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0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感悟篇一
1、家長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以后我們對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從有利于孩子的心靈健康出發。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按各科的教學目標引導孩子,使孩子樂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觀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安全意識。教會孩子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快快樂樂的生活、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合理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在完成家庭學業的前提下,給予其他興趣愛好培養,讓他做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4、要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溝通,對于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還不具備自學能力,憑借著的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只有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努力,讓孩子快樂的接受教育。
5、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取決于一個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養取決于好習慣的養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德修養。但是這些東西從小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所以,我們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謝xx小學的領導和老師提供了這樣一個讓家長提高進步的平臺。正是因為你們的不辭辛勞,無私付出,犧牲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培訓講座,真正的體現了老師們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0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感悟篇二
讀了陳鶴琴的《家庭教育》一書后,深知“怎樣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門需要用熱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積起來的學問。書中對于小孩的生活教育從醒到睡,從笑到哭,從吃到睡,從健康到生病,從待人到接物,從游戲到學習等,種種問題都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使我受益匪淺。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復雜的問題。俗話說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聰明,活潑,大方,好勝性強,自信心也很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等。但是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也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沒什么好處。“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難養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難教得很”,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諸多養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門更深的學問。
書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有時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經意間我們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這樣她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問:“為什么爸爸可以這樣、媽媽可以那樣?,我不可以呢?”
她的是非觀會混淆,對你以后的話也會將信將疑、不會那么采納聽從的。所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很重要,但以身作則說來簡單,實施起來卻著實不易,我們自己應在從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習慣,更稱職地為人父母。
自私似乎是現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里她愛吃的東西最好只給她一人留著別人是不能碰的,喜歡的玩具也不肯給別人玩,而且有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壞習慣。所以書中提到教育兒童要教他們掃除自私自利心理,對于食物不要爭多嫌少,對于玩具不要強奪霸占,需善事曉喻,教兒童推己及人,引導他們設身處地的思想,養成大氣無私的習慣,認識到分享比獨占更快樂。
書中的核心觀點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認識和尊重兒童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規律,倡導“游戲式教育法”。作者認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以游戲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應遵循這一規律,“游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游戲”。例如作者提出應該給孩子塑泥的機會,小孩子玩污泥,雖有時會污及身上的衣服,卻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對照今天很多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大大縮減了玩耍和游戲的時間和機會,怎不令人感慨!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0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感悟篇三
家庭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最多,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父母的教誨引導孩子從小走到大,對孩子今后的成功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家庭教育作為孩子通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對孩子的個性、品質和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從來不對孩子百依百順,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學,又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從來不對孩子的成績或錯誤不分青紅皂白地肯定或否定,從孩子的心理特點上考慮,避免出現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簡單粗暴。
對于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我們都要予以鼓勵和表揚,對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幫助他分析問題,找出不足,耐心地說服教育,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傷。孩子考試拿回成績單,偶爾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們都是先幫他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告訴他不要因為考試失利而產生畏懼感,勉勵今后加強學習,鼓勵下次取得好成績,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他的學習熱情。
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機會很多,其方法也各種各樣。首先我們讓孩子多注意觀察周圍的一切,學會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在家庭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時,我們就輔導他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并說出特征,從而不斷擴大他的思維范圍。有時還給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回答,逐步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們盡量不告訴他怎么解決,先讓他自己想辦法,找出最準確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方法。
他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便會在心理上得滿足,使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其次,動手操作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源泉。動手是孩子智慧的體現,多讓孩子動手操作,會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且孩子通過操作會發現很多新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難和問題時,孩子就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來解決。最后,我們還注重在家庭里要給孩子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在這種環境里,孩子的觀察、想象、思維能力可得到健康的發展。在孩子提出所謂“怪論”或做“怪事”時,我們從不輕易否定,而是讓他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我們相信:孩子潛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我們能正確地引導他的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發揮。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為達到這個目的,有的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實施各種智力開發或技能培訓,并且不滿足學校教育的內容,在業余時間給孩子請家教,如學琴、畫、棋、舞等,讓孩子成天被各種學習任務所困擾。大量的事實證明,對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任務,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由于孩子不是主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缺乏興趣,即便是參加了學習,也還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長此下去會損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基于此,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根據他的專長、興趣合理安排他的學習,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從不加重他的學習負擔。
家長對孩子的許諾必須慎重、實在,讓孩子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務。只有履行自己的諾言,家長的威信才能樹立起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對孩子許諾前先慎重考慮,該不該對孩子許諾,能不能兌現,這種許諾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等等。許諾后我們都會履行諾言,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時教育了孩子對誰都不能隨便說話和承諾,說了就要負責。
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體力方面的磨難,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敗、艱苦的勞作、疾病纏身,也都挫折的種種表現。家長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對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煉和能力品行的培養,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讓孩子承受適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從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使認識得以升華,也可以磨煉孩子的意志,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
古人說:“吃一塹、長一智”,說的正是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經受了磨煉才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對孩子從不溺愛,不怕讓孩子受委屈,不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經常帶孩子參加勞動鍛煉,以此來鍛煉孩子堅強的意志。在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會注重讓孩子對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引起負面影響。
將孩子培養成人是我們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獨立性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作為家長我們很清晰地認識到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從不會到會,然后到熟練。我們每次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經過努力,不管成功與否,都應該鼓勵,讓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在做事情時,哪怕做錯,我們也會對他多鼓勵少批評。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0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感悟篇四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里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兒子今年8歲,就讀于萊蕪市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一班,他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發展比較全面,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游戲、做事情慢等。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么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住小學關鍵期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說:“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圣大賢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認識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大并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著想,盡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采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小學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松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學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0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感悟篇五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味大加譴責、恐嚇。其實,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將犯錯誤轉變為絕好的學習機會。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新事物時,大人就算已經預知會遭到失敗,但仍應該讓孩子去試試看。
也就是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的滋味。有的家庭中,當孩子準備做新的嘗試時,家長或是說當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了,這樣既剝奪了孩子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驗的機會,又扼殺了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放手讓孩子去大膽嘗試,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
父母要有敏銳的目光,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肯定、鼓勵他們。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父母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優點。記得有位老師在評價孩子的作品時,說得非常精彩,對每一幅畫都是持表揚肯定態度,當老師拿出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的畫,老師看了看,驚嘆地說:“大家看啊,這幅畫,他用了多少種顏色啊,我們一起來數數…”我覺得所有的父母都要向這位老師學習,深入挖掘孩子的優點,充分肯定孩子。這樣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樣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為著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說:“這孩子只吃魚、肉、蛋,蔬菜不沾邊……這可怎么辦呢?”其實,當著孩子的面數落缺點,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就會出現越管越糟的現象。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會制訂一些“規則”,如: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晚上8:30前睡覺、上床后聽半個小時故事等等。對于這些規則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這樣不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家中所作的決定或規則,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保持一致。否則,就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點,將會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疼愛、信賴和期待,這將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