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滿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zhì)就是不安。
其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善良的人做“對抗性”采訪,不會躍躍欲試地好斗,但當他看護真相的時候,是絕不撤步的對峙。
看這個人的眼睛,就知道真不真誠。
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失敗感比口含硬幣還苦。
“她去世快六年了,我不跟人談她,不看她照片,也不愿別人跟我談她,每次夢里終于看見她的時候,心里都松一下:看,她沒死,我就知道。有時在夢里我小聲喊她:“奶奶” ,她靠在門邊上,看著我,不認識了,說:“誰呢?” 我心里凄涼,又覺得,是我沒照顧好你,不值得你認得。”
真實的人性有無盡的可能。善當然存在,但惡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彌補,傷害卻有可能被原諒,懺悔也許存在,也許永遠沒有,都無法強制,強制出來也沒有意義。一個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記者只要別拿石頭攔著,他自己會流淌出來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我沒有跟任何人說這件事,最難受的不是頭上和胳膊上的擦傷,也不是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覺——厄運中的人多有一種對自己的怨憎,任務(wù)是自我的某種殘破才招致了某種命運。
愛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見不著,不注意的人。
我這個年齡經(jīng)歷的所有事都特別淡。
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
已經(jīng)知道有些人承受的東西是他人無力改變也無法體會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別人允許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試圖感受你的感受。
陳虻說:“你問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別問了。” 我不作聲。 我問醫(yī)生朋友:“為什么我呼吸困難?” 他說:“情緒影響呼吸系統(tǒng)使呼吸頻率放慢,二氧化碳在體內(nèi)聚集造成的。” “有什么辦法嗎?” “嗯,深呼吸。” 上樓的時候,我深呼吸;下樓的時候,我深呼吸。我看著電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著,閑來無事,瞪著墻,永遠永遠。我強烈地羨慕她。
做一個能夠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我們有信心相信讓明天更美好!
理解的基礎(chǔ)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一九四六年,胡適在北大的演講中說:“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釋:“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你不可能是個好新聞人。”有同行直言不諱地對我說。 “什么是?” “愛打聽,好傳播。” 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處打電話爭取采訪機會,做了很多獨家的選題,但這么做的目的,只是為了讓領(lǐng)導和同事接受我,讓這件事成為第二天的媒體頭條。我知道什么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可我心里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兒里有欲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
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如果人類社會不存在稀缺,餓了山珍海味、瓊漿玉液就在桌上;要出門了悍馬、勞思萊斯、直升機、裝甲車就在門口停著(當然,這種情況也許裝甲車已經(jīng)沒有必要);想愛情了,帥哥美女席夢思就在眼前……也就是說你的所有欲望都能及時、充分地被滿足,那你就什么都不會計較,真的不知愁滋味了。
如果人類社會不存在稀缺,現(xiàn)在正困擾著你的所有問題就都會灰飛煙滅——你不會再計較公平不公平、腐敗不腐敗;什么國家大事,什么街頭巷議蜚短流長統(tǒng)統(tǒng)與你無關(guān)。你不會再關(guān)心領(lǐng)導這個月的獎金是你的九倍還是十倍。因為不管你需要什么都可招之即來,錢已經(jīng)沒什么用。就是你領(lǐng)個美女帥哥在大街上扭來扭去也不會有人吃醋……
那樣的話,什么價格、效率、均衡、自私、摳門、榮華富貴、饑寒交迫、傍大款、找小蜜等等這些詞匯都會從字典里消失、從你的腦袋里消失。
一些職業(yè)也會消失,比如妓女、鴨子男、經(jīng)濟學家等等都會消失。
那樣的話,就真的離共產(chǎn)主義不遠了。
那樣的話,也不知活著還有木有意思?
