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與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 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篇一
我細細打量著我們家的這個“新成員”。只見它一身雪白的“外衣”,上面有兩個旋紐:一個控制火力,一個控制時間。輕輕地按一下旋鈕下的方形小開關,爐門便自動打開了。里面有一個大玻璃盤,是用來放被加熱的食物的。
好奇心驅使我催著媽媽蒸條魚試試。媽媽拿來一條大鯽魚,放到微波爐專用盒里,配上佐料,往玻璃盤上一擱,調好時間,微波爐便開始工作了。從觀察窗上看到,玻璃盤轉起為了。只四分鐘,陣陣香味就撲鼻而來,令人垂涎三尺。
“別光顧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而忘了過去喲!”媽媽說著便從抽屜拿出一張照片來,認真地問:“兒子,你知道照片里這是什么嗎?”我搖搖頭,猜道:“一個油桶?”媽媽搖搖頭。這時我突然看見了這古怪的東西上有一個旋鈕,便又猜道:“我知道了!這是油燈!”
“錯啦!這是個煤—油—爐!”
媽媽鄭重其事地說:“8,9十年代初,多少人家做飯可離不開它呀!”
“是呀!”在一旁沉默不語的爸爸附和道,“這可比土灶強多了。土灶做飯常常嗆得人眼淚直淌,鼻涕直流,真麻煩啊!”
“后來換上了蜂窩煤爐,不再被煙熏了……”媽媽頗有感慨地接下去說,“可蜂窩煤爐總愛滅火,夜間還得有人關照它。早上起來生不著火,做不了飯是常有的事。”
“那后來呢?”
媽媽拍了拍煤油爐:“這煤油爐可隨時生火煮飯。但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經常散發出令人作嘔的難聞氣味。”
“再后來呢?”
“再后來就是煤氣灶了,煤氣灶火力旺,費時少,滅火時當然沒有難聞氣味。現在,又有了微波爐,省時又省事,哈哈!”爸爸回答。
啊!從土灶到微波爐,我們的生活不正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嗎?
與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 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篇二
不同的時代,擁有不同的童年,我們的童年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豐富的物質生活,更有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當然父母的童年同樣也帶給他(她)們無限的樂趣,更造就了他(她)們勤勞的雙手。不同的環境,會擁有怎樣的童年呢?好吧,我要和爸爸媽媽來一次童年pk賽--------
(一)比零食
一說到零食,爸爸可來勁了,他扳著手指一樣一樣地說:“小時候最火的就是攪糖稀:兩根冰棒棍加一團明黃色糖稀。一毛錢一團。攪一攪,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現在看來不太衛生。爸爸越說越來勁:還有啊,我小時候最不可思議的零食是棉花糖:五分錢一團,一勺一勺的糖進去,一團團棉花出來。棉花還能吃,還是甜的!還有冰棍真的是冰棍除冰就是棍了,絕對貨真價實!還有------”“爸爸總算停下來了。”當然這下該我說了:“現在我們的零食也不差,象好吃的署片,香嫩的肯德基,媽媽饞的直流口水,我才停了下來,相比而言,爸爸媽媽那時的零食就太少了,當然不用說自然是我們這個年代獲勝了。”
(二)比童年的樂趣
一說到童年的樂趣,我和爸爸都爭著要說,爸爸說他那時候的動畫片有《神筆馬良》,只要一支筆一畫就什么都有了,還有《天馬流星拳》、可愛機靈的《藍精靈》、《忍者神龜》-------還沒等爸爸完全說完,我就等不及了,連忙說:“現在動畫片也不比你那時候差,有變化無窮的《伏魔金剛》,還有《名偵探柯南》、《喜洋洋和灰太狼》、《虹貓藍兔七俠傳》多的去了,呵呵!”爸爸聽我講著,一臉羨慕,我不禁暗喜。
(三)比勤勞
現在的我們,說起勤勞不禁有些慚愧,爸爸的時代,除了學習外,回家后,還要洗衣、做飯、做家務事,而我們已經被完全異化了,每天的任務就是讀書,很少做家務,還時常抱怨東抱怨西,太不懂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了。
通過對比,我明白了,幸福來之不易,要用知識鋪墊,雙手創造。
與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 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篇三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還是純真的。不同年代的生活條件不同,環境不同,童年自然也不同。爸爸媽媽一直對我說:他們小時候怎么樣,怎么樣,你現在生活條件多好,什么東西都有了。我也來勁了,我要和爸爸媽媽比童年。
爸爸媽媽說:“他們從小在農村長大,那時候農村生活水平很差。”全村只有二朝不慮夕我家村民,一個月人均收入才二十多元。村里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到了傍晚,村民們全都拿著小板凳高高興興地聚在一起看電視,很熱!那時候打一個電話要跑到很遠的鎮上郵政局去打電話。再看看我們現在一個月人均收入要一千元左右,而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了四五臺彩色電視機,還有我們現在多好,只要在家里就能打了。
那時候,男孩子玩滾鐵環,女孩子跳橡皮精。到了周末,他們還是玩這些東西。那時候能吃飽肚子已經算是不錯了。再看看現在我們家里有彩電的電視機、電話機、電腦還可以玩網絡游戲……到了周末,還可以去旅游和逛公園。
與爸爸媽媽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幸福多了,從小就有人寵愛著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然而,我卻天天抱怨這抱怨那的。我想我決不能再唉聲嘆氣慌廢大好光陰,我一定不辜負你們對我的希望,做個好孩子。
與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 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篇四
現在的時代是21世紀,而爸爸媽媽生活的20世紀又是怎么樣的生活呢?
