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要求作者在思考問題的同時,要有獨立的見解和深入的思考。一篇好的作文可以啟迪我們的思維,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優秀作文的片段吧。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一
鎮江有一首三怪謠: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免鍋里面煮鍋蓋。這首童謠里面就介紹了鎮江三樣美食:香醋、肴肉和鍋蓋面。
其中,我最愛吃的就是鍋蓋面啦。鍋蓋面的面條是跳面,吃起來很有嚼勁。鍋蓋面的面湯里有醬油和豬油的.香味,如果再加些鎮江香醋,那面湯的滋味就更美更鮮啦。我們在鎮江鍋蓋面品鑒館里品嘗了鎮江的許多美食。
我們點了一份腰花蝦仁面和一份長魚蝦仁面,點了兩塊肴肉,一籠蟹粉湯包和一籠燒賣。長魚就是黃鱔,鎮江人管叫長魚。鍋蓋面可好吃了,我把面條統統吃光,爸爸更夸張,連面湯都喝了個精光。我還想再來碗面時,被爸爸阻止了,我還想吃呢!
鍋蓋面真是人間美味啊!
對了,關于肴肉還有個傳說和張果老有關,大家有興趣可以百度查詢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寫著美食的日記,我又餓了,不寫了,問爸爸媽媽找吃的啦。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二
后來,我們到了吃美食節的地方。我們停好了車,就去買東西了。
我下車一看,有人山人海的人在買東西,有的手上拿著羊肉串、有的`拿著臭豆腐,等、等的東西。
后來,我們也買了羊肉串,我們一邊走路,一邊吃羊肉串。
我們走呀走,走到了一個買飲料的地方,我跟爸爸說;‘‘我們買一瓶飲料給媽媽吧!’’后來,我就買了一瓶。
我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把飲料摔壞了。
后來,我就傷心的回家了。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三
8月24日,我和奶奶爸爸去北京路吃廣府特色小吃,雖然那是好多天前的事了,可是一想到我吃得很歡快的牛雜,我就流口水。
奶奶和爸爸帶我來到了北京路,北京路的人很多:逛書店的,逛百貨商店的,品嘗小吃的人來人往。在那里,我看到了在地底下歷代的北京路,北京路比我們的地要低,上面鋪滿了小石子兒,我正開心的欣賞著,一陣“咕咕咕”的響聲響了起來,奶奶和爸爸都奇怪的看著我,嘿嘿,我臉有點發燒了,肚子太餓了。爸爸從后背抽出一把扇子:“走,我帶你們去吃廣府特色美食。想吃啥?”“牛雜!”還沒走到牛雜店呢。撲鼻的香味就從遠處飄了過來,不用說,肯定很好吃!我們走到了牛雜店,我點了三碗蘿卜,要辣的,再點了三碗辣的牛雜,店主是一個爽快的大嬸,馬上就答應了。這牛雜是正宗的廣東牛雜,味色俱全。我看著別人碗里的牛雜,口水都直流三千尺。牛雜和蘿卜終于來了,我夾起一個牛腸子,放進嘴里嚼,又辣又香,用牙齒嚼是脆脆的,滑滑的,我又拿起一個牛肚,軟軟的,香香的,真好吃!我三口兩口吃完,打了個嗝,目光轉到了蘿卜上,沒錯,我又夾起兩三四個蘿卜,一口吞下去,對爸爸說還要一碗,爸爸和奶奶吃驚的看著我,過了一分鐘才反應過來。牛雜,是牛身體里的不同部位混雜一起,好吃,香辣,我保證你吃了一口就愛上牛雜一輩子。
怎么呀,你想不想來北京路吃那里的牛雜呀!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四
今天,我們學校舉辦了美食大賽。我們四(2)班有三樣菜被選中了。一個是的“一行白鷺上青天”,一個是的鮮花怒放,還有一個是我做的“姜公釣魚”。我先把腌好的魚放進油鍋里炸一分鐘左右,然后撈出來放在魚盤中,撒上姜、蔥、蒜等佐料,最后放進微波爐中蒸兩至三分鐘。我把魚作好了,同學們都跑上來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看。大家都說好香呀,真想吃一口。
