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立夏心得體會篇一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代表著農民朋友們在耕田播種時迎來了一年中的第一個夏天。隨著立夏的到來,大地變得更加溫暖,春天的花朵逐漸謝落,夏季的綠意漸濃,萬物復蘇。在這個獨特的時節里,我有幸感受到了立夏帶給我的喜悅和感慨。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展開敘述我的立夏心得體會。
首先,立夏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與無限的希望。立夏之際,天空的藍變得更加深邃,陽光透過層層樹葉的縫隙灑在地面上,讓人倍感溫暖。大地上的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花兒爭相綻放,小草綠油油地鉆出土壤,各種昆蟲紛紛出現。這個時候,農田里的莊稼也開始生長,玉米苗兒從土里鉆出頭來,水稻苗仍然翠綠欲滴。這一切都讓我深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無論是大自然還是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和機會,只要我們勇于追求,也能一爭艷麗,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其次,立夏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守望和感恩的重要性。在立夏期間,種植者要時刻守護莊稼的生長,防止害蟲侵襲和疾病的發生。他們努力工作,不畏艱難和辛勞,保護著自己的辛勤播種。正是因為他們的守望和努力,才使得莊稼能夠茁壯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辛勤耕耘和等待的艱辛,也更加懂得了守望和感恩的重要。我學會了感激他人的付出和幫助,也學會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守護和關心身邊的人們。
第三,立夏讓我認識到了時間的寶貴和珍貴。立夏之際,冬去春來的循環再次向我展示了寶貴的時間輪回,使我深入思考生命的短暫。剛剛還是冬天,沒有開花的枝頭,轉眼之間就已經到了立夏,花朵盛開,萬物復蘇。這讓我明白了人生百態的無常,告訴我要珍惜每一天,善待他人,及時行樂。在每一個細小的時刻里,我都會更加用心去過好當下,不負時光,不留遺憾。
最后,立夏讓我更加體悟到了協作和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在農田中,農民們互相幫助,共同勞作,使得莊稼得以生長。他們因為各種困難而更加團結,攜手努力,最終得到了豐收的喜悅。這讓我深感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團隊的協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也應該互相幫助和支持,建立起團隊精神,以共同的力量實現更大的夢想。
立夏是一個孕育希望、感悟人生、珍惜時光和團結協作的時節。在我心中,立夏不僅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注入追求夢想、成長和希望的力量。立夏讓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學會了守望與感恩,珍惜時光和團隊精神。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夠一直保持著這種心得體會,用積極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未來的日子。讓我們一同肩負希望,放飛夢想,努力奮斗,追逐屬于我們自己的夏天。
立夏心得體會篇二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歷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農歷的立夏節氣,立夏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通過東方天氣小編查閱相關資料,可以確定2017年的立夏在農歷5月5日。
1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骃在賦里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2嘗新活動
在后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腌鮮、鹵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3斗蛋游戲
那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肴。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4立夏“稱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里。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據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后,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托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后,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
而孟獲不忘丞相囑托,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
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么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立夏心得體會篇三
立夏,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夏季的開始。當立夏來臨之時,大地溫暖起來,萬物復蘇。隨著每年的立夏,我漸漸明白了很多事情,領悟到了一些道理。下面我將就立夏給我帶來的心得體會進行闡述。
首先,立夏讓我深刻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冬天寒冷的日子終于過去了,春天的花朵凋零,翠綠的枝葉遍地生長,夏天也隨之而來。站在時間的長河中,我感受到了時間的流轉,感受到了歲月的更迭。立夏提醒我,時間是如此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斷努力向前,不斷追求進步。
其次,立夏讓我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之心。立夏時節,大地回春,萬物復蘇。枝繁葉茂的樹木,花朵綻放的田野,都給我帶來了無窮的驚喜。每一次仰望蔚藍的天空,聆聽鳥兒歡快的歌唱,我都不禁想到大自然的偉大和恩賜。立夏告訴我,要珍愛大自然,要善待動植物,要保護生態環境。
