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一
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作家童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以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
首先我覺得小主人公是一個十分可憐的孩子,他自幼喪父,又在十一歲喪母,外祖父也破了產,他只好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其次,我覺得阿廖沙是一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也就是說對自由生活的熱烈追求。在本書第七卷中寫到了小主人公常常受到整條街上孩子們的痛打,通常是鼻子被打出了血,嘴唇也被打破,臉上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渾身都是土。外祖父下了禁令不許他再跑到街上去了。如果大街上靜悄悄的,大街對他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可是一聽到孩子們快樂的喧嚷聲,他就顧不得外祖父的禁令,從院子里溜出去了。可見,阿廖沙也是一個比較貪玩的孩子,我還可以再舉一個例子。在本書的最后,作者寫道: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學校就引起他的厭惡,因為教師和神甫都不喜歡他,后來神甫讓他退學,不過這并不使他傷心,他離開了學校,一直到放學之前都在鎮上的幾條骯臟的街上閑逛,細細地察看鎮上的喧鬧的生活。盡管如此,但作者又是一個知錯就改、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人。后來學校來了一個叫赫里桑夫的主教,他認真地跟小主人公交談了一番,使他十分激動,所以也就表現得比水還要安穩,比小草還要順從。
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自由的熱烈追求。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二
《草房子》第一部是《禿鶴》。
《禿鶴》寫的是一個有著不大不小的先天缺陷的男孩,沒有出色的學習成績,也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受到了油麻地小學里同學們的歧視和捉弄。老師們也對此并沒有什么干涉。他本名叫陸鶴,因禿頂被戲稱為“禿鶴”。
一開始陸鶴對自己的禿頂沒有什么在意,甚至可以讓同學們摸他的禿頂,只要換得一塊橡皮擦或一根鉛筆什么的。直到屠夫丁老四歧視性地用二兩肉要換摸他的頭時,他對自己缺陷的自尊意識才突然地覺醒了。從此快樂就遠離了這個少年,在他的心中始終揮不去的是頭頂的陰影。
陸鶴繼續忍受著越來越多的同學們的欺負,只能做著些無用的反抗。而老師們也沒有嚴肅地制止這些欺負。
終于陸鶴利用一個會操比賽的時機狠狠地報復了他的整個班級和整個學校,因為這個團體里的同學們都在欺負他。但是報復的結果并非他的理想:同學們不再欺負他了,卻也不再理會他了。他從被所有人嘲笑的對象變成了被所有人所看不見的透明人,成了個完全孤獨的人,沒有人再愿意和他在一起。而這比前者更糟糕。
最后陸鶴悲壯地挺身而出飾演一個光頭偽軍連長,就為了這么個反面形象,他不惜將自己的缺陷再次暴露在更多人的面前。
在所有人因為他的成功演出而歡呼集體榮譽時,他卻一個人獨自面對大河,孤獨地舔著自己主動劃開的傷口。他為集體贏得了榮譽,也獲得了所有同學們的諒解了,卻只有他自己才體會出他付出了多少的代價,失去了多少的尊嚴。
在另一部長篇小說《紅瓦》中禿鶴又出現了一次,完全是作為一個反面的陪角出現的。禿鶴已經十四歲了,長得人高馬大的象十六七歲的模樣了,因為留級還是在讀小學,已經在欺負女同學和女老師了,僅僅出現了一下,卻做了好幾件壞事,純粹一個惡少了。
這說明作者并未打算將自己的主人公寫成在逆境中成長的大器晚成的英雄。作者已經超越了單純塑造英雄的寫作水平了,他只是在冷靜地述說一個普通的劣等生如何面對團體的壓力,又是如何辛酸地反抗與適應。作者用充滿憐憫的筆調向我們陳述了這個一個事實:團體中的弱者往往都是經過反抗后終究是迎合了團體。盡管有時遭受了或多或少的屈辱,但是時間會逐漸讓他們習慣。可悲的是,大多數人在自己團體中都是弱者,占據優勢的強者實在是個極少的比例,他們要么因為家庭條件優秀,要么因為學習優秀,要么是體力更好。
聯系到實際生活中,我們又有幾個人能夠說自己從未受過屈辱呢?我們都受過一些屈辱,有些甚至是終生難忘的,所幸時間慢慢愈合了我們的心理創傷,讓我們還能夠走出陰影在陽光下前行。也正因為有了屈辱,有了不足,我們才有了持之不懈的努力,才有了人類進步的持續動力。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三