過了一會兒,評委們都來品嘗我這道菜了,他們連聲說好吃好吃。因為我做的菜色香味美,他們滿意地投了我班一票,我為此感到自豪。這下輪到同學們吃了,他們三下兩下就吃光了。吃了后同學們都贊不絕口,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想,下次的美食節,我一定會有更好的菜奉獻給大家。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五
貴陽的“小肥羊”火鍋很著名,前不久,小肥羊剛開業時,我們一家人去鴻通城里吃小肥羊。
小肥羊里的食物很多,有羊肉串、羊肉火鍋、羊肉湯、卷花肉等等。去吃小肥羊,這才知道它的做法:
把綿羊的毛去掉后,再把綿羊里的各個部位全部分開,然后放入鍋里,把火開到三擋,這樣煮起來既快又好吃。
吃完以后,里面有一個大轉盤,大轉盤里有兩個小轉盤,一個是優惠盤,一個是折扣盤,優惠盤是指有些消費券,可以抵消你所點的食物一份,這樣價格就會減少;折扣盤可以把吃過的食物降價,可以少付點錢。注意,只能轉一個轉盤,不能轉兩個,因為這樣就不能算好價格。
由于服務態度好,品質優秀,沒多長時間,“小肥羊”火鍋就成了著名的火鍋店。現在貴陽街頭的“小肥羊”火鍋分店有好多家,好多食客都愛上了“小肥羊”火鍋店。
等我學會了“小肥羊”的做法后,到了節假日,我一定要做給親朋好友們吃。
作者:尚義路小學四(6)班龐陳禹木。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六
在這個豐富多彩的寒假里,我幾乎吃遍了咱鶴壁市的美食,但使我最流連忘返的,還是那“秦街小吃城”的美食!
到了秦街村,我們一下車,就進入一個“美食的天堂”。街道兩旁擺滿了美食,有又酸又辣的米線,有肥嫩多汁的牛排,有甘甜可口的果汁,還有焦香流油的烤肉……真是眼花繚亂。光看一眼,都會讓人垂涎三尺,食欲大開!
吃完烤魚,我們又要了一份烤鴨。這次我一定要最先吃到鴨肉,不能再被他們搶先了。于是,我就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那兒也不去,緊盯烤鴨耐心地等待著。啊,金黃的烤鴨終于端上來了,還吱吱冒油呢!我咽咽口水,迅速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到嘴里。啊!燙死我啦!我被燙得團團轉,從桌子這頭兒跑到那頭兒,又從那頭兒跑到這頭兒,張大嘴直哈氣,卻仍舍不得把鴨肉吐出來。
看到我那滑稽的樣子,大家都笑彎了腰。姑姑邊笑邊對我說:“小貪吃鬼,燙著你了吧。剛烤好的鴨肉,也不吹吹就直接夾起吃,能不燙你個小肥豬嗎?”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心里暗想:以后再也不這樣了,丟死人啦!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11點了。大家摸著裝了許多美食的肚皮,再也吃不下了,就依依不舍地上了回家的車。在車上,我的眼前仍然浮現著那些美食。我想:以后還要讓爸爸媽媽帶我來,再吃個痛快。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七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兩三個星期就要準備了,要備好料,年貨市場那是要去跑好幾次呢!綠豆要去殼,五花肉呢,要用生抽、鹽、酒、蔥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蓮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