再次,立夏讓我意識到生活需要調整節奏。夏天的到來意味著陽光燦爛、空氣濕潤,適宜戶外活動。在立夏這個節氣里,我慢慢調整了生活節奏,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經常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每天都保持一定的鍛煉,增強體質。立夏告訴我,人生如同四季更迭,應該隨著季節的變化調整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此外,立夏還讓我明白了努力爭取的重要性。立夏之后,炎熱的夏天就要到來,這個時候,萬物都競相生長,爭奪陽光和營養。在立夏這個節氣里,我領悟到,生活也是一場競爭的戰場,只有付出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立夏告訴我,只有拼盡全力,不留遺憾,才能在繁華的世界中立下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后,立夏給我帶來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立夏時節,大自然萬物都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這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在立夏的時候,我總是不自覺地問問自己,我未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在立夏的時候,我制定了許多目標和計劃,在每天的努力中一步步靠近夢想。立夏喚起了我的希望和憧憬,告訴我,只要有堅持和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總之,立夏讓我學會了珍惜時間,學會了敬畏大自然,學會了調整節奏,學會了努力爭取,也讓我心懷希望和憧憬。立夏是一個開啟心靈的節氣,它給了我許多啟示和感悟,讓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我會牢記立夏帶給我的心得體會,將它們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斷前進,不斷努力,向著未來的目標邁進。
立夏心得體會篇四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懷君晴川上,佇立夏云滋。
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
聞有關河信,欲寄雙玉盤。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
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
2.壺中天/念奴嬌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 年四月十二。依舊洛里吟窩,華臺書隱,心事無懷氏。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珠璧禎祥,斗牛光景,預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 年方六十歲。
3.日憶京師諸弟
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4.五月槐花飄香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陸游
松陰系馬啟朱扉,粔籹青紅正此時。
守墓萬家猶有日,及親三釜永無期。
詩成謾寫天涯感,淚盡何由地下知。
富貴賤貧俱有恨,此生長廢蓼莪詩。
5.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 陸游
手持綠酒酹蒼苔,今歲何由疋馬來。
清淚不隨春雨斷,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歸心切,白發凄涼老境催。
誓墓只思長不出,松門日日手親開。
6.立夏 作者: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7.立夏前二日作 陸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征路遠,游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8.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余日 陸游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閑人日月長?爭葉蠶饑鬧風雨,趁虛茶嬾斗旗槍。
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
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幾與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間病不禁,四月欲盡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開口何曾談世事,收身且復愛吾廬。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9.立夏
詩畫/吳藕汀
多年不見小黃魚,
寄客何來櫻筍廚。
立夏將離春去也,
幾枝蕙草正芳舒。
10.作者: 蘇泂
《金陵雜興二百首》
立夏連朝劃地寒,看承芍藥倩園官。
秋千拆罷無聊賴,軒檻周遭綠一般。
11.《初夏即事十二解》
作者:楊萬里
忽聞水上琵琶聲
志在千里
為誰辛苦為誰甜
萬徑人蹤滅
人生易老天難老
而今邁步從頭越
恨別鳥驚心
江清月近人
山不在高
朱門酒肉臭
12.《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
作者:滕岑
不教胡馬度陰山
牧童騎黃牛
道是無晴卻有晴
天街小雨潤如酥
舊書不厭百回讀
位卑未敢忘憂國
無意苦爭春
星垂平野闊
我寄愁心與明月
露似珍珠月似弓
立夏心得體會篇五
立夏,顧名思義,是夏季的開始。五月初五,夏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冬去春來,萬物復蘇。作為一個歲月循環的見證者,我對立夏這一節氣有著深深的感受和體會。立夏不僅是氣候變化的標志,更是人們心境轉變的標志,下面我將從身心健康、飲食養生、節氣文化、生態環境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談談我對立夏的心得體會。
首先,立夏給我的最大體會就是身心健康。立夏之際,氣溫逐漸升高,天空湛藍,陽光明媚,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陽光和熱量。這種氣候的變化,會讓人們感到陽光的溫暖,從而增加了人體的活力和能量。同時,夏天的氣候濕熱,容易導致人們出現體力不濟、疲倦乏力等問題。因此,我在立夏這一天開始注重鍛煉身體,以增強體態和養生。經常戶外運動、太極拳等,不僅可以增強體力,還可以調節體內的能量平衡,使身心更加健康。
