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卷有益議論文500字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開卷有益之《瓦爾登湖》。
古今中外,人們都把思想、文化、歷史等通過書籍代代相傳。目前世界上書籍的數量已經是天文數字了,這其中有很多開卷有益的書籍,《瓦爾登湖》就是其中之一。
《瓦爾登湖》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生態文學批判的始祖,亨利戴維梭羅。1854年,美利堅合眾國剛擺脫戰爭,國內經濟正迅速恢復,也正因為如此,發展經濟的同時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破壞,這本書就是呼吁保護自然的。
《瓦爾登湖》是梭羅兩年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主要講述了他在叢林中通過思考重塑自我心路的歷程。全書語言寧靜恬淡,引人深思。這本書的開卷有益主要體現在作者的語言、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與知識涉及面。
語言上,作者將本書的主題寫的顯而易見,率真,簡潔,用詞極為精當,富有實體感,幾乎不用模糊抽象的綴字。因此他的文章更像是二十一世紀的風格,與我國的葉圣陶、白居易的寫作風格相似,都是追求率真簡潔,通俗易懂。可以幫助我們在寫作時讓語言更流暢,易懂。
寫作手法上,梭羅的《瓦爾登湖》中也有不少獨特之處,特別是比喻的運用,幾乎達到了極致。包括從音節的調配到意重語輕的反語,從明喻到雙關語等,梭羅特別喜歡用雙關語,書中的雙關語隨處可見,而且非常精妙。
這里舉個例子,梭羅在寫到作為資本主義物質文明的標志——鐵路時,既表示鐵路有利于交通、文化溝通,但對于建設鐵路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又深表不滿,就借“枕木”這個雙關語寫到:“如果有人樂樂呵呵地乘坐火車在鐵路上駛過,那肯定是有一些不幸的人在下面被碾過。”他說:“躺在鐵路底下的枕木就一個人,可睡的很酣。”作者通過英文枕木(sleeper)比喻那些為修建鐵路賣命而又昏睡不醒,毫無覺悟的人。這里既表達了對弱者的同情,又對他們不覺醒表達不滿。這里一語雙關,立意明確,用詞精煉。在寫作與交談時,我們可以多用一些這樣的雙關語,給文章和言辭畫龍點睛,語文的水平自然能提升很多。
梭羅有時還用先揚后抑,夸張的寫法,且文章生動幽默,使我們在談笑間又明白了許多哲理、知識。他有時在書中談天說地,立論公允時,一邊又寫一些議論句,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等等,內容極為廣泛,書中還提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這不僅能讓我們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拓寬知識量,還能讓我們學習有關說明文的方法與技巧,還有就是用不同的角度看中國文化。
綜上所述,《瓦爾登湖》這本書開卷有益,而且“益”的很多。讓我們不斷讀經典,從中汲取更多的靈感、力量和希望,獲取更多的益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