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神農架的導游詞通用一
炎帝神農景區是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位于隨州城北18公里,乘3路公汽18分鐘即到,是連接316國道和漢丹鐵路的一條紐帶,交通十分便利,區內設施齊全,我們偉大的民族始祖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這烈山石室里。炎帝神農是中國上古時期一個強大、先進的氏族部落首領,有他開創的新石器時期的原始農業,是人類有游獵走向農業,有蒙昧走向文明。因此,他和另一個先進的氏族部落首領皇帝軒轅氏先后創造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開創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紀元,被海內外炎黃子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炎帝神農牌坊,它是炎帝神農故里的大門,牌坊高8米,寬10米,四柱三間四樓式,雕梁畫棟,盤龍繞鳳,橫匾上雕刻著“炎帝神農故里”六個金色大字。經過橫跨在龍脈河上的神農橋,就進入炎帝神農文化廣場,廣場由前后烈山門和四角角樓及四面文化長廊組成,廣場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廣場中央巍然屹立著高9米的漢白玉帝神農雕像,他左手執五谷,右手拿靈芝,傲然挺立,氣宇軒昂,象一棵搏風擊雨的不老松。在廣場四周的文化長廊里布展著中央領導和海內外名人名家到此參觀時留下的墨寶。
穿過文化長廊,就到了神農紀念館,紀念館有五個展廳。
第一展廳,懸掛著炎帝神農的巨幅油畫像,兩旁配著“華裔仰始祖,天晴賴奇功”的對聯,在大廳左面懸掛著神農祭文,展廳中央陳列著炎帝神農烈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方案模型。大家請看:這是神農大道也就是316國道,在國道旁邊的是神農牌坊,我們穿過神農橋,就到了神農文化廣場,這里是我們所在的位置——神農紀念館。
現在我們來到文史展廳,也就是紀念館的第二個展廳,從歷山歷史沿革表中可以了解到:歷山舊時期稱烈山,排列的“列”,因從隨州至棗陽之間有九十九重山崗,依次排列非常整齊,故為排列的“列”,稱“烈山”,西周以后稱歷山,它們在讀音上一字一聲之轉變,作為通假字之通用,一直沿用至今。大家請看這邊,這是神農功績的圖片,在遠古時代,古代的先民認為走禽是難以久養的,不知道耕種。于是,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制造生產工具,發明了犁和耙,那時的青年到丁壯時,還不知道耕種,而神農自耕以教天下。神農在烈山驅獸,放火燒山,刀耕火種,而天下食之,男耕女織也分得非常清楚,故天下有受寒者,而神農自織,以道民也。
接下來,我們來到謁組堂,里面懸掛著神農畫像,兩邊對聯是“華裔仰始祖,天下共烈山”。四周布展烈山五姓宗親會的會旗和會徽,這是我們專門供游客朝拜炎帝神農的地方,各位可以去祭拜一下我們的祖先,讓神農的靈氣保佑我們,從紀念館出來,順著九龍山蜿蜒的大路,前去拜謁神農的出生洞,神農洞座落在九龍山的第七座山的東麓,現建有古式四合院的小型廟堂。首先看到的是廟中大門兩旁“古洞載日月,神農傳九州”的對聯,表明了炎帝生于此地,并在此傳揚古代文明之意。大家請隨我前行到神農洞的院內,大家第一眼所見的就是院中央的這個香鼎,這兒每天煙霧繚繞,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炎帝生辰祭日,海內外炎黃子孫紛紛前來憑吊,感謝其植五谷,嘗百草的功德,都來朝拜,祈求祖宗保佑。香鼎左邊的這個洞府就是我們的祖先,炎帝出生的地方——神農洞,洞門半天,可以看見古洞的幽深,由于歷史的久遠,歲月的滄桑,這個洞現在只有幾米深,說到神農洞,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辟地的時候,龍被分到天上,蟒則留在了地下,地下有九十九條蟒,經過七七四十九萬年的修煉,想升天為龍,但龍總歸是龍,蟒仍是蟒,蟒升不了天,,這升不了天的九十九條蟒,因此就在人間興風作浪,危害人間,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降搬來九十九座大山,把那九十九條蟒鎮壓在山下,一字排開,就成了現在的隨州至棗陽之間九十九重山崗,玉皇大帝還不放心,又命東海龍王把他的九個兒子派出鎮守這九十九條蟒,九個龍子遵從父命,來到鎮壓九十九條蟒的地方,選中了中間的九座山,住在山中,所以這九座山又叫九龍山或九烈山,我們現在所處的就是九龍山之一的洞天山,也就是七龍子所住的山脈。