在看《簡愛》之前一直以為這是是部描寫愛情的小說,看過之后才知道原來不是,簡愛的不敢居人下,追求真愛的不平凡經歷深深感動著我。
書中主要講述了簡愛的勇于反抗的一生。簡愛是個孤女,寄住在李德家,并受盡了李德家的各種欺辱。當簡愛準備進入渥德學校讀書時,李德太太竟撒謊告訴布斯先生說簡愛是個愛撒謊的小孩,然后謠言傳布開了,簡愛也因此受人排擠,只有田普爾相信簡愛是被冤枉的,并幫田普爾洗刷了冤屈。簡愛在渥德學校當了六年的學生,二年的老師,然后離開了這所學校,找了一份家庭教師的職業。在那里,簡愛受盡了溫暖和理想的待遇,并對莊主羅徹先生有了好感。誰知,好景不長,羅徹先生的妻子竟然出現了,而簡愛還背負著悲慘的婚姻。簡愛選擇了離開。在簡愛新的旅途中,簡愛認識了約翰、戴安娜、馬莉這三兄妹,并受到了他們的照顧。而簡愛終究惦記著羅徹先生,并決定重新去找他。簡愛回到了簡愛擔任家教的地方,意外地得知羅徹先生那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放火燒了這個莊,羅徹先生也因此眼睛瞎了。然而簡愛并沒有嫌棄他,簡愛留在他身邊照顧了他一生。在簡愛里,命運是不可靠的,雖然她只是個孤兒但內心堅強,在離開舅母家的那一刻,把幾年的不滿都宣泄出來,我也就不能不對簡不有一個新的印象了。而簡與羅切斯特的愛情是那末地唯美,沒有金錢與利益的充斥,中國有句話叫“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之間的愛情就想這句話一樣。
這些天來我又捧起這本書,走入簡樸素的生活,重新認識他的心靈歷程,書中許多的人及故事,尖酸刻薄的里德太太,人間地獄般的勞沃德學校,美麗而不幸的小海倫,然后走出充滿神秘和陰森氣憤的桑菲爾德莊園,還有天生傲慢的羅切斯特......
簡愛的人生歷程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需要尊嚴去支撐,拼搏去攀登,愛去充實的。是啊,人的價值是人的尊嚴加愛,再加上與命運的反抗。小說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我想這也是作者所期盼的一種結果,作者所向往的一種生活。在當時的社會,我認為這樣的結果很好并近乎完美,似乎有點不可能。因為這個世界,及人的價值,都少不了金錢的支撐,有人為了金錢而告別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人會像簡那樣為愛情而拋棄所有。看看窗外車水馬龍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夠為了愛情而拋棄所有呢?又有多少人能夠對這份愛情矢志不渝呢?現在的人們都追求物質生活,未曾停下忙碌的腳步,問一問奔波的心是否累了,是否還過得幸福呢?幸福屬于每一個人,只要你懂得爭取,懂得感受,幸福就沒有理由與你擦身而過。
看完《簡愛》之后我懂得了,我們不能讓金錢利益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幸福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不管你是平凡亦或者不平凡。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四
中醫保健里確實有一個簡單的養心小方法。這個養心小方法叫“撞墻呵”。方法是找一塊平滑的墻面,以背撞墻,然后每次撞的時候都口發“呵”的聲音。在六字訣呼吸吐納養生法中,心對應“呵”,撞墻的時候可以打通身體的經脈氣血,特別適合心臟不好的人。長期堅持,對身體的好處妙不可言,大家不妨試試,每天抽出10分鐘,就能收獲一輩子的健康。
我們所產生的各種疾病,大多是因為不能平心靜氣,氣血瘀滯的原因。瘀血是產生氣血紊亂的重要因素,各種原因出現的血行不暢,均可形成瘀血。而利用中醫養心的方法疏通氣血,調節氣機升降,平衡氣血陰陽,改善身體內環境,就可達到防治百病的目的。
如何讓身體的氣血流通起來呢?在這里我教給大家一個在中醫上很簡單的養心順氣法,就是“胳膊扭扭功”。大家都知道足療,足部有身體各個臟腑的反射區,其實胳膊上也有。整個胳膊可以看成一個身體,手部是頭、腕部是頸、肘部是腰。練習這個方法的時候,雙手虛握拳,由手掌帶動腕部和肘部,盡力先向外扭轉10次,然后再向內扭轉10次。這是一套動作,不拘時間,想起來了就可以做。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加快頭、,頸、腰及四肢的氣血流通速度。每天堅持做一做,必然有好處。
如果受了寒,感覺快要感冒了,這個時候我會喝大棗生姜紅糖水。一般加大棗9顆,紅糖50克,生姜50克切成絲,煮上1000毫升的水,趁熱喝完,再睡一覺,出出汗,第二天感冒跡象就沒有了。
