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一
瑣事多,煩惱也就多了,但是,在我讀完《家有妙招》之后,讓我掌握了許多小妙招。在我眼中的那些大困難的事,就因此一招致勝了。
我們常說,學以致用。這本書就給我們詮釋了這個成語的最佳意義,也增長了許多知識,更讓我認識到更難的事情,不要或死板走有經驗之路,也要有創新精神,學會改變,學會讓智慧永遠在我身邊陪伴,我覺得這些小小的智慧,卻有大大的收獲呀。這不僅給我,而且是所有人可以看到的效果,感受到的神奇,領略到非凡的魅力,是智慧的魅力。
《家有妙招》就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讓我深深感受到智慧所涌發出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是智慧去做一件事,還是蠻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來看,一日三餐是難免的。有的人干脆二餐,弄得手忙腳亂,煙熏火燎的,而有的人毫無懼怕之意,有條不紊地制作出滿滿一桌美味的食物。其內在的原因就是態度問題,其差距就是智慧。
雖然生活瑣事給我們增添了許多煩惱,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智慧來解除。我相信智慧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二
情懷就是即使這是一件別人看起來沒什么用的事,還是要去做,只是因為他喜歡。這是以心靈滿足而不是功利得失為行為標準的一種品質。
不要一提麗江就說艷遇。
不要一提拉薩就說流浪。
不要一提內蒙古就說草原。
這是《好嗎好的》里其中一個故事的開頭,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故事,就是這些故事組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總有一些人提起廣東就說什么都吃,提起河南就說偷井蓋,提起甘肅就說窮。然而大冰卻不這樣想。“你有酒,他們也有酒。你有故事,他們也有故事。”誰說動人的故事只配發生在北上廣?
大冰從《乖,摸摸頭》到《阿彌陀佛,么么噠》再到《好嗎好的》每一本書都是一種情懷。很多人,很多故事,很多情懷。構成了一個世界,一個整體。正如佛家總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正如當初選擇新聞的初衷,過很多種人生,體驗許多情懷。
在大冰的書中,我們總能找到我們想過的生活,或如鐵城好友無數,大半個演藝圈都與他關系非凡,黃渤甚至跑去帕勞和他過年。或如阿宏財富萬貫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或如那個新疆姑娘敢愛敢恨。可是我們現在呢?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安于現狀,混吃等死。所以如果我們都需要一種情懷。生活擁有無數種可能,每一種可能都是一種精彩。
雖說老話說得好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但依舊只有變成自己最好的樣子,才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過余生。
以夢為馬,隨處可棲。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愿你既可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
收拾好行李,準備上路吧,好嗎?好的。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三
感謝失敗,這是我讀完這一本厚厚的傳記后唯一的感想。
林肯,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制度的偉大斗爭。盡管他僅在邊疆受過一點兒初級教育,擔任公職的經驗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他只活了56歲就被刺殺身亡,但他做了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如,廢除奴隸制、南北戰爭勝利。
林肯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是被繼母帶大的。但是林肯沒有放棄自己,努力和繼母保持良好的關系,學習繼母的優點,逐漸成長起來。后來,林肯對繼母就像是生母一般好。
中年時期,林肯遭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巨大的打擊。北方的觀點受到了打擊,民眾也認為黑人低人一等,把他們當奴隸是可以的。而林肯在議會上堅定的反駁這一觀點,結果被開除議會。林肯又成了一個律師。失敗以后,林肯仔細想了想,發現了問題所在,努力去改變現狀,終于成了共和黨領袖。
內戰爆發初期,由于南方力量強大,北方節節敗退,林肯作為領導者首當其沖。政治輿論的壓力全部壓在了林肯單薄的身體上。林肯在其他人的政治攻擊下看似失敗了,其實在等待機會。林肯借《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發表了‘解放黑奴宣言’,在各地進行演說,調動了民眾的熱情,終于打敗了南方。
我們和林肯一樣,不能避免、躲開失敗,但我們和林肯的不同在于林肯可以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經驗,啟示,這樣才能利用失敗帶給自己的力量。我們也要像林肯那樣,讓錯誤和失敗變得有價值。
讓我們成為像林肯一樣能從失敗中站起來的人吧!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四
