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一
在我們日常社會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節日。而在這些重要的節日、紀念日中,都蘊藏著寶貴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資源。
教師完全可以利用節日主題活動引導幼兒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1、通過參觀、調查、談話、繪畫、歌唱、家長助教、采訪等形式讓孩子認識各行各業的人,了解不同職業的差異,培養孩子觀察分析的能力;同時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體會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在我們的角色游戲中,孩子們盡情地扮演和表現心目中不同職業的角色。
2、讓幼兒了解勞動者為社會作出的貢獻,學說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送感謝卡片、寄感謝的信、表演手語“感恩的心”等方式尊重并感謝各行各業工作的人。鼓勵孩子們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
3、各班可邀請一位不同職業的家長與幼兒共同度過節日,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幸苦。
小班:“各行各業愛勞動”。
工人叔叔揮舞著手中的工具,在車裝上緊張熟練的勞動著;農民伯伯手持鋤頭,在田間仔細的勞動著;警察叔叔不怕太陽曬,在馬路中間認真的勞動著,還有很多很多各行各業愛勞動的勞動者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的勞動著,讓我們為他們辛勤的勞動說聲:“你們辛苦了!”
(一)主題目標
1、知道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了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并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的事。
3、激發幼兒愛勞動的愿望。
(二)具體活動
1、認識“五一”節(談話活動)。
2、勞動最光榮(語言活動)。
3、鮮花送給您(美術活動)。
4、快樂的勞動節(綜合活動)。
5、尋找身邊最可愛的人(特色活動)。
中班:“做光榮的勞動者”。
(一)主題目標
1、關心周圍人們的活動,了解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及與我們的關系,并尊重他們的勞動。
2、體驗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關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們學習。
(二)具體活動
1、建筑工人(談話活動)。
2、送貨員(數學活動)。
3、學做解放軍(音樂活動)。
4、參觀消防隊(參觀活動)。
大班:“尋找身邊最可愛的人”。
(一)主題目標
1、采訪身邊以及周圍的人的工作,激發對不同勞動人群的工作認識。
2、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樹立良好的勞動意識。
(二)具體活動
1、快樂的小幫手(談話活動)。
2、勞動的計劃書(社會實踐活動)。
3、五一家庭勞動日(綜合活動)。
4、歌曲《勞動最光榮》(音樂活動)。
5、慰問身邊的勞動者(參觀活動)。
6、尋找身邊最可愛的人。
(一)數學區:小小理貨員
1、目標:根據自己的認知需要選擇不同難度的按要求擺放。
2、材料:不同難度的貨架底板。
3、指導要點:選擇相應底板,并根據要求擺放不同價錢的物品。
(二)科學區:小小水管工
1、目標:和同伴一起合作接通水管。
2、材料:不同長度的__管若干,三通、彎頭等若干。
3、指導要點:根據需要設計水管長度,彎曲方向,提醒幼兒接水時不要漏水。
(三)語言區:他們的工作
1、目標:和老師、和同伴、自己閱讀有關“各行各業的人們”圖書,并能與同伴交流。
2、材料:自制“各行各業的人們”圖書若干。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選擇“各行各業的人們”圖書閱讀,并及時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
(四)手工區:服裝加工廠
1、目標:和同伴一起利用各種材料制作服裝。
2、材料:各類美工工具、紙張、廢舊材料、衣服式樣底板等。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服裝并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裝飾。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二
《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終極目標,同時倡導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嘗試用多種方法玩球,通過幼兒自由探索球,嘗試用拍、滾、拋、踢合作等進行探索。進一步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能力,激發幼兒對玩球的興趣。
1、培養運球·拍球·傳球·接球的能力。
2、懂得利用各種工具,探索皮球的玩法。
3、產生玩球的愿望和興趣。
跳繩、皮球、瓶子、棍子、呼啦圈、布等。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在操場上集中,進行隊列隊形的變換。
要求:幼兒聽口令,有節奏的進行,挺胸抬頭擺起臂,眼看前方隊列整齊,左右轉彎為直角。
二、基本部分
1、準備活動:
簡單的熱身運動,有針對性的對玩球時會受傷的地方進行訓練。
如:膝關節、腕關節、裸關節。
2、身體活動:球操
要求:做操時動作到位、用力。
3、花樣玩球