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有人說,閱讀它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它是天堂送給大地的詩篇,愛與美交織的智慧。而我,還未到那個境界,只能細細品味它給我?guī)淼纳硇挠鋹偂?/p>
《飛鳥集》中所說的都是平常容易被人遺忘的美好。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會錯過群星。群星雖不如太陽耀眼,但他仍然閃亮,仍能帶來光明。然而有些人卻不懂珍惜。我不能選者最好的,那就讓最好的選擇我。”我承認,這個世界沒有完全的公平,因此,我們總會抱怨:“為什么這個世界如此不公?”可是我想說,雖然這個世界不公平,也不平等,但我可以有不一樣的辛福,或許,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一切都會變不同。我是個學生,沒有什么錢,恩格爾系數(shù)永遠大于60,但是這也告訴我不能揮霍無度,因此我不會吃得太多太飽,這樣反而有利于我的身體健康,沒有錢,也就不能買太多的衣服,因此我會挑最合適我的一小部分,它們整潔常新,成為我的瑰寶;雖不能環(huán)游世界,但卻可以欣賞周圍美麗的風景;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卻擁有了平淡而永遠的友誼。簡單、忙碌、充實、快樂選擇了我,我又何苦去
勞苦于計較和安排呢?
“夏天的飛鳥,來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走了。”突然想起了我的童年,那些如期而來,又如期而走的日子,是惆悵的歡愉,寂寞的天真,我一直以為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然而不是,那是有稠密的感情,也有清澈的思想,也不乏淡淡的憂傷。憂傷在我的心里沉靜下來,宛如降臨寂寞山林的夜色。童年,就從這樣長長的人生中消失了。然而,我的存在,是一個永恒的精氣,這便是人生。
有時,我驚嘆世界怎么那樣的神奇,人生怎么那樣的微妙,好像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千變?nèi)f化的生活俺怕到我的面前。我像是騎著飛馬,奔走在道路上,牽著長長的塵尾巴,兩旁是望不盡頭白楊樹。我為何而奔忙呢?也許伴奏就是我的人生吧!如果是這樣,那我的盡頭在哪里呢?又像是寒冷的冬天的傍晚,我趕著馬車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這漫長的道路令我顛簸不止,這萬里的歸途,寂靜無聲,只剩下馬蹄聲,還有寒風呼嘯而過;又像是獨步漫步在高大的梧桐林蔭道上,懷里揣著一本自己喜愛的小說,獨自消磨著獨自的心事,又像是追憶著那久遠的少年往事,又像是為逝水流年靜靜傷感,那些被我稱為“人生”的感覺總是那樣奇妙?
“女人,你在料理家務(wù)的時候,你的手腳唱歌著,宛如山間溪流唱歌著從卵石中流出來。”我想,世上大部分的女人都是如此吧。就像我媽,在家里忙碌的總是她,洗碗、洗衣服、掃地、拖地?然而,最美的,最動聽的便是她忙碌的聲音,吸引著我和她一起勞動。媽媽在家庭瑣事中奉獻著自己的智慧與青春,然而她卻不求任何回報,這便是她的偉大之處吧!
“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我想,鳥于云一定是相互深愛著對方的。他們相愛,所以他們愿意丟棄屬于自己的一切,他們想轉(zhuǎn)到愛人的軌道上與其長相廝守。要不,相遇半刻也行,總比這樣遙遙相望來得好,可是,天空有天空下雨的苦衷,你我有你我不得已的不同。他們之間的距離何止萬水千山呢?云兒泣不成聲,變成了雨水,落在地面上成了碧波連連的潭;鳥兒繼續(xù)孤獨落寞地飛翔,唱著哀傷的歌。多情的風,帶著它那稠密的感情追隨著鳥兒。鳥飛過,不是沒有留下痕跡,而是風把那落寞哀傷的痕跡收容于心,這樣也許鳥會溫暖一些吧。風對鳥說:“別憂傷,我會給你幸福的。”風驟然改變了它的軀體,無影無蹤而又無處不在。看似溫柔而又凌厲無比。鳥兒被奪走了雙翅,最后變成一條魚,
犧息在 那個靜水流深的潭里,魚水相容,從此長相斯守。如魚得水因此成為了絕唱。凄美,但卻深刻。
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清新的詩句,讓我學會帶著愛,用一個平淡的心去看待這個紛繁的世界,去感受被喧鬧的城市所掩埋的一份平靜與安逸?