取去核桂圓9個,蓮子、大棗各5顆,枸杞15克,一起泡水喝。這4種食材養心安神,補益腎精,溫補氣血,常喝此茶可以達到交通心腎,讓身體水火相交。說到讓身體水火相交的秘方,我特別推崇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花椒、桂圓、艾絨敷肚臍的方法。南懷瑾先生是一代國學大師,活到九十余歲無疾而終,留下傳世的文化瑰寶和養生心法。其中花椒桂圓艾絨敷肚臍的方法簡單有效,。經常如此做可以達到暖腸胃、促安眠、交心腎、濟水火等多種好處,現在把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桂圓肉l枚(最好買帶殼的,自己剝掉殼,完整的桂圓藥效相對比較好),花椒7顆(最好產地為四川),一同碾成細末,加上3年以上的陳艾絨少許,然后一同打爛攪拌均勻,使三者充分融合,這樣就制作完成了。一次制成的藥量可以供兩次用,使用的時候取藥的一半,揉成團,每天晚上睡覺前放在肚臍里就可以了。桂圓補心益氣、養心安神,花椒溫中散寒、除濕止痛,艾絨通經活絡、行氣活血。肚臍即神闕穴,可使身體直接與外界相連,使身體充分吸收三者藥效,堅持一段時間后身體會達到心腎相交、水火相濟的狀態,能有效緩解各種腸胃病,人也會吃得香,睡得好,身體自然也就健康了。
對于平時肝氣不舒的人,我一般都會推薦菊花烏梅玫瑰茶。取菊花6朵、烏梅2枚、玫瑰7朵泡水喝,就可以緩解由肝瘀、火旺、氣滯引發的各種癥狀。菊花味苦去火,烏梅味酸干化陰,玫瑰活血化瘀,三者搭配最擅去心肝之火,化心肝血瘀。此外,平時多吃點枸杞、豬肝、胡蘿卜,對肝也是很好的。
長壽的人往往是陽氣足的,相反,陽氣虛乏就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襲,很容易生病。如果體內陽氣的火力不足,人體的氣、血、水等物質,就無法正常氣化,停聚身體局部,導致一列的陽虛癥狀。想給大家闡述這樣的理念,也就是陽虛則寒,寒則易生百病。要想不生病,必須保證心陽不絕,如此身體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代謝,整個人也就會煥發出勃勃生機。如果人的陽氣充足,就有足夠的熱氣來保護我們的身體,是保護人體的最厲害的屏障,如果全身上下充滿陽氣,人是不會得癌癥的。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去問問得癌癥的人,他們身體都偏寒,一到冬天手腳都是冰冷的。而癌細胞最喜歡的就是這樣停滯的寒氣,所以癌癥到末期時,都可以發現患者身體寒極,出現腹水或是下肢積水,在這樣的環境里癌細胞可以肆無忌憚地繁衍生息,吞噬我們的生命。所以要想不得癌癥,就要四肢不冷,也就是先振奮我們的心陽。
我在臨床上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時候就經常開當歸六黃湯了。
可以用這樣的小方法調心。因為心經和心包經主要分布在手臂的內側,經絡的走向是白手臂向手指的,振奮調節心經和心包經可以有效調心養心,去除瘀阻。平時可以在手臂內側輕輕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小結塊或者非常酸痛的敏感點。如果有,那就要有意識地拍打敏感的地方,最好拍出痧點或包塊,然后用刮痧板,順著手臂內側從上到下刮痧。刮痧之前最好在自己的手上涂點潤滑油,初次刮痧的人力度不用太重,慢慢地自己熟悉了,就能掌握火候了。
總的來說,若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潤,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苔,柔軟而不僵硬。大家要是不知道什么情況是最正常的,可以找一個健康的小孩子,看看他們的舌頭,一般健康的小孩子的舌頭者s是這樣的。如果舌質淡白且胖胖的,特別水潤,甚至還邊緣還有齒痕,多說明心陽不足;如果舌頭又紅又癟,通常是心陰不足的表現;舌質紫暗或有瘀斑,都是心血瘀阻的人;要是舌體強硬,有語言障礙,基本上都有點心神失常。下面我選擇比較普遍的三種情況,重點講一下。
舌上瘀斑、舌下青筋:這些癥狀都提示血脈出現瘀阻。正常的舌苔應該是淡紅色的,沒有瘀點和瘀斑。如果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則說明血脈運行不暢,提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大。原先就有心臟病的患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更要多注意。如果舌頭上有瘀斑,并且伴有心慌氣短、失眠多夢、心前區刺痛等癥狀,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有心血管疾病。如果伴有頭暈頭痛等癥狀,則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大。