其次,立夏給我帶來的另一個重要體會是飲食養生。傳統上,立夏的飲食有講究,人們開始多吃一些清淡、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的食物,如蔬果、豆類等,這樣可以幫助人們消暑解渴。在立夏這一天,我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食欲,適量攝取水果和蔬菜,同時避免油膩和辛辣食物。這樣的飲食習慣在夏天可以保持身體清爽,預防暑熱侵襲,對于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第三,立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夏這一天,人們會舉辦一些傳統的祭祀和儀式,如“夏社”等。這是古人為了祈求豐收和保佑人們平安健康所舉辦的活動。我了解到這些傳統文化,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文化的底蘊。通過學習和參與一些傳統文化活動,我不僅了解了歷史和文化,更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力量。
第四,立夏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時期。立夏之時,野外的草木開始繁茂,花朵也紛紛綻放。在這個時候,我常常利用業余時間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這個時期的美麗和生機。我會參加一些綠化活動,如植樹和清理垃圾等,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這種親近大自然的行為,讓我更加了解和珍惜自然的美麗與力量,也讓我意識到自己應該為保護大自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立夏讓我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體會。立夏之時,人們悄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和力量。我們意識到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們應該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正因為對于自然的尊重和保護,我們才能在立夏這個時節中感受到旺盛的生機和美麗的景象。
綜上所述,立夏不僅是夏季的開始,更是人們身心健康、飲食養生、節氣文化、生態環境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映。通過對立夏的深入體會和感受,我意識到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尊重和保護自然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立夏這個節氣中,從身心健康、飲食養生、節氣文化、生態環境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獲得屬于自己的體會和體驗。
立夏心得體會篇六
1.農時節令到立夏,查補齊全把苗挖。
2.糧棉作物勤松耪,滅草松土根下扎。
3.水稻插秧突擊搞,季節不容再拖拉。
4.玉米花生繼續種,紅麻黃姜和芝麻。
5.閑散地上種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6.麥澆開花灌漿水,防治銹病和麥蚜。
7.蘋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當果子大。
8.適時防治棗步曲,一般不宜過立夏。
9.牛驢騾馬喂養好,加強防疫常檢查,
11.小豬要動大豬靜,放羊滿天星為佳。
12.靜水鯉魚流水鯰,科學喂養魚龜蝦。
13.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
14.春爭日,夏爭時。
15.立夏麥齜牙,一月就要拔。
16.一穗兩穗,一月入囤。
17.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18.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
19.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
21.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22.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
23.立夏前后連陰天,又生蜜蟲(麥蚜)又生疸(銹病)。
24.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龍往往少不了(火龍指紅蜘蛛)。
25.風生火龍霧生疸。
26.麥拔節,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
27.小表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于立夏。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
28.立夏大插薯。
29.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31.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32.立夏種綠豆。
33.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
34.季節到立夏,先種黍子后種麻。
35.立夏前后種絡麻。
36.立夏種麻,七股八杈。
37.立夏前后,種瓜點豆。
38.立夏種姜,夏至收“娘”。
39.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
41.先栽淺,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立夏心得體會篇七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志著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開始。在立夏這一天,氣溫開始升高,生活節奏也逐漸進入夏季。作為一個喜愛大自然的人,立夏給我帶來了許多心得體會。下面我將以五段式的方式,分享我對于立夏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立夏給我帶來了春天的告別。春季是一年中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萬物復蘇,大自然恢復了生機。花朵盛開,鳥兒鳴叫,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希望。而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的結束,這讓我感到了一絲絲惋惜。我開始懷念那些溫暖的春風,渴望著春天再次降臨。但同時,我也意識到,一切都有一個結束的時刻,春天結束了,夏天的腳步已經悄悄臨近。我學會了接受和珍惜眼前的一切,將已經過去的春天留存在心中。