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我們讀書要動筆,隨時記下讀書的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一般有批注、摘錄、提綱、心得四種類型。寫讀書筆記時,應(yīng)根據(jù)寫筆記的目的、書的類型及自己的習慣,確定寫什么樣形式的讀書筆記。
提綱式
就是將讀過書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nèi)容要點及寫作方法等等,以提綱挈領(lǐng)的方式寫出來。
心得式
就是閱讀后,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感想等寫出來。寫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兩個字,一個是讀,就是要把文章讀懂,另一個就是感,要有感而發(fā),千萬不要空泛地議論。
書簽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可以記在書簽上。把書簽夾在課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間專放書簽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讀一讀、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滾瓜爛熟、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這種書簽式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如此反復,腦子里積累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了。
卡片式
就是用厚紙剪成大小一樣的卡片。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地摘記下來,再按書卡分類存放。存放的位置還要按類別編上號碼,寫出標題,以便使用時查找。卡片還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每天拿出幾張卡片讀一讀,背一背,日積月累,腦子積累的詞匯材料就越來越豐富,寫作時,就可以從腦子的儲蓄庫里搬出來用,也就不愁寫不好作文了。
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法律,作為人類社會協(xié)作水平提高和契約精神覺醒的產(chǎn)物,始終伴隨著人類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發(fā)展,由此,法學也以其專業(yè)性和龐雜性而始終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
也正因為如此,法律書籍一般以研討型與理論性為主,導致多數(shù)的學科外人士甚至相當數(shù)量的法科初級生在閱讀法學書籍時會出現(xiàn)不明所以、理論混淆等多種問題的產(chǎn)生。
最近一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馮象先生的《政法筆記》,這種以隨筆性質(zhì)闡述基本法律問題的形式無疑是法學書籍中的一朵奇葩。馮象先生以幽默辛辣的筆觸系統(tǒng)明確的闡述了諸如人權(quán)、貪腐等社會熱點問題,即使是在接近二十年后的今天讀來,仍然讓人回味無窮。
“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切夫曾經(jīng)如是說道,一本書之所以稱為好書,是因為它能在人們閱讀之后帶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和思考,而《政法筆記》無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接下來我將從兩個問題的不同角度來闡述并討論本書所帶給我的啟發(fā)。
一、中外法學書籍現(xiàn)狀問題
馮象先生在弁言部分提到一個很有意味的問題,在法律制度健全的美國,法律書籍在書店中所處的地位并不高甚至有些不受人待見,僅僅只存在一個書架,而在法律制度尚處于完善期的中國,法學書籍是大熱書籍,市場十分火爆。那么這說明什么呢?這是否就足以證明中國人的法律意識就比外國人要強呢?