舌頭發紅:這是心陰不足的表現。健康的人舌頭應該是淡淡的粉色,不會特別紅。如果特別紅,就是心陰不足。很多患心血管疾病的人,都會有舌頭發紅的現象,并伴有心慌、早搏、心動過速等不適癥狀。這主要是心陰不足、陰虛火熱引起的。身體過熱,“烤”到舌頭,把正常的粉色“烤”成了紅色,再嚴重下去,紅色就會“烤”成黑色,就會變成故事里清代那位黃先生舌頭的顏色。這一類人可以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服用六味地黃丸或者是杞菊地黃丸治療。
舌苔變白: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正常的舌頭上有一層淡淡的白色的舌苔——大家注意,是薄薄一層,不能少也不能多。
舌苔異常變白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舌頭整個不是紅色,而是淡白色,臨床上我發現這類人通常會有心律失常、乏力的癥狀,患貧血性心臟病的可能性非常大,這種情況最好盡快就醫。另一種是舌苔白膩,也就是有厚厚的一層白苔,這種情況多與中焦濕阻有關。如果還有胸悶、心前區不適的癥狀,那就要警惕冠心病、動脈硬化的可能了。對于這樣的人一定要讓身體熱起來,多補血,平時多喝大棗豬肝湯。取大棗9枚、豬肝200克一起煮湯,一周喝2-3次就可以補氣,改善這個癥狀了。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五
我也不甚記得看過幾次文化苦旅,只知道那個帶著些文人特有的酸氣的一本書,在我年級尚輕的日子里,讓愁死變得有處可依也有些高貴起來了。就像是少女在青春期特有的那些自以為是的憂愁與優越感。
我是個很怕單一又很喜歡單一的人,單一有時也是一種風格,一種別人看到就知道那是你的風格。就像是我的穿衣,永遠不會有固定的風格,可愛,御姐,運動,都可以是我的選擇,但是總有一點是一樣的,我選擇的款式總是最基礎的,色彩單一,純色,進而通過搭配來讓這些東西有自己的風格。
看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時也是這種感受,每一篇文章,不同的內容,卻是相同的風格。我想尤其是文字的風格是最不應當變來變去的,文字常常是代表著一個人的態度和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一群人,而余秋雨的文字也恰好帶著那些我喜歡的溫柔,平淡與干凈。
總是覺著看著這本書時,好像整個人都會變得溫柔,文字極具穿透力。讓我的心上好像放了一塊棉花糖,每一篇文章中總會有那么一雙溫柔的手將你拉入這場關于文化的旅程中,你歡心慶幸,無奈哀嘆,仿佛正如這漫漫文化之旅的一位身處其中的旁觀者。
希望抽空讀一下,余秋雨,文化苦旅。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六
《子夜》是一部一直以來充滿爭議的作品,但肯定和贊揚的聲音始終占據主流,作品為讀者們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都市生活,引人深思。
作品開篇是一段景色描寫,為下面一系列的人物出場作鋪墊,紫臉多皰的吳蓀甫、封建腐朽的吳老太爺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尾更是匠心獨運,整體結構宏偉嚴密。
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是貫穿《子夜》全書的主線,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國半殖半封社會的全貌。吳蓀甫就像一個永不知疲倦的戰士,戰斗在民族工業的第一線,與趙伯韜勾心斗角;使勁渾身解數平息罷工;吞并其他小廠來擴大自己工廠的規模。只可惜他生不逢時,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半殖半封的社會背景扼殺了民族工業,雖已力挽狂瀾,卻只能以失敗告終,這不是吳蓀甫一個人的失敗,更是當時國家和社會的失敗和悲哀。然而吳蓀甫也是一個血腥的剝削者,克扣工人工資,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吳蓀甫人性惡劣和冷酷無情的一面可見一斑,因此,吳蓀甫形象的評價一直都是毀譽參半的。但無論怎樣,吳蓀甫也算是有魄力、有手段,是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
