歌曲《鈴兒響叮當》(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
聽歌的時候,教師表情要好,身體可以微微搖動,帶動幼兒進入音樂狀態。
3、談談感受
師:恩,歌聽完了,誰能和大家說說,你在聽這首歌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幼兒表述)
師:這幾個小朋友說的都不錯,聽這首歌的時候是高興的,開心的。那么下面我們再聽一遍,這次聽的時候,想一想歌曲中的小朋友們為什么高興。
4、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再次欣賞
師:誰能說說歌曲中都唱了什么?小朋友們為什么高興,他們都做了什么?(幼兒表述)
師:哦,歌中唱了小朋友們坐在雪橇上玩,還唱歌、滑雪了。
5、學習歌詞(教師播出圖片,根據圖片說歌詞)
6、試打節奏
1)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小雪花道具。
師:你們瞧,天上飄起了小雪花。(模仿雪花):小朋友們好,歡迎來到美麗的白雪王國,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做個游戲嗎?請每組的小朋友選擇一朵雪花圖案,當看到自己的雪花跳動時,就跟著一起拍手,它停住,你們也停住。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游戲,就要開始了。
2)教師做一遍示范
3)教師播放《鈴兒響叮當》讓幼兒做游戲打節奏。加深幼兒對歌曲的印象。
7、學唱歌曲
1)跟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小雪花停住了,你們也停住了,都拍對了。下面我們放松一下,我們看著歌曲中的小朋友玩耍的圖片,再聽聽歌曲。會唱的小朋友也可以跟著唱。(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
2)再次歌唱
師:小朋友們這次要用聽的聲音唱,但是不要喊,喊得可不好聽,我看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是聽的。來,都挺直腰板,我們唱了。(教師伴奏幼兒唱)
3)再次歌唱
師:恩,小朋友們的聲音都很好聽,可是啊,這么快樂的歌,咱們小朋友都沒有加上好看的表情。我們加上表情再唱一遍,看看誰的.聲音美,表情也漂亮。(播放多媒體課件)
8、部分幼兒上臺演唱
師:臺上的小朋友要好好唱,看看誰最美。下面的小朋友們幫他們打打節奏,看看誰的節奏打得。
9、欣賞冬天景色的圖片(多媒體)
10、活動延伸:到院子里感受冬天的美
師:我們剛才在歌曲和圖片中體會到了冬天帶給我們的快樂,現在我們一起出去親自感受一下我們自己的冬天。好不好啊。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十一
1、激發幼兒對圣誕節日的向往,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2、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感受愉悅的節日氣氛;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活動準備:音樂磁帶、flash動畫、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5、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一、導入部分:
1、欣賞flash動畫,聽音樂,讓幼兒感受濃重的節日氛圍。
2、欣賞后,提問:a:這是一首關于什么節日的歌曲?聽到歌曲有什么感受?b:圣誕節里圣誕老人是怎樣送禮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感受歌曲的節奏。播放音樂,請幼兒邊拍手邊聽歌曲。聽完后,提問:a:這首歌是幾拍子的?b:4/4是什么特點?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如幼兒說不出,可再欣賞音樂。在引導中教師加入簡單的動作。)
2、教師彈唱歌曲,請幼兒欣賞。
3、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用語言引導幼兒)師:這首歌這么好聽,如果我們再給它加上好看的動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樂曲請幼兒聽音樂表演動作。(在聽音樂做動作中逐漸熟悉音樂,可引導幼兒在做動作的同時輕聲唱)“小朋友,你的動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樣。”
4、進行歌曲表演
三、結束部分教育幼兒關心他人,知道圣誕節送圣誕禮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師:過圣誕節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因為他們收到了圣誕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誕禮物。
由于在活動前期加了一個欣賞活動,對第二環節的集體舞學習降低了難度。《指南》中支出:理解和尊重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的手舞足蹈、即興模仿等行為。今天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夠優美,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基礎舞步不熟練,導致步伐錯亂,有個別孩子會有碰撞。盡管這樣,全體幼兒共同參與,孩子們還是一遍一遍地跳著、舞著,真是應了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原動力,是幼兒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活動中孩子們跳出了健康,跳出了節日的氛圍。不足之處,我感覺整個活動有點亂。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十二
1、練習雙腳原地向上跳,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培養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場地上懸掛一排小串鈴,高度為超過幼兒頭頂10厘米左右。
教師帶領幼兒走成大圓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們跟著老師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個大皮球。”
1、熱身游戲:玩“大皮球”
教師站在大圓圈中間做拍球人,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兒歌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
幼兒根據歌詞有節奏地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當老師說:“皮球漏氣啦!”幼兒發出“哧,哧”聲并起立。當老師說;“皮球滾掉了!”幼兒四散跑。
當老師說:“皮球回來啦!”幼兒回原地圍成大皮球。
2、 教師教授新游戲。
(1)教師介紹游戲 “鈴兒響叮當”。
幼兒四散站在懸掛的串鈴下,老師交待游戲玩法:原地雙腳向上跳起,用頭去頂小串鈴,
鈴兒就會發出叮當的`響聲。
(2)請個別幼兒示范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雙腿曲膝登地跳起的動作。
(3)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參加幼兒游戲。
(4)教師小結:針對幼兒的游戲情況,簡單小結,教育幼兒游戲時要團結、謙讓,避免相互擁擠。
3、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提高串鈴的高度,引導幼兒探索,想辦法觸碰高低不同的串鈴。
放松活動“小鳥飛”。幼兒隨音樂自由的做鳥飛,理羽毛等動作。
鈴兒響叮當教案小班篇十三
救救地球
1、激發幼兒對圣誕節日的向往,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2、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感受愉悅的節日氣氛;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音樂磁帶、flash動畫、
一、 導入部分:
1、 欣賞flash動畫,聽音樂,讓幼兒感受濃重的節日氛圍。
2、 欣賞后,提問:
a、這是一首關于什么節日的歌曲?聽到歌曲有什么感受?
b、圣誕節里圣誕老人是怎樣送禮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 感受歌曲的節奏。播放音樂,請幼兒邊拍手邊聽歌曲。聽完后,提問:
a、這首歌是幾拍子的?b、4/4是什么特點?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師彈唱歌曲,請幼兒欣賞。
3、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用語言引導幼兒)師:這首歌這么好聽,如果我們再給它加上好看的動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樂曲請幼兒聽音樂表演動作。(在聽音樂做動作中逐漸熟悉音樂,可引導幼兒在做動作的同時輕聲唱)“小朋友,你的動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樣。”
4、 進行歌曲表演
三、 結束部分教育幼兒關心他人,知道圣誕節送圣誕禮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師:過圣誕節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因為他們收到了圣誕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誕禮物。
四、活動評價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