包粽子既是個技術活,還是個力氣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時間。那天,最好是找一個特大的鍋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鍋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來個小時,這樣粽粑里面的東西才能如發生了化學反應般,各種香味兒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鉤子一個個勾起來,掛在屋檐下或陽臺上(不能太陽曬),隔三差五地還要用水煮煮透,這樣啊,整個正月里都不會壞。在廣西,粽子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僅是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廣西人賦予了粽子新的意義,廣西人更把粽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
文檔為doc格式。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八
過年時節,每家每戶請客都會上一道醬煨蛋,以寄托團團圓圓之意。我們家請客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參與到煮醬煨蛋的任務中。我自告奮勇地去拿蛋,看著那一個個橢圓的淺褐的蛋,它們是那樣的柔弱,只要輕輕一碰就會碎掉。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緩緩地移動著,輕輕地放在高壓鍋里,雞蛋安全“著陸”,沒有發出一點兒被碰撞的聲音。我松了口氣,繼續轉移著蛋,僅僅移動三十個蛋,我卻花費了整整五分鐘。
爸爸端起鍋子,小心地放在水槽里,擰開水龍頭,“嘩嘩嘩!”只見水灑在蛋上,整個鍋子蒙上了一層輕盈的面紗,每一個蛋都無比靈動,每一個蛋都閃閃發光,每一個蛋都光滑漂亮。水沒了上來,淹沒了蛋。爸爸把鍋子放到灶臺上,蓋上蓋子,開始煮蛋了。“嗡嗡嗡!”鍋子發出低鳴聲,五分鐘后,響聲變得刺耳起來。爸爸拔掉安全閥,“呲呲呲呲呲!”蒸汽如同火箭一般沖了出來,竟有一米多高,蒸汽源源不斷地沖出來,發出猛虎般震耳欲聾的聲音。我捂著耳朵,向后退了幾大步才停下來。漸漸的,蒸汽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小,噴出的高度也越來越低,直到過了五分鐘,蒸汽才完全消失。爸爸把蛋放到一個盛著冷水的盆子里。
該輪到我出場了,我卷起袖子,叫上媽媽和奶奶一起剝蛋。因為雞蛋放在冷水里,是不用擔心燙的。我拿起兩個蛋,用其中一個蛋的“頭”去撞另一個蛋的“腰”,“啪!”“腰”被撞出了一個窟窿。我把碎蛋殼剝開,把蛋里面的那層卵殼膜剝掉,一切就變得簡單得多了,我順著卵殼膜,在表面一滑,大半個蛋殼就被剝了下來,接下來只要把剩下了的“漏網之魚”解決就行了。似乎是因為好勝心,我和奶奶媽媽開始比賽誰剝得快。媽媽使用的是“粉身碎骨法”,她把整個蛋殼揉碎,輕輕一剝,就大功告成,只是要把整個蛋殼揉碎花費的時間要久一點,而且“漏網之魚”比較多;奶奶使用的是“大搖大擺”法,她把七八個蛋放在一個漏空的籃子里,然后用力地搖來搖去,讓雞蛋“自相殘殺”,這樣雖然效率高一點,但會“傷筋動骨”,這不,有幾個雞蛋的蛋白也破掉了。
憑著經驗,媽媽和奶奶遙遙領先,眼看我和她們的距離越來越大,我化身“撿漏王”,剝蛋只挑那些已經破碎的蛋。最終我獲得勝利,雖然作弊,但也滿足了我的好勝心;雖然遭到媽媽的抱怨,但我自我安慰道:這也符合蛋的意義嘛,團團圓圓,和家人們一起,開心就好。
輪到爸爸出場了。爸爸把鐵鍋里的水燒開,放入剝好的蛋,再放入生抽和老抽。“生抽是為了使蛋變得更加鮮美,老抽是為了調顏色。”爸爸邊解說邊放入糖、鹽和香料,說這樣能夠色香味俱全。“至少要燜兩個小時。”爸爸蓋上鍋蓋,開啟小火,推了推我說,“到一旁等著去吧。”
兩個小時到了,蓋子被掀起來了,一股濃稠的香味撲鼻而來,每一個醬煨蛋都閃著油亮的紅光,靜靜地躺在鍋子里。我飛也似的用勺子舀起一個,不顧燙,也不顧被噎著,就那么送入口中,幾口就直接吞下去。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好吃。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九