其次,立夏讓我感到了夏日的溫暖。在立夏這一天,氣溫逐漸回升,陽光也變得更加明媚。夏天是一個炎熱的季節,但我喜歡夏天的熱情和活力。炎熱的天氣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大自然,欣賞美麗的風景。在夏天里,我可以盡情享受戶外活動,去感受陽光的溫暖,海風的清涼和沙灘的柔軟。夏天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熱情的季節,我學會了在這個時節里放下心情,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夏天的挑戰和機遇。
第三,立夏引起了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立夏是一個過渡季節,在這個時候,我更加注重保持身體的健康和養生。立夏的時候,氣溫開始上升,容易出現中暑等健康問題。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我學會了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溫。此外,立夏也是一個合適的季節去進行體育鍛煉,我會選擇早晨或傍晚時分進行戶外運動,如慢跑、騎行等,以增強體質和提高身體抵抗力。通過關注身體健康,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夏季的炎熱天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第四,立夏帶給我對生命力的思考。立夏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大自然萬物欣欣向榮,繁花似錦。這個季節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蓬勃的生機。小草鉆出泥土,樹木抽出新芽,昆蟲蜂擁而舞,這一切無不展現著生命的奇跡。立夏教會了我珍惜生命,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天。每當我看到這個充滿活力的季節時,我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善待生活,珍視每一個瞬間。
最后,立夏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憧憬。立夏的到來不僅意味著春天的告別,更代表著夏天的開始。夏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瓜果蔬菜成熟了,稻子豐滿了,收割的希望也與日俱增。從立夏開始,我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我相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加美好,帶給我更多的收獲和幸福。站在立夏的分水嶺上,我將繼續努力追尋夢想,為明天的美好而奮斗。
總之,立夏給我帶來了許多心得體會。它讓我告別了春天,感受了夏日的溫暖,關注了身體健康,思考了生命力,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立夏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它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的挑戰。我會繼續保持對大自然的熱愛,用心感受每一個季節的變遷,用心體會每一個時刻的美好。
立夏心得體會篇八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
據載,立夏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舉行迎夏儀式。且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2017年的立夏節氣在5月5日。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并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就是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蛄)蛄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關于立夏,各地有各種習俗和禁忌。
俗話說“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見的癥狀,患者多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立夏這日,人們煮好雞蛋,有的地方還特地用紅茶或核桃殼煮蛋,稱“立夏蛋”。將蛋放入用彩線編織的蛋套中,相互饋送。或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
小孩子們斗蛋為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還有的地方,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相傳,立夏這天的飲食,必吃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肴,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吃竹筍拄腿,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吃豌豆拄眼,帶殼豌豆形如眼睛,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這些說法,目的都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無恙,防止生病,順利度過炎夏的愿望。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
人們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著吉利話。
秤人這一風俗的由來,民間的傳說雖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與劉備的兒子-----阿斗有關。
一說諸葛亮七擒孟獲,以德服人,孟獲是心服口服。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托孟獲每年要看望蜀主一次。因囑吒之日,正好是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每年立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晉武帝滅蜀擄走阿斗后,孟獲依然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阿斗,并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
