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主持詞學校心理講座主持稿篇一
“關注心靈,關注健康。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庇H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這里是由我校政教處心理咨詢室和校廣播臺聯合推出的“邢老師信箱”欄目,我是心理輔導老師邢老師。從今天開始本欄目正式與同學們見面了,以后每周三上午九點20分到九點40分邢老師都會以這種方式和大家進行的心靈的交流,歡迎同學們收聽。我們的欄目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從同學們的來信中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問題進行解答,如自我心理調節方法、青春期困惑、考試焦慮等等,當然,邢老師會遵守保密原則絕不會透漏同學們的個人信息。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心聲、困惑、疑問等以寫信的方式、qq、電子郵箱告訴給我,你也可以到辦公樓三樓找我面談,我會在第一時間為同學們進行解答。如果同學們對這個欄目有什么好的想法、建議,邢老師也歡迎你們來和我交流。
今天是我們的第一期節目,我想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心理健康的常識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克服自卑心理。首先來談談心理健康。有的同學甚至老師也不清楚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其實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大致分為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心理三個等級。
一般常態心理表現為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能力強,善于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人屬于一般常態心理者。
輕度失調心理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進行自我調節或通過心理輔導專業人員,比如邢老師的幫助,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為嚴重的心理功能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嚴重的心理疾病。
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智力正常;情緒穩定、意志正常;適應良好;良好的自我意識。
其實說實話,當個初中生其實挺難的,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上學,還要經歷各種考試以及完成各類名目繁多的作業、練習等等。如果考得成績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沒有白費;如果考得不好,那情況恐怕就有點兒“慘”了:老師的批評,同學間的攀比,特別是家里父母親的責難,就會一股腦兒地撲過來,讓你躲都沒處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初中生們怎樣保持心理健康呢?今天邢老師跟大家分享一條,那就是 首先增強自信,克服自卑。
邢老師收到過這樣一封來信,他是個男孩子,在家里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會干不少家務活兒,也很關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講話,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即使會回答的問題,問到他也是一言不發。為此,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這樣,時間長了,他就有了一些變化,變得更加內向,不愛與同學、老師打交道,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最后發展到作業本也不 帶的程度。邢老師和他談話時,發現這位同學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師不喜歡自己,父母也不喜歡自己,甚至覺得活著也沒什么意思,還不如死了算了。這樣自卑以至悲觀厭世的想法,出自一個初中生之口,實在讓人覺得心痛。
1.遇到困難時,首先懷疑自己的能力。
2.辦起事來優柔寡斷,總怕把事情辦錯而被人嘲笑。
3.常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
4.做事總愛后悔,總覺辦得不如意。
同學們,如果你有三種以上的表現,那你可能也存在自卑心理了。自卑不但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交友,還影響自己對自我的認識。那怎么克服自卑心理呢?這里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傳說有一位王子,長得十分英俊并且很聰明,但卻是個駝子,這個缺點使他非常自卑。有一天,國王請了全國最好的雕刻家,刻了一座王子的雕像。刻出來的雕像沒有駝背,背是直挺挺的。國王將此雕像矗立在王子的王宮前。當王子看到此雕像時,他心中產生了一種震撼。幾個月之后,百姓們說:“王子的駝背不像以前那么嚴重了。”當王子聽到這些,他內心受到了鼓舞。終于有一天,奇跡出現了。當王子站立時,背直挺挺了,與雕像一樣。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主持詞學校心理講座主持稿篇二
大家下午好!