盼啊盼,終于盼到了周六下午的作文課,因為這節課的主題是美食大會,水老師讓我們每人都要帶一份自己做的美食與大家分享。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做了炸薯條和章魚小火腿腸,特別想去顯擺顯擺,而且還可以吃到同學們帶來的各種美食,想想就很興奮。
我一進水老師家門,湯文瑾拿著蛋撻邊吃邊迎接我。水老師見我來了,立刻問:“你帶了啥?”我利索地拿出我的“作品”交給老師,就急忙想去品嘗同學們帶來的美食了。桌子邊圍著一圈人,我壓根擠不進去,不由地喊起來:“哥擠不進來了。”水老師看我急得直冒汗,把我叫來:“哥,來我這吃!”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她扒拉出一個位置,我立刻沖入那個小縫隙。哇!琳瑯滿目的美食擺放在桌子上,有水果串、三明治、雞條、藕盒子、動物饅頭……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人看得“口水直流三千丈”。我什么也不顧了,先抓了一把雞條塞入口中:“嗯,味道不錯!”又拿起楊坤琛的油炸雞翅,剛咬了一口,就見他們攤開裝著雞腿的塑料袋,我兩眼放光,搶到一個雞腿就跑。我左手持雞腿,右手抓雞翅,又拿了一個水果串,沖出包圍圈,然后就坐在水老師的“王位”上坐享口福啦。
我們爭先恐后地吃完所有美食,水老師讓我們評選哪個最好吃,大家都異口同聲地推薦吳梓豪的愛心圈。最后,經過大家的投票,湯文瑾做的蛋撻獲得了實踐獎,張妍妮的水果沙拉被評為耐心獎,吳梓豪的愛心圈獲得了口碑獎。
今天我吃得好開心,當然,吃得更飽!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
嘻嘻!想起5月份的美食節真開心,這幾天正是許多小孩子們夢寐以求的節日。
街上,車輛和行人穿梭著,美妙的音樂使人們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了。整個城市張燈結彩,喜訊傳開,驚天動地,熱鬧極了!
蒙古人。新疆人。海南人等,都來到了我們安陸,到中百倉儲門口舉辦這個喜慶的日子。蒙古人顯示出他們民族拿手的燒烤dd烤鹿肉,香噴噴的:新疆人則烤羊肉,美味極了;海南人把海南島最有特色之果dd椰子帶來了。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一
吃糖蛋是桐鄉當地習俗之一,媽媽生了小寶寶,要吃糖蛋補身體,女婿到丈母娘家做客,丈母娘會燒一碗糖蛋給女婿吃。以前生活艱苦,吃糖蛋是一件奢侈的事;現在大家生活好了,工作之余嘴饞了,煮一碗糖蛋吃吃也是常事。
糖蛋十分好吃,又香又甜,營養豐富。
糖蛋的制做方法十分簡單。但把水倒入鍋中加熱到沸騰,拿雞蛋在鍋的邊緣輕輕一磕,一定要磕出一道裂縫才行,然后兩個大拇指順著裂縫把雞蛋打開,讓蛋清和蛋黃落入滾燙的開水中。這一步十分重要,一不小心蛋黃就有可能破碎,里面的汁液就會與水融為一體,會影響糖蛋的外觀和口感。去殼的雞蛋在開水里煮,直到蛋清發白,蛋黃表面變成固體的淡黃色,就可以撈出放入碗中了,這時的蛋只是普通的水煮蛋,還不是糖蛋。要把它變成糖蛋還要在起鍋前,預先準備好一只碗,碗里放好桐鄉。起鍋時,將煮讀的蛋連同湯水一起盛入碗中,鑊糍、紅糖和白糖與蛋完美融合,香氣撲鼻。這樣,一碗正宗的糖蛋才算完成。
糖蛋的制做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如果操作不當,就會鬧笑話,出洋相。傳說有個性急丈母娘,女婿來了,手忙腳亂,一邊燒火一邊磕蛋,準備給女婿燒糖蛋。誰知因為性急,磕得重了些,蛋清蛋黃一股腦兒地漏到了風箱邊。還有個呆頭阿木(媳婦)燒糖蛋,她在冷水里打入雞蛋,然后拼命燒,結果雞蛋全部散開了。民間流傳的關于燒糖蛋的笑話還有很多,大概是因為糖蛋不僅僅是一樣吃食,更具有豐富傳統意蘊的緣故吧。
浙江省桐鄉市洲泉實驗小學603陳思佳。
星期天,聽說外公要搭米酒了,我滿懷著好奇心向外公家走去。
外公正聚精會神地為鍋子圍圍巾——在鍋沿圍一圈抹布。外公圍得很用心:用熱水把抹布打濕,細細圍在鍋沿,又用手掌密密地拍。外公說,這樣就不會漏氣了。又拍了一陣,外公才喊道:“小佳,幫我拿一下餐桌上那個大蒸籠!”