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詹天佑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xx無能的情況下,在帝國主義的嘲笑聲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這正是他愛國主義的表現,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詹天佑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晚上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和工人同吃同住,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他克服種種困難,使鐵路提前兩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數學習題的時候,常常害怕困難,抄襲同學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我決心以詹天佑為榜樣,長大了也為祖國爭光。
這篇短短的“讀后感”,既要表達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又要敘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其結果,文章內容顯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決心書”。
由此可見,寫讀后感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觸最大和體會最深的一點來寫,應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當然,寫的時候還要善于聯想,依照原文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結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五
魯迅的文筆就是這樣。如一把利器,刺破了社會的黑暗,筆筆流露出自己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跟隨著這力道的文字,我們走進了那個時代……
第一天,楊老師剛講過《少年閏土》,我便對這文章起了興趣,一定要看個究竟,回家后,就找老爸,拿出那本《魯迅全集》細細品讀起來……
霎時,那個紫色圓臉、項帶銀圈的陽光少年浮現在我眼前,他帶領著魯迅去享受童年……每一次的拾貝,每一次的捕鳥,每一次的看瓜,都那么鮮活,有趣……
三十多年,轉瞬即逝,當魯迅再次回鄉時已是物是人非,那曾經親熱喊他“迅哥兒”的閏土改呼“老爺”,兒時的那些友情仿佛遙不可及,正如他所說的,兩人之間隔了一展厚障壁,心,涼了……
哎!——本以為會有“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感人重逢,誰知,這結果竟是如此不堪。
不過水生與宏兒不是一樣無話不談嗎?!不是還有這純真的友誼嗎?但愿,他們永遠這樣,不要重蹈覆轍……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六
溫柔端莊的大家閨秀,為了夢寐的癡求成了叛逆的杜麗娘。
牡丹亭上,百花猶存,脈脈溫情依舊在,一廂情愿去,雙宿雙飛還。
而在柳夢梅心中,最美不過牡丹亭。花團錦簇的牡丹亭,花枝招展的佳人,而自己于伊人身旁。
所謂麗人,在梅邊。
當夢境與現實碰撞,一切不過虛無,嚴苛的制度壓制了刻骨銘心的眷戀,維護現有的規章?亦或維護真正的愛情?淚眼心寒歸時泣,愿君永銘終不棄。于是,杜麗娘凄烈地只留一副冰冷的身軀給制度,心魄隨柳夢梅而去。人鬼情緣仍未了,愛恨又豈在朝朝?杜麗娘是如此聰明的女子,又怎會讓柳夢梅一生與一個孤魂相伴?而至于柳夢梅,連萬念俱灰的心情也沒有時,那該是怎樣絕望,怎樣悲涼。
“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無主。”納蘭容若這么說。柳夢梅在尋找,在等待著金榜題名的那一刻。于是,他尋回杜麗娘的軀殼,幸福,終究來到。那算是一段美好的日子,朝暮如歌,鐫刻于心,帶著憧憬與雋永,像一場華麗而不真實的夢幻,雖沒有那前朝長生殿華美綺麗,宛如幻境,但是卻有著相印的心,真摯的情。再也不用長相思時渴盼的念“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幸福的道路總是坎坷不平,柳夢梅被他人陷害,兩人隨即不得不分離,碧落黃泉,卻再也隔不斷愛的思戀。正義與愛情面前,任何陰謀已然微不足道,有情人終成眷屬,終于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切崎嶇如此渺小。
愛,終究可以戰勝一切,就讓我愛你愛得很深很遠很古典。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七
張天翼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今天我有幸讀了他寫的小說——《大林和小林》。
故事講的是大林和小林出生后不久,他們的爸媽就死了。父母去世后,他們就到外面做工了。半路上,遇到了一只怪物,為了不讓怪物抓住,兄弟倆就分開了。小林見怪物沒追上來就睡了,沒想到被皮皮和平平帶走了。平平把小林帶到了“皮皮商店”,關了三天。后來小林又被四四格買了,整天替四四格拿早飯、剃胡子,然后去做工。到了晚上十二點才能睡覺。最終,小林打死了四四格,通過勤奮和努力,當上了火車司機。
大林和小林是完全不同的命運,他給叭哈當了兒子,連名字都改了。從此大林好吃懶做,貪圖享樂,甚至吃飯都要人喂。因為他什么都不會,最后活活餓死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觸很深,我覺得大林是個不勞而獲的人,富裕的生活讓他養尊處優,不思勞作,最終變成一個廢物,什么也不會。而小林刻苦勞動,克服種種困難,勇于前進。
我們要向小林那樣,學習各項本領,用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去創造財富,擁抱幸福!只有動手動腦才能活動最后的成功。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八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首詩描寫的是閨中婦女的思念,這種題材的詩歌在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但是能準確地說出這種詩歌分類名稱的卻是少之又少——這種詩稱之為閨情詩,以描寫女人對丈夫或情郎的思念為主要線索,由于內容不符合那些假正經的胃口,因此并不如田園詩、邊塞詩等類型題材的詩歌評價高,但這類型詩歌對中國文學卻有著極大的意義——李清照那些凄涼婉轉的詞句,不也歸類于這一類型的詩詞么?
