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一
看似短小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呈現得跌宕起伏,主人公威利的健身經歷和體驗令人忍俊不禁,也讓我們深深喜愛上這只可愛的小猩猩,他的眼神、表情、動作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內心世界讓他仿佛活在我們的眼前。無疑地,安東尼?布朗又一次帶給了我們一部妙趣盎然的杰出之作:它構圖簡潔而匠心獨運,干凈利落的敘事和精致入微的繪畫形成了完美的結合,使繪本的每一頁都充滿了動感和張力。情節如此自然靈動,幽默如此輕松別致,依然帶著大師的特色和風格——既簡省又銳利!
另外,本書中,安東尼又留下了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墻壁上的掛飾、地上的影子、鏡子里倒映的壁紙……既有現實生活的影子,又帶有夸張的戲劇性,都等待你去盡情地閱讀和發現。
與以往一樣——欣賞圖畫書作品,每個讀者的感受都會不一樣,而《膽小鬼威利》似乎更別具一格。威利的淳厚友善是美好心靈的寫照,他變強壯的決心和行動的毅力又為孩子的成長所必不可少,愛欺負人的小混混們也許可以從中獲得教訓,而作品的幽默當然會讓我們少不了一場哈哈大笑。除此之外,作者滲透其中的創作理念、他獨有的樂觀態度會為我們的閱讀添加更多的快樂,特別是我們生活中的種種事物都在書中留下了印跡:強身的理念、健康的內在、積極向上的追求、自我的體認……無形中帶給了讀者很多時代的氣息。那氣息,就在絲絲描畫的質感中印在我們的腦海里。
回看威利的故事,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尾在小小的畫框中戛然而止,為整個繪本增添了繞梁的余音、無窮的回味。在這里,也許是編者的畫蛇添足:從膽小鬼到威武的英雄,不僅需要身體上的強壯,更要靠內心的堅定和自信。而不管怎樣,威利都是我們心里可愛的他——我們愛能嚇跑小混混的威利,也愛溫柔善良的威利,孩子們的笑聲一定會證明這一點。當然,讓他們懂得鍛煉身體也是很有必要的呀!
同孩子一起讀威利吧,讓他們在笑聲中越來越強壯!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二
看了方柏林著的《知識不是力量》,書中從學習美國教育優點,觀察中國教育的一些不足,反思中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戳诉@本書之后,給了我們教師很大的啟發和感想。下面我就談談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感想。
作者因為自己本身就在美國生活,自己的子女也在美國留學,所以對美國一些教育有著較為真實的想法。正是因為作者本身親身經歷,所以所寫的文章都較有說服力。而我自己的孩子也在國外讀書,所以感同身受從而更覺得許多內容都值得我們中國人深思。
他提出中國教育要進行反思,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反思能使人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改進自己的缺點。必要的反思是有益的。當然,中國教育有自己的特點,美國也有美國的國情,書中也并不是完全否定中國教育,也不主張完全西化。我本人也是非常贊同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充實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教育問題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確實如此,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減負和素質教育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也無濟于事。指揮棒沒有改變,很難擺脫應試教育的魔咒。但是又反過來說,中國人口眾多,目前為止,也只有這種應試的方式,才能更客觀和公平的評價一個人。這也算是中國的國情吧,改變并不容易,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吸收了外面的經驗,盡量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不僅僅憑借成績這個唯一的指標,還參照了學生平時的表現,體育成績,以及道德方面的表現。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章提到許多老師沒有認識到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教學還是一成不變,完全不顧學生的感受,這種教學模式,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受學生的歡迎,也越來越多的老師正在嘗試改變,比如我們七中正在改革的“五學模式”的教學方法,這就是對填鴨式教學的一種改革嘗試。
書中談到,現在學生獲取知識很方便,網絡的應用極大改變了知識的獲取方式,教師并不需要把知識講解的如何精確,其實學生自己通過一根網線就很方便的能夠獲得足夠的知識量,知識的獲取容易,而見識的增長不易,要長見識就要學習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內容,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而不應該忽視道德的培育。這也就是這本書“知識不是力量”的由來。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知識不難獲取,見識和做人的道理才是學生第一需要關注的!