又過了七七四十九百年,九龍山下住著一個氏族部落,這個氏族的首領叫少典,少典的妻子是嬌氏的女兒,叫安登,安登是一個漂亮的姑娘,她天天上山放養和采集食物,一天,她趕著羊群,提著籃子上山了,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風和日麗,安登來到山上,頓時覺得心曠神怡,看著紅的花,綠的草,不一會,籃子就被裝滿了,此時,太陽還沒有當頂,安登就想:找一個地方歇一會吧,她順著彎彎的山路,穿過樹林,在半山腰發現了一個洞穴,洞很寬敞,洞口邊盛開著艷麗的映山紅,好奇心驅使她進入山洞,洞里清爽怡人,安登放下籃子,依著洞壁休息,不一會就睡著了,這洞原來是七龍子住的地方。因為九個龍子鎮蟒有功,王母娘娘把他們請到瑤池參加蟠桃宴會,七龍子多喝了點酒,回來后把洞門打開透氣,自己卻睡著了,第二天醒來,發現洞口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彎彎的柳葉眉,挺直的鼻梁,紅紅的小嘴……看著看著,七龍子頓生愛意,抱起安登就和她親熱起來……,事后,七龍子深感后悔,回龍宮向父親請罪,再也沒有回來,而自此以后,安登就感到肚子有一個什么東西在跳動,九龍子和她親熱的場景也屢屢出現夢中,每天她都去洞口坐一坐,一天,她走向洞里,發現里面很寬很亮,有石床、石凳、石桌石碗,是一個居住的地方,于是她住進了山洞。第二年,又是一個山花爛漫的日子,安登在洞中生下了一個七斤重的肉球,這時只聽“砰”的一聲,肉球炸開了,從中跳出一個胖小子,安登給他取名叫“石年”,這個石年就是后來教種五谷,品嘗百草的神農了,這個洞后來叫“神農洞”。
好了,各位朋友,參觀游覽了炎帝神農故里,使我們了解到我們偉大的始祖炎帝神農用自己的雙手和簡陋的原始工具,含辛茹苦,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為人類文明大廈奠定了基石。那么我的講解也就先到這兒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大家對我的服務有什么不滿意之處請指出來,你們的提議是我工作的財富,現在請大家自由活動,20分鐘后我們在炎帝神農像前集合,祝大家玩的開心,謝謝!
推薦神農架的導游詞通用二
神農架于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區為湖北省的房縣、興山縣、巴東縣給合部組成,面積 3250平方公里,地跨東經190。56,—110。58北緯31。15—31。37,現有人口近八在萬,林區政府設在松柏鎮。神農架位于長江上游與漢水之間,秦嶺山脈和大巴山交匯地段。東距襄樊市313公里;老河口市271公里:南距沙市345公里,宜昌市248公里:西距秭歸縣香溪口205公里;北距十堰市214公里。
神農架平均海拔1700米,林區內有3000米以上的高峰六座,最高峰神農頂3105.4米,高出武當山 947.4米,峨眉山6.4米,黃山1161.4米,是華中第一峰。神農架年平均氣溫7.9。c,年降雨量1500毫升,是一處保存較完好的前寒武紀(五億年前)地質結構的地方,加之處于亞熱帶氣侯向溫帶氣侯的過渡地帶,因此,立體氣侯異常顯著,有“山下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冰”之景觀。
神農架相傳是炎帝神農氏采藥之地而得名,這里不僅具有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還保存著許多第四冰川時幸存下來的古老、珍稀、瀕危樹種和我國特有樹種100 種以上。藥用植物類1800種之多,其中有珍品:“頭頂一顆珠,池邊一碗水。文王一支筆,七葉一枝花。”有60多種藥物具有抗癌作用,100多種藥物堪列高級名錄。
神農架又是一座野生動物王國,不僅鳥類、魚類繁多,僅神農頂,大、粘神農架和金猴嶺一帶,就發現有數十個種類的金絲猴20xx只以上。原被認為只能生活在北極的白色動物,如白熊、白獐、白蛇、白貓頭鷹等,在神農架也相繼發現。世界上幾乎絕跡的驢頭狼和神話故事中的千里駒--羚羊,凌空飛鼠,都自由地生活在神農架。
主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是湖北最高峰,也是秦嶺以南華中第一高峰。橫空出世,傲立華中。冬春兩季,時而漫天飛雪,時而滂沱傾盆,時而嘯嘯狂風,時而云霧層層,唯夏秋之季晴朗,云開霧散之日,萬千景觀盡收眼底。
神農頂西側有一迷人的山口若懸河,名風景埡,埡南幽幽,深谷中石林競立,參差繚繞,時隱時現,如人間幻境。 風景埡西首屹立著一嘹望塔,塔基海拔高2900米,此塔為護林防火觀察之用,登高視野東達老君山,西達大九湖,南達小神農架,北達金猴嶺。
紅坪畫廊:紅坪十里畫廊位于天門埡南麓,長達15公里,在這底寬不過百米,河流橫貫其中的紅坪畫廊將三瀑四橋五潭六洞七塔八寨及三十六峰渾然融為一體,令人傾倒,如其中的刀筆峰、寶劍峰、層樓峰,相傳它們分別是炎帝神農氏的文房四寶,隨身佩劍和居住的樓閣,而其中的獨秀峰、蓮花峰則相傳為炎帝公主的化身。
推薦神農架的導游詞通用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時光飛逝旅行社的導游員superman,在這里我對大家參加我社的旅游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覽神農頂和神農壇兩大景區。