寶貝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器材,有呼啦圈,棍子·跳繩·瓶子·布等等,請寶貝們和你們的好朋友一起來試試,看看除了我們以前的玩法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玩法。老師觀察幼兒的活動,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想出更多不同的玩法。老師在旁訓練指導,仔細觀察,示范其他的玩法,引導幼兒重點練習控球·行進拍球· 傳接球的能力。
三、傳球游戲
把幼兒分成六縱路,第一排的小朋友手拿著皮球在頭頂上,老師喊預備開始后,就從頭頂上傳給下一位小朋友,直到最后一名小朋友接到球后,迅速的跑到第一個小朋友的前面把手舉高,速度最快的小朋友將會得到一朵大紅花。
四、結束
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今天的感想,學會了什么,心情怎么樣,互相交流。
課余時間適當的增加這個游戲,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體育《皮球,我會玩》這節活動目標基本完成,環節層層遞進,利用幼兒玩球的已有經驗,嘗試用多種方法玩皮球,在開放的氛圍中孩子們用拍球、拋球、踢球、兩人滾接球和合作抱球走等多種方法進行玩球,激發了幼兒玩球的興趣。
1、 熱身活動導入,幼兒興趣高,但是活動時間太長。
2、 教師的提問要更具體和有針對性一些。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三
20xx.5.27—20xx.6.14
七年級各班教室
學校領導:李國緒,田祥發;指導教師:祝貴倫,王曉娟,潘偉,北碚區水土二中七年級數學非書面測試評價活動方案。
1.通過學習本學期數學知識,使學生認真總結經驗與教訓,享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體現學生在該學科中表現出來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程度。
2.學會自己評價自己,能在小組評價中積極參與、合作與交流,在集體中鍛煉自己,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
3.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會軸對稱變換和數學美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學生的應用數學知識意識。
1.分組,指派組長,落實職責。
2.每人準備一張大小合適的棒紙,水彩顏料。
3.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遵守活動紀律。
1.評分標準:
①寫總結自評3-5分;
②組評1-3分;
③軸對稱圖案設計6-10分;
④小論文1-4分,總分不超過20分,數學論文《北碚區水土二中七年級數學非書面測試評價活動方案》。
2.讓學生寫出數學期末書面總結,一定要體現學生在該學科學習中表現出來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程度等。按照評價條款的10條(見后),每條10分,共100分,自己給自己打分,評出等級。
3.小組評價,四人為一小組,評價人先把期末總結在組上交流,然后由其余三個組員打分,最后由組長總評,評出等級。
4.針對學生自評、組評,結合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由任課教師進行綜合評價,評出等級。
5.每位學生交一份“軸對稱圖案設計”作品,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設計圖案是否新穎美觀、立題明確、顏色搭配恰當等評出等級。
6.寫一篇有創意的小論文,如有:瓷磚中的數學,圖標的收集,社會調查,概率統計初步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等。
語句通順流暢,論據準確充分,字數在300字以上。
7.結合學生自評、小組評、教師評,最后由數學組全體教師評定分數。
只有寫出小論文的,才可能得滿分20分。
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如:
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夠不回避遇到的困難;
是否樂于與他人合作,愿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是否能夠通過獨立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
是否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是否能夠使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是否理解別人的思路,并在與同伴交流中獲益;
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過程的意識。
1.是否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力高度集中,服從老師的'安排,聽從老師指揮。
2.是否勤于動腦、動口、動手,舉手回答問題是否積極主動,口齒清楚、流利、正確。
3.是否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合作交流,探索、討論問題,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
4.是否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是否有照抄別人作業,早上趕作業;請人幫助做作業等現象
5.是否有你最滿意的作業,作業書寫是否工整、正確。
6.分小組活動討論是否積極主動。
7.是否有自己獨特的解題方法。
8.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夠不回避遇到的困難。
9.是否能夠獨立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獨立完成作業。
10.回家是否主動看書學習,復習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