外公把蒸籠端端正正地放在大鍋上,又在蒸籠上面攤上一塊薄布。等大鍋里的水“咕嚕咕嚕”冒熱氣的時候,外公就把在水中浸了整整一夜的糯米倒在蒸籠里,用大火蒸。
一會兒,鍋子又“咕嚕咕嚕”地響了起來。“外公,是不是糯米已經蒸熟了?”“早著呢!蒸糯米啊,一定要滾了之后再悶十分鐘,這樣才香。”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外公找來一個大盆子,在上面搭了一個田字型的大架子,當鍋子里的香味越來越濃時,外公掀開蓋子,端起蒸籠放在田字架上,舀起幾大碗冷水,澆了下去。冷水透過蒸熟的糯米飯,漏入了下面的水盆。外公又將水盆里的水,重新舀起,再澆到糯米飯上……反反復復,直至滾燙的糯米飯變涼。
外公交給我幾個酒藥丸,叫我把它們磨碎,說這是搭米酒的重中之重。我受寵若驚,一絲不茍地把五六個酒藥丸子磨成了粉末,放在一個大碗中,讓外公“驗收”。外公伸手抄了抄酒藥粉末,滿意地笑了。望著這“巨大的成就”,我得意極了:“嘿!這酒搭出來,我的功勞可有一半呢!”
外公又帶著我,將酒藥粉末均勻地拌在糯米飯里。外公在一口大缸里鋪一層糯米飯,就讓我撒一層酒藥粉。當糯米飯鋪完時,酒藥粉也正好撒完。外公開始在飯上揉來揉去,我也學著他在飯上揉來揉去。糯米飯的表面越來越光滑了,外公就在糯米飯中間挖大坑,我也學著他的樣子幫忙挖坑。
外公用一個比缸還大的塑料膜把大鍋緊緊地捂起來,再用粗繩子扣住,蓋上稻草,說:“第一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過幾天,還要在缸里下水。”
“下水?下多少水啊?”
“一般是‘斤下斤’,就是有多少斤米,就放多少斤水。”
“外公,這叫1:1的比例。”我得意地說。
又一個星期天了,我惦記著米酒,又去了外公家。老遠,就聞到了米酒的香味,我似乎看到了亮晶晶的米酒,看到了外公瞇著眼品米酒的情景了。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二
四川的美食以辣聞名,讓我們享受味蕾的勁爽,眼球的激情,鼻子的腥辣,是辣迷們的最愛。
在四川的不夜之城——寬窄巷子,我們邊品味辣到無邊的薯塔,邊感受欣賞古城的慢生活。大伙兒,個個一手拿薯塔,一手端著水,這薯塔又香又脆,令我們不顧自我的狼吞虎咽,倒不是不愿再慢慢兒細嘗,而是那香辣的味道已觸及味蕾,便讓人似無舌無口,將其急忙下咽,隨即咽喉似有一股莫名的火焰沖入心肺,無法讓人自我,再看周圍他人,個個似急得面紅耳赤,嘴上沾滿辣醬,儼然變成了一個個香腸嘴。陸煌的模樣最為可笑,兩頰生暈,似練功走火,不斷哈氣,心煩意亂……大家初嘗“辣”味,已被折磨得苦了。
出了巷子,我們來到一家地道四川餐館——梁記特色小吃。進店,一股辣味又隨機撲面而來。店里的奶奶告訴我們,四川的美食不僅僅只是辣而美味,賴湯圓,湯龍抄手也都是老成都的名菜。我們見樣點樣,既來之則嘗之。片刻之間,菜已漸漸上齊,蔥花大餅物美價廉,微含辣味,卻也提神,餅外脆脆酥酥,餡兒內豬肉伴著大蔥入口即化,甚是美味。對面的王一銘也不住滋滋滋的決口稱贊,一個接一個的大口咀嚼,很是享受。“小心,涼粉來咯!”只聽一聲吆喝,兩大碗紅撲撲的涼粉落在眼前桌上,碗中大腸伴著小腸,各類果蔬點綴著香腸牛肉,當然那細膩透明的粉絲更是微帶淡紅,我忙嘗一口,入口圓滑,不經意間便又滑進了肚兒,這種麻辣雖麻卻爽,讓人吃了還想吃,不愧是老成都的美食佳選。最后,二十個小龍抄手爭先上場,看上去粉嫩白膩,入口外潤里滑,餡兒更是肥嫩無比。最后上桌的賴湯圓回甘的甜味美味至極,讓我們這群偽辣迷興奮不已。
作為地道的`吃貨,來成都不吃火鍋是說不過去的,成都第二日晚餐我們早就將目光鎖定在人氣最旺的蜀九香火鍋。我們一伙人來得甚早,循著滿街空氣中的鮮辣火鍋味,很快便進店在包廂內落坐。半邊辣,半邊原味的鴛鴦鍋暴露了我們偽辣迷的真實身份。不久,火鍋料便已端上,紅紅綠綠,花花紫紫的各式料作紛紛投入火鍋,過不了多時,便已熟而能食。眾人紛紛夾出佳肴,再沾食醬料,即可入口。蜀九香果真名副其實,蝦餃晶瑩剔透,香之以鼻,伴著秘制醬料,鎖住我的味蕾;鴨血色彩與美味共存,觸到便似無物,比之豆腐更加軟軟滑……大家齊聚一堂,大口喝可樂,大塊夾菜,共享撈撈樂,一團團白霧熱氣,直吃得大汗淋漓,肚子滾圓。