閨情詩男女都可以寫,但是男人寫出來的往往不如女人寫出來的好,歸根到底,一個睡覺懶得脫襪子、喝完酒倒頭就睡的大老爺們兒,根本沒有切身體驗過弱女子那種“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感受,而且,在過去,大男子主義思想泛濫,男人寫閨情詩的時候,情不自禁就帶出幾句頗有“男人范兒”的句子,就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也不例外。
這首詩前兩句,作者化作女人的口吻,細膩的描寫燕地的草軟了,秦地的桑綠了,通過兩地春天的景物為全詩興起。隨后一句,直接承接興起句,以九轉回腸般的寫作技法將“君”的懷歸與“妾”的斷腸融合一起,精致地寫出那牽腸掛肚的思念。
直到這里,不得不感嘆李太白對這個思婦的模擬,已經到了很高的境界。但,男人終歸是男人,身在千里之外的男人最擔心的不是他老婆死不死,而是他老婆有沒有跟別的男人睡,所以最后一句李太白化用女人的口吻,將男人期望女人三貞九烈的思想展現出來,質問春風“我又不認識你,你干嘛進到我的羅帳中來?”——看似描寫女人的三貞九烈,其實卻是在強加給女人男人所期望她們做到的三貞九烈——在我眼里,這句就是個敗筆。換位思考下,一老娘們兒在家守寡,正是春天,她不惦記自己家的地沒有男人怎么種,反而惦記自己的三貞九烈,連春風都不讓進羅帳,這可能么?
那么,李白干嘛非要加上這句呢?難道李白是個情感白癡?非也!李白一生有四個女子,但是李白卻從來是縱情山水,對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沒有任何興趣。有一個叫劉氏的女子因耐不住這種有丈夫、守活寡的寂寞,與李白分道揚鑣,可是李白卻從來沒有對自己生活習慣的反省,反倒是在春風得意、奉詔入宮的時候寫詩罵人家是“會稽愚婦”,哎……我想,李白之所以希望女人能夠做到不讓春風入羅幃的忠烈,大概原因恐怕有兩個:其一,李白不想自己外出游玩的時候被老婆戴了綠帽子;其二,他不希望第二個劉氏的出現!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九
最近,我利用空余時間讀完了《草房子》這本書。《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故事描述的是個叫桑桑的小男孩在油麻地小學里六年的生活,他和小伙伴們一起經歷、目睹的一件件令他終生難忘、刻骨銘心的事情。
故事的主角是小男孩兒桑桑,他的父親是小學校長。桑桑調皮、搗蛋、聰明、善良,他有很多小伙伴:禿頭的陸鶴、樸實的陸小康、堅強的細馬……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桑桑,因為他總喜歡做出一些不平常的事情,比如他看到人家捕魚,就把家里的蚊帳拿走做網,結果當然是免不了受爸爸媽媽的一頓責罵;他發現冰棒在棉衣里不斷融化,就穿著棉衣在校園里到處跑,看看是否有奇跡發生,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書中另外一個人物也很可愛,那就是陸鶴。
他因為身體上的原因從小就禿頭,所以大家都叫他禿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他的爸爸特意給他買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戴,可同學們惡作劇地把他的帽子傳來傳去,最后掛在了旗桿上,讀到這個場景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平時嬉戲打鬧時的情景。
在一次活動中,陸鶴為了彌補他之前的過錯,在文藝演出中扮演了禿頭偽軍連長的角色,演得非常好,為學校、班級爭了光。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伙伴之間的友情和家人之間的親情是彌足珍貴的,書中人物對生活的熱愛,積極快樂的人生態度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精神值得我們。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十
站在初中的第三級階梯,背上的書包沉甸甸地,但我滿心歡喜:這里裝的是我從小到大的書,它們給予我思想和智慧,陪伴我一路成長。抬望眼,繼續我的攀登,繼續裝載我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取舍,細數看過的每一本書,我最喜歡這本封面樸實的《簡·愛》。這本書有種無法抗拒的美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它使人產生抑制不住的沖動,驅使人拿起它,隨之深深感動,心靈為之震顫。
簡·愛的人生似一條坎坎坷坷、跌跌絆絆的崎嶇山路。我喜歡簡·愛,這個自尊心極強,不向命運屈服的頑強女子。“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一樣充實!”“每個人以自己的行為向上帝負責,不能要求別人承擔自己的命運……”沒錯,正是這種極具尊嚴的自信使我們為之震撼。在簡·愛的世界里,我看到堅強和人性的光輝,散發著朝日的光芒。我被她折服,折服于她心靈的美麗。
這個暑假我幾乎天天沉浸在它的世界。下午三四點的陽光像鳳仙花纏繞在指間,緩緩跳動。我慢慢品讀著這本夾雜著尊嚴和愛的小說,細細回味。心靈最深處的一根神經被扯動而震顫,最純美的感情,給予我思想的洗滌。任何事都要帶著自己的尊嚴去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我們都有審視的標準。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貝多芬告訴人類:“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們傳遞的也是和簡·愛一樣的堅強,影響了我們幾個世紀。
縱使滄桑百年,物換星移,沒有人會忘記這本經典。相信每一位《簡·愛》的讀者,都會活得有尊嚴,在自己的生命里印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我贊嘆這滲透著尊嚴的愛情,這不屈于命運的故事!
