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貴州景點的導游詞(精)一
幾年前,當四洞溝剛剛發現,就引起不少探奇攬勝者一睹為快。
中國宗教界領袖人物、書法大師趙樸初先生,不顧年事已高,也慕名前來游覽,游罷之后,余興正濃,即展紙磨墨,一氣呵成“四洞仙境”4個大字。
有了這幅墨寶,赤水人就有了底氣,于是咬牙修建了我們眼前這座設計新穎、巍峨壯觀、造價不菲的牌樓大門,游客請看高懸于牌樓之上的題字,就是趙樸初先生的佳作。
游客朋友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四洞溝景區的概括。
四洞溝風景區是赤水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境內,離城區十五公里。
景區是由四洞溝一段約四公里的山溪間,按大致相等的距離排列著四級跌水瀑布為主體,包括華平瀑布,構成赤水“千瀑之市”的形象景區。
這四級瀑布瀑寬均在四十米左右,落差高者近五十米,它們形態各異,神韻俱佳,有如翠螺沐浴,或似新月流光,或若玉蟾戲蛇,或像云中落錦。
景區內峰媚嶺秀,景色優美,谷底翠竹繁茂,山間林木蔥蘢,溪邊奇形怪狀的丹霞石星羅棋布,水中天然植物盆景和丹霞石鋪成的道路旁桫欏,小金花茶等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隨處可見。
景區內尚有兩匯水“水鄉秀色”和貴州保存完好,雕刻精湛的鄭氏石坊,“茶倫造紙坊”等人文景觀,以及神奇的石項山,渡仙橋等丹霞奇觀。
四洞溝景區被國務院旅游資源考察團稱之為“萬竹之園”、“小家碧玉”、“沒有敗筆的景區”。
游客朋友們請看,我們身邊的這棵植物這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
桫欏是一種起源古老的大型樹蕨,其種群在一億八千萬年前與恐龍同生共榮,享有“活化石”盛譽。
前面就是第一級瀑布——水簾洞瀑布。
瀑布寬37米,高31米,和十丈洞大瀑布比較,它就是小家碧玉了,但它自有不一般的看點。
大家注意,那瀑布后面有一條天然石穴,瀑布像簾子一樣把石穴遮住了,所以就叫水簾洞天。
電視片《西游記》中的水簾洞是人工偽造的,那位楊潔導演真沒福氣,走遍天下,不知道孫猴子的家就在這里。
現在,我們可以零距離與瀑布接吻與瀑布對話了。
當年的那些猴子猴孫猴哥兒們,也真會過日子,不僅懂風水,還懂藝術,懂音樂,懂詩。
大家說:此情此景,是不是當今人類所追求的詩意的居住環境?就憑這一點,我認為猴子們完全有資格進化成人。
游客朋友們請隨我走進水簾洞,因為石道比較濕滑,請大家注意安全! 現在,我們可以零距離與瀑布接吻與瀑布對話了。
剛才一位小姐對我說:進入四洞溝,就像進了竹子大觀園。
說得對!赤水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赤水無山不綠,有綠必竹。
但是,四洞溝的竹子依溪水而排列,一直蔓延二岸山頂,又有四級瀑布點綴,因此,特別顯得風雅別致。
竹子虛心勁節、高風亮節、不畏嚴寒,不懼風暴、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幾乎成了中華民族的道德楷模、人品象征,這就是以竹比德的道理。
竹子精神文化的傳授,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藝術宗師!
這就是四洞溝第二瀑布——月亮潭瀑布。
瀑寬42米,高10米,那一線瀑布石崖,極像銀光閃閃的半邊月,而瀑布下的深潭,則又像一輪滿月,從天上落在這萬綠叢中,閃閃發光,其神也似,其形也真。
自然界有許多難以解釋的“天人感應”現象,這里出了個月亮潭瀑布,那邊就長了棵槐蔭樹。
槐蔭樹是民間傳說中的“月老大人”,是締結男女姻緣的牽線人、紅葉公、媒人。
據說這周邊數十里地的青年男女談情說愛,都要雙雙相邀來到這拜月臺焚香化紙,向槐蔭樹許愿,在樹上掛“同心結”,男女互贈定情之物。
據說挺管用,他能保您白頭偕老,家庭和諧美滿。
不知你們之中有沒有正在熱戀中的情人,不妨拜一拜,試一試,若心上的人兒沒能同行的,就在心中許個愿吧。
在此祝游客朋友們事事順心!
