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區健康教育個人工作計劃匯總一
一、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現狀
汝州市轄15個鄉鎮、5個街道,436個行政村,20個城市社區。我們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地域相鄰的原則,在農村設立了126個新型農村社區,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行政村人口較多(5000人左右)的特大村,單獨設立新型農村社區,共有10個。第二類是3—4個相鄰的行政村,聯合設立新型農村社區,共有116個。目前,我市的126個新型農村社區全部成立了黨總支。
二、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做法
(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提升新型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水平
一是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推進社區黨組織聯建工作。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農村黨組織聯建工作的意見》,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以及組織整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村村聯建、區域聯建、城鄉聯建,實施強村帶弱村、大村帶小村,全市126個新型農村社區全部建立了黨總支,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統籌協調能力。二是創新社會管理模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全市開展了金融、技術、知識、文化、行政、司法“六下農村”活動,在126個農村社區成立了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從機關干部、事業單位富余人員、大學生村干部中選聘,每村3—5名,具體負責“六下農村”工作。市委成立了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管理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對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的管理指導。采用市聘、鄉管、村用的辦法,面向社會公開招錄了1000名聯防隊員,在全市126個農村社區設立了警務室,大大提高了農村綜合治理水平,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創新幫扶機制,促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健康發展。去年共選派94名德才兼備的科級干部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基層的能力;廣泛開展了市直單位聯系新型農村社區活動,每個市直單位聯系一個新型農村社區,幫助完成“兩個規劃”、加強基層組織、發展社區經濟;實行城市社區黨組織與農村社區黨組織“一對一”互建、幫建、聯建制度,實現了農村黨建優化升級;進一步完善了“市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工作機制,從市直單位、鄉鎮、街道選派近千名干部深入農村基層一線,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二)嚴把關口,培養選拔,不斷加強農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拓寬視野,多渠道培養選拔新型農村社區干部。市委研究制訂了《關于進一步發揚民主擴大視野多渠道培養選拔農村社區基層干部的意見》,對異地選拔農村社區基層干部的方式方法進行了大膽嘗試,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通過外部引進,公開選拔,市、鄉機關下派等形式,把那些年紀輕、素質高,懂經營、善管理,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農村社區基層干部隊伍。結合后進村黨支部整頓,在全市公開選拔農村社區黨支部書記28名,其中異地任職19名,為社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加強培訓,不斷提高農村社區干部素質。市財政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充分利用各級黨校、市農村干部學校和遠程教育站點等,對農村社區干部進行新農村建設有關法律、政策、科技、實用技術等專題培訓。同時,我們采取了“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農村社區干部到發達地區參觀、學習。還聘請了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等單位的知名教授專家來我市作專題培訓講座。20xx年,市鄉兩級共舉辦各類農村干部培訓班51期,培訓農村黨員干部624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廣大社區干部的綜合素質。三是創新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農村社區干部工作積極性。研究出臺了《汝州市村級班子及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把農村社區干部的工作和報酬結合起來,實行績效掛鉤,建立了責權結合、激勵保障機制。市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用于獎勵先進村級班子和優秀村干部。同時,還出臺了《關于落實離任村級主職干部補貼的意見》,市財政拿出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離任村主職干部的補貼,切實解決了村干部的后顧之憂,大大激發了農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三)重視源頭,加強管理,切實抓好社區黨員隊伍建設
一是實施源頭工程,不斷加大黨員發展工作力度。近年來,我市采取市鄉兩級領導干部聯系指導黨員聯系幫帶等措施,不斷加大發展黨員力度,每年發展黨員都在1000名以上,20xx年共發展黨員1238名,其中農村黨員869名,消除了不發展黨員空白村,為社區建設注入了源頭活水。二是實施素質工程,加大黨員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市農村黨員干部學校和市、鄉黨校,建立了“廣泛覆蓋,立體配套,各有側重,信息共享”的立體培訓網絡,在培訓內容上體現時代性,注重實用性,貫徹按需培訓、學以至用的原則,貼近農村實際,創新培訓形式,教師帶著電腦、黑板等深入到社區村莊、田間地頭和蔬菜大棚、養殖基地,重點培訓市場經濟知識、農村實用技術等,市、鄉兩級全年共舉辦農村黨員培訓班86期,全面提高了農村黨員的致富能力,全市共有9300多名農村黨員有了自己的致富項目,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注入了活力。三是實施先鋒工程,充分發揮不同類型黨員作用。為了加強對農村社區黨員的管理,市委研究制定了《關于在農村社區黨員中開展“一崗雙責”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在農村社區無職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工作的意見》,對農村社區無職黨員明確了四大類24種崗位,在全市建立了1個黨員服務中心,20個黨員活動服務站,在鄭州、常熟等地建立了16個外出務工黨員流動黨支部,為外出務工黨員回鄉創業,回報鄉鄰,推動新型農村社區發展提供了有效服務。目前,已有123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辦企業,投資總量達10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社區健康教育個人工作計劃匯總二
健康是人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的動力,進入新世紀以來,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作為“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己成為普及健康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社區居民健康的一個重要基石,是鞏固省級文明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提高全體居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的重要措施,是提升社區品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健康文明素質的必須長期堅持不懈抓緊抓實的工作內容。
一、目標
通過對社區范圍內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社區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自我保健,群體保健能力,促進社區對健康的廣泛支持,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條件,以達到提高社區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內容
(一)充分發揮社區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的作用。廣泛動員領導層、動員專業人員、動員社區內各單位、家庭、個人參與。把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目標轉化為社會活動。
(二)社區每年下達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轄區內各企事業單位、各住宅小區制訂相應計劃組織具體實施,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培訓,齊抓共管,創建一個有益于健康的社區環境。為社區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
(三)加強社區健康教育陣地建設,辦好宣傳窗、黑板報,確定專業人員負責,定期更換、刊出。鼓勵社區內單位、家庭積極征訂健康書刊。對上級下發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分發。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健康信息。
(四)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專題活動。針對社區內的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點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結合社區衛生服務,組織實施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以講座培訓為主要形式,輔以電話教育、展板、知識競賽等,邀請南城社區衛生服務所的醫師定期給居民上課。結合各個衛生宣傳日,開展社區常見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止意外傷害與安全的教育,合理膳食與營養,居室環境衛生、生殖健康、體育健身等方面的家庭健康教育,創建文明衛生社區的宣傳教育以及社區衛生公德及衛生法規的宣傳教育。并針對社區主要危險因素,對個體和群體進行綜合干預。
(五)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每年要定期組織人員,對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學校、公共場所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活動計劃及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對社區居民要進行健康生活指導,引導居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的測試,對社區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總結經驗,推廣典型,抓好示范,整體提高。
三、時間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合理膳食與營養、安全教育、呼吸道傳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家庭急救與護理。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4.25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法規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教育。
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重點開展職業衛生、科學使用碘鹽、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環境日、愛眼日、禁毒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環境保護,遠離毒品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通過乘涼晚會、廣場文藝演出等形式,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識、科學育兒和社區常見病的宣傳教育。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十月份:結合全國防治高血壓日、世界神精衛生日,開展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和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