神農架地處長江和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1970年建立行政區劃,面積約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7%,區內居住有漢、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約7.9萬。
另外神農架還有個十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稱號。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農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種類繁多的鳥獸蟲魚,很多瀕臨滅絕,在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物種在神農架卻可以見到,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神農架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于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現在神農架憑借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旅游資源,在作為觀光度假旅游區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車、攀巖、漂流、淡水垂釣等頗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活動。
好,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呢已經進入了神農壇景區,請大家稍作準備,我們馬上就要下車去游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神農壇風景區位于神農架旅游區的南部,是神農架旅游的南大門。雖然面積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個景區層次分明,自然風光十分優美。
神農架是神農壇風景區的核心部分,是專供炎黃子孫在此緬懷先祖,祭祀神靈的場所,祭壇內神農塑像高達21米,高大雄偉,莊嚴肅穆,它以大地為身軀,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雙目微啟,似在洞察世間萬物。頭上兩只牛角是根據傳說中的“牛首人身”設計的,中間的草坪和兩邊的臺階也是根據過去皇宮的格局所布置,中間為天子所走,左右則是大臣的通道。因為9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故兩邊的臺階全是9的倍數。臺階下即是祭壇,置有九鼎八簋、香爐、編鐘、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農氏首創牛耕,采藥救民,光照千秋,不僅因遍嘗百草,搭架采藥而使神農架得此名稱,更為子孫后代繁榮昌盛、繼續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離開神農壇,我們現在就要去神農架的至高點——神農頂風景區。神農頂風景區位于神農架的西部,我們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覽風景埡和板壁巖。請各位游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4米。
走過了神農頂,現在我們就到達了風景埡,風景埡原名巴東埡,號稱“神農第一絕”,海拔2800米,風景埡下的板橋河谷深萬丈,滿底瑯岈,風姿各異,四周巖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氣象瞬變,神韻競奇,將這風景埡的風光齊聚一體。
從風景埡出發,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里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那么現在我們就下車去板壁巖的石林和樹叢中走走,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看到野人呢。板壁巖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風,這一帶是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發現野人的蹤跡,毛發、腳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窩。野人的毛發無論是從表面還是細胞結構,均優于高等靈長動物。野人的腳印長約25厘米,步幅約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最令人驚嘆的還要算是野人的窩,窩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視野開闊,舒適如同靠椅,經驗證,這絕非獵人所做,更非猿類、熊類所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當然是那種介于人和高等靈長類之間的奇特動物了。