貴州景點的導游詞(精)二
黔靈公園位于貴陽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園內古木參天,植被茂密,集貴州高原靈氣于一身。山上生長著1500余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名貴藥材。清泉怪石,隨處可見,并有成群的羅猴和鳥類棲息于此。沿“九曲徑”登山可達弘福寺,該寺建于明末清初,是貴州著名的佛寺之一。弘福寺與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抗日戰爭期間,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曾被軟禁于麒麟洞內。
通往這座佛寺的婉蜒小道上可見到陡峭懸崖上的石刻群。登上山頂的“瞰筑亭”,貴陽市全景盡收眼底。山腳下便是那碧波粼粼的黔靈湖,湖面如鏡,時不時有幾條調皮的小魚跳出水面,游船靜靜的在水面上游走。湖畔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 黔靈公園是一座綜合性的游覽公園,公園幽靜的山谷里還建有動物園,山上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跡。黔靈公園不僅是國內著名風景區,而且地質構造復雜,植物種類繁多,是教學實習的良好基地。
因為黔靈山一帶大氣候背景處于高原地帶,所以黔靈山的氣候條件是相當一致的,具有與典型中亞熱帶地區有所不同的高原亞熱帶氣候特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充沛、生長期長,年均氣溫15.3℃,一月均溫4.9℃,最高氣溫33-34℃,最低氣溫4―5℃,無霜期270天。
黔靈公園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于一體,清絕于世。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屬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園區山嶺連綿、谷地相間,地形富于變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間,地形各有起伏,相對高差不大,約200米左右。山體有:白象嶺、八角巖、大羅嶺、象王山、七沖嶺、檀山、杖缽山。其中大羅嶺海拔高1396米,是園內及貴陽中心區西北第一高峰。黔靈山地區由于地質構造復雜,在不大的范圍內出露較多的地層,包括二疊系下統茅口組;上統吳家坪組、長興組,三疊系下統大冶組、安順組,中統貴陽組及上統三橋組、二橋組和侏羅系中下統自流井群。
1944年4月,經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黔靈山弘福寺寺址屬于第四紀冰川遺跡“冰窯”。在地貌上黔靈山一帶為淺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變化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巖性的影響,形成若干種地貌類型,成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觀發育的基本骨架。本區巖石包括碳酸鹽巖和非碳酸鹽巖兩大類。地貌類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為巖溶地貌和常態侵蝕地貌兩類。
黔靈山的地帶性土壤為黃壤。由于受到地質構造和巖性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約為北東-南西向的嶺谷相間所控制,由背斜所組成的山嶺,坡度大,地形陡峻,則土壤沖刷嚴重,土壤較薄。在山嶺之間的谷地、如東面的麒麟谷、西面的二橋谷、由于地勢低平,巖性軟、土層均較厚。地形變化不僅影響土層厚度,還制約了土壤類型的分異。
黔靈公園園區山嶺溝壑眾多,坡向齊備,具備各類型植物生長的立地條件,由于歷史原因,原始亞熱帶濕潤性常綠闊葉林群落已基本無存。現存植被以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為主。植物已知共計128科350屬476種,其種數約占全省植物的8.17%,(其中蕨類植物占10.12%,裸子植物占26.56%,被子植物占8.06%),在面積不大的區域里含有如此多的植物,可見其植物種類的豐富。其中珍稀植物有:半楓荷、巖生紅豆樹。