此外,我認為,《子夜》最值得稱頌的是刻畫了各賦性格特色的都市現代環境中的女性形象。林佩瑤是眾多女性中最豐滿的,她憧憬著浪漫偉大的愛情,然而現實生活中,她的丈夫吳蓀甫卻是汲汲于功力的資本家的特性,她所期盼的浪漫和詩意都不屬于這個家庭,雖表面接收了現代文明,實則卻只能默默反抗。愛情是林佩瑤的全部,而吳蓀甫卻把全部心力獻給了他的事業,沒有給妻子必要的關心,面對初戀情人雷鳴,寂寞的心再次燃起熱情的火花,卻也使她背上了沉重的負罪感,然而對于丈夫的不忠卻當做理所當然。林佩瑤活在這種精神痛苦中,更是在寂寞和愧疚中煎熬著,可以說,林少奶奶的一生是悲劇的,是一種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精神上的悲哀,她的人生讓人憐惜,可悲可嘆。
四小姐惠芳是最能體現封建文明與都市文明碰撞和沖突的女性形象。在父親吳老太爺嚴厲的管教下,“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男女授受不親”等封建思想更是禁錮著惠芳,支配著她的思想和行動。當走進這個物欲橫流、光怪陸離的
大上海,舊有的價值觀受到強烈的沖擊,地位雖然顯赫,卻與都市人之間存在這隔閡,四小姐就這樣孤獨悲哀地在夾縫中生存,精神上的矛盾讓她產生了臆想。心中雖希望去追逐愛情,但禁欲思想時刻牽制著她,內心軟弱的她只能學著死去的老太爺的樣子,捧起《太上感應篇》潛心修行,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最后也算是有一個比較光明的結局,離開吳公館,追求新的自由天地。
這些女性的愛情與人生比起主角吳蓀甫和趙伯韜及其斗爭并不是主要的和完整的,但每個女性都帶有理想的色彩,形象的豐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一類女性的欣賞。
《子夜》整體上顯現出一種浪漫與頹廢、真實與虛無的交織,也是展現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歷史性巨作,《子夜》的誕生更是顯示了無產階級文學的不可戰勝。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七
原創:justyan;『精力而非時間,是高效的變現的基礎』。高效的行動是通過充沛的精力來支撐完成的,而不是簡單的時間堆積。所以如何通過技巧性的精力管理來保證我們的精力狀態就是本書的要點。
全情投入需要調動四種獨立且相關聯的精力源: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4個維度互相作用于精力)
因為使用過度和使用不足都會削弱精力,必須不時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有節奏的消耗和更新精力)
為了提高能力,我們必須突破自己的慣常極限,模仿運動員進行系統訓練(類似肌肉不斷撕裂重組,越來越強壯)
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即細致具體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現的訣竅(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可以減少精力消耗)
這4個來源對應著4個不同的維度,分別是: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精力來源于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從實際生活來看,精力儲備取決于我們的呼吸模式、進食的內容和時間、睡眠的長短和質量、白天間歇恢復的程度以及身體的健康程度。
上面一段話可以簡單概括為:通過呼吸、食物、睡眠、間歇行鍛煉這幾個方面來改善自己的體能。
其實我們經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類似,要是含糖量低、低熱量的食物,多喝水,同時還有通過間歇性強度的鍛煉來提升自己的心肺水平。基本上做到這幾點之后體能會提升一個水平,從而擺脫『亞健康』的狀態。
情感方面概括起來就是調動積極的情緒(喜悅、挑戰、冒險和機遇)疏導和管控負面的情緒(恐懼、沮喪、憤怒和悲傷)。
要學會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是駕馭所有情感的基本。要學會合理的管理自己的各種情感,比如多與他人溝通、多與家人相處、定期與朋友同學聚會,這些方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有益于全情投入的思維精力是現實樂觀主義-看清事物真相,卻仍朝目標積極努力
優化思維精力的關鍵在于思想準備、構建想象、積極的自我暗示、高效的時間管理和創造力
通過上面兩段話我們可以明白: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管理精力;我們常說的『身心健康』這個『心』就是指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要用積極的心態和思維方式來看待世界。