作者從美國口語教育反思中國的英語教育,覺得需要改變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因為學習語言的一般規律是先口語,后文字,然后才是語法;本著先易后難的規律進行。確實中國的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是寫,就是語法的灌輸,還不會說怎么才能會寫呢?就好比一個人還不會走路就先讓其跑步了,結果只能是摔得嘴啃泥,加深了對英語的厭惡和恐懼,我覺得英語教學確實存在這樣的毛病,中國人太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了,所以從幼兒園開始就教孩子學習英語,一個連母語都還說不清楚的孩子,你還能指望他學好英語,真是舍本逐末。
我覺得從初中開始學習簡單的英語對話就可以了,高中可以適當學習寫作和語法。完全不必把英語提高到和語文數學同等的高度,必須非過四六級,否者不能拿畢業證書,不能考研這樣的高度。學生花了大量的精力,家長也付出了大量的金錢,換來的`是中國孩子對英語的厭惡,和只會簡單書寫,完全不會說的英語水平!
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學校多學習,少玩,甚至基本不要花時間在玩耍上面。其實這點人家美國家長就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借鑒。在美國完全沒有“輸在起跑線”之類的論調,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童年就是“努力玩耍的過程”,學習也是在玩耍中開始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課堂輕松而中國的課堂嚴肅,中國學生負擔重,而美國學生上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人家重視能力的培養,而我們重視知識的灌輸,所以我們的孩子缺乏創造力。當然,因為我們國家的特殊“國情”,這種學生高負擔,學習比較痛苦的狀態一時還很難改變。我們都應該多思考一下,特別是教師,怎么樣才能快樂學習。
------------------------
在《知識不是力量》中,南橋所論述的知識與見識之間的差別,有震撼,但更多的是贊許。以下摘抄片段:
1.我為學生感到可悲。學生離知識的倉庫多遠?一根網線而已。
2.藝術不是為了消遣,而是為了高效地表達。
4.那些被物欲蒙蔽了眼睛的人,仍照舊過著灰暗的、時時無聊的生活。在這漫長的絕望中,文學給我們的生活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5.現在,我們的作業通常是“基于知識”,而不是“基于問題”,或者“基于現實項目”。
6.國內學科越來越專業化,各個教研組都有自己的辦公室,大家在一起只是交流學科的考題,并以此作為指揮棒,指導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結果叫出來的就是一群“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學生。請注意,“你以什么來衡量,你就會得到什么?!?/p>
在晚自修時,我說了《圣經》里的一個故事給學生聽:某一天,耶穌從房子出來,外面是他的學生。他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種的時候,有些落在路旁,被飛鳥吃走了;有些在石頭地上,土既不深,發苗最快,但日頭一曬,因為根不深,枯死了;有些落在荊棘里,把他擠住了,有些落在好土里,就結實。”
其實,撒種好比所謂的德育,撒在路旁,被飛鳥吃走了,說明老師對你的教誨你沒有聽進去,還是照犯;落在石頭地上的,說明你只是害怕權威,老師說完后,怕再被老師說,所以有一段時間注意,但不深刻,過一段時間你又重犯。
有些落在荊棘里,說明當其他人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時,你隨主流,似乎他們成為了你繼續犯錯的“勇氣助推器”一樣,使得你又一次犯錯。而那些落在好土里的種子,開出的果實師結實的,而且時間越久越結實,是他們真正聽到心坎里去了,并且在以后的歲月中,不管在學校里,生活中,工作上都一直恪守著老師的教誨,他們的成就也就更豐碩,更結實。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三