黔靈山地區由于巖石組合多樣、構造復雜,地下水的分布情況也較復雜。公園內有較多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井泉,形成大羅溪、七星潭谷地以及動物園谷地中溪水;泉眼眾多水質良好,主要有圣泉、檀泉、白象泉、冷翠泉、大羅泉等。黔靈湖為人工水庫,蓄水面積約22公頃,形成園內開闊的水面。圣泉是黔靈山風景游覽不可分的一部分,史籍及各種筆記都以黔靈山為中心,記述圣泉為:黔靈“山后五里有泉,名圣泉”,黔靈八景也包括圣泉“圣泉百盈”。圣泉附近有其他泉眼出現。
上象王嶺登瞰筑亭,一覽筑城風貌。公園各處鳥類繁多,猴群時現。獼猴主要活動于七星潭喂猴場及弘福寺周圍。鳥類大部分為樹棲鳥及少量涉水鳥,分布在山谷、黔靈湖及其上游的濕地。“四圍竹林甚茂,松杉滴翠,桂子流香”。“樹出石隙,濃蔭障天,人行其間,巾履皆碧,清風忽來,幽籟徐起,山鳥上下,引吭作百種聲”。
貴州景點的導游詞(精)三
歡迎大家光臨斗篷山景區旅游觀光。
都勻斗篷山——劍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6.8km2,她是一個集山、水、林、洞、瀑和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這個風景區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風景名勝區的劍江景區就座落在流經都勻城區18km的劍江河畔,另一個是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高,自然生態極為和諧。
各位游客今天來到的是斗篷山景區的馬腰河峽谷。
馬腰河峽谷總面積105.8km2,這個峽谷河道狹窄,谷坡下陡下緩,是一個幽深的極富原始韻味的谷中谷,兩岸原生態植物盤根錯節,樹冠婆娑,婉如幔幛,遮天蔽日,河水清沏,沿曲折的河床輕吟淺唱在石縫間,在密林深處,古驛道、古驛站遺址、百家廠遺址,依稀可辨,似乎向人們訴說著明清時代,在這密林深處的一段不解之迷。彩虹瀑布、犀牛谷內犀牛瀑布以及28處大小不同的瀑布,構成了這一景區內最迷人的景觀。
各位先看這塊國家級風景區的標志,它是用馬腰河內的天然石頭做成,橋、石頭、標志渾然一體,令人稱絕。
各位可在此照像留影紀念,給大家5分鐘。
各位往左邊看,過了標志橋、沿石階而上,就可以到磨子巖:一塊巨石立于石柱之上,搖搖欲墜,而又如盤石生根,該景點各位可在回來后自己選擇性游覽。
從這里我們將沿著步道游覽馬腰河峽谷。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戲水潭,斗篷山有四句話,水清、山幽、林密、石奇,這第一句話說的就是水,斗篷山的水礦物質含量豐富,水從山澗中流出,水清徹見潭底。這里稱戲水潭,就是讓游客可以親歷,去體會它的柔情而又刺骨的感覺。
這里叫三仙亭,取其三角形三根柱,寓意儒、道、佛三教,寓意福、祿、壽三仙,各位可自己去體會。
大家注意不要滑下去。
啊,這里稱客泉,清澈的泉水從龍的嘴里流出,它是為游客的第一個奉獻,游客大多在這里把礦泉水倒掉,而灌一瓶斗篷山的山泉水,它那么清涼,那么甘甜,這是大家的泉,是游客的泉,所以稱客泉。
大家可以去體會一下這泉水。
這里是毛環方竹,毛環方竹是貴州大學蘭開敏教授在斗篷山發現的新的植物種群,它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在斗篷山僅有的植物。
該方竹因節上的一圈毛刺而名,生長在斗篷山海拔1100m左右的高度上,高于和低于這個高度斗篷山的竹子均不是此種。
各位可以沿小路用手摸一下。
這里稱千滴淚,有點傷感的味道。其實它是沙頁巖地區特有的地質現象,斗篷山與張家界同屬于沙頁巖地區,沙頁巖透水性好,加上斗篷山森林覆蓋率高,保水性強,所以水常年累月地從巖層中滲出,也造就了為什么斗篷山的石頭上長樹,這是個人性化的比喻,這些水不能很快匯入小溪河流,而是靜靜地從巖層中滲出,似乎很委屈,實際它的作用很大,它孕育了斗篷山的萬頃森林。委屈就委屈吧,我們還是認識到它的功績,化作千滴淚,你還是要匯入江河中一展你的風采。