中外法學教育因為其社會制度及社會現(xiàn)實的不同,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方面。美國的法學教育多集中于研究生階段,這一制度充分考慮了法學這一學科知識的龐雜性與復雜性,在使法科生擁有各門類最基本的常識與基礎(chǔ)知識之后,充分研究社會現(xiàn)實,使法科生更易于接受深奧晦澀的法學知識。而在中國,為了照顧歷史狀況和適應(yīng)黨建設(shè)法治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我國的法學教育多集中在本科階段,這一制度的'好處在于大大提高了法學人才的數(shù)量,提早了法科生進入法學領(lǐng)域的時間,盡早的進入社會。但缺點也是明確的,我國本科階段的法科生剛剛從應(yīng)試制度下的教育中脫身,素質(zhì)教育接受并不完整,接觸深奧的法科知識也就比較困難。
由此可見,美國的法學書籍多只是為在研究生階段接受法科教育的專門人才而寫作的,而在中國,法學書籍則多是以宣傳與教育為主,在政策號召和推動下,法學書籍必然大賣。
二、中國現(xiàn)行憲法的漏洞及社會運用中的問題
中國作為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起到母法和主干的作用。但由于歷史問題和社會現(xiàn)實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國憲法事實上并沒有起到上述作用。馮象先生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問題的存在,在《政法筆記》中進行了多次的探討,下面我將選取《它沒憲法》這篇文章進行論述。
憲法作為各基本法律的基礎(chǔ)和母法,應(yīng)起到明確公民基本權(quán)利與限制權(quán)利范圍的作用,但是在我國,現(xiàn)實中憲法多起到的是一種政治宣傳與明確的作用。《它沒憲法》中舉到一例:毛集鎮(zhèn)石河村二百零七戶農(nóng)民訴毛集鎮(zhèn)政府加重農(nóng)民負擔案,在此案中,很好的反映出了我國現(xiàn)行憲法的漏洞,我國憲法規(guī)定,行政訴訟的對象是某一具體的行政行為,而對于行政命令并無申訴權(quán)利,這就導致了農(nóng)民在保護自身權(quán)益時無法可依的情況出現(xiàn),而在我國憲法中,也并沒有明確行政命令的違憲審查權(quán)能否由法院行使,這就導致了法院無法宣判只得求助于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可以說,這一個案件是中國現(xiàn)行憲法漏洞的集中體現(xiàn)。
對于大多數(shù)如我一樣剛剛步入法學殿堂的學生來說,最需要的是明確基本法律概念,熟悉基本法律常識,改正長期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錯誤法律意識。而在這一時期,過于深奧的專業(yè)書籍并不能夠適應(yīng)我們的這一需求,而《政法筆記》通過一個個社會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社會熱點事件,進而循循善誘,步步制導,引導出一個深層次的法學問題并鼓勵讀者自己思考,這種寫作方法與教育方式,對我們的意義無疑是重要的。
讀書筆記摘抄篇六
看書時必須要準備好標簽貼(也即窄條的即時貼)和即時貼。
讀書有看到需要做筆記之處,如果當時不方便作筆記,也可能是沒帶電腦和筆記本,也可能是當時需要快速通覽全書,就在該頁貼上標簽貼。等到一本書看完,標簽貼鮮明地表示出多少處需要再看,并撰寫讀書筆記,不僅一目了解,而且很有成就感。這本書的精華已盡在掌握,心中充滿喜悅。
即時貼要隨身帶著,在不方便用電腦的時候,可以把在聽講座、參加會議、看書時的重要內(nèi)容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記錄下自己的思想火花。然后當天晚上整理或一星期一整理。
讀書筆記最常用的有三個軟件:
1、mindmanger:聽課、參加會議時用來作記錄非常好。讀書時需要精讀或需要快速了解全書結(jié)構(gòu)時,用mindmanager軟件編制讀書筆記效果非常好,能夠快速達到把書讀薄的效果。
2、word:摘錄書中內(nèi)容,并撰寫評注。可采用批注形式,也可撰寫自己的評論后加色塊以估出顯示。有時候還需要對大量材料進行對照整理,如列表等,這都需要用word。
3、noteexpress。在網(wǎng)上查文獻的時候,要養(yǎng)成把文獻索引輸入到noteexpress的習慣,這便于給自己建立快速索引的文獻庫, 同時也很方便制作論文的參考文獻。