媽媽說她的童年嘗到最多的味道是苦和甜,但主要的還是苦。
苦多,那就先說苦吧。
首先是用的。我們現在用的都是爸爸媽媽給我們買的嶄新的,而媽媽那時候用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兄長,或是爸爸媽媽留下來的。書包用的要么就是迷彩包,要么就是布包。鉛筆沒有削筆器,都是自己用小刀削的。很差吧,比起我們用嶄新的書包,漂亮的削筆器,那簡直差太多了。
接著說吃的。現在的我們心中只有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什么的,根本想不到爸爸媽媽小時候吃的哪些東西。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吃的做多的東西就非粥、糕和紅薯莫屬了。當時,媽媽家門口有一片菜地,里面中都是些紅薯啊,毛豆蠶豆啊什么的。每當成熟的季節,媽媽就會親自下地,采摘蔬菜。把紅薯曬干,做成紅薯干;毛豆蠶豆炒了吃。每天早上再去雞棚里看看有沒有雞蛋。媽媽只有過年才能吃讓肉。
說完了用和吃,該說說生活環境了。我們現在住的都是樓房,別墅,都是水泥,而他們那時候住的最好的也就是轉頭砌成的房子。
不過,環境雖差,但也有好的一面。我們現在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廢棄污染的很厲害。而媽媽那時候,碧水藍天加上充滿生機綠樹紅花,簡直就生活在一幅畫中,馬路上基本沒有汽車,成了媽媽小時候和小伙伴們的嬉戲天堂,這種生活快樂逍遙,苦中帶樂,多好。
雖然說這樣比起來,我們的生活確實比爸爸媽媽那時候好一點,但是,環境的破壞又是我們的一大缺點,我們要保護環境,爭取重返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美麗環境。
與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 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篇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充滿歡聲笑語的。而爸爸媽媽的童年呢,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呢?在一次偶然的家庭飯后談話中,我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他們的童年經歷,吃完后,我的內心深處涌出一股愧疚之情。
在那個時代,媽媽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那時,家中迷信“重男輕女”的現象,媽媽只能吃他們剩下的飯菜,而好吃的,好玩的全給了哥哥。媽媽想買什么東西,都要經過再三研究討論,而只要哥哥一開口,就沒有什么不答應的,想必當時媽媽心里也不好受。
爸爸說,他們一家人住在草屋里,下雨天,房屋漏水,只能勉強過夜,每天餓一頓,飽一頓,哪像我們現在啊,吃的全是白米飯,可我卻還不好好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米飯,真是不應該啊!
媽媽上學時,除了筆,幾乎沒有正規的文具,媽媽說,她的書包從一年級用到初中畢業,仍沒有換過,而我呢,上學至今,新式書包不知換了多少個,文具更是不知浪費了不少……
回想起自己“飲食要講口味,衣服要講新潮,文具要講檔次”的行為,真是慚愧啊!
有句名言說的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我此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現幸福。我真是“不識幸福真面目,只緣身在幸福中。”爸爸媽媽曾把愛書寫在對我學習的關注中,把愛傾注于他們的“嘮嘮叨叨”的噓寒問暖中……我現在終于明白,爸爸媽媽用他們的愛,為我的童年寫上了一個大大的“福”字!
此時,我要大聲說:“我很幸福,我真的很幸福。”
與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 和爸爸媽媽比童年手抄報篇六
童年是一個人最幸福、最美好的時光,像五彩繽紛的寶石,又像歡快流淌的小河。我的童年和爸爸媽媽的童年相比,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爸爸媽媽告訴我:小時候,飯桌上的菜只有兩三樣,都是自家地里種的,能吃上一個水蒸蛋就不錯了。他們整天盼著過新年。過年了,就可以吃到魚肉,還可以穿上新衣服。
有一次過年,外婆做了一碗肉圓,媽媽偷偷地來到廚房,想吃上一個,正好被外婆逮著了。媽媽央求外婆:“給我吃一個吧?就一個。”可外婆卻嚴厲地說:“不行,這是招待客人的。吃一個少一個,明天怎么端上桌?”媽媽聽了,只好咽下了口水,無可奈何地走了。哎……那時候,一個肉圓對媽媽的吸引力多大呀!
我現在可幸福了,想吃什么,只要喊一聲,奶奶立刻去做。家里的飯菜吃厭了,還要上館子,什么牛排、雞翅……應有盡有,就算吃海鮮也沒問題。茶幾上的水果從不間斷,冰箱里的飲料隨便拿。如果有一天,我吃得少了,一家人都擔心了,問長問短,生怕我得病。
爸爸媽媽的童年,家里兄弟姐妹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早上出門干活,到天黑了才回家,他們從小就學會了干家務,洗衣、做飯、炒菜……每一樣都會,還會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而我現在就像一個小公主,從不做什么,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培養我成才。
如果說爸爸媽媽的童年充滿艱辛和淚水,那么我的童年卻洋溢著幸福和快樂。我時常告誡自己:雖然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但我們不能泡在蜜罐里,要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艱苦樸素,發奮圖強,爭做新世紀的好少年。請大家相信:我是草,就要破土;我是花,就要盛開;我是樹,就要長成棟梁。我要和中國一起夢想,一起騰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