好了,游覽完板壁巖以后,我們現在就要返回飯店了,這一路上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相信游覽了一天的時間大家都會有些疲憊,那么大家就可以在這個時間里稍作休息。
推薦神農架的導游詞通用四
燕子埡海拔2200米,209國道穿崖而過,崖上松杉吐翠,紅樺披錦,遠觀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鄰近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燕子埡是人造壑口,1962年為使209國道貫通,當時108個工人,每4人1組,日夜兩班作業,用炸藥炸開了今天大家所看見的這一人造豁口,有位朋友問我為什么叫“埡”?埡是一種地貌特征,兩山之間的壑口就稱為埡,凡被稱為埡的地方,皆為交通之咽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燕子洞:燕子洞為天燕景區的標志性景觀,由燕徑直接通往燕子洞,燕子洞高約20米,洞內較寬,可容千人,從外看就象一不規則梯形,洞為一天然石灰巖溶洞。 洞內冬暖夏涼,里面棲息著數以萬計的短嘴金絲燕。 該燕子體長為12厘米,嘴長只有2厘米,頭背部為黑灰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故而得名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本來是一種海燕,它為什么會在高山安家落戶,千秋萬載,從不離去?下面就讓我們帶著疑問進入燕子洞吧,進洞約5米后,便無亮光,越進里面越黑,不到50米便已伸手不見五指,可這對燕子卻全無障礙,它們歸巢時一不撞著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準確地落回自己的巢中。 科學工作者曾做過有趣的試驗,將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膠布將其雙眼遮嚴,它們依然能準確無誤的飛回洞中,并照樣在洞中穿行。 原來它的頭部藏有一種類似超聲波的功能,不用眼睛就可探測出前面有無障礙物,同時它們還具有根據太陽、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別出方位的能力,其靈敏度簡直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此為短嘴金絲燕的第一大特征。 第二大特征是它的巢,被稱為燕窩,它的燕窩不像其他的燕窩僅用泥土或樹枝做成,而是由它自己的內分泌形成,因此經過加工以后就是高級營養補品。
金絲燕是一種海鳥為什么生活在高山地帶?據說, 神農架 在遠古時期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的變遷,如今燕子洞保留著冬暖夏涼的的 氣候 ,保持了原海洋性特征,因而它便留下來了,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云天飛渡
繼續前行我們便來到被稱為云天飛渡的觀景橋,此橋從遠看就象一輪彩虹懸掛于云天之中故名“云天飛渡”。 這一座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橋梁,在中國建筑史上屬領先水平。 它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最高的一座觀賞橋。 該橋總投資230萬元,其鋼材能抵抗零下42度嚴寒。 它高50米,跨度為58。 8米,中間窄,兩邊寬,最寬處達5米,最窄處3米。 在橋上是觀賞天燕云海和晚霞的絕佳處。 站在橋上,有一種寬廣博大,視野開闊的境地,可以將塔坪原始森林和紫竹河谷盡收眼底。 同時當地人講,這里原是一條龍脈,當年修209國道時將龍脈給炸斷了,所以現在修了這座云天飛渡將龍脈聯接起來了。
紫竹河谷