4、excel。偶而在制作作者年表的時候會用到excel軟件,如編制馬克思年表時、卡爾納普思想年表時用過。
看書之前的選書工作至關(guān)重要,輕信一些推薦,有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在不重要的書籍上。一定要到圖書館去選書,通過對關(guān)聯(lián)書籍的對比,選出該領(lǐng)域內(nèi)最值得看的書。在圖書館選書往往會有驚喜產(chǎn)生。對書中的前言和參考文獻進行分析,能夠比較快地找到該領(lǐng)域內(nèi)比較權(quán)威的作者和書籍,這會大大節(jié)約我們的閱讀時間。
1
一般來說,書籍沒有期刊文章的內(nèi)容新,但內(nèi)容比較全,對一個領(lǐng)域剛剛開始學習研究時,一定要先看書,盡快了解這個領(lǐng)域的概貌,然后再看前沿文章,如果這個順序倒過來的話,有可能錯失本領(lǐng)域內(nèi)一些重要的信息,過了好久才知道,造成不良后果,輕則浪費時間,嚴重的時候會鬧笑話。
對一個領(lǐng)域進行學習研究時,要特別注意利用好數(shù)據(jù)庫,首先是中文數(shù)據(jù)庫。 查找資料時不能過份拘泥于某一兩個關(guān)鍵詞。要善于對關(guān)鍵詞進行轉(zhuǎn)換和聯(lián)想。
最常用的方法有:
1. 根據(jù)你要解決的問題來聯(lián)想關(guān)鍵詞,而不是死摳某個學術(shù)名詞作關(guān)鍵詞;
2. 閱讀某些重要的文章的摘要,以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聯(lián)的其他關(guān)鍵詞
3. 通過通過文獻綜述查行業(yè)大腕,再去搜這些作者的文章,又可能發(fā)現(xiàn)新的線
索。
4. 通過參考文獻了解其他關(guān)鍵文章、關(guān)鍵詞、人物乃至研究方法,進而發(fā)掘其
他搜索方式
5. 查資料時注意學科間的交叉互動,尤其要注意作者提到其他學科領(lǐng)域的方法,
一定要追蹤一下。
注:此文是20xx年何繼江在博士生資格考試中提交的一份學習總結(jié)
做筆記的方法
不動筆不讀書,如何動筆呢?
按照讀書的精讀和泛讀的程度不同,做筆記的方法也有不同
3
泛讀、跳讀和精讀
讀書,是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的一種重要途徑,對學生來說,更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學習活動。尤其是作為研究生的我們,更應(yīng)該把書本這一知識和信息的重要載體好好地加以利用,養(yǎng)成并堅持勤于讀書的良好習慣。
研究生日常接觸到的書有很多種類,最主要的有三類:學科教材、學術(shù)專著及學術(shù)期刊。閱讀這三類書所期望達到的目的是有所區(qū)別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應(yīng)當加以明確。具體來說,讀學科教材,重要的是掌握該學科的基本框架和基礎(chǔ)知識;讀學術(shù)專著,重要的是獲取對該領(lǐng)域重要理論的深層掌握,最好能夠根據(jù)興趣或?qū)嶋H需要,對某些關(guān)鍵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讀學術(shù)期刊,往往是從自身研究興趣或工作需要出發(fā),獲取對該領(lǐng)域理論及實踐前沿動態(tài)的及時了解,對于與自身興趣或工作相關(guān)性較高的文獻,還需要深入地學習研究。
由于讀不同的書有不同目的,加之時間精力有限,我們讀書時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所有的書都投入同樣的精力,而應(yīng)該根據(jù)閱讀目的采取相應(yīng)的閱讀方法。一般來說,閱讀方法有泛讀、跳讀和精讀三種。
泛讀,是快速閱讀以求掌握書本大致內(nèi)容的閱讀方法。對那些并非十分重要的書本,大多進行泛讀。泛讀重在整體地領(lǐng)會書本的內(nèi)容大意,閱讀時應(yīng)快速并集中精力,了解書本的大概思路。泛讀同時也可作為精讀前的鋪墊,有助于精讀時對重點的聚焦。
跳讀,是通過書本快速獲取特殊信息的閱讀方法。跳讀時應(yīng)當明確目的,把握好書文的脈絡(luò),充分利用關(guān)鍵詞,迅速地捕捉所需的信息。在時間通常很有限的實際研究工作中,跳讀是快速發(fā)現(xiàn)線索、以便局部地深入研讀的重要而常用的方法。
