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一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
誹了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凡夫迷失于當下,后悔于過去 圣人覺悟于當下,解脫于未來。
寒山問拾得:世人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我當如何處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
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心慈者,壽必長。心刻者,壽必促。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減一分福澤。
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二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 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3、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4、 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6、 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7、 為人不為己,所以才能成己。
8、 微笑是靜態的慢跑。
9、 平日行善之人,冥冥中自有神祐。
10、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11、 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
12、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14、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15、 有陰德者,必有陽報。
16、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17、 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讓。——《管子-五輔》
19、 有福之人,可逢上智。
20、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1、 對方像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
22、 —范仲淹《岳陽樓記》
23、 讓步非恥,認錯非辱。
24、 忠孝節義,感天地,動鬼神。
25、 人雖憎我,我不憎人。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三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是草都有根,是話都有因。吃飯品滋味,聽話聽下音。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道高龍虎伏,德高鬼神欽。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生死不由命,富貴全在勤。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久在江邊站,必有望海心。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有品德不賤,有學問不貧。
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何必絲和竹,山水有清音。
交友無貧富,情義重千金。損友敬而遠,益友近而親。
砣小壓千斤,椒小辣人心。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千里不欺孤,獨木不成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人心。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生無一堆土,常有四海心。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富人見富人,是親不認親。
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長存君子道,事久見人心。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
寧忍自己氣,莫傷父母心。無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貧。
虎生猶可近,人毒不堪親。無本休言利,有貨不愁貧。
盛世藏古董,亂世屯黃金。飽暖思淫泱,饑寒起盜心。
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酒逢知已飲,詩向會人吟。
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云。
官清民接近,主雅客來勤。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隱士不可仿,政客不可近。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從來名利地,易起是非心。
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權勢不能侵。
一勤交十懶,不懶也要懶;一懶交十勤,不勤也要勤。
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行無愧于人,止無愧于心。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四
2.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李清照《點絳唇·閨思》
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4.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5.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7.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8.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蘇軾《西江月·梅花》
9.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樓》
12.淚縱能乾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陳端生《寄外》
13.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14.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別離》
15.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
17.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李益《上汝州郡樓》
18.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李白《塞上曲》
20.一片春愁待酒澆。——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21.午醉醒來愁未醒。——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24.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28.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朱淑真《蝶戀花·送春》
31.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納蘭性德《好事近·簾外五更風》
32.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33.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納蘭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35.一程煙草一程愁。——史達祖《鷓鴣天·衛縣道中有懷其人》
36.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37.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史達祖《臨江仙·閨思》
38.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
40.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
41.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鵲踏枝》
42.湘娥竹上淚痕濃。——辛棄疾《浪淘沙·賦虞美人草》
43.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晏幾道《生查子·墜雨已辭云》
44.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施耐庵《念奴嬌·天南地北》
45.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46.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韋莊《臺城》
47.馬上離魂衣上淚。——程垓《酷相思·月掛霜林寒欲墜》
48.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五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3、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4、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8、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9、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11、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1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1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1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6、君子成一人之美,不成一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17、三思而后行。——【論語】
18、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1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2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2、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若禪
23、一日無書,百事荒廢。——陳壽
2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25、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2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2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0、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31、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33、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34、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35、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36、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3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38、勿以惡小絕為之,勿以善小絕不為。——【三國志】
39、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4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4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43、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44、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4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47、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4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六
1.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
2.君子諸已而后求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大學》)
3.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大學》)
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
5.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中庸》)
6.大成若卻,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7.心以靜為貴,欲以寡為貴,思以敏為貴,學以勤為貴,友以誠為貴,情以摯為貴,窮以志為貴,富以仁為貴,話以少為貴,喜以度為貴,怒以忍為貴,體以健為貴!
8.長知足,心安然;甘淡泊,樂無邊;為人喜,解人難;忘憂喜,嚴律己;莫煩惱,忍為先;識時務,永向前!
9.無貪欲,心胸寬;廣交友,德為先;抑憤怒,能方圓;煩惱事,拋云端;和鄰里,解人難;家和睦,心里甜!
10.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欲養身, 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精神不蔽,四體長春!
11.言宜實,心宜誠,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寬,慮宜遠,氣宜柔,骨宜剛,志宜大,膽宜壯!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12.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
14.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
修身養性名言古語修身養性名言和出處篇七
3、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
4、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7、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將摧毀利己主義。海涅
9、非常的境遇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莎士比亞
12、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呂坤
17、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
18、凡有良好教養的人都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美)
21、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25、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
26、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27、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28、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29、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30、忿怒二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曾國藩