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帶上她的眼睛讀后感150字篇一
小說開頭,作為一個普通工作人員的我終于有了個假期,出于傳統習慣,度假的人一般會帶上一副眼鏡,在外太空的人可以通過同樣的一副眼鏡接收看到的景色并且能和地面的人交流。因此我也會帶一副,不過主任把眼鏡給我的時候表情很嚴肅,仿佛這是什么重要的任務一樣,不過我也沒放在心上,就出發度假了。
眼鏡后的另一位是個女孩,說話輕聲細語的,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仿佛這些景色她只能再見這一次似的。她傍晚的時候把草地上的幾百朵花都命了名,夜里叫醒我幾次起來去看月亮,因為不勝其擾,我干脆把眼鏡掛在樹枝上讓她自己慢慢感受。
就這樣,兩天的假期很快就結束了。我百無聊賴的回去了,也把眼鏡交還了回去,主任還是一臉嚴肅的把眼鏡收了起來,我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嚴肅,不過管它呢,該上班還得上班。
幾天過后我的腦子突然過了電一樣想起,那個女孩和我說話的時候沒有延遲,所以她不可能是在外太空,那么她在哪?我找到了主任向他問起這件事,主任把她的一段錄像給我看,是她這次旅行的感想,原來她是探索地下世界的地下航行員,因為遇到突發狀況,她被困在了地心,而我帶她去旅行的兩天是她最后能和外界聯系的兩天!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觸頗深,女航行員從頭至尾都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興趣和熱情,讓主人公也讓我很是觸動,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重視什么、關心什么?什么才是我們心中的至寶?如果我將被困在地心幾十年我會怎樣生活?
女航行員在那種處境下仍然能夠堅持不放棄也很厲害,那種在地心的壓迫感我光是想想就很窒息。
帶上她的眼睛讀后感150字篇二
這是一篇科幻小說,主人公“我”要去度假,帶著一雙“眼睛”。我帶著這雙“眼睛”看遍了風景、野花、小草、溪流和大樹。甚至和這雙“眼睛”的主人——“她”建立了友誼。“我”一直以為”她“身處外太空,但機緣巧合才知道,這個年輕的女孩竟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為了人類,她將孤獨地把生命埋在地心。
文章引人入勝的法寶,在于巧妙安排。前期一直描繪美麗的陸上風光,直到最后才顯出深意,那是“她”最后看見的地面世界,那么在“她”眼中,一定會更加美好和珍貴。而結尾之所以能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反轉不顯突兀,則歸功于作者的鋪墊。
一個好的作品,就是會讓人反復品味,每一次再讀都還會為其付之驚嘆:“原來在這兒提過了啊!”文中的小女孩在前文被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寫,把天真可愛凸顯得淋漓盡致。她仿佛和你我年紀相差不大,連語調都似乎透著尚未褪去的童稚。她可愛的模樣躍然紙上,所以當后文“主任”說她會一個人待在地心,只因心系人類發展。我不禁心疼起她:她在黑暗的小空間里時,是否會想起月亮?想起地球表面的一切?她會再次唱起德彪西的《月光》嗎?如果可以,月光的清輝應該灑在她身上。
我不由想起了現在仍于一線搶治病人的醫護人員和志原者們。其實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不過只是“喜歡月光“的“小孩”。但他們在災難面前責無旁貸,挺起胸膛沖進了最危險的地方。就像文中的小女孩,他們難道不想歲月靜好嗎?地上有花,有草,有蟬鳴,有鳥啼。對于醫護人員們來說,他們則是放棄了沙發,放棄了電視,放棄了安逸的日子,轉而義不容辭地奔向戰場。一個個穿著防護服的身影,是20年最美的風景。
故事中的女孩不像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正如千千萬的醫務人員,普通而樸實,平凡而偉大,每個人都是”感動中國”的杰出人物!
最后,我想說,假如真的有文中的“傳感眼鏡”,我想戴上“它”,給所有可敬的身在前線忙碌的人們看看,我們少年學子的崇敬與感恩。
帶上她的眼睛讀后感150字篇三
故事很短,但足以讓我們看到很多東西,這故事我讀了好多遍,每一遍都還會有有不同的感受,真的是回味綿長。
主任公“我”因為工作太長時間,工作強度有比較大,所以渴望休息幾天。領導唯一的要求就是帶上一對“眼睛”一起。“所謂眼睛就是一副傳感眼睛,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高頻信息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戴同樣眼鏡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夠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但“我”并不知道這竟是眼睛主人的最后一次旅行。
隨著這次旅行,“我”對生活的態度及案件發生了改變,原本灰色的世界照入了些許光彩。這些都是女孩的功勞,那些“我”不理解女孩行為的片段也成了日后的珍惜。相信大家讀了之后,會和我一樣有不同的感想,對生活的的態度都會像主人公一樣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現在我們假想一下,如果未來你只能生活在一個封閉狹小的地方,那在此之前,你最想干什么?
當我們真正擁有一樣東西時,我們總覺得沒什么活從不覺得有什么。但當我們得知再也無法擁有時,才發現最美好的東西我們一直未曾珍惜。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陽光、空氣、時間……而把一件寶貴的東西浪費在我們認為的另一件美好的東西上是沒人每天都會做的事,可是,對有些人來說這樣做是奢侈的。比如文中的女孩,她將在密閉的地中封閉的度過余生,她希望再看地面上的日出日落,一草一木,一簇繁花,一朵浮云……她希望將這些印在腦海里,來抵抗無邊的孤獨。
她再也不能真是的觸摸到它們,感知到它們,但它們無時無刻不存在于她的腦海中,記憶中,內心深處,它們會一直陪著她。
她擁有著感知世界美的能力,也無法真實地觸及它們,她為偉大的科學世界獻身,他是孤獨的、可敬的,是像恒星般閃耀的。
漫長歲月,她會記得他的眼睛感知過世界最美好的寶物,我們也會記得她存在過,并教會我們如何珍惜世界的美好。
人生苦短,行進中珍惜我們所遇到的,無論歡樂還是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