知曉生命的意義方能忍耐一切-尼采
意志精力取決于你的價值取向和人生目標。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痛苦,回到那個著名的問題:你的存在意義是什么?那些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的人往往有著強大的意志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會因為受到挫折或者失敗就放棄。在某些情況,意志力甚至可以彌補嚴重不足的體力精力。所有,強大的意志力取決于你有多堅信你的能夠達成你的目標。
建立儀式習慣的三個步驟:明確目標、正視現實、付諸行動。
『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這個問題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好好想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個存在的理由,也就是『使命感』,而不應該是每天渾渾噩噩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于世。如果沒有強烈的使命感,我們很容易迷失在生活無常的風暴里。要創造價值,正如喬布斯說的『或者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強烈的使命感可以為我們提供巨大的、持久的精力。
要『認識自己』,經常的自我剖析和自我反省,記錄當前精力管理狀況。在上面提到的精力的4個來源中自己在那些方面做的不夠好,有那些方面可以提升等等,要經常『復盤』,這樣我們就知道我們與理想的精力管理差距在哪里了。
在這個過程中也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自我欺騙,認為自己就是正確的。
良好的習慣能把生活變得有條理。要建立良好的習慣按照《習慣的力量》中提到的習慣三要素:觸發點、慣常回路、獎賞入手,在這里就不展開了。總之,良好習慣更加有益于我們的精力管理,我們應該循序漸進的培養好習慣,比如打算鍛煉身體,可以先從一周三次,每次步行15分鐘開始,然后逐步的增加步行時間。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八
開始讀這本書是奔著書名去的,因為自己很清楚自己的閱讀水平,希望可以通過這本書給自己帶來一些改變,好在讀完沒令自己失望。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是:閱讀原來還可以這樣搞,講究方式方法快速閱讀一樣可以輕松搞定。
《快速閱讀》是一本實踐應用型的書籍,書的主要內容分為兩大塊:一是訓練快速閱讀的四個方面:一、提高閱讀速度。二、集中注意力。三、培養理解力。四、增強記憶力。二是整本書的閱讀步驟和閱讀技巧。在這這兩大模塊中作者都提供了不少的的練習方法。由于書中的一些練習難度較大,現階段自己操作起來感覺有些難度,自己只摘取了其中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讀一讀這本書,相信也會有自己的收獲。
首先說一下閱讀整本書的閱讀步驟和技巧,通過泛讀把握文章整體脈絡,快讀和精讀相結合,回顧重點、系統整理收獲。
在閱讀速度的問題上,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讀的慢,是因為我們的逐字閱讀,無論默讀還是朗讀都會對閱讀速度產生影響。要想提高閱讀速度,方法一是使用輔助工具,用筆或是手指引導我們的視線。配套的練習有3-2-1練習,(讀相同的段落依次用3分鐘、2分鐘、1分鐘),2-2-2練習(三個2分鐘的時間依次累加一半的閱讀章節)。第二個方法不使用輔助工具的1-2-3練習(閱讀每行時在心里根據字數的多少默念1、2、3.目的就是打亂我們對文章的默念)。
當我們提升閱讀速度以后會發現,我們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所下降。如何做到又快又好的讀書呢?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可以在找到自己閱讀間隔后停下來制作視覺卡片。制作原則有橫向排版、主題在中央,順時針記錄、字寫在線上、字跡工整、使用顏色、符號、箭頭等。大體類似于思維導圖。
第三個問題是如何增強自己的記憶力,核心是要學會條件反射,即明確閱讀目標的條件反射,激活知識儲備的條件反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建立復述文章的條件反射(配合視覺卡片一起練習)。理解和記憶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復述文章的水平。至于注意力的訓練就一句話學會放松,快樂閱讀。