精讀,是詳細閱讀以求系統(tǒng)掌握、深入理解的閱讀方法。對那些涉及重要理論、思路、方法的書本,尤其需要進行精讀。精讀時應(yīng)該深度理解文意并關(guān)注重要細節(jié),還應(yīng)善于質(zhì)疑、勤于思考,在將書本內(nèi)容精髓消化吸收的同時,通過質(zhì)疑和思考發(fā)掘有研究空間、研究價值的切入點。因此,精讀在研究生的閱讀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國際科技合作中知識產(chǎn)權(quán)管理狀況調(diào)查”課題的開展過程中,閱讀書籍文獻是研究工作的基礎(chǔ)。我們對這幾本相關(guān)書籍的初步閱讀過程,充分地體現(xiàn)了
讀書筆記摘抄篇七
說不清是誰容納誰,誰負載誰,只是在不停的追逐中,誰也不能沒有誰。
——記《傾城之戀》
愛情于她,只是一場賭博,目的是一個成功的婚姻,為的是得到大家的側(cè)目和羨忌。
愛情于他,只是一場游戲,目的是身邊的一群紅男綠女,為的是在男人那里炫耀,女人那里逍遙。
于是在他們之間,開始舉著愛情的旗幟,各懷鬼胎,又心照不宣的打著一場無傷大雅的攻防游戲。
他——表現(xiàn)的瀟灑溫柔,舉止得體,他深情款款的說著動聽的話語,為的是她的身體。
她——柔情蜜意,嬌若蘭花,她冰清玉潔的展現(xiàn)氣質(zhì)的高雅,為的是拋磚引玉。
他比紳士還要紳士;
她比淑女更像淑女!
他以退為進......
她欲迎還拒......
他認為他在戰(zhàn)場上無往不利;
她覺得她孤注一擲,沒有輸?shù)牡览恚?/p>
他們應(yīng)該算是棋逢對手,還是最佳情侶?
可是他們誰也摸不到對方的心,誰也無法得到對方的一次傾心相待。
如果不是那一場戰(zhàn)爭,讓他們一無所有,他們還再進行那樣無止盡的攻防演習。
如果不是那一場戰(zhàn)爭,讓他們一無所有,他們能不能意識到自己活著的目的。
如果不是那一場戰(zhàn)爭,讓他們一無所有,他們會不會為對方真正擔一次心。
......
如果只有傾城之后才能傾心,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拋開利益,開始認識和得到真正的愛情。
讀書筆記摘抄篇八
1880年,她出生在美國,不幸的她生了一場重病之后,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而身體殘疾并沒有打垮她對光明向往,她把一生經(jīng)歷都花在了殘疾人事業(yè)上,還創(chuàng)作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走出黑暗》、《樂觀》等作品,她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的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而在寒假里的三天,我恰恰失去了三天光明——我的眼睛不好,所以要蒙上三天紗布,我正好可以感受一下她的痛苦。
又一天過去了,我聆聽媽媽為我朗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聽著,聽著一種悲哀像尖嘯的子彈擊中了我!堅強的她,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的歲月,創(chuàng)造了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震撼了20世紀!她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女性,她就是海倫·凱勒!
在這黑暗的世界里,我的心,我的靈魂在哭泣。是啊,我以前從不珍惜已有的東西,反之,我卻奢求那些沒有的東西。我對以往的光明世界的一切,幾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失去了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失去了太多太多寶貴的時間——我的心,我的靈魂豈止失去三天光明?
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種念頭,假如人們像海倫那樣,都失去了短暫的三天光明、聲音那可能是一種幸福。這樣,黑暗會讓我們珍惜那平凡的世界,哪怕是一只受傷的貓咪,一條小魚,甚至是一棵野草……
感謝你!海倫!撫摸著您的書,我好像蒙昧的嬰兒睜開了心中的第三只眼睛。我將把這黑暗天堂的感受,當作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為我燃亮了輝煌的太陽,照耀著我今后的人生與心靈道路……
噢,世界的光明多么美好,噢,生命在黑暗中悄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