再次回味四川的美食,味道火辣,卻也十分細膩;顏色絢麗,卻也有樸素的經典;新潮的小吃,卻也擁有著古老的文化。難忘舌尖上的成都!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三
國慶節到了,我放假在家里還是挺無聊的,媽媽說帶我出去玩,我簡直高興壞了,我就是一個坐不住的人,我一點都不想呆在家里啊!出去玩多好啊!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新湖景城”旁邊和美食節差不多的場面,熱鬧極了!我和媽媽買了六串“蒙古鐵板羊肉串”,“五元六串”的鐵板羊肉串,我一聞,心里不禁想到:“啊!真是太香了啊!”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鐵板肉串,“啊!真是人間美味啊!”我不禁這樣想到,接著,我有咬了一口。然后,慢慢品味著,我品味了好久才肯一吃下去。我和媽媽又玩了“太空飛船”,我一會兒按上,一會兒按下,就像一只歡快的小兔子,我和媽媽感覺頭暈就“飛”下來,感覺太熱就再“飛”上去享受涼風,我和媽媽坐著“太空飛船”一上一下的“飛”著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和喜悅!我最后還是依依不舍的離開了,不過這次還是玩的很高興!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四
星期天的晚上,我們二班迎來了“感恩生活老師及第一屆美食品嘗節”,這天大家可高興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為了能夠成功的舉辦這次以“感恩生活老師”為主題的美食品嘗節,老師們做了周密細致的安排。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布置得漂亮極了,桌子上擺滿了爸爸媽媽精心準備的美食。有像蘑菇的豆沙包,有可口的水果沙拉,還有香噴噴的烤鴨……豐富極了!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活動開始了,首先是生活老師給大家做了生動的演講,同學們聽得很認真。演講結束,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老師們就宣布了美食品嘗會開始。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品嘗起豐富的美食來。耳邊不斷響起歡樂的笑聲和情不自禁的稱贊聲…下課鈴響了,大家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這次“美食節”讓我學會了分享,學會了感恩。感謝老師和爸爸媽媽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的一刻。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五
新的時代,人、事、物都在改變著人們,“共享”成了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理念。
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喧鬧的街道顯得這家書店格外地安靜。我與一個極其要好伙伴在這家書店挑選自己心儀的小說書籍,我選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要知道蕭紅可是有名的大才女。《呼蘭河傳》這本書我覺得有些難懂,正所謂“學無止境”不懂就問,在一旁的伙伴見我皺著眉頭便躡手躡腳的走過來,輕聲問我:“怎么了,需要幫忙嗎?”我細聲答道:“我正要問你呢,幫我分析一下這段文章。”我們兩個就這樣悄悄地一問一答,生怕吵到別人。