這個暑假我讀了《我不是匹諾曹》這本書,非常喜歡。這本書里的故事告訴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不能像匹諾曹那樣說謊。
《我不是匹諾曹》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名叫曹操,他和段小磊一樣有著神奇的能力。他們一會兒化身為“修理大王”,一會兒當上了“垃圾大將軍”,一會兒又變成了“正義魔法師”……幫助了不少人,別提有多厲害了。
在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保護雞蛋”的故事,一顆小小的雞蛋,差點讓曹操變成了長著長鼻子的匹諾曹。故事還要從他和段小磊的秘密基地說起。學校操場的矮樹叢是曹操和段小磊最喜歡的地方,也是他們的秘密基地,每節課下課他們都會去玩。這一天他們又去了,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小洞,走進一看里面有一顆雞蛋,便把它帶回了班級,還小心翼翼地為它搭了個窩,用了好多好多的紙巾給它溫暖,保護它。正在這時,班長李麗沖進班級,大聲喊:“不好了,不好了,學校出現了偷蛋賊,矮樹叢里的雞蛋不見了?!蓖瑢W們聽了,議論紛紛。曹操和段小磊對視了一下,仿佛是心虛了,他們決定不說出這件事,怕大家把他們當成偷蛋賊。
晚上,曹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不知過了多久,才進入夢鄉。夢里,他夢見了愛說謊的匹諾曹,而自己也由于說謊長出了長鼻子,他害怕急了,一下子從夢中驚醒,趕緊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發現沒有變長才松了一口氣。
第二天,曹操把自己的夢告訴了段小磊,和段小磊商量之后決定把拿雞蛋這件事告訴老師,求得老師的原諒。沒想到老師聽了事情的原委,不但沒批評他們,反而表揚他們很誠實,兩個人如釋重負,開心極了。
我真的很喜歡曹操和段小磊,因為他們非常誠實。我覺得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誠實的好孩子,不能說謊。說謊的孩子是不被信任的,就像匹諾曹一樣,沒有人喜歡說謊話的孩子。如果我們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承認,并且自己承當責任,不能試圖通過說謊來逃避。
書中還有很多像這樣的故事,它們告訴我要向主人公曹操學習,做一個誠實、敢于承擔又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四
.那時,王嘉鵬才12歲,是寧夏銀川第十八小學五年級一班的學生.他是懷著童年美麗的夢登上飛機的,然而,還沒來得及看一眼機艙外的景色,甚至還沒坐穩,他的夢就從高高的云端里摔下來,支離破碎.是“7.23”特大空難的親歷者.
機上的108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只有40人生還!王嘉鵬被醫院診斷為頭皮裂傷并且腦挫裂傷,腰椎爆裂骨折并雙下肢截癱,脾臟及左腎挫裂傷,腸管及膀胱挫傷.王嘉鵬時刻面臨著死亡威脅!
他母親得知他有想死的意念后,買來了心理學書籍,鉆研心理學.母親認為作為一位母親,必須用母愛的燈光為他照亮未來的路,必須用正確的人生坐標,為他拔正方向.必須找到一把金色的鑰匙,用一顆母親的心打開已經殘缺了兒子的心.她買來了許多名人傳記,特別是那么身殘志堅者的傳記,以一種榜樣的力量來激勵他的意志,以一種精神的食糧哺育他的人生!
在醫院里,醫生為了給王嘉鵬增加記憶,想了很好辦法,最后想到的是教他背單詞.一個記住了,兩上記住了,慢慢地很多單詞都記住了.王嘉鵬真的是沉醉在知識的海洋中支了.他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找回了信心,找回了人生的坐標和尊嚴.
成功是為那些矢志為學的苦孩子準備的,是為那些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所不能.”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經受挫折和磨難的人.像海倫·凱勒、保爾、貝多芬,現在社會的一些身有殘疾的人和一些逆境中成長的人.