初中教師讀書筆記篇十一
一部現代版的《紅樓夢》,在林語堂的幾度刪改中終于浮世,帶給了人們柔腸百結的紅塵過往,無法復制的地老天荒。萬國云集的華裳,終究抵擋不了肝腸寸斷的余鐘回響,又得后人的幾多哀傷,幾許惆悵。
我不得不欽佩林語堂的才識。他本意是將古典名著《紅樓夢》翻譯成外文推廣。無奈的是《紅樓夢》里人物眾多,情節復雜,能使用古文寫成故事已是傳奇,何況是外文呢?于是,林語堂決定根據《紅樓夢》寫一部小說,幾經刪改,歷經艱辛,《京華煙云》終于問世了。
猶如絲綢般的平滑,在我微顫的指縫間流淌,不經意間,時已過半,那些讓人拭淚的經典,在我微張的瞳孔里四處游離,又如累了的羽毛般輕輕垂落,讓人黯然神傷。
姚木蘭的才情、聰慧與美麗,足以讓多數男兒為之傾心。與林黛玉不同的是,她天生多了份寬容與堅強。面對重病纏身的兒時玩伴,對方父母的屈膝跪求,她置自己的終身幸福于不顧,含淚答應屈身下嫁;面對丈夫曾蓀亞的背叛與冷漠,情婦曹麗華的撞墻而亡,她寬容所有愧對于她的人,將對方兒子視為己出;面對桂姨的擠兌詛咒,二嫂牛素云的蠻橫無理,她用真誠褪下了她們身上的刺,極力挽救隱于苦海的她們。
我不曾知道她心中的痛苦,那些被擱淺的愛,被消磨的淚,如碎石瓦礫般重新拼湊,在另一個人的望眼欲穿中再度上演。如同寶黛的青梅竹馬,陰差陽錯,用百合般的馥郁為愛消磨。孔立夫與姚木蘭的感情似乎永遠隔著一層無法跨越的屏障,命運弄人,封建社會的傳統之下,埋葬了多少山盟海誓,埋葬了多少勞燕分飛,埋葬了多少無人傳達的似海情深。
感情上的創傷,也許只有在政治斗爭中比這要慘烈幾十倍的傷痛才使之顯得微不足道,他毅然選擇了正主。雖然幾度被囚,雖屢受打擊,但這等傷痛,對于一個經受命運再三調侃的人來說,正如往冰上潑涼水,只會結成更厚的冰,讓他抵擋來自各處的寒流。再寒的水,也始終超越不了心中的寒極,怎能握緊愛的溫度?
那一片籠罩在姚定期上方的余煙,與其說是一種哀悼,不如說是一種解脫。“這些祖宗留下來的甲骨,就算化為灰燼,也不能落在日本人的手中。”這不是以普通商人的經濟頭腦,而是一位失去女兒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后發出的控訴。
牛家的衰落,是罪有應得。牛似道的貪贓枉法,牛懷義的頑固不化,牛素云的霸道驕縱,就連對他們之行倍感反感的牛懷玉也在正義誠懇的路上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吃人的黑暗中。惡貫滿盈的一家人,終究沒有什么好下場,一個笑盅,一個從尼,這些稍帶喜劇性的結局,讓讀者大為解氣,也多了幾分無奈游絲的嘆思。
三大家族的興衰存亡,浩蕩國殤中的生死逃亡,煙滿京都古鐘再度回響,感傷,感傷!錯過的花開,能不能依然美麗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