紫竹河谷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集水區,海拔高差近20xx米,這里 氣候 濕潤,人類活動破壞較少,保存有比較原始、豐富的森林植被類型。 該區濃縮著我國南從秦嶺、淮河,北至漠河依次分布的山地暖溫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中山帶落葉闊葉林,中山帶溫帶落葉闊葉、常綠針葉混交林和亞高山寒溫帶常綠針葉林等四種植被類型。 生態系統完整,生物物種多樣,椐不完全統計,該區擁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0xx多種,高等動物400多種,其中有20余種受國家重點保護。 就森林植物類型而論,該地區是我國北亞熱帶少有的資源最豐富的山地之一。 由于河谷中眾多的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樹像一個個噴水壺大量的蒸騰水分,據說一棵樹生產一公斤干物質,要蒸騰一千公斤的水分,這些蒸騰的水分便凝結成霧氣,漂浮在的森林的上空,每當雨過天晴,便會形成波瀾壯闊的云海,有時如小溪奔淌;有時似絹帶縹緲,有時似仙女散花,傾刻間形成浩如煙海,山峰在云海中時隱時現,樹木在云霧中若明若暗,群山如列島、似風帆,不是海市蜃樓而勝似海市蜃樓。 但更奇妙壯觀的便是佛光,佛光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現過,一是四川的峨眉山,一為 神農架 的燕子埡,佛光的形成具有一定條件的限制。 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有云海作參照物。 第二、具備四面高山,中間為谷地的特殊地形。 第三,必須有陽光照射在云海之上并形成45度夾角,幾經折射和散射后才能形成一輪絢麗多彩的光環。 奇特之處是光環能將人和物體映入光環中,形成“人在光環中,光環隨人動”的奇妙景象。
會仙橋
穿過云天飛渡橋,我們就上了會仙橋,會仙橋相傳是炎帝神農氏和太上老君下棋、聊天的地方。 前面的觀景臺有生長在石縫中的香柏樹,迎風搖曳、婀娜多姿、依然那樣郁郁蒼蒼,鴛鴦樹給無數有情人作出了表率,千百年來依然那樣相依相偎、忠貞不喻,向大自然訴說著古老的愛情故事。
神龜探海
沿步游道繼續往前行,不久我們就會來到龜頭巖,傳說此山中有一只神龜,是鎮山之寶,可保塔坪百姓平安,一旦神龜離去,便會有災難降臨。 有一天一位風水先生察覺神龜有離山出走的跡象,就號召塔坪百姓捐資。 修建六梭九級的寶塔一座,以便鎮住神龜,當寶塔建到第八級時,神龜已從山中露頭。 當地百姓整酒布席,焚香上供,頂禮膜拜,并要求修塔的工匠在一個晚上把第九級塔建起。 第二天一早六棱九級塔全部竣工,再看神龜的頭已變成了巖石,就這樣神龜永遠留在了山中,保佑著塔坪一方百姓的平安。
塔坪村是天燕景區重點投資建設的項目之一,因那里人跡罕至,原始自然與文化生態保持較好,以此為背景,建塔坪民俗村,使原本民風淳樸的塔坪散發濃郁的鄉土氣息,反映出神秘古樸的風韻。 配置度假設施,游客可住山莊或農家。 改造塔坪用地結構現狀,新建經濟林帶、農作物觀光帶,供游人參與生態農業園的生產收獲勞作,吃本土綠色山珍,學唱山歌做山里人,投入綠色家園,深切體驗 神農架 山鄉風情。
天門埡
天門埡海拔2328米,公路穿埡而過,是華中干線公路的制高點,相傳這里是炎帝神農的登天之門故名天門埡。 神農架 是神農氏搭架采藥的地方,天門埡是以神農氏搭架采藥為背景而建的,漫步在天門埡步游道旁,會依稀發現一些珍稀的中草藥,如天麻、七葉一支花等。 天麻屬草本植物,長著褐色的桿,地下部分有一肉質塊莖,外形像土豆成橢圓形,天麻的塊莖上有皺紋,曬干后外形較扁,最明顯的標志是塊莖上有點組成的圈狀橫環紋,把握好這一點就不會把干土豆當成天麻了。 天麻能治頭痛、眩暈、驚風、半生不遂等癥。 七葉一支花是一種以毒攻毒的藥,主要治蛇咬傷。 在這片森林里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相互以食物的關系進行聯結,形成食物鏈和金字塔,保持著該地區的生態平衡。 這里的典型動物林麝屬國家二級保護,它以青草為食,喜歡夜間活動。 林麝所產的麝香香氣濃醇,經久不散,是配制高級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劑。 神農架 的林麝數量很多,從20世紀毛皮收購的統計數字看,50年代4萬張,60年代12萬張,70年代87萬張,這些數字不僅說明 神農架 林麝多,也說明它們曾經遭受到大量的捕殺。 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的動物, 神農架 從20世紀80年代就實行全面的禁獵措施。
劉享寨
劉享寨相傳是明末清初,聯明抗清的將軍劉體純的兒子劉享曾在此結寨設防而得名。 劉享寨海拔2575。 4米,這里山高林密,地勢險峻復雜。 由于四塞險固,易守難攻,因而戰亂頻繁的歷史年代,古人曾在山中到處結寨設防,劉享寨一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劉享寨山勢險要,峭壁聳立,左邊是萬丈深淵,峻拔險絕,深不見底。 右邊是原始森林,古樹郁蒼,遮天蔽日,劍峰千仞,石林遍布,生有許多形態各異的山石,好像巨獸一般,猙獰地怒目而視,令人望而生畏。
山頂上,一座孤峰拔地而起,直插云端,這就是有名的“停月峰”它既有擎天一柱的雄姿,又有仙女下凡之姣態,劉享寨下面有一山洞,相傳是劉享府址,可藏數百人馬,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現在還能看到石塊疊砌的寨墻。
劉享寨是下一次開發的重點,在此欲建立一個野營基地,配置森林宿營的設施,如森林小木屋、帳篷等。 使游人有回歸大自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