我們碌碌無為,不是因為我們愚鈍,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活著的可貴,不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沒有做迎接挑戰的準備!挑戰是隨時刻的.學會合理利用時間,是挑戰;學會合理利用時間,是挑戰;學會從書中吸取經驗,教訓是挑戰;練好字,是挑戰;交好友是挑戰…….我們要像王嘉鵬學習、學習他克服困難戰勝挑戰的勇氣,學習他頑強拼搏的精神!
相信自己吧!當苦難,災害突然降臨時,我們選擇的不能是妥協,不能是逃避,不能是投降,我們只能在生與死的邊緣,選擇勇敢,選擇堅強,選擇抗爭!經歷風雨洗滌的我們變得更璀璨,更亮麗!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五
也許每個媽媽都是患得患失的,當你有個桀驁不馴的寶寶,你擔心他不好管惹麻煩,可是當你有個很乖的寶寶,你又擔心他受欺負。其實分析起來,大多媽媽并不是擔心寶寶受一時的欺負,而是怕因為兒時受欺負而影響性格發育。這種前提下,《大英雄威利》和《膽小鬼威利》兩本書真的很適合寶寶,尤其四歲以上男寶。
上一期的《大英雄威利》已經介紹過了,威利真的是個文藝少年,有禮貌有情懷,在《膽小鬼威利》這本書中,威利小朋友把禮貌和善良發揮到了極致,對每個人說對不起,即使是正在欺負他的人。但顯然,那些橫沖直撞的混小子對他的禮貌并不領情,他們叫他“膽小鬼”。
威利討厭別人叫他膽小鬼!(安東尼布朗把威利坐在沙發上苦惱的樣子畫的很傳神,并且這時候威利正在看的書是超人,也是在暗示他已經渴望變強了)。
偶然的機會威利看到了一則廣告,于是按照廣告上的地址寄了些錢,然后在等待中,威利收到一本書,介紹健身鍛煉和營養大餐,威利按照書上的做下來,然后漸漸變成了一只強壯的猩猩。
威利強壯到什么程度呢,他只要走在街上,正在欺負米莉的小混混望風而逃。
于是威利得到了米莉的香吻和稱贊,然后威利很自豪很驕傲,然后自豪的威利撞到了柱子上。這是威利被米莉親吻后的樣子:
“噢,對不起!”威利對柱子說。這個結尾很贊,威利強壯了不再是膽小鬼了,他仍然那么有禮貌,他的禮貌來源于他的修養,而不是懦弱和膽怯。像我們上一篇中所說的,有魅力的男孩要劍膽琴心呢。
這是一本立意好,畫風也很贊的書,小威利各種表情和心理活動都表現得很傳神,被欺負的苦惱,鍛煉時候的堅持,強壯之后走在路上自信的步伐,還有被米莉稱贊為英雄后的得意忘性,還有最后一頁,他沒有丟掉的禮貌和善良。
威利鍛煉前后走在街上截然不同的樣子
其實一個孩子的快樂,成人也是如此,自信是很重要的一塊,他要喜歡自己接受自己,才能獲得有根基持久的快樂。而強壯自己是獲得自信的重要途徑,看看威利照鏡子那志得意滿的樣子和他強壯前后走在街上不同的樣子吧。
所以寶媽們如果你們有一個文明到怕他受欺負的寶寶的.話,這兩本書或許可以幫到你,這可以潛移默化的告訴他“真正的勇敢來源于內心的強大”和“強壯自己是獲得自信的途徑”,我們可以帶寶寶讀這兩本書,也帶他們運動起來,做一個通過自身努力找到自信的寶寶。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六
“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認清一個人,包括你自己的人性?!眲④谒淖髌贰段也皇墙棠阍p》里如是說。
人性可以去諒解,詐術則要去應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并不壞,只是后天被慢慢熏染成了與他人的截然不同的品格。如此這般,社會也就復雜了起來。人要明白身邊都是些什么人,自己又是什么人,而不能如行尸走肉般混日子。讀劉墉此書,相信很多走入迷途或正在迷途而不知的人都會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我們需要明白生活要怎么活,活著要怎么活,自己要怎么活,別人會怎么活。
《我不是教你詐》是一本開頭結尾都很短而正文很長很長的書。它有著鮮活的人物、動人的故事,原是小說,卻不像一般小說般每每懸念迭起或者長嘆愛恨情仇;它有著教書育人的內涵,堪比教科書,卻比教科書教授得更深入骨髓。它之中的每一小節都蘊含著一個大道理,每一個道理都以一兩個形象的故事情節暗示明示。故事本身皆來自生活,就好比故事里的演員們都來自我們身邊,甚至自己本身可能就是其中一人。簡簡單單的一本書,語言平實,毫無華麗的辭藻——那種種為賦新詞強說愁那種令人反感的語句,自然也挑不出一個多余的字。
書是一本幽默詼諧的書。書是一本用生活教會生活的書。書是一本超越了小說和學堂的書。血跡斑斑的殘忍的現實,才是我們所在的真正的社會。書里的文字的確是直白露骨,誠然已經觸碰到了你所不知道的黑暗,但是又為了你不使你失去信心,書把道理講得十分委婉。書是一本書,書里的人卻不是一個人。每一個活躍在字里行間的參與者都有著自己的品行素質,有著真情實感,有著鮮活的生命。他們有的無情,有的博愛,有的豪放,有的內斂,有的自私,有的慷慨,有的真,有的假。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這些自小在成長中已經接觸并無法避免,塑造了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于是億萬萬的人的言行就形成了規律,而教劉墉寫成了這篇引導大家認識世界的社會教科書。