在離期末考試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在這里舉行“壓力與情緒管理”專題講座,為的是讓同學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能科學高效學習,正確備考,爭取在期末考試乃至兩年后、三年后的高考中創造佳績,同時也為了讓辛苦的老師們能幸福、快樂地工作。今天,我們榮幸地邀請到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給我們做報告。鄭教授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師大輔仁應用心理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心理咨詢師協會理事長,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考試中心兼職研究員,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客座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客座教授,鳳凰網講堂金牌講師。主要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與治療、人才選拔與職業指導、測謊與反測謊等研究,是國內心理咨詢和心理測評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心理學應用第一人”。他先后承擔二十多個國家級心理學相關的課題,著書20多部,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30多篇。連續十幾年,每年在全國各地針對高中畢業生、教師和家長做《高考心理指導》講座,累計200多場,聽眾達二十萬人以上。鄭教授的講座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普遍好評。
今天參加講座的同學有:高一高二年級的全體同學和學校里的部分老師。期末考試乃至高考是一場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較量,不僅是知識技能的競爭,更是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競爭。我們將以怎樣的心態投入到緊張的復習應考中去?我們又怎樣帶著一種必勝的信念和穩定的情緒來到考場,以發揮出我們的最佳的考試水平?今天鄭教授的講座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也將會對我們同學的復習和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同時對各位老師快樂工作、高效教學必然提供極大的幫助。
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鄭教授為我們作精彩講座。(熱烈鼓掌)
壓力應對與情緒管理講座結束語
老師們、同學們:
從剛才鄭教授的精彩講座中我們已經感受到:鄭教授不愧是一位心理學泰斗。報告會上,鄭教授站在心理學研究的最前沿,全面深入地闡述了壓力的來源、表現及危害,壓力應對的方式方法,以及心理情緒的管理、放松和調節的主要途徑,特別是鄭教授總結的宣泄、轉移、幽默、放松、暗示、升華等很多種調節方法非常實用。3個小時的報告,被一次又一次的笑聲和掌聲打斷,精彩的報告,象一股清風吹過,在寒冷冬季里帶給老師和同學們一絲溫暖;象天降甘霖,讓老師們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沐浴。鄭教授以生動的實踐案例和豐富的人生閱歷開拓了同學們的眼界。他還給大家現場演示了國外很流行的“喊叫療法”,同時帶領大家進行了短暫的催眠放松,在語言描述的美妙意境中讓大家體會到了身心放松的舒暢感覺。鄭教授在隨后的講話中指出以上提到的擺脫煩惱的多種方法只是用做即時的緩解方式,而治本之道還是在于理智,要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他告訴同學們要堅持“三論”,記住三句話:相對論,“不好中有好”;全面論,“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發展論,“現在不好將來好”?!八崞咸研睦怼焙汀疤饳幟市睦怼币彩青嵔淌谒徒o同學們的兩條調節情緒的法寶。
最后鄭教授以一則伊索寓言新編結束了本次講座,十只面對酸葡萄的狐貍的故事又給了大家不同的啟示?!盁朗亲詫さ模鞓肥悄愕倪x擇!”相信通過本次講座很多老師和同學們都會以更加得當的方式調節自己的情緒,獲得更加快樂的人生!
今天鄭教授的講座給我們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更新了我們的思想觀念、擴大了我們的知識視野,使我們認識到這樣的一個道理:我們的心理是可以調節的、我們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我們的信心是可以通過自我訓練來樹立的。在今天的短短的三個小時中,我們享受到了一份精神大餐。
鄭教授教給我們心理調節、放松訓練、自信心訓練的方法和技能,是非常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大家剛才也已經親身體驗到了這些訓練方法的實效性。所有這些心理訓練項目簡單易學,占時不多,但非常講究實效,我們平時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訓練,也可以一個人在家里或者課間單獨訓練。通過這種方式解除心理疲勞、緩解心理壓力、解決學習和工作中的高原現象,對我們提高學習及工作效率,促進身心健康非常有益的。我們早點掌握并實踐這些科學高效的方法,必定會使我們的高考如虎添翼。
老師們、同學們,和風拂面,沁人心脾,那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的溫情;和風化雨,如坐春風,則是鄭教授饋贈我們在座每一位的禮物。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手持話筒,漫步舞臺,在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里,沒喝一口水,沒停一分鐘,就這樣娓娓而談,妙語連珠,這是體力,更是魅力;是學識,更是智慧。這對我們在座的這些剛剛踏進青春之門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最好的刻骨銘心的洗禮。希望大家報告會之后,反復回味老教授的教導,積極備考,高效備考,沉著應考,用優異的成績歡迎老教授明年的再次光臨!
最后讓我們再次用最真誠的掌聲衷心感謝鄭老,祝福鄭老!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主持詞學校心理講座主持稿篇三
又到了我們紅領巾廣播站播出的時間了,很高興與再次您相會。今天的紅領巾廣播站將給喜愛我們的聽眾,帶來一份驚喜!是的,今天,我們送給大家兩則小故事,通過這兩則故事傳遞心理健康的小知識。希望同學們能有所感悟、有所啟發。
第一則故事:“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只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喂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
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后,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于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只狼,口里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解讀: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沖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后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后果更是難以想象。
第二則故事:“釘子”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籬笆。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籬笆的洞,這些籬笆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