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也就不敢欺侮阿斗。這樣,阿斗的日子得以過得清靜安樂。
從這一傳說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清靜安樂”生活的向往,因立夏秤人給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就借此習俗,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另一說:孫尚香回江東的時候,劉備讓她帶上阿斗,便于照料;過段日子,趙云奉命過來探望,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的面給阿斗秤了體重,說好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體重是否增加,由此表示孫夫人對這后兒子的精心照顧。此說法傳入民間,就逐漸演變成,這一天稱了體重,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1、五色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2、吃軟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3、吃蝦面
舊時,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把蝦摻入面條中煮食,蝦熟后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表達對夏季的祝愿。
4、吃“光餅”
福建一些地區立夏有吃“光餅”習俗。
5、“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 “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舊時,母親多選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眼,說法是此日穿通的耳朵眼不容易長回去。
穿耳朵眼時,母親一般不事先說明,免得孩子護疼。而是預先準備好用火消過毒的繡花針,并把孩子哄到自己懷里吃雞蛋,在孩子吃雞蛋張口咬蛋時,一針快速穿過孩子的耳垂。
還有的人家為自己家的小貓穿耳朵眼、扎紅頭繩。
立夏日有忌坐門檻的說法,特別是孩子。俗傳立夏坐門坎,夏天里會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
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門檻了,就必須要坐滿七根門檻,才可解除這種禁忌。
立夏這一天,古時也稱“春盡日”。春去夏來,往復循環,一年又一年。
立夏心得體會篇九
立夏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它標志著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開始。在這個時刻,大地萬物都進入了生長的黃金季節,不禁讓人感慨萬千。有了立夏這個重要的節點,人們對于自然界的變化和人生的感悟也會有所改變。在我看來,立夏不僅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種心態的表達與體會。
首先,立夏教會了我珍惜時光。立夏時節,冬季的寒冷已經遠去,春天的溫暖也已過去一半。夏天隨時準備踏入我們的生活,而立夏則提醒我們要珍惜春季的余溫,好好把握時間。看著盛開的花朵、蔥郁的樹木和勃勃的青草,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瞬息萬變的季節更是如此。立夏讓我明白,人生苦短,應該珍惜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其次,立夏讓我體味到生命的力量。立夏是大自然萬物生機勃勃的季節,也是萬物承載無限潛力的時刻。看著小草鉆出地面,鮮花盛開,我不禁感嘆萬物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頑強。立夏教會了我堅持不懈的精神,告訴我只要堅持不斷努力,生命就會迸發出無限的力量。
此外,立夏讓我明白了人與自然的聯系。立夏時節,大地的一切都在煥發生機,而人類也需要與自然相融。走進大自然,感受春風拂面,青翠的樹影和動人的鳥鳴,讓心靈得到了凈化。我發現自己與自然界息息相關,沒有自然界的滋養與庇佑,我們的生命將是黯淡無光的。因此,立夏讓我明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命。
最后,立夏讓我體悟到了生活的美好。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繁忙、最歡快的季節。夏天的陽光明媚,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立夏后的生活仿佛一下子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人們紛紛外出游玩,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快樂。立夏教會了我樂觀向上的心態,讓我對于生活有了積極的態度,并時刻保持對美好事物的熱愛。
總的來說,立夏是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節氣。它教會了我珍惜時光,體味生命的力量,明白人與自然的聯系,并使我體悟到生活的美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努力,將立夏所教給我的思想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堅持珍惜時光,保護環境,享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立夏心得體會篇十
唐·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宋·劉筠
舜柏森森拂絳霄,薰風瑟瑟動云璈。
琳房遍設沉榆席,金檠齊燃綠桂膏。
秘冊十行開鳳檢,靈輝三燭駐霓旄。
香飄員嶠空歌歇,北斗闌干月殿高。
宋·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臺。
明·蔡汝楠
一樽開首夏,獨對落花飛。
幽僻還聞鳥,清和未換衣。
綠幃槐影合,香飯藥苗肥。
盡日柴關啟,蠶家過客稀。
明·張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過春時。
雨多苔蝕懸琴壁,水滿蛙生洗硯池。
風浦蕭蕭帆過疾,煙空漠漠鳥來遲。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許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