或者有時會感覺生活很累。別人很假,自己很真,則覺得吃虧;別人很假,自己也很假,則覺得人生毫無意義。會探求生活的人都是性情中人,而性情中人最是無奈。你與我的相處,我與他的相處,說不定會坦誠相對,也說不定會仇深似海,乃至冤冤相報,這都是人活著導致的?;?,即便是活著,也得活得明明白白不是?有人說糊糊涂涂好過人生,我卻認為不然。
書說,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至上;書說,一個負責的和尚,即使中午要還俗,早上也不會誤了該他敲響的鐘;書說,不能貪小便宜,小心因小失大。書說,人人都愛戴高帽子,其實你也不例外。書說,這世界上最難改變的是別人的人性,最可以信任的只有自己。
書說了很多,目的卻只有一個。書從表面上看,都是令人挫折令人心酸的事,或解剖了人生的一些詐術,但背面探討的,卻皆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由始至終,書其實只設問了一個問題:我們要明白我們怎么活。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七
看了方柏林著的《知識不是力量》,書中從學習美國教育優點,觀察中國教育的一些不足,反思中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戳诉@本書之后,給了我們教師很大的啟發和感想。下面我就談談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感想。
作者因為自己本身就在美國生活,自己的子女也在美國留學,所以對美國一些教育有著較為真實的想法。正是因為作者本身親身經歷,所以所寫的文章都較有說服力。而我自己的孩子也在國外讀書,所以感同身受從而更覺得許多內容都值得我們中國人深思。
他提出中國教育要進行反思,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反思能使人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改進自己的缺點。必要的反思是有益的。當然,中國教育有自己的特點,美國也有美國的國情,書中也并不是完全否定中國教育,也不主張完全西化。我本人也是非常贊同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充實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教育問題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確實如此,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減負和素質教育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也無濟于事。指揮棒沒有改變,很難擺脫應試教育的魔咒。但是又反過來說,中國人口眾多,目前為止,也只有這種應試的方式,才能更客觀和公平的評價一個人。這也算是中國的國情吧,改變并不容易,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吸收了外面的經驗,盡量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不僅僅憑借成績這個唯一的指標,還參照了學生平時的表現,體育成績,以及道德方面的表現。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章提到許多老師沒有認識到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教學還是一成不變,完全不顧學生的感受,這種教學模式,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受學生的歡迎,也越來越多的老師正在嘗試改變,比如我們七中正在改革的“五學模式”的教學方法,這就是對填鴨式教學的一種改革嘗試。
書中談到,現在學生獲取知識很方便,網絡的應用極大改變了知識的獲取方式,教師并不需要把知識講解的如何精確,其實學生自己通過一根網線就很方便的能夠獲得足夠的知識量,知識的獲取容易,而見識的增長不易,要長見識就要學習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內容,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而不應該忽視道德的培育。這也就是這本書“知識不是力量”的由來。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知識不難獲取,見識和做人的道理才是學生第一需要關注的!