這里是湘楠亭,因周邊的湘楠樹而命名。湘楠屬樟科,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斗篷山景區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共22種。一會游客還可以看到紅豆杉、馬尾樹等。
大家可以在此休息或照像留念。給大家五分鐘。
這塊圓圓的大石頭稱鎮山石,它來自何年何月,來自何處,已經無法考證,從它身上斑斑擦痕,可以推斷它是第四季冰川的產物,伴著星斗轉移,伴著潺潺流水,它日夜守護著馬腰河,其情感人,默默奉獻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西部各民族精神的寫照,我們稱它為鎮山石。
這里的景點叫壺口,它很像黃河的壺口瀑布。水從上邊跌下,潭深有4m多,但是清沏見底,無論你從哪個方向去觀察它,它總會給你一種新奇的感覺。
游客要小心滑倒。
這座橋稱凌澗橋,一橋飛架,是為了照顧老人,若覺得登山很累,可以從橋上返回。該橋是按中國古代就掌握的拱橋技術而建,小巧而迷人。
哪位游客愿與她照張相,那就照吧。
這里稱飛石峽,巨石涌進河床,是什么力量把它們請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流水不會屈服,它照樣輕吟淺唱,照樣咆哮奔騰,那一往無前的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這里稱孔雀開屏,大家看,孔雀的頭在前,一塊大石頭是它的身體,在石頭上生滿了幾種樹木,它們挺撥有序,似孔雀開屏一樣。石頭上長樹,這是斗篷山的一大奇觀,各位只要細心會發現幾乎很多樹是長在石頭上,這里一個特點是樹干不粗,但都長的很高,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爭取陽光,才能活下去,大自然的物競天擇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可以和千年孔雀照張相。
現在大家要通過第一跳,這是個人工壩,大家要走好。
現在到了馬腰河峽谷最寬闊的地方,這里稱風流灘,它的特點是巨石散落河里,就好像群星薈萃,這里樹木參天,濃蔭蔽日,百態千姿,這里水動石靜,充分展示了大自然極和諧的一派生機。在這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都可以一展風流,讓你自己匯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懷抱中去吧。
各位游客,這里總的名字是叫幽谷壺口,我們從觀瀑橋上走過,上邊是馬腰河峽谷的第二跳,在懸崖上有四個大字“幽谷壺口”,大山深處,峽曲谷幽,一溪清泉如泄,形同壺嘴,在幽谷的左前方,是明清時的古驛道,隨著時間的流逝,還透著歲月的蒼桑,這里是明清時從湖南、廣東到西南的必經之路,我們今天站在這里,身邊還依稀聽到山間忽遠忽近的馬幫的駝鈴聲。
給游客10分鐘,大家可以以任何角度拍照。
這里向上150m,被稱為“旺嘎布”,它是苗語,翻譯成漢語就是情人谷,這是情人們唱情歌選意中人的地方,自古到今,這里不知成全了多少對青年男女的愛情。
而今上邊有鐵鏈,供情人們去鎖連心鎖,年紀大一些的游客也不要著急,你不鎖情人鎖,也有健康長壽鎖供你選擇,有平安鎖讓你對親友平安的寄托。
這里給大家15分鐘,鎖售價僅10元,大家把鎖鎖好把鑰匙丟在大山深處。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到了聽雨橋,聽雨橋向上稱犀牛谷,這是馬腰河峽谷中的谷中谷,也是馬腰河峽谷中景觀最漂亮的一段。
犀牛谷以犀牛瀑布命名,從聽雨橋到犀牛瀑布,總長只有800m,但垂直高差有200m,各位站在現在的地方海拔1132m,到犀牛瀑布的觀瀑亭海拔1337m。
犀牛谷內巨石林立,石上森林令人稱絕,28級瀑布令你眼花繚亂,聽雨橋上,流水聲如雨落前庭,飛云橋凌空,讓你置于云海之中,這里的28級瀑布我們給了參考性的名字,也期待游客給他起個更形象、更貼切的名字,入選后我們有獎。
大家看,那里就有一位游客送的名字,他把這個犀牛谷稱為“蟲二”,寓意“風月無邊”,我們覺得很有意思,把他的建議刻在借來的石板上,讓游客們分享這無邊的風月。
大家整理一下,我們準備登山。剛才說了,直線只有800米,但大家要爬高200米的垂直高度,要拿出當年紅軍的精神,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質,但不要走得太快,那樣有點累不說,關鍵是你要仔細欣賞這里的獨特風光。