自己之所以大篇幅寫這些閱讀方法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通過對本書的的重新整理,形成適合自己的理解框架,加深印象。另一方面本書的許多練習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檢驗,短期內閱讀效果提升不會很明顯,自己的體會也不是很深。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閱讀習慣,然后加以改進。自己的閱讀習慣概括來說一是讀書讀得少。二是盲目追求閱讀速度,忽視對內容的理解,結果就是擱下書本就忘了讀的內容;另一個極端是如果每次讀一點,時間又會拖得比較長,往往一本書讀幾天就束之高閣了。這些都是很不好的閱讀習慣,當然這些都無法做好的話,讀書筆記也就無從談起了。不過好在自己已經認識到閱讀給我們帶來的變化,相信群里堅持讀書的小伙伴體會更深。希望這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也希望自己可以把讀書堅持讀下去。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九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一本詩集,我們在課堂上只學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心里十分喜歡,就讓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看完以后感覺這本書,寫出的就是我的感受。
你看: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這不正是在寫我嗎?小時候跑步摔跤了,總是哭著想擁在媽媽的懷里;每當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委屈,最美的呼喚就是媽媽;每當放學回家,看到媽媽,心里總是覺得 很安全、很踏實。記得我在四年級的時候,媽媽在外地出差,回到家里看不到媽媽,就像掉了魂一樣,非常落魄;這就是因為媽媽含辛茹苦的把我養大,生活上無微 不至關心我、照顧我,見不到媽媽,就像失去了母愛,所以在媽媽的懷抱里,才能倍感溫暖,舒心。媽媽在哪兒,哪里就是最快樂的地方。
《繁星春水》不僅寫出了母愛,也寫出了童真。
童年啊,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這 一首短詩,讓我們知道了冰心的童年也和我們一樣,心中有著七彩的夢,我們這個年齡正是風華正茂、夢想成真的時候,因為有夢想,才會有追求。我的夢想就是能 成為歌唱家,站在耀眼的燈光下,在萬人矚目的舞臺上,唱著優美、舒心的歌曲,給大家帶來愉悅的心情和快樂,這是多么的美好啊!要現實這個夢想,就要經過長 時間的培養和磨練,但我不怕,我會克服一切困難,堅持的走下去,直到實現我的夢想,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歌唱家。
這本書,寫出了我的心聲,讓我有了更高的目標和追求,久久難以忘懷。
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十
故事從甲板上的蘇小姐和孫太太說起,蘇小姐便是傳說中自恃清高的那類人,內心自覺不流于世,然而恰恰卻是最容易被世俗同化的人,她嫌棄孫太太寒磣,但孫太太夸她一句立馬心中歡喜,臉色轉晴;她原看不上方鴻漸,但歸途中又因知他的文憑以及獲悉他不錯的家世,進而想勾搭方先生;她不喜歡鮑小姐“赤條條”但又嫉妒,因為鮑小姐比她搶先一步占領方鴻漸。
蘇小姐和鮑小姐,便是兩端世界的鮮明對比,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蘇小姐。
蘇小姐看上方鴻漸文憑,卻不知道他的文憑是從法國人那里騙來的,一紙文憑定社會地位的習俗果然從古至今便流傳下來了。還有父母子女的關系從古至今也沒變過,方鴻漸想毀了包辦婚姻,但經濟上受到父親威脅,只得屈從然后故意諏出理由掩蓋自己本意,這與我本人犯錯時極力掩蓋自己無異。
看《圍城》也便是這個原因,不算時代風云的大作,卻是精心刻畫人物,有些在旁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人格,這里再讀起來也是津津有味。讀故事,貴在寫實。錢先生在前記中提到過創作問題,“年復一年,創作的沖動隨年衰減,創作的能力隨年消失”。想到自己,本身就無太多創作能力,但若是連作都不愿堅持,那能力就更得不到了。
20xx年文學編輯的才華也是令人驚嘆,卷首導讀更是可讀出其對《圍城》的深度理解,想到如今不覺嘆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