老板娘把她心愛的書借給了我和我的伙伴,就是把她所學到的知識教給我們。我想這就是共享吧。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六
陣陣涼爽的清風拂過,秋姑娘款款而來。銀杏葉點染上了金燦燦的顏料,在空中飛舞。大地也被各色的落葉裝點得五彩繽紛。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里,我們一起來到城市綠谷燒烤,品一品舌尖上的秋天。
來到爐子旁,我們迫不及待地把木炭和酒精球放進去,再小心翼翼地點上火,那細小火苗便一點一點地蔓延。隨后,我們把烤架放上爐子,就這樣,燒烤正式拉開了帷幕。
我拿起幾串五花肉,將它們均勻地鋪平,用刷子輕輕地刷上一層油,可是,那調皮的火苗仿佛已經嗅到了空氣里的香氣,竟從網格里躥了出來。“啊!”毫無防備的我被迎面襲來的熱流嚇到了,不由得往后退了步。
看著騰騰上升的黑煙,聽著熱油“滋滋”的響聲,我連連后退,打起了退堂鼓。這時,我們的組長放下了手中的活兒,來到我面前鼓勵道;“萬事開頭難,不要害怕這些困難,再去試試吧!”
聽了她的話,我重整旗鼓,準備再去嘗試嘗試。看到火苗慢慢消失,我迅速地用雙手將肉串翻了個面,學著燒烤師傅的樣子撒上一些孜然粉,香氣逐漸彌漫開來。烤肉滋滋發出聲響,滴滴熱油在肉的紋路上“咕嚕咕嚕”冒著泡泡。細細地嗅,慢慢地聞,饞蟲迅速被勾起。我終于忍不住了,拿起一串烤肉,顧不得燙,咬了一大口,哇!爽!滿口火熱沸騰,滿口的幸福感。肉經炭火洗煉,本就香氣四溢,又因孜然粉的增色,變得更加入味、焦酥、鮮咸。一瞬間,香氣都在口中翻騰起來,美妙的滋味直達舌苔尖端,滿嘴的肉香。自己的勞動成果就是香啊,成功的滋味可真好!此時到處都是大家的歡聲笑語,炊煙裊裊,構成了秋天一道別樣的風景。
不知不覺中,活動圓滿結束,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們得到了味蕾的滿足,也讓我懂得了: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被挫折打倒、輕易地放棄,要勇敢地面對,努力地尋找出路。這次秋游是我們最值得回味的一次秋游,舌尖上的秋天真是一次美好的回憶。
舌尖上的美食四年級(精選17篇)篇十七
11月26日至30日,在縣法院門前的水南大道,舉行了盛大的“建寧美食節”,吸引了許許多多的食客。
我坐在課堂里,也被美食節的那許多風味美食吸引了。一到周末,我就向媽媽要了20多元錢,吃過晚飯,便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逛美食街。一到美食街,只見燈火輝煌,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叫賣聲、音樂聲不絕盈耳,各種食品的香味撲鼻而來,好不熱鬧,一派繁榮的市場景象。
沿街漫步,有現榨果汁、天津狗不理包子、云南竹筒雞、重慶野山雞、內蒙古羊肉串、四川擔擔面、新疆烤全羊……我吃了一份香港撒尿丸,果然風味獨特,還吃了一個油光閃亮的'野山雞腿,這雞腿就像它廣告里說的,連骨頭都是酥的,最后還買了一個烤雞回去給爸爸媽媽嘗鮮。
美食街不僅有風味美食,還有許多娛樂設施:北京號列車、電動施轉馬、攀登沖汽山,打汽球等,我花了5元錢,打10槍,結果我打中了8個汽球,老板獎勵了我一個日記本,呵呵,也算不小的戰果吧,我心里高興。另外兩個小伙伴,一個玩了投球游戲,一個投幣游戲,結果都沒有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