現在是犀牛谷第一個景點,石上森林,整個斗篷山是沙頁巖,在石上能生成如此茂密的森林,堪稱奇觀,在遠古的歲月里,這里的樹木在如此艱難的生態條件下,這樣郁郁蔥蔥,充分顯示它強大的生命力,這似乎也是我們西部地區各族人民性格的寫照。
大家往下看,這個潭叫望彼旺,苗語是公主潭,即是苗王公主沐浴的地方,這里潭水清沏剔透,在這里沐浴,會讓你皮膚潤滑,大家可以試一下,但是請男士不要去,這是規矩,上邊有專為男士準備的潭水。
這個景稱一簾幽夢,水如簾,為動,石生根,為靜,動靜置于一體,恍如幽夢。
這個景觀叫地縫,水從石溝中流過,只聞水聲,不見水動,歲月無情,水滴石穿,流水把巨石沖出一條縫來,若地縫一樣。
這里水響如雷,千百萬年,濤聲依舊,所以稱千年濤聲。
這里的水如從天上來,稱天溝,是對應地縫起的名字。
游客們要站在我這個角度,從兩巨石之間看過去,天僅一線,這處的瀑布倒掛,如白練飛度,稱為一線觀瀑。
這個景觀稱斷印,一方巨石如古代官印,似乎又缺了一塊,是哪路神仙用此印鎮山,令人無限地沉思。
這里看有四個瀑布,同時跌入眼簾,我們稱為四步梯瀑布,四級瀑布如一幅立體山水畫,掛在我們面前,令人心曠神怡,也讓你浮想連翻。
這里稱彎瀑,瀑布拐了一個彎而泄下,令人稱絕。
這個景觀稱橋下瀑,一橋飛架,形似彩虹。水從橋下飛泄,稱橋下瀑。
飛云橋,從下邊往上看,此橋凌空飛架,如彩虹飄逸,這里海拔較高,常年在云霧中,云霧渺渺,亂云飛渡,橋如盤石,人在橋上過,若騰云駕霧,若隱若現,飄飄欲仙。
站在橋上往下看,這里稱望黛旺,是苗王公子戲水的地方,就是苗語公子的意思,這里不是沐浴之地,是苗王公子健身的地方,這里水涼刺骨,是鍛煉公子意志的地方,所謂不經歷肌膚之痛,就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堅強的意志,男士們不妨去試一下,但這里同樣要求女士們不要去碰。
過了飛云橋,各位游客往右上方看,這是個特大的瀑布群,瀑布多而形態各異,流水潺潺,水聲貫耳。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是犀牛谷最壯觀的地方。
這里稱神門,二塊巨石如中國民間傳說的二位門神一樣,守護著犀牛瀑布,從這里進入,使人油然而生敬意,那是大自然的杰作,那是人與自然交往的寫照,人是地球的一員,我們同樣要尊重大自然給我們的一切。
神門前留個影吧,讓它也記著你是曾經來拜訪過它的客人。
這個景區稱石上清泉,溪水如掛在石頭上的一縷白帶,又好象被舞動的白練,讓你感到大自然的純和美,巨石、流水、遠山、綠樹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諧。
這里我們來到了觀瀑亭,抬頭看到的是犀牛瀑布,瀑布高33m,水從高山上飛流直下,直泄犀牛潭,聲如雷,水如銀,水霧迷漫,水流如簾。
各位可以在此照像留影。
然后,可以上到水簾后邊,從后邊看瀑布飛泄,別有一番情趣。但不要久停,上邊懸石很多,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撬動石塊。
下邊我們將沿著步道下山,我們要經過一段長長的次生林區,斗篷山原始生態保存得比較好,為什么這一段是次生林,這里邊隱藏著斗篷山的二大迷。
一是四方巖,斗篷山屬沙頁巖地區,但在我們經過的路上,有一些巨石兀立,石上長滿了樹木。這些巨石來自何方,為什么幾何尺寸如此整齊,一些人提出是外力的結果,那么真的是外星人的杰作嗎?不敢肯定。
把這謎留給游客。
第二個就是明清時候的古遺址,說明在600年前這里曾經有人類活動,他們留下的屋基歷歷在目,屋基里又是長了樹木,更說明了這些人類活動的久遠,也是留給游客待解的謎。
現在我們來到百家廠古遺址,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個謎的神秘,大家先看這一段碑文。碑由一個形似龜的動物馱著,它叫贔屃(音筆洗),大家常說龍生九子,它是老九,以負重稱雄,所以一般地看到石碑都由它千百萬年的背之。
據說,摸摸它的頭,會讓你身體健康;摸摸它的下巴,打牌的手氣特別好。各位游客不妨試試。
據說,摸摸它的頭,會讓你身體健康。摸摸它的下巴,打牌的手氣特別好。各位游客不妨試試。
(讀碑文)
這里圍起的古遺址,記錄了歲月的蒼桑,也留給了我們很多不解之謎,因此,我們也歡迎游客能幫助我們解開它,可以多照幾張相片,但不要進入圍欄以內。
下邊我們要返回,大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