作者從美國口語教育反思中國的英語教育,覺得需要改變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因為學習語言的一般規律是先口語,后文字,然后才是語法;本著先易后難的規律進行。確實中國的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是寫,就是語法的灌輸,還不會說怎么才能會寫呢?就好比一個人還不會走路就先讓其跑步了,結果只能是摔得嘴啃泥,加深了對英語的厭惡和恐懼,我覺得英語教學確實存在這樣的毛病,中國人太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了,所以從幼兒園開始就教孩子學習英語,一個連母語都還說不清楚的孩子,你還能指望他學好英語,真是舍本逐末。
我覺得從初中開始學習簡單的英語對話就可以了,高中可以適當學習寫作和語法。完全不必把英語提高到和語文數學同等的高度,必須非過四六級,否者不能拿畢業證書,不能考研這樣的高度。學生花了大量的精力,家長也付出了大量的金錢,換來的是中國孩子對英語的厭惡,和只會簡單書寫,完全不會說的'英語水平!
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學校多學習,少玩,甚至基本不要花時間在玩耍上面。其實這點人家美國家長就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借鑒。在美國完全沒有“輸在起跑線”之類的論調,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童年就是“努力玩耍的過程”,學習也是在玩耍中開始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課堂輕松而中國的課堂嚴肅,中國學生負擔重,而美國學生上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人家重視能力的培養,而我們重視知識的灌輸,所以我們的孩子缺乏創造力。當然,因為我們國家的特殊“國情”,這種學生高負擔,學習比較痛苦的狀態一時還很難改變。我們都應該多思考一下,特別是教師,怎么樣才能快樂學習。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八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我不是完美女生》,讓我特別感動。
這本書主要講了學校來了一位“像女神一樣完美”的轉學生:赫彩兒。在語文小測中,赫彩兒是第一,不是小櫻桃,小櫻桃對她的羨慕轉為嫉妒,并被這個“腫瘤”折磨。最終,小櫻桃還是找回自我,并明白了可以享用一生的道理。
當我讀到“實不相瞞,小櫻桃是嫉妒赫彩兒的,嫉妒她的完美,嫉妒她得了第一,嫉妒她那么招人喜歡……”時,我想起了一個道理:世界上寧不存在任何完美的事物。我們不應該總是看待完美,對自己過于挑剔。嫉妒是那別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讓自己心中懸著一塊石頭。嫉妒是心靈的毒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優點和缺點。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個人很嫉妒鄰居,恨不得往他家扔炸藥,炸死他。就這樣,他吃不下也睡不著。一天,他遇到了上帝,上帝可以實現他一個愿望,但鄰居都會得到雙份。這個人不想要鄰居占便宜,一咬牙,說:“你挖我一只眼珠吧。”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很傻吧!原來的好事成了壞事,這就是他內心的毒瘤。
現實中,每個人都普普通通,不是公主,也沒有魔法,更不會完美。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九
假期里,我讀了《香草不是笨小孩》這本書,書中講的是一個叫香草的普通女孩的故事。從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入迷地讀了一遍又一遍。
香草是一個和普通女孩不一樣的孩子,她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她相信動物們可以聽懂她的話,所以她經常自言自語地跟小鳥打招呼,跟蟋蟀交談。香草見到什么東西都很好奇,喜歡仔細觀察,比如她鉆到草叢里去觀察過螞蚱,發現粉色的螞蚱喜歡花朵,綠色的螞蚱喜歡青草。晚上她把蜻蜓放在自己的蚊帳里,欣賞蜻蜓怎么飛,還發現蜻蜓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是急性子,有的是慢性子。讀到這兒,我想起自己也有這樣的事例,去海南的時候,我讓蝴蝶停在手背上,觀察她們翅膀上的花色。我覺得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
香草是個愛幻想的孩子,她從來沒看到過大海。一次,香草的爸爸需要坐船到海的那邊去。所以在爸爸出發前,她就幻想大海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氣味的。爸爸走后,香草感覺思念爸爸時,就把爸爸的.大床當成海船,和弟弟學著魚的樣子在“海里”游著,來表示對爸爸的思念。我也愛幻想,在春天開滿小花的草地上,我幻想自己是一位小仙女,揮動魔棒把大地變得更美麗;在清澈的泉水邊,我幻想自己是一條活潑的小金魚,在泉水中歡快地游玩?;孟胱屛业纳罡篮茫?/p>
香草有數不清的問題想問,可是經常不敢問出來,因為看護她的麥阿姨經常說她是“笨小孩”,她的問題是“笨問題”。
香草上一年級了,她特別喜歡看公主的書,而且想造一座宮殿,在宮殿里扮演公主。所以她就到樓上的鄰居對對家,和她一起造宮殿,一起當公主。她們把水倒在地板上造荷花池,結果水全流到了樓下香草的家里。晚上麥阿姨又說香草是笨小孩了。爸爸回家后,說香草是“搗蛋公主”。但爸爸仍然給香草買公主的書。
我也有數不清的問題,我也有“搗蛋”闖禍的時候。在外婆家,我和表妹把花澆得奄奄一息,還用顏料把床單涂成了“大花臉”。爸爸媽媽從來不說我笨,反而給了我無限的包容與愛。
其實,我感覺香草并不笨,她只是和別的女孩不太一樣,她是一個愛幻想、愛觀察的聰明女孩。她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學校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我喜歡這樣的女孩!
“香草”不是笨小孩!“我們”都不是笨小孩!“我們”只是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寫這本書的作家真懂得孩子的心,能寫出孩子們真實的想法和心靈!我長大了,也想當這樣的作家!
我不是膽小鬼讀后感篇十
今天我讀了一篇有趣的故事。《香草不是笨小孩》這篇文章講的是:香草上了一年級后,最喜歡上語文課,因為老師常常會給她們朗讀故事,尤其是公主的故事,那些故事美麗動聽,公主在故事里善良而又高貴,盡管公主不及皇后漂亮,權力也在皇后之下,但皇后也是結過婚的大人,身上少了神秘光輝,而公主像神秘的星星,像芳香的百合花。
這篇文章告訴我:香草不是笨小孩,而是一個很雅致、很體面的一個小公主,她喜歡做的搗蛋事越來越少,而讀書興趣越來越大。
讀完《香草不是笨小孩》這本書,我覺得我不僅學到了許多知識,還懂得了許多道理,使我真正學到了以后不要做搗蛋的事。
這個寒假,老師讓我們讀課外書,我讀了《香草不是笨小孩》一書,覺得這本書有意思,是本富有美好想像力的書。
作者是秦文君,她筆下的香草是個非常有想像力的孩子,香草是一個富有美好想像力、天真可愛又好奇心重的小姑娘,還曾經發現了一只粉紅色的蚱蜢,整本書充滿了童真,似乎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的氣息。
爸爸在出海的時候,香草和弟弟就把家當成了大海,把床當成了船,他們模仿魚的樣子在床上玩耍,麥阿姨陪她一起玩,這次沒說她是笨小孩,阿姨也被她感染了。
最后,我明白了,人的想象力、勇敢、善良、觀察力有多么重要,所以我要學習香草這些好的精